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页岩油储层可动油含量测井评价方法——以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例
1
作者 李军 邹友龙 路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6-826,共11页
近年来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但制约页岩油产能评价的关键因素是油可动性。研究苏北盆地页岩油提出了二维核磁共振法和常规测井法2种测井评价页岩可动油含量的方法。建立了二维核磁共振测量纵向弛豫时间(T1)-横... 近年来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但制约页岩油产能评价的关键因素是油可动性。研究苏北盆地页岩油提出了二维核磁共振法和常规测井法2种测井评价页岩可动油含量的方法。建立了二维核磁共振测量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可动油识别图版,评价吸附油及束缚水等流体类型,通过游离烃含量(S1)与沉积环境、沉积构造的关系及测井响应的关联性,分析常规测井电阻率及声波时差对游离烃含量、有机质含量响应灵敏度,建立了游离烃含量测井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测井资料评价游离烃含量的方法,计算可动油饱和度及含油量。咸化环境和纹层状构造有利于有机质成烃和运移,游离烃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性 可动性 可动油含量 测井评价 页岩油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决策树测井识别方法
2
作者 路菁 刘秘 王晓畅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是开展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与关键。为建立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方法,以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结合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及...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是开展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与关键。为建立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方法,以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结合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及地质资料,明确不同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涵盖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物理与测井曲线形态差异的智能识别样本集。针对现有C4.5决策树算法在缺失属性样本分类问题中表现出的建树结构复杂、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原理的适用于缺失值问题的决策树新方法,降低了建树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运算效率。经7口井检验,沉积微相识别符合率达到90%以上,新方法丰富并完善了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为利用测井资料开展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划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长兴组 沉积微相测井识别 决策树法 碳酸盐岩 改进的决策树法
下载PDF
陆相页岩及其夹层储集特征对比与差异演化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宗全 王濡岳 +6 位作者 路菁 冯动军 刘粤蛟 申宝剑 刘忠宝 王冠平 何建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3-1404,共12页
不同于海相页岩,中国陆相页岩层系源-储配置与耦合关系复杂,页岩与夹层储集特征差异显著,明确其演化规律对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和物性资料,结合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对处于不同热... 不同于海相页岩,中国陆相页岩层系源-储配置与耦合关系复杂,页岩与夹层储集特征差异显著,明确其演化规律对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和物性资料,结合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对处于不同热演化程度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陆相页岩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分析页岩层系内页岩与夹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探讨成岩-生烃协同作用下页岩与夹层孔隙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陆相页岩和夹层孔隙的差异演化模式。结果表明:①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类型多样,以混合质、黏土质和粉砂质页岩为主,并常与碳酸盐岩、砂岩及凝灰岩等夹层频繁互层,岩相组合类型复杂。页岩储集空间以无机孔为主,有机孔次之,局部发育微裂缝。夹层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等无机孔缝为主。②陆相页岩及夹层孔隙演化受成岩-生烃作用共同控制,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生烃之前无机孔隙快速减少。进入生油窗后,页岩有机孔、黏土粒间/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发育程度逐渐增加。晚成岩阶段之前,以生油高峰为界,页岩孔隙度具有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夹层则在压实和胶结等作用下逐渐致密,储集性逐渐变差。③延长组处于生油期,有机孔发育程度低,页岩储集条件差,砂岩夹层页岩油富集条件更优;自流井组处于成熟-高熟阶段,油、气共存,页岩有机、无机孔隙均较为发育,页岩储集条件更优,夹层主要为次要储层或隔层;营城组已进入高熟-过熟阶段,最利于页岩气和有机孔的形成,页岩储集条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陆相页岩 延长组 自流井组 营城组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数字文旅视域下移动智慧旅游平台拓展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雨露 路菁 姚铮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7期46-49,共4页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日趋融合,移动智慧旅游平台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质量。