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1
1
作者 车在前 郭荣峰 +4 位作者 王东升 黎晓光 宋艳艳 陈尔真 陆一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上海市急救中心同期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库和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道路交通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五年中上海市中心城区共实施院前急救585298人次,其...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上海市急救中心同期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库和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道路交通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五年中上海市中心城区共实施院前急救585298人次,其中道路交通伤38472例,由2003年的4.51%逐年增加至2007年的8.32%,其中男性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交通伤者以中年人为主,青年人受伤率逐年下降,而老年人受伤率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的高峰时点和高峰时段分别为每日14:27~15:07和7:49—21:49。结论上海市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高危人群交通安全教育,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逐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全市道路交通伤监测网络,都有助于减少道路交通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L-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NO、ET和SO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车在前 范春玲 +2 位作者 顾天华 吴永杰 赵光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NO、ET和SOD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只4周龄雄性SHR为实验对象,分为苯丙氨酸饲喂组(n=6)及对照组(n=5);另以相同周龄的WKY大鼠(n=6)作为正常对照组。至实验大鼠30和42周龄时,检测血浆NO、ET...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NO、ET和SOD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只4周龄雄性SHR为实验对象,分为苯丙氨酸饲喂组(n=6)及对照组(n=5);另以相同周龄的WKY大鼠(n=6)作为正常对照组。至实验大鼠30和42周龄时,检测血浆NO、ET和SOD的水平。结果:SHR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WKY(P<0.01),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WKY(P<0.01);苯丙氨酸治疗后抑制SHR血压的上升,血浆SOD及ET水平明显上升(P<0.01);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苯丙氨酸可调节氧自由基的清除和改善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这可能是苯丙氨酸新的降低血压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上海市2007年自杀患者院前急救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车在前 郭荣峰 +5 位作者 周伟君 盛慧球 裴桂芹 宋艳艳 陈尔真 陆一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7年自杀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本市急救中心2007年记录完整且初步诊断为各种伤害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和同期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自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年中本市因各种伤害而需院...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7年自杀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本市急救中心2007年记录完整且初步诊断为各种伤害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和同期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自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年中本市因各种伤害而需院前急救者共有32484例,分别为创伤30 742例(94.64%)、中毒1208例(3.72%)、自杀347例(1.07%)、中暑117例(0.36%)、电击伤35例(0.11%)和溺水35例(0.11%)。自杀患者男女比为3.96∶1,老年和青年人自杀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年人和少儿。自杀患者院前急救的高峰日期和时点分别为05-29和17∶51。结论上海市自杀患者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建立一个全市较为完善的自杀伤害监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院前急救 伤害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被引量:4
4
作者 车在前 高平进 +4 位作者 沈伟利 吴永杰 刘建军 郭莉 朱鼎良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能否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CTGF的影响。方法组织贴片法培养WKY大鼠主动脉AF,经AngⅡ(10-7~10-9mol/L)处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观察CTGF的表达,及AT... 目的研究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能否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CTGF的影响。方法组织贴片法培养WKY大鼠主动脉AF,经AngⅡ(10-7~10-9mol/L)处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观察CTGF的表达,及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和AT2型受体阻断剂PD123319干预后的CTGF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显示AF表达CTGF,AngⅡ可以诱导AF以及其上清液中CTGF表达增加。Westernblot显示AngⅡ诱导CTGF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7mol/LAngⅡ刺激24h诱导AF产生CTGF作用最强。AngⅡ诱导CTGF表达增加作用可以被氯沙坦阻断,而不受PD123319影响。结论AngⅡ通过AT1受体诱导CTGF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诱导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高血压
下载PDF
