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车树圣 孟庆海 +2 位作者 金澎 李洛 刘福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手术中获取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培养得到肿瘤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后与原肿瘤组织细胞进行比较。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分别在间变... 目的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手术中获取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培养得到肿瘤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后与原肿瘤组织细胞进行比较。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分别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培养得到悬浮生长的肿瘤干细胞球,其能在体外自我更新、增殖,形成新的克隆性细胞球,保持连续稳定的传代,能表达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 133。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分化为与原肿瘤组织相似的贴壁生长的细胞。结论人脑胶质瘤中存在一定量的肿瘤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增殖、诱导分化、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 133。为探讨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颅内脑膜瘤病理学性质与其发生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焦迎斌 闫志勇 +4 位作者 车树圣 王超 王建鹏 杜晓庆 丰育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的病理学性质与其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经病理学证实的452例脑膜瘤,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脑膜瘤发生部位和病理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内皮型脑膜瘤主...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的病理学性质与其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经病理学证实的452例脑膜瘤,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脑膜瘤发生部位和病理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内皮型脑膜瘤主要见于嗅沟(63%,26/41)和蝶骨嵴(50%,23/46);间变型脑膜瘤主要见于中颅窝底(56%,10/18);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和小脑幕以纤维型脑膜瘤较多,分别占24%(27/113)、36%(24/67)和38%(20/52)。脑膜内皮型(49%,75/153)和间变型(6.5%,10/53)脑膜瘤更常见于颅底(包括蝶骨嵴、桥小脑角、中颅窝底、嗅沟、鞍部、枕骨大孔和斜坡),而纤维型(26.3%,51/180)脑膜瘤常见于颅盖部(包括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结论颅内脑膜瘤的发生与其原发部位可能存在某种关联,不同的部位有发生不同病理学性质脑膜瘤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脑膜瘤 病理学性质 起源部位 关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中切除颞肌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焦迎斌 窦以河 +4 位作者 闫志勇 王超 胥建 吴泽玉 车树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切除颞肌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年月至年月共收治例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其中6例行去骨板减压术并切除颞肌(观察组),13例单纯行去骨板减压术(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结果发病72h后,观察组颅内压为(232±57)... 目的探讨切除颞肌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年月至年月共收治例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其中6例行去骨板减压术并切除颞肌(观察组),13例单纯行去骨板减压术(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结果发病72h后,观察组颅内压为(232±57)cmH2O,对照组为(325±87)cmH2O,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随访3月,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估预后,观察组评分为(28±10)分,对照组为(47±12)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重颅内压增高病人术中在常规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切除颞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减压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切除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增高
下载PDF
颅骨缺损自体骨修补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3
4
作者 焦迎斌 窦以河 +3 位作者 闫志勇 胥建 车树圣 吴泽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771-772,共2页
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超低温的方法保存由于各种原因在手术中行去骨瓣减压的病人骨瓣,作为病人病情稳定后的颅骨修补材料。
关键词 颅骨修补 重建附着点 外观
下载PDF
5/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窦以河 何裕超 +4 位作者 江水 刘世海 王衍刚 隋爱华 车树圣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一种新型腺病毒载体,验证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治疗胶质瘤的疗效,并证实新型载体的优势。方法经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授权获得Ad/35△E1-△E3,即E1和E3缺失的5型腺病毒纤维fiber被35型新型载体。利用基... 目的通过构建一种新型腺病毒载体,验证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治疗胶质瘤的疗效,并证实新型载体的优势。方法经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授权获得Ad/35△E1-△E3,即E1和E3缺失的5型腺病毒纤维fiber被35型新型载体。利用基因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Ad5/35△E1-△E3-TRAIL。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Ad5/35△E1-△E3-TRAIL,并并测定病毒滴度。采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免疫荧光技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纯化后Ad5/35△E1-△E3-TRAIL的病毒滴度为1.22×1015pfu/l。重组质粒经RT-PCR都扩增出104 bp的基因片段。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结论新型腺病毒载体质粒Ad5/35△E1-△E3-TRAIL能够高效的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溶瘤腺病毒载体 重组腺病毒 脑胶质瘤
