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剂量研究
1
作者 张乐 马孟召 +4 位作者 董王军 路耀军 高也悦 黄绍强 杨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为脊麻注药后15 min内针刺双侧感觉阻滞平面T6或以上,胎儿娩出前不需额外硬膜外麻醉。根据前一例是否有效决定下一例产妇的剂量递增或递减1 mg。分别用Dixon上下序贯法和保序回归,计算罗哌卡因的ED50和95%CI,记录研究期间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30名产妇参与研究,平均年龄(30.88±5.56)岁,孕周(40±1.41)周,身高(156.69±5.80)cm,体重(67.44±10.48)kg。Dixon上下序贯法计算等比重罗哌卡因的ED50为10.68 mg(95%CI:9.65~12.58 mg)。保序回归计算ED50为10.33 mg(95%CI:9.41~12.07 mg),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术中产妇出现低血压8例,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7例,未出现高血压、寒颤。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ED50为10.68 mg,高于目前已知的平原地区患者所需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 罗哌卡因 剖宫产 半数有效剂量(ED50) 脊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路耀军 王蓓 +1 位作者 葛圣金 薛张纲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单次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将75例18~65岁、ASAⅠ~Ⅱ级、限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诱导前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9%氯化钠...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单次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将75例18~65岁、ASAⅠ~Ⅱ级、限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诱导前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9%氯化钠液稀释的新斯的明100μg(终体积5mL,N组)、0.9%氯化钠液稀释的吗啡2mg(终体积5mL,M组)或0.9%氯化钠液5mL(S组)。手术结束后,3组患者均接受同种模式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24h和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镇痛用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以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3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显著短于N组和M组(P〈0.05),N组显著短于M组(P〈0.05)。术后24h和48h时3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镇痛药的用量显著多于N组和M组(P〈0.05);在术后24h,S组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按压次数比值显著低于N组和M组(P〈0.05)。3组恶心呕吐和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组术后24h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N组和s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单次给予新斯的明100μg能显著减少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但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影响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与硬膜外注射吗啡相比,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肝部分切除术 硬膜外镇痛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切口憩室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钱俏红 张剑峰 +2 位作者 朱芝玲 路耀军 王海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958-96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除2例患者经期尚正常(7~8 d)但因继发不孕行手术治疗者外,其余患者...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除2例患者经期尚正常(7~8 d)但因继发不孕行手术治疗者外,其余患者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10~30 d,平均(13.80±6.13)d;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81.13±38.3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62.33)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4.67±1.11)d.术后随访为3~6个月,术后平均经期为(6.73±2.31)d,较手术前减少(6.07±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有效率为92.31%(12/13). 结论 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微创、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手术 剖宫产瘢痕 子宫切口憩室 宫腔镜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潮 黄绍强 路耀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产妇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10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5组(n=20):0.9%氯化钠液(C)组,曲马多1mg/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产妇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10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5组(n=20):0.9%氯化钠液(C)组,曲马多1mg/kg(T_)组,羟考酮20μg/kg(O_1)组、40μg/kg(O_2)组、80μg/kg(O_3)组。胎儿娩出后缓慢静脉注射相应药物。记录给药后即刻(T_1)和给药后5min(T_2)、10min(T_3)、15min(T_4)、20min(T_5)、30min(T_6)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患者寒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寒战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O_2组、O_3组寒战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90%、50%、75%vs 15%,P<0.05),T组与O__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1时寒战的缓解率在T组、O_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vs 60%)。T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O_3组(P<0.05)。与其余4组比较,O_3组产妇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最高(P<0.05)。结论:静脉给予80μg/kg羟考酮能够迅速有效治疗脊麻后寒战反应,并提高产妇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寒战 剖宫产 麻醉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对异氟醚、丙泊酚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卿 刘苏 +4 位作者 路耀军 黄静 孙忠志 孙韧 戴体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药催眠作用与α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小鼠10只,侧脑室注入(icv)10μ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观察其翻正反射是否消失。另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异氟烷(isoflu-rane)、丙泊酚(propofol),待其翻正反... 目的探讨全麻药催眠作用与α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小鼠10只,侧脑室注入(icv)10μ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观察其翻正反射是否消失。另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异氟烷(isoflu-rane)、丙泊酚(propofol),待其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再将每大组均分为两亚组,每组10只,分别icv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或人工脑脊液10μl,观察2组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简称睡眠时间)。结果酚妥拉明icv不能引起小鼠翻正反射消失。NA虽可使异氟烷、丙泊酚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但与人工脑脊液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α受体不是全麻药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 异氟醚 丙泊酚 翻正反射 机制 麻醉