医院急诊科应开展伤害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车在前 陈尔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科 伤害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重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车在前 高平进 +1 位作者 姬开达 朱鼎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17-2321,共5页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并观察其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的影响。方法:以AF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TGF的cDNA,克隆入pcDNA3.1(+)载体,酶切和...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并观察其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的影响。方法:以AF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TGF的cDNA,克隆入pcDNA3.1(+)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子。将构建好的pcDNA3.1(+)/CT-GF用脂质体法转入AF细胞。W estern b lotting观察CTGF的表达。同时观察转染pcDNA3.1(+)/CTGF对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大鼠CTG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并证明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转染pcDNA3.1(+)/CTGF可以诱导AF表型转化。结论:重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诱导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外膜 成纤维细胞 表型转化
下载PDF
苯丙氨酸缓解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 被引量:2
7
作者 车在前 顾天华 +1 位作者 吴永杰 赵光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血压时血管重塑 ,以及苯丙氨酸治疗后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Kyoto大鼠 (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采用固定压力灌注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肠系膜小动脉的管... 目的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血压时血管重塑 ,以及苯丙氨酸治疗后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Kyoto大鼠 (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采用固定压力灌注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肠系膜小动脉的管腔、厚度和血管平滑肌的排列方向。结果 :SHR较WKY管腔缩小 ,管壁增厚 ,同时血管平滑肌排列方向紊乱。应用苯丙氨酸治疗后 ,管腔扩大 ,管壁变薄 ,血管平滑肌排列方向改善。结论 :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小动脉存在血管重塑现象 ,苯丙氨酸可以改善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检查 共焦 苯丙氨酸 高血压 血管重塑
下载PDF
联合使用BISAP和改良Marshall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车在前 赵冰 +7 位作者 王义辉 朱会会 陈影 马丽 夏怡 许志伟 陈尔真 毛恩强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6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危重病评估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对于发病3 d内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6日至2017年6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3 d以内的AP患者。以死亡作为预后指标,按预后分... 目的:探讨不同危重病评估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对于发病3 d内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6日至2017年6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3 d以内的AP患者。以死亡作为预后指标,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其临床特点。比较炎症因子及常用危重病评分对于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不同评估方法联合使用对AP患者死亡的预测模型,分别计算其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回归方程,并同其他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P<0.05)。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CTSI)、修正的CTSI (modified CTSI,MCTSI)、Balthazar评分、床旁AP严重度评分(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改良Marshall评分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ISAP评分对于死亡预测的AUC为0.926,高于其他评估方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ISAP评分联合改良Marshall评分AUC为0.944,同单独使用BISAP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单独使用改良Marshall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病3 d内的AP患者,BISAP评分对于死亡的预测效能最高,BISAP评分联合改良Marshall评分可以进一步提高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危重病评估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外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车在前 高平进 朱鼎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血管外膜是组成血管的重要结构 ,但是对其研究多年来受到忽视。 9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外膜不仅同血管的功能调节有关。而且亦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损伤后再狭窄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旨在就近年血管外膜功能... 血管外膜是组成血管的重要结构 ,但是对其研究多年来受到忽视。 9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外膜不仅同血管的功能调节有关。而且亦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损伤后再狭窄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旨在就近年血管外膜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心脑血管的关系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 结构 功能研究 心脑血管 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治疗 高血压
下载PDF
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6
10
作者 车在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2期6-11,共6页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表现 降压 呼吸系统表现 心动过缓 支气管痉挛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车在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3期12-18,共7页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洋地黄治疗 洋地黄中毒 难治性心衰
下载PDF
脓毒症致急性肾衰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车在前 陆一鸣 《继续医学教育》 2008年第1期16-22,共7页