文章在分析数字文旅背景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移动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数字文旅视域下移...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日趋融合,移动智慧旅游平台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质量。文章在分析数字文旅背景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移动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数字文旅视域下移动智慧旅游平台功能的拓展方向,并围绕拓展方向延伸出拓展路线所需技术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旅 移动智慧旅游 拓展方向 技术集成
下载PDF
页岩油气储层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路菁 李军 +2 位作者 武清钊 金武军 郝士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47,共5页
为解决页岩油气储层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有机碳成熟度或含油气性等地质因素,造成传统有机碳含量评价方法无法应用或评价结果精度低的难题,研究依据岩石天然放射性差异,建立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总伽马(GR)与去铀伽马(KTH)曲线重... 为解决页岩油气储层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有机碳成熟度或含油气性等地质因素,造成传统有机碳含量评价方法无法应用或评价结果精度低的难题,研究依据岩石天然放射性差异,建立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总伽马(GR)与去铀伽马(KTH)曲线重叠准确识别富有机碳井段;进而结合钍铀比(Th/U),定量评价不同沉积环境页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建模井区以外的海相页岩气储层与陆相页岩油储层均有较好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通用性较好、评价精度较高,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页岩油气储层有机碳含量评价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 沉积环境 测井评价
下载PDF
数字文旅视域下移动智慧旅游平台功能拓展需求分析
6
作者 姚铮 孙雨露 路菁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9期105-109,共5页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日趋融合,移动智慧旅游平台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质量。文章在分析数字文旅产业背景及市场概况的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的调查方法,深入探讨用户群体在使用...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日趋融合,移动智慧旅游平台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质量。文章在分析数字文旅产业背景及市场概况的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的调查方法,深入探讨用户群体在使用智慧旅游平台时对功能的具体期望与偏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功能拓展建议,旨在为移动智慧旅游平台的发展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旅 移动智慧旅游 拓展方向 用户需求分析
下载PDF
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型的测井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路菁 吴锡令 +3 位作者 黄志洁 王界益 彭原平 何峰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识别开发中后期水平气井内气水两相流型的方法。建立了与井下生产情况相似的模拟流动环路。用包括新型CAT仪器在内的生产测井仪器串,对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混合流动进行仪器测量和关井模拟,观测并划分出了... 研究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识别开发中后期水平气井内气水两相流型的方法。建立了与井下生产情况相似的模拟流动环路。用包括新型CAT仪器在内的生产测井仪器串,对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混合流动进行仪器测量和关井模拟,观测并划分出了实验流型。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版,反映了流动参数与井下流型的关系,可辅助识别流型;CAT流型成像与实验流型的对比证明,CAT仪器能够识别开发中后期水平井水平段内气水两相流型,非水平段内的流型还需综合流动参数加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气井 气水两相流 流型识别
下载PDF
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路菁 吴锡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14,共5页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状流动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把握实验过程中变形泡状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选择以漂移流动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修正。基于实验数据的模型检验证明,实验数据符合修正后模型反映的流动规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的相分布系数与漂移速度系数,体现了水平及近水平井眼中仪器串对井筒内原有流动状态的干扰。分析模型能同时反映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过程中的流动机理以及仪器测量对流型的影响,适用于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气水两相 变形泡状流 石油开发测井 漂移流动模型 测井分析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四孔隙”模型建立及测井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56
