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斜管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
1
作者 车新垒 顾卫明 黄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8,15,共2页
介绍了双斜管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该装置对各类水库及特殊河道的水位数据采集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双斜管 浮子 平衡装置 水位观测
下载PDF
浙江省水文监测缆道技术发展探讨
2
作者 车新垒 方益铭 黄健 《科技传播》 2014年第10期59-59,62,共2页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验的重要基础设施,水文缆道的设计研究、建设应用、测验方法等一直是水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浙江省自1954年在全国首创水文缆道测验以来,其技术发展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本文主要对水文测验缆道技术在...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验的重要基础设施,水文缆道的设计研究、建设应用、测验方法等一直是水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浙江省自1954年在全国首创水文缆道测验以来,其技术发展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本文主要对水文测验缆道技术在浙江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展望水文测验缆道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验 缆道 技术发展
下载PDF
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建设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正康 王锡珠 +1 位作者 傅克平 车新垒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7,64,共3页
水文缆道是一种常规的水文测验设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水文缆道设计建设技术已不能 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现研究的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填补了过去水文缆道支柱设计的空白,使水文站 的建设设计更加美观现代,品位更高,有较好的社会和... 水文缆道是一种常规的水文测验设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水文缆道设计建设技术已不能 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现研究的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填补了过去水文缆道支柱设计的空白,使水文站 的建设设计更加美观现代,品位更高,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重式水文缆道 设计 应用 水文测验设施 水文站
下载PDF
水文缆道创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俞锡根 胡琳 +1 位作者 张正康 车新垒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3,共4页
水文缆道是我国测流的基础设施,自1954年6月在浙江省建成我国第一座人工操作的水文缆道后,浙江省的水文缆道测流技术不断进步并发展。随着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水文缆道技术逐渐显示出其弊端。浙江省创新设计了自... 水文缆道是我国测流的基础设施,自1954年6月在浙江省建成我国第一座人工操作的水文缆道后,浙江省的水文缆道测流技术不断进步并发展。随着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水文缆道技术逐渐显示出其弊端。浙江省创新设计了自重式水文缆道,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及社会问题,在浙江省内的41个水文站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缆道 测流 自重式 效益
下载PDF
浙江省水土保持水文泥沙监测站网布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斌樑 黄健 车新垒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第2期8-11,共4页
水土流失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分析在原有浙江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文站网,合理布局和完善河流泥沙监测站网,对浙江省河流泥沙情势进行有效监测分析,以满足浙江省水土流失监测需要。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泥沙监测 水文站网 布局
下载PDF
浙江省中小河流流量监测方案探讨
6
作者 黄健 周琮辉 车新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703-12706,共4页
针对浙江省中小河流多处于流域上游或独流入海,河道比降大、流速快、洪水暴涨暴落,汇流时间短,破坏性强的特点,以洪家塔水文监测站为典型站,对4种流量监测方案进行了筛选,并且提出了基于电波流速仪的适合浙江省中小河流监测实际情况的... 针对浙江省中小河流多处于流域上游或独流入海,河道比降大、流速快、洪水暴涨暴落,汇流时间短,破坏性强的特点,以洪家塔水文监测站为典型站,对4种流量监测方案进行了筛选,并且提出了基于电波流速仪的适合浙江省中小河流监测实际情况的流量监测方案。认为选用电波流速仪可以较好地适应中小河流暴雨洪水流量监测。该文还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应用电波流速仪在洪水暴发时成功测流量的3个范例,总结了使用经验。认为电波流速仪有几大优点:(1)工作方式为非接触式,适用性强;(2)仪器本身便于携带,机动灵活,工作时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3)操作简单,而数据准确可靠,适快速部署开展应急监测。但是具体实际应用时也有3点应给予充分考虑:(1)建议在0.5 m3/s以上流量时使用,即电波流速仪只可作为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监测,不可用于时常水文监测;(2)在暴雨强风环境下,监测的数据会受到风浪影响,表面流量数据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跳动;(3)实际监测点应尽量避开大片、大块漂浮物,因为该物的移动不代表水体表现流速,容易造成测量数据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流量监测 方案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