下载PDF
超低空重装空投纵向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世伟 孙秀霞 +1 位作者 贾文铜 路耀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13,共5页
针对超低空重装空投过程中,货物的持续移动及瞬间出舱对载机产生的干扰力矩严重影响空投任务的完成性甚至危及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理论的超低空空投运输机纵向控制律设计方法。将气动参数摄动、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因素... 针对超低空重装空投过程中,货物的持续移动及瞬间出舱对载机产生的干扰力矩严重影响空投任务的完成性甚至危及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理论的超低空空投运输机纵向控制律设计方法。将气动参数摄动、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因素都归结为"未知扰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实现了飞机内环速度和俯仰角的解耦控制,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结合外环PID高度保持控制器完成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空投 解耦控制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下载PDF
连续无创血压(CNAP)与传统无创血压(NIAP)在剖宫产脊椎麻醉后血压监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潮 路耀军 黄绍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 目的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脊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CNAP组(CS组)和NIAP组(N组)。血压的管理采用相同的方案,N组根据NIAP测定的血压数据,CS组根据CNAP测得的数据。我们比较了CNAP与NIAP监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两组产妇脊麻后低血压出现时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时间。结果根据2 270对数据,CNAP与NIAP在SBP、DBP和MAP平均偏倚(NIAP-CNAP)和标准差分别为(-4±14)mmHg、(-9±14)mmHg和(-6±13)mmHg。脊麻后两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CS组明显低于N组(11.1%vs.28.9%,P=0.035),CS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时间明显长于N组(93.5%vs.83.7%,P=0.01)。结论与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麻时CNAP监测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脊椎麻醉 低血压 连续无创血压(CNAP) 传统无创血压(NIAP) 血流动力学波动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路耀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出发点,结合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切身体会,讨论了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实施策方案.
关键词 新教材 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策略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肺顺应性变化率与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晨 耿桂启 +1 位作者 孙婷婷 路耀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正压通气至肌松起效时,肺顺应性及其变化率与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5例,年龄18~50岁,体重45~80 kg,ASA Ⅰ或Ⅱ级,Mallampati 1—2级。麻醉诱导自主呼吸消失后行面罩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正压通气至肌松起效时,肺顺应性及其变化率与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5例,年龄18~50岁,体重45~80 kg,ASA Ⅰ或Ⅱ级,Mallampati 1—2级。麻醉诱导自主呼吸消失后行面罩压力控制通气,通气压力为15 cmH2O,每12秒记录肺顺应性,以第一次正压通气的肺顺应性为基础值。同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监测仪定标开始监测,间隔12 s直至T4/T1=0即肌松药起效,记录肌松起效时间和此时肺顺应性数值,计算肺顺应性变化率。结果给予肌松药即刻肺顺应性为(23.1±2.5)ml/cmH2O,当T4/T1=0时,肺顺应性为(44.6±8.7)ml/cmH2O。平均肌松起效时间为(87.1±7.3)s,肺顺应性变化率与肌松药起效时间呈负相关(r=-0.68,P=0.013)。结论全麻诱导时肺顺应性变化率与肌松药起效时间负相关,观察肺顺应性的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气管插管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肌松药 相关性 肺顺应性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路耀军 韩潮 +1 位作者 耿桂启 黄绍强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丙?白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麻醉诱导用药及方法相同。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min、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min时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气腹后30min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min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和丙泊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丙泊酚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5)、(4.9±1.1)min,t=10.56,P=0.02;(12.9±2.4)、(6.8±1.2)min,t=12.36,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安全可行,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绍强 耿桂启 +1 位作者 胡建英 路耀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的效应。方法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身高155~170cm,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2组(n=30),布比...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的效应。方法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身高155~170cm,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2组(n=30),布比卡因组(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1例患者局麻药剂量均为5mg,剂量变化梯度为1mg。运动阻滞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结束后20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均达到3分。若上1例有效,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剂量;若无效,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药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l)。结果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6.04(5.30~6.93)mg,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9.55(8.62~10.97)mg,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低于左旋布比卡因(P〈0.01);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价比及其95%CI为0.63(0.52~0.7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时运动阻滞的效应低于布比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麻醉 脊椎 左旋布比卡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