9
作者 李军 路菁 +2 位作者 李争 武清钊 南泽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1,共6页
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组分复杂,分为有机孔隙、碎屑孔隙、粘土孔隙和微裂缝。在岩心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页岩储层总孔隙及其微观孔隙组分的方法:①基于体积模型,利用密度测井资料或声波测井资料确定页岩储... 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组分复杂,分为有机孔隙、碎屑孔隙、粘土孔隙和微裂缝。在岩心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页岩储层总孔隙及其微观孔隙组分的方法:①基于体积模型,利用密度测井资料或声波测井资料确定页岩储层总孔隙度;②综合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确定有机质体积含量,依据扫描电镜(SEM)技术确定刻度系数,得到有机孔隙度计算方法;③粘土孔隙是束缚水主要赋存空间,利用测井资料逐点确定粘土含量,并与邻近泥岩相关联,得到粘土孔隙度计算方法;④基于微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通过正反演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微裂缝计算方法;⑤总孔隙度与有机孔隙、粘土孔隙和微裂缝之差即为碎屑孔隙度。岩心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各微观孔隙组分与岩心测试结果吻合,表明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孔隙模型 测井 定量评价 页岩气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有机孔与无机孔孔径分布——以四川盆地涪陵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军 金武军 +3 位作者 王亮 武清钊 路菁 郝士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页岩有机孔隙具有强烈亲油性,无机孔隙具有强烈亲水性。基于页岩孔隙润湿性差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确定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孔径分布。步骤如下:将页岩岩心分别在饱和油与水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观测,确定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横... 页岩有机孔隙具有强烈亲油性,无机孔隙具有强烈亲水性。基于页岩孔隙润湿性差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确定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孔径分布。步骤如下:将页岩岩心分别在饱和油与水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观测,确定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横向弛豫时间(疋)分布谱,再利用高压汞注入与液氮吸附联测实验,建立砭时间与孔径大小定量关系(rd=52T2),以此为基础确定有机孔和无机孔孔径分布。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涪陵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孔隙评价中,页岩有机孔直径集中分布在2~50nm,峰值为10nm,少量有机孔直径分布在200—500nm。无机孔直径分布范围较宽,分布在2.5—500nm,峰值为50nm。微裂缝尺寸较大,分布在4~10μm,峰值为5μm。应用FIB—SEM识别孔隙类型及其孔径分布,并检验NMR确定的孔径分布,两者具有一致性。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进行岩心全直径测量,能较真实地反映地下页岩气储层有机孔与无机孔孔径分布,而且测量成本低,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有机孔 无机孔 页岩气 龙马溪组 涪陵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泥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被引量:36
11
作者 董宁 许杰 +3 位作者 孙赞东 路菁 周刚 刘致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69-74,202+7,共6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脆性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页岩岩石物理建模和脆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以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为核心的...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脆性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页岩岩石物理建模和脆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以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为核心的地震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页岩脆性预测研究。该方法是基于Zoeppritz近似方程和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用协方差矩阵来描述参数间的相关程度,然后用参数间的岩石物理关系对反演结果进行约束,从而得到页岩层的纵波、横波和密度信息,进而定量描述页岩脆性。通过已知井检验,地震预测的脆性指数与脆性矿物含量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矿物组分 页岩脆性指数 岩石物理建模 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与有效孔隙度测量及测井评价——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军 武清钊 +1 位作者 路菁 金武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2-609,共8页