脓毒症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首要问题,美国每年有10万余例因之死亡,其中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亦分别在30%~50%和50%~65%[1],脓毒症的发病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脓毒症患者常并发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而急性肾衰反... 脓毒症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首要问题,美国每年有10万余例因之死亡,其中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亦分别在30%~50%和50%~65%[1],脓毒症的发病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脓毒症患者常并发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而急性肾衰反之会加重病情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ARF 动物模型 死亡率 感染 急性肾衰 脓毒性休克 治疗进展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胆脂复合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13
作者 车在前 赵冰 +8 位作者 王义辉 朱会会 王聿名 祁星 李梦娇 陈影 马丽 陈尔真 毛恩强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和胆脂复合型急性胰腺炎(biliary-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B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和胆脂复合型急性胰腺炎(biliary-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B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6日至2017年6月17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86例。按照其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分为BAP、HLAP和BHAP组。对其年龄、性别、收治病区、发病时间、合并疾病、疾病严重程度、脏器功能支持、炎症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率和死亡率等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HAP组和HLAP组较BAP组患者发病年龄更为年轻(P<0.01)。入院时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BHAP组较HLAP组和BAP组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机械通气(P<0.05)、肾脏替代治疗(P<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重程度评估中改良Marshall评分BHAP组高于BAP组(P<0.0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BHAP组>BAP组>HLAP组(均P<0.01);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BHAP组>HLAP组(P<0.01)和BAP组>HLAP组(P<0.05)。CT严重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BHAP组>BAP组(P<0.05)和BHAP组>HLAP组(P<0.01)。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AP组的住院时间长于HLAP组(P<0.01)。结论:BAP、HLAP和BHAP 3种不同病因的胰腺炎各有其临床特征,其中同时具有胆源性和高脂血症发病因素的BHAP更易发展为重症,住院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胆脂复合型胰腺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英梅 车在前 +9 位作者 丘洪 汪蔚青 杨伟 刘宗军 方平 于宏梅 王大英 宋艳艳 江蓓湖 金惠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4±0.073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5±0.0624(P<0.05)。结论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应激 血糖 激素
下载PDF
EICU患者医源性贫血与检验失血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兰香 李巨奇 +3 位作者 陈尔真 车在前 彭强 冯冬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EICU危重患者贫血与检验等医源性失血量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两家医院EICU住院危重患者159例,根据性别、年龄、人院时有无贫血、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存活等分组,对贫血、检验失血量、日均检验失血量... 目的探讨EICU危重患者贫血与检验等医源性失血量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两家医院EICU住院危重患者159例,根据性别、年龄、人院时有无贫血、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存活等分组,对贫血、检验失血量、日均检验失血量、APACHEII评分及死亡率等观察指标进行相应比较。结果EICU重症患者贫血发生率高达49.18%,贫血患者死亡率13.84%,显著高于对照组。人院时EICU危重患者合并贫血与APACHE1I评分呈正相关,与检验失血量、日均检验失血量无关。入院后疾病严重程度与贫血、检验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救治成功率与年龄、APACHEⅡ评分、检验失血量、日均检验失血量等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常合并医源性贫血,这与检验失血量呈正相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死亡率的影响明显相关。提高临床医师对检验性失血的重视程度,优化检验流程,采取计划性抽血送检、精确最小检验需血量、剩余血样储存备检及节省血样新式动脉导管等,是降低医源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对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监护病房(ICU) 急诊 贫血 医源性 危重症 检验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英梅 杨晓燕 +3 位作者 李笑飞 刘欣艳 李彩荣 车在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3例作为心衰组,同期查体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铁调素水平,分析心衰组伴贫血与不伴贫血者心功能分级、血清铁调素水平;随访1年,比较心... 目的探讨铁调素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3例作为心衰组,同期查体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铁调素水平,分析心衰组伴贫血与不伴贫血者心功能分级、血清铁调素水平;随访1年,比较心衰组伴与不伴贫血者心源性死亡例数,存活者与死亡者入院时血清铁调素水平。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血清铁调素水平分别为(95.10±43.37)、(27.45±5.03)ng/m L,两组比较P<0.01;心衰组轻度心衰者(64例)血清铁调素水平高于重度心衰者(49例),二者比较P<0.01;伴贫血者(21例)低于不伴贫血者(92例),二者比较P<0.05。心衰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258,P<0.01)。随访1年,心衰组发生心源性死亡10例,其中伴贫血者5例(23.81%)、不伴贫血者5例(5.43%),二者比较P<0.05。心衰组存活者(103例)与死亡者(10例)入院时血清铁调素水平分别为(106.94±20.3)、(105.10±35.80)ng/m L,二者比较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可能诱发心衰合并贫血,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铁调素 心源性死亡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望亭松 叶静 +2 位作者 车在前 陆一鸣 陈尔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我院EICU收治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高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等。结果2009年度我院EICU共收治267例...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我院EICU收治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高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等。