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以前的妇女地位 被引量:5
1
作者 路育松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作为反映西汉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文献 ,《史记》为我们了解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妇女地位的概况和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可以看出 ,一方面 ,当时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较高 ,贞节尚未成为对女性... :作为反映西汉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文献 ,《史记》为我们了解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妇女地位的概况和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可以看出 ,一方面 ,当时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较高 ,贞节尚未成为对女性单方面的要求 ,三从四德也未成为评价女性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 ,春秋中后期至秦汉 ,随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对原始遗俗的扫荡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 ,出现了封建社会强化贞节观念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对妇女的歧视继续加深 ,夫妻关系逐渐与君臣关系相对应 ,最终被纳入“三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西汉中期 妇女地位 司马迁 个体价值
下载PDF
试论北宋忠节观建设的成效——以楚政权和南宋建立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路育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47,共6页
北宋建立后,十分注重忠节建设,金人入侵、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则是对其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尽管许多士人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颇受时人和后人的指责,但恰恰是从张邦昌这个所谓的"叛臣"在被逼登基前后的内心挣扎和外在表现上,可... 北宋建立后,十分注重忠节建设,金人入侵、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则是对其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尽管许多士人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颇受时人和后人的指责,但恰恰是从张邦昌这个所谓的"叛臣"在被逼登基前后的内心挣扎和外在表现上,可以看到北宋忠节建设的成效;士大夫对楚政权不合作、不认可的态度和对宋室的拥戴、扶持,也构成鲜明对比;宋王室在仅存庶子、废后的情况下仍能迅速重建南宋王朝并维持一百五十余年统治,忠节观念的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忠节观 张邦昌 南宋建立
下载PDF
试论王安石的忠节观 被引量:2
3
作者 路育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91,共7页
本文以北宋重构忠节观为背景探讨王安石的忠节观,指出,王安石的忠节观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反对愚忠,坚持原始儒家以道义事君的原则;第二,直接继承孟子,坚持君臣为对等关系;第三,对最能体现忠节的"不事二姓"、以死尽忠... 本文以北宋重构忠节观为背景探讨王安石的忠节观,指出,王安石的忠节观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反对愚忠,坚持原始儒家以道义事君的原则;第二,直接继承孟子,坚持君臣为对等关系;第三,对最能体现忠节的"不事二姓"、以死尽忠不作强调,也不以此作为评价大臣的标准。他的忠节观与北宋重构忠节观的趋势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政治实践的失败。从与王安石同时代的人开始,许多对王氏的非议和指责实质上都是针对其忠节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忠节观
下载PDF
试论王安石对吏禄的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路育松 《安徽史学》 1999年第2期4-8,共5页
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进行的全面改革,范围很广,措施极多。历来学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上,论述已颇详备;唯有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推行的“重禄法”,... 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进行的全面改革,范围很广,措施极多。历来学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上,论述已颇详备;唯有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推行的“重禄法”,尚未受到普遍重视,鲜有全面专门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大诏令集》 胥吏 《宋史》 俸禄 贪污受贿 王安石变法 吏人 中央机关 熙宁
下载PDF
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台北举行
5
作者 路育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交流 两岸四地 高层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名刊 台北 2010年 研究所
下载PDF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经济思想之再认识
6
作者 路育松 《船山学刊》 2001年第3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经济思想 历史进步性 工商 全面分析 特征 看法 深化 观点 希望 资料
下载PDF
略论向子■
7
作者 路育松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向子是两宋之际一位气节忠鲠的爱国士大夫,生前死后曾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极高的赞誉。本文着重论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他在徽宗初年步入仕途,莅官临政,不畏权幸;靖康之变中积极应诏勤王、力阻叛臣;南宋建立后,又以一介书生与金军浴... 向子是两宋之际一位气节忠鲠的爱国士大夫,生前死后曾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极高的赞誉。本文着重论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他在徽宗初年步入仕途,莅官临政,不畏权幸;靖康之变中积极应诏勤王、力阻叛臣;南宋建立后,又以一介书生与金军浴血奋战,为国家献计献策,为抗金部队筹粮筹款,最后宁肯退避闲居也不附和投降卖国的君臣。文章认为在向子身上体现了当时爱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下载PDF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路有成 路育松 蔡月丽 《安徽师大学报》 199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指出了这种转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历史教训,提出了应立足于农业内部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农业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生产结构 中国