在地层束缚水条件下,对页岩气储层有效孔隙度理解及测量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由此造成同一样品的孔隙度测量结果显著差异,给储层评价带来困难。对来自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平行岩心样品分别依据GRI和SY/T 5336—2006标准进行总孔... 在地层束缚水条件下,对页岩气储层有效孔隙度理解及测量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由此造成同一样品的孔隙度测量结果显著差异,给储层评价带来困难。对来自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平行岩心样品分别依据GRI和SY/T 5336—2006标准进行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测量,并配套进行岩矿组分、粘土组分和有机碳含量(TOC)测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认为,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测量结果两者相差1~3倍,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对与粘土有关的束缚水体积不同的处理方式;页岩气储层中充气孔隙度与TO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表明有机孔隙是页岩气储层中有效孔隙的主要贡献者;束缚水孔隙与粘土矿物含量呈现良好正相关关系,表明与粘土有关的微细孔隙被束缚水占据,为无效孔隙。基于上述认识,构建了有效孔隙定量关系。同时,基于干粘土体积模型建立了总孔隙度评价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实际地层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应用表明,测井评价结果与不同实验室测定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 测井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含气页岩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 被引量:28
13
作者 许杰 何治亮 +4 位作者 董宁 霍志周 路菁 张金强 李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64-68,202+7,共5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有机物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论证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条件...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有机物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论证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条件,确定了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研究。通过有机碳含量曲线构建、地震精细解释、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较好地预测了该区有机碳含量的纵向和横向展布。通过盲井检验,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本文研究表明,页岩气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技术能较好地分辨出有机碳含量空间展布规律,为页岩气水平井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TOC)预测 地质统计学反演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页岩中游离甲烷气与吸附甲烷气含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军 武清钊 +1 位作者 路菁 金武军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15-320,共6页
在地表标准状态下,页岩储层中游离甲烷气与吸附甲烷气都表现为性质相同的天然气,但在地层孔隙介质条件下具有不同赋存状态和温压响应特征:游离气赋存在较大孔隙中,遵循自由气体状态方程,恒温下其游离气含量随压力变化而呈现线性变化规律... 在地表标准状态下,页岩储层中游离甲烷气与吸附甲烷气都表现为性质相同的天然气,但在地层孔隙介质条件下具有不同赋存状态和温压响应特征:游离气赋存在较大孔隙中,遵循自由气体状态方程,恒温下其游离气含量随压力变化而呈现线性变化规律;吸附气赋存在微孔隙中,遵循蓝格缪尔方程,恒温下吸附气含量随压力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这一原理,利用恒温不同压力下饱和甲烷页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观测核磁共振(NMR)T2谱随压力变化特征,借此分辨出页岩中游离气及吸附气位置,并进行定量评价。在页岩岩心NMR测井T2谱图上,游离气、吸附气分别形成了分离的T2谱峰,分别称为吸附气峰和游离气峰,借此识别出游离气和吸附气。吸附气T2时间较小,分布在0.1~1ms,主峰位置为0.2ms,表明吸附气分布在孔径小的微孔隙中;游离气分布在1~10ms,主峰位置3ms,表明游离气存在大孔隙中。游离气峰面积随压力呈现线性变化规律,符合自由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的规律;吸附峰面积随压力呈现非线性变化规律,符合蓝格缪尔方程所描述的规律。游离气峰面积与标准状态下游离气体积存在定量转换关系,借此计算页岩中游离气、吸附气含量及其比例。这一技术具有易测量、成本低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页岩气 游离气 吸附气 核磁共振 定量评价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的多尺度联合表征及评价——以焦石坝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金武军 李军 +2 位作者 王亮 路菁 武清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5-41,共7页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的研究是页岩气表征与评价的核心工作之一。鉴于页岩矿物成分复杂、孔隙组分多样,多种测试手段的联合分析已成为页岩孔隙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发展趋势。综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CO2吸附、特高压压汞等...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的研究是页岩气表征与评价的核心工作之一。鉴于页岩矿物成分复杂、孔隙组分多样,多种测试手段的联合分析已成为页岩孔隙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发展趋势。综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CO2吸附、特高压压汞等对川东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及连通性等进行了配套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储层孔隙以100 nm以下的中孔和微孔占主导,其中孔径为10 nm左右的孔隙所占体积最大;2有机质发育及含量决定了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情况及孔径大小分布,表现为随着TOC含量的增大,孔径大的孔隙部分逐渐增多,有效孔隙度逐渐增大;3多种实验手段联合测试才能获得页岩的多尺度孔隙全貌特征,而液氮-高压汞联合测试能反映其孔隙系统的基本特征。总体上,优质页岩气储层具有更大的微孔孔容、比表面积、孔径大小及有效孔隙体积,研究成果和结论对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的综合表征和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系统 多尺度 联合表征