下载PDF
LVIS支架在颅内微小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武文 林强 +1 位作者 车树圣 闫志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690-691,共2页
目的总结LVIS支架在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直径≤3 mm)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5例(共26个懂脉瘤)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即刻DSA示Raymond... 目的总结LVIS支架在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直径≤3 mm)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5例(共26个懂脉瘤)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即刻DSA示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5个,Ⅱ级10个,Ⅲ级1个。术中、术后3 d各发生支架内血栓出血1例,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后血栓溶解。随访6个月,DSA或CTA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20个,Ⅱ级6个;25例均预后良好。结论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可提高动脉瘤颈金属覆盖率和动脉瘤栓塞率,但要警惕和防范围手术期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小动脉瘤 LVIS支架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C6胶质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贵善 刘福生 +2 位作者 柴奇 王建交 车树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1-544,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C6胶质瘤细胞株。方法用含有CMV和EF1α两个启动子的慢病毒转染C6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克隆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阳性细胞,PCR及DNA测序鉴定基因组中EGFP的整合,并通过形态学检查、细胞增殖...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C6胶质瘤细胞株。方法用含有CMV和EF1α两个启动子的慢病毒转染C6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克隆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阳性细胞,PCR及DNA测序鉴定基因组中EGFP的整合,并通过形态学检查、细胞增殖能力测定及致瘤性评价等进行了转染C6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慢病毒转染率高达40%;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建立了一种稳定、长期表达EGFP的C6/EGFP细胞株;PCR及DNA测序证实EGFP基因已成功整合入C6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转染前后的C6细胞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以EGFP为生物标记物的C6/EGFP细胞株成功建立,可为将来研究脑胶质瘤提供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C6胶质瘤细胞 基因
原文传递
滑车神经鞘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窦以河 刘国华 +5 位作者 闫志勇 胥建 孟庆海 焦迎斌 车树圣 吴泽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513,共3页
滑车神经鞘瘤发病率极低,临床少见,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滑车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关键词 文献复习 神经鞘瘤 滑车 临床表现 术前诊断 病理证实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头皮感染及颅骨骨髓炎二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窦以河 闫志勇 +4 位作者 胥建 焦迎斌 车树圣 吴泽玉 王衍刚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73-374,共2页
病例1患者男,39岁,患2型糖尿病3年。头皮感染并溃疡形成半年余,见右颞顶部约8cm×8cm大小类圆形红肿,中央部见-2cm×2cm皮肤缺损溃疡,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未愈,形成头皮缺损,常规换药未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 病例1患者男,39岁,患2型糖尿病3年。头皮感染并溃疡形成半年余,见右颞顶部约8cm×8cm大小类圆形红肿,中央部见-2cm×2cm皮肤缺损溃疡,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未愈,形成头皮缺损,常规换药未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治疗20余天后,皮缘肉芽生长,缺损缩小,皮肤红肿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术 感染 头皮 骨髓炎 颅骨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继发三叉神经痛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婷 孙慧斌 +1 位作者 任佳男 车树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M0002-M0002,639,共2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中年人群发病率为3%~5%。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常难以发现,多由小脑脑桥角及其邻近部...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中年人群发病率为3%~5%。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常难以发现,多由小脑脑桥角及其邻近部位的肿瘤、炎症、外伤以及三又神经分支部位的病变所引起。本文报道1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导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以期为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表皮样囊肿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原发性脑实质内纤维肉瘤一例
11
作者 闫志勇 窦以河 +3 位作者 焦迎斌 胥建 车树圣 吴泽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2,共1页