结果2009年度我院EICU共收治267例患者,其中18例发生高钠血症,其中有15例死亡,高钠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74%和83.3%,发生高钠血症时患者的APACHEII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的评分(P〈0.01);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天数与临终前高钠血症的治疗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持续高钠的患者平均生存天数仅为3.8d,明显低于血钠纠正患者的19.6d。分析结果提示,高钠血症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量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及限制液体的自由摄人等。结论高钠血症是EICU的常见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医源性因素是发生高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钠血症对疾病的转归有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导致高钠血症的诱发因素,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和控制高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血症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危重病
下载PDF
LC-MS/MS及HPLC法检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浩强 何娟 +3 位作者 陆佳倩 毛恩强 车在前 陈冰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0期1718-1723,共6页
目的:建立LC-MS/MS与HPLC法分析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并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与药动学研究。方法:100"l血浆样本加入蛋白沉淀剂(含内标呋喃唑酮乙腈),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1)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经Eclipse X... 目的:建立LC-MS/MS与HPLC法分析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并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与药动学研究。方法:100"l血浆样本加入蛋白沉淀剂(含内标呋喃唑酮乙腈),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1)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经Eclipse XDB-C_(18)(100mm×2.1mm,3.5μm)色谱柱分离,流速0.3ml·min^(-1),质谱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利奈唑胺:m/z338.1→296.2、呋喃唑酮:m/z226.1→122.0。(2)以乙腈-水(含0.1%甲酸)(20∶80)为流动相,经Eclipse XDB-C_(18)(250 mm×4.6 mm,5μm)分离,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采用建立的方法分析重症患者用药后血浆标本。结果:利奈唑胺在0.05~30"g·ml^(-1)(LC-MS/MS)及0.25~30"g·ml^(-1)(HPLC)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方法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分别为82.1%~91.3%与74.0%~82.3%;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1.2%~106.4%和100.1%~111.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0%,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12例患者谷浓度为(1.77#1.23)μg·ml^(-1),5例患者给药后2h浓度为(13.36#2.63)μg·ml^(-1)。结论:LC-MS/MS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且灵敏准确,适用于利奈唑胺的TDM与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奈唑胺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英梅 金惠根 +4 位作者 车在前 刘宗军 汪蔚青 宋艳艳 陆国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1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血红蛋白(Hb)水平(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诊断为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功能情况。此外,比较轻度与严重...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1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血红蛋白(Hb)水平(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诊断为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功能情况。此外,比较轻度与严重心力衰竭组的贫血发生率、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分别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1.8%和26.2%。总贫血发生率为18.5%,其中严重心力衰竭组为32.4%,显著高于轻度心力衰竭组的8.2% (P<0.05)。随访24个月,轻度心力衰竭组的病死率为5.2%,显著低于严重心力衰竭组的15.5%(P<0.05)。贫血组的病死率为25.8%,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5.8%(P<0.01)。贫血组的血清肌酐水平为(123.41±52.22)μmol/L,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91.67±29.13)/μmol/L(P<0.05)。结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贫血,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合并贫血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预后
下载PDF
心磁图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英梅 金惠根 +5 位作者 权薇薇 车在前 袁荣 沈越 汪蔚青 陆国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磁图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安装于非屏蔽室内的7通道心磁图仪,检测61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的心磁图,分析图像中有无具相应幅度的电流矢量的额外区域,并将这些区域... 目的:探讨心磁图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安装于非屏蔽室内的7通道心磁图仪,检测61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的心磁图,分析图像中有无具相应幅度的电流矢量的额外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存在的强度和时间与支架置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定量指标:①异常磁图比(ratio of abnormal maps,RAM):异常的心磁图所占的百分比;②平均分级(average classification of total maps,ACTM):ST-T间期所有磁图数的平均分级。结果:支架置入术后24h的RAM(65.92±29.01)%、ACTM(2.96±0.58)与术前RAM(72.46±38.77)%、ACTM(3.03±0.51)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时RAM(50.62±29.77)%、ACTM(2.41±0.34)显著低于术前参数(P<0.01)。结论:心磁图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及疗效观察的一项很有前途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磁图 冠心病 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