下载PDF
高成熟陆相页岩油气源——储特征及富集层段评价方法——以川东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忠宝 胡宗全 +6 位作者 刘光祥 李鹏 李雄 刘晧天 周林 王鹏威 路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4,共14页
评价优选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有利层段、确定水平井最佳穿行靶窗是制约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瓶颈。为此,以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岩石薄片、有机岩石学、干酪根碳同位... 评价优选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有利层段、确定水平井最佳穿行靶窗是制约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瓶颈。为此,以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岩石薄片、有机岩石学、干酪根碳同位素、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孔隙度测试等多种实验方法,以小层为单元开展了岩相、烃源及储集特征精细表征,探索性建立了陆相页岩油气有利层段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东岳庙段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东一亚段,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富含毫米级—厘米级介壳纹层及薄层,以中碳—高碳黏土质页岩、中碳介壳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为主;(2)东一亚段页岩有机质类型纵向上发生了4次频繁变化,自下而上依次为腐殖型—偏腐殖混合型—偏腐泥混合型—偏腐殖混合型,不同层段生烃能力存在差异;(3)东一亚段上部第3小层、第4小层固体沥青较发育,有机质类型好,生烃能力强,有机质孔较发育,页岩油气有效储集能力好;(4)以总有机碳含量与孔隙度分析为基础,将有机岩石学与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相结合,基于纵向微观源(有机显微组分)—储(有机质孔)匹配关系定性评价有利层段,结合有机质类型提出原始氢指数比评价参数,建立陆相页岩源—储耦合系数计算公式及评价标准,可实现陆相页岩油气有利层段定量评价。结论认为,建立的陆相页岩油气富集层段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可满足陆相页岩油气钻井过程中水平井穿行层段优选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 下侏罗统 自流井组东岳庙段 有机显微组分 页岩储层 有机质孔 源—储匹配关系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页岩气岩心核磁共振T_2与孔径尺寸定量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军 金武军 +2 位作者 王亮 武清钊 路菁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页岩气储层中发育有机孔和无机孔,有机孔具有强烈的油润湿性,无机孔具有强烈水润湿性,它们具有不同的核磁共振T_2谱。基于页岩气储层中有机孔、无机孔润湿性差异,设计一套实验方法与流程,确定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与孔径尺寸定量... 页岩气储层中发育有机孔和无机孔,有机孔具有强烈的油润湿性,无机孔具有强烈水润湿性,它们具有不同的核磁共振T_2谱。基于页岩气储层中有机孔、无机孔润湿性差异,设计一套实验方法与流程,确定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与孔径尺寸定量关系。先对页岩岩心采用自吸和加压方式饱和盐水,再采用自吸和加压方式饱和油,并进行核磁共振T_2谱测量,该T_2谱反映了岩石中所有孔隙分布全貌,利用高压压汞注入(MICP)实验确定孔径分布,与T_2分布对比,给出二者定量关系。为了验证这一定量关系,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技术(FIB-SEM)测定岩心孔径分布,其结果与利用T_2分布确定的孔径分布一致,表明该定量关系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谱 孔径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爱立信的移动定位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菁 《电子科技》 2000年第1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爱立信 移动定位系统 移动通信
下载PDF
大位移效应的空间Goodman接触单元在工程中的应用
19
作者 路菁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一维Goodman单元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Goodman单元来模拟三维空间中的面面接触行为。推导了该接触单元在大位移效应下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方法。并将二维Goodman接触单元应用到地下工程中模拟土体和钢筋混凝土间的复杂接触行为,计算结... 在一维Goodman单元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Goodman单元来模拟三维空间中的面面接触行为。推导了该接触单元在大位移效应下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方法。并将二维Goodman接触单元应用到地下工程中模拟土体和钢筋混凝土间的复杂接触行为,计算结果显示采用这种考虑大位移效应的二维Goodman面面接触单元能较好的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 接触单元 地下工程
下载PDF
江西丰城新发现的洪州窑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家栋 路菁 +1 位作者 余江安 张文江 《南方文物》 2002年第3期4-15,共1页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qu...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土特产),其中名瓷("力士瓷、饮器、茗铛、釜")酒器、茶铛、茶壶"独举豫章"(洪州),深得唐玄宗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器 粗松 支烧 匣钵 窑址 胎质 遗物 窑床 洪州窑 丰城窑 江西丰城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