患者男,55岁。头痛20d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及肿瘤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正常,左侧鼻唇沟稍浅,左侧上下肢肌张力稍低,肌力Ⅳ级,右侧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颅脑CT乐右侧颞叶内不... 患者男,55岁。头痛20d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及肿瘤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正常,左侧鼻唇沟稍浅,左侧上下肢肌张力稍低,肌力Ⅳ级,右侧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颅脑CT乐右侧颞叶内不规则低密度占位性病灶。MRI示右侧颞叶靠近大脑角处有一占位性病变,信号不均,周围水肿明显,边界尚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图1)。全麻下行经右侧颞下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纤维肉瘤,中分化,Vim(+),GFAP(-),EMA(-)(图2)。随访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肉瘤 脑实质内 原发性 占位性病变 术后病理 外伤手术 眼球活动 颅脑CT
原文传递
手术相关的颅内蛛网膜囊肿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焦迎斌 闫志勇 +7 位作者 丰育功 车树圣 王景峰 王超 王建鹏 亓卫国 王贺 孟庆海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0-952,共3页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形成的含脑脊液的囊腔,约占所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根据发病原因不同,通常分为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和获得性蛛网膜囊肿。手术相关的蛛网膜囊肿属于获得性蛛网膜囊肿,发病率极低,鲜见文献报道。青岛大学附...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形成的含脑脊液的囊腔,约占所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根据发病原因不同,通常分为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和获得性蛛网膜囊肿。手术相关的蛛网膜囊肿属于获得性蛛网膜囊肿,发病率极低,鲜见文献报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07年7月、2014年4月共收治2例与手术密切相关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现报道并文献复习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开颅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伴色素沉着的纤维型脑膜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焦迎斌 魏志敏 +5 位作者 孟庆海 车树圣 王景峰 王超 王建鹏 闫志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患者,女,56岁,汉族,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1年,口服甲状腺素制剂控制,已停药6个月。腰椎手术病史6个月,曾输血。因“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伴头痛15d”为主诉在当地医院行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位于左侧小脑幕缘处的类圆形占位... 患者,女,56岁,汉族,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1年,口服甲状腺素制剂控制,已停药6个月。腰椎手术病史6个月,曾输血。因“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伴头痛15d”为主诉在当地医院行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位于左侧小脑幕缘处的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并发症 色素沉着/并发症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不同入路选择及疗效探讨(附26例报道)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年强 窦以河 +4 位作者 闫志勇 胥建 焦迎斌 车树圣 吴泽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经不同入路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26例嗅沟脑膜瘤病例,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 26例病人中,男,10例,女,16例。术前CT及MRI检查发现为前颅窝底一圆形或卵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增强均一强化明显... 目的回顾分析经不同入路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26例嗅沟脑膜瘤病例,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 26例病人中,男,10例,女,16例。术前CT及MRI检查发现为前颅窝底一圆形或卵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增强均一强化明显。肿瘤位于中线5例;向右侧延伸9例;向左侧延伸12例;压迫大脑前动脉8例;压迫视交叉5例;骨质增生7例;肿瘤侵蚀筛窦6例;侵蚀蝶鞍3例;肿瘤周围脑水肿18例。26例病人按肿瘤大小及位置,分别经额眶开颅,翼点开颅及前纵裂开颅在显微镜下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7例,SimpsonⅡ级切除19例。术后新发嗅觉丧失5例;术后短期失明1例,经神经营养治疗21天后视力恢复,随访1年视力恢复正常;术后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恢复。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较小肿瘤采用经翼点及前纵裂入路,较大肿瘤采用经额眶入路,可以近距离达到肿瘤而无需切除脑组织,有利于切除肿瘤基地,阻断肿瘤血供,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沟脑膜瘤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附80例报道)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裕超 杨松 +2 位作者 杨远维 黄龙 车树圣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65-366,共2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再出血率和... 目的比较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再出血率和出院后半年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56%和11.90%(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8.95%和28.5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优良率,观察组的致残率为59.52%,显著低于对照组76.3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减少住院期间病死率,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 微创手术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