下载PDF
试论宋太祖时期的忠节观建设 被引量:4
9
作者 路育松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宋朝立国之初 ,除了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之外 ,还很重视忠节观方面的建设。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宋太祖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 ,就十分注意褒奖忠臣、惩治叛逆 ,这从他对后周旧臣、敌国大臣及本朝文武官员的态度中清楚地... 宋朝立国之初 ,除了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之外 ,还很重视忠节观方面的建设。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宋太祖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 ,就十分注意褒奖忠臣、惩治叛逆 ,这从他对后周旧臣、敌国大臣及本朝文武官员的态度中清楚地反映出来。在要求大臣忠节的前提下 ,宋太祖尽量在物质、待遇方面满足他们 ,因此 ,太祖一朝的君臣关系总体说来较为和谐。尽管宋太祖所宣扬的忠节观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五代的烙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忠节观 君臣关系 道德伦理
下载PDF
陈翥生平事迹考──《五松陈氏宗谱》质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国宜 路育松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8-102,共5页
北宋的泡桐专家陈翥,著有《桐谱》一书,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但他的生平事迹资料较少,而新发现的《五松陈氏宗谱》有关记载,可疑之处甚多.予以辩证。
关键词 陈翥 生平 《桐诸》 《五松陈氏宗谱》
下载PDF
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19
11
作者 路育松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本文从介绍冯道其人入手 ,分析了五代至北宋时期对其评价的变化过程 ,指出这一过程也正是北宋气节观内涵发生变化的过程。“气节”作为一个道德和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原始儒家的气节表现在忠于“道”。从秦汉到五代 ,... 本文从介绍冯道其人入手 ,分析了五代至北宋时期对其评价的变化过程 ,指出这一过程也正是北宋气节观内涵发生变化的过程。“气节”作为一个道德和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原始儒家的气节表现在忠于“道”。从秦汉到五代 ,士大夫基本上仍持原始儒家“从道不从君”的气节观。这种观念在宋初的延续不仅反映在当时人对冯道的评价上 ,还表现在宋初两位最受称誉的宰相———赵普和王旦 ,都被后人认为是“类冯道”。而到了北宋以后 ,法家的“忠臣”概念被纳入了儒家的“气节”范畴 ,“死事一主”的忠节几乎完全等同于气节 ,成为臧否人物的绝对标准。由此 ,不仅对冯道的评价已成定论 ,而且如何评价冯道 ,也成为士大夫是否有气节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道 宋代 气节观念 民族文化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从天书封祀看宋真宗时期的忠节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2
作者 路育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51,共10页
天书封祀是宋真宗统治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宋真宗利用当时仍具影响的神道文化,为加强忠节文化建设所实行的一个举措,其目的是为了论证宋室统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将此事件放在宋初忠节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天书封祀是当时忠节... 天书封祀是宋真宗统治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宋真宗利用当时仍具影响的神道文化,为加强忠节文化建设所实行的一个举措,其目的是为了论证宋室统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将此事件放在宋初忠节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天书封祀是当时忠节文化建设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神道文化在政治上的反映。该事件中,人们对神道设教的质疑和对从道、从君问题的思考和抉择,既暴露了君主在忠节建设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也反映了臣民对何谓效忠所存在的困惑;同时也折射出随着儒学的复兴,宋代文化发展出现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对此后的忠节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书封祀 宋真宗 忠节建设
原文传递
从对宋代文化的研究看胡适的传统文化观
13
作者 路育松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关键词 宋代文化 佛教 “五四”新文化运动 理学
原文传递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
14
作者 路育松 《书品》 2006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宋史研究,是较早应用“唐宋变革论”研究宋代社会史的学者之一。本书收录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宋代政治文化方面的27篇论文,按内容侧重分为五个部分。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宋代 史论 宋史研究 80年代 社会史 作者 学者 论文
原文传递
北宋武将的悲歌——评《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
15
作者 路育松 《书品》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宋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很多变化对中国社会此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武将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问题研究 武将 北宋 相关 群体 悲歌 中国历史发展 地位和作用 中国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