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窦CT在内镜鼻窦手术前前颅底解剖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车福盈 王昭迪 +4 位作者 贾德进 臧志敏 章永涛 孙书连 王恒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究鼻窦CT在内镜鼻窦手术前前颅底解剖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150例(300侧)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测量筛板和筛孔中心之间外侧板的长度(LLCP... 目的探究鼻窦CT在内镜鼻窦手术前前颅底解剖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150例(300侧)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测量筛板和筛孔中心之间外侧板的长度(LLCP长度)并进行Keros分型,测量筛前动脉(anterior ethmoidal artery,AEA)至颅底的距离并进行分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EA悬空与Keros分型的相关性,测量LLCP与筛板向外侧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LLCP-CP角),根据LLCP-CP角进行医源性损伤风险分型(Gera分型),观察钩突上附着点(superior attachment of uncinate process,SAUP)的解剖位置并进行分型,分析SAUP分型与钩突内引流、外引流以及额窦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嗅凹深度(5.82±1.16)mm,AEA至颅底距离(3.78±1.09)mm,AEA至额嘴长度(13.97±2.45)mm,LLCP长度0.5~13(5.60±1.24)mm,LLCP-CP角69.22°±12.85°;AEA位置I型64例(42.67%),Ⅱ型28例(18.67%),Ⅲ型58例(38.67%),AEA悬空率38.67%,AEA悬空与AEA非悬空患者AEA至额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eros分型的AEA悬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EA悬空率与Keros分型呈正相关(r=0.613,P<0.001);Gera分型Ⅰ型35例(23.33%),Ⅱ型108例(72.00%),Ⅲ型7例(4.67%),Gera分型与Keros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150例患者(300侧)中,SAUP分型Ⅰ型164侧(54.67%),Ⅱ型16侧(5.33%),Ⅲ型12侧(4.00%),Ⅳ型60侧(20.00%),Ⅴ型48侧(16.00%),钩突内引流162侧,钩突外引流138侧,钩突内引流额窦炎发生率高于钩突外引流(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前行鼻窦CT检查,可明确AEA位置、LLCP-CP角、SAUP位置等的解剖变异情况,有助于识别颅底损伤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Paranasal Sinuse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鼻窦炎(Sinusitis) 颅底(Skull Base) 解剖变异(anatomical variation) 筛前动脉(anterior ethmoidal artery)
下载PDF
鼻窦CT在降低鼻窦炎手术患者术中筛前动脉损伤风险中的应用
2
作者 车福盈 章永涛 +3 位作者 李妍 王恒 王腾 王佳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及重建在明确筛前动脉与颅底位置关系和降低鼻窦炎手术患者术中筛前动脉损伤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120侧),均行鼻窦CT扫描及重建,对其临床...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及重建在明确筛前动脉与颅底位置关系和降低鼻窦炎手术患者术中筛前动脉损伤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120侧),均行鼻窦CT扫描及重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annoy分型法并依据筛前动脉与颅底的位置关系分为Ⅰ~Ⅲ型筛前动脉,计算筛前动脉悬空率(Ⅲ型筛前动脉发生率);依据筛板外侧板相对于筛顶的深度进行分型(Keros分型)并判断颅底情况,采用鼻窦三维CT识别眶上筛房(SOEC),分析筛前动脉与Keros分型、SOEC的相关性。结果:鼻窦CT扫描及重建结果显示,Ⅰ型筛前动脉占43.33%(52/120),Ⅱ型占18.33%(22/120),Ⅲ型(筛前动脉悬空率)占38.34%(46/120)。Keros分型中Ⅰ型占52.50%(63/120),筛前动脉悬空11侧,悬空率为17.46%(11/63);Ⅱ型占38.33%(46/120),筛前动脉悬空24侧,悬空率为52.17%(24/46);Ⅲ型占9.17%(11/120),筛前动脉悬空11侧,悬空率100.00%(11/11);Keros分型Ⅲ型悬空率显著高于Ⅰ、Ⅱ型,Keros分型Ⅱ型悬空率显著高于Ⅰ型(P<0.01)。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eros分型与筛前动脉悬空呈中度正相关(r=0.512,P<0.001)。120侧中含SOEC 21侧,占17.50%(21/120);筛前动脉悬空14侧,占66.67%(14/21);不含SOEC 99侧,占82.50%(99/120);筛前动脉悬空32侧,占32.32%(32/99)。含SOEC组筛前动脉悬空率显著高于不含SOEC组(P<0.01)。结论:筛前动脉悬空与Keros分型升高、存在SOEC密切相关,术前行鼻窦CT可了解筛前动脉与颅底位置关系,进而减少术中筛前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筛前动脉损伤 Keros分型 解剖关系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在耳鼻喉疾病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书连 王昭迪 +3 位作者 臧志敏 李占珍 安庆华 车福盈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疾病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耳鼻喉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疾病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耳鼻喉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从患者自身、防护管理和医务人员3个维度制定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防护失误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3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防护失误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6,x^2=4.658;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耳鼻喉疾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临床诊疗活动的规范性,改善患者术后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预防性护理 防护管理 患者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
4
作者 车福盈 臧志敏 +2 位作者 孙书连 王恒 王昭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15-817,82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鼻窦CT评估,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各CT参数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鼻窦CT评估,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各CT参数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39例患者的LLCP长度为(5.59±1.07)mm,LLCP-CP角为(65.97±9.05)°,嗅凹深度为(5.86±1.33)mm。Pearson分析显示,嗅凹深度和LLCP长度正相关(P<0.05);和LLCP-CP角负相关(P<0.05);LLCP长度和LLCP-CP角负相关(P<0.05)。139例患者中,LannoyⅠ型70例(50.36%)、Ⅱ型30例(21.58%)、Ⅲ型39例(28.06%);KerosⅠ型82例(58.99%)、Ⅱ型47例(33.81%)、Ⅲ型10例(7.19%);GeraⅠ型40例(28.78%)、Ⅱ型94例(67.63%)、Ⅲ型5例(3.60%)。LiuⅠ型146侧(52.52%)、Ⅱ型64侧(23.02%)、Ⅲ型10侧(3.60%)、Ⅳ型52侧(18.71%)、Ⅴ型6侧(2.16%)。额窦未发育10侧(3.60%),额窦气化Ⅰ度60侧(21.58%)、Ⅱ度200侧(57.19%)、Ⅲ度49侧(17.63%)。Spearman分析显示,鼻窦手术患者Keros分型与Lannoy分型等级正相关(r=0.397,P<0.05)。结论:内镜鼻窦手术前鼻窦CT评估对于评估颅底周围解剖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嗅凹深度、LLCP长度均与LLCP-CP角相关,Keros分型、Lannoy分型等级正相关。Lannoy、Keros、Gera、Liu和额窦气化分型可量化颅底周围解剖异变程度,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颅底 CT评估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耳后与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慢性原发性耳鸣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车福盈 王昭迪 +1 位作者 安庆华 高宁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耳后与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慢性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原发性耳鸣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甲强龙不同给药途径分为耳后组(42... 目的对比观察耳后与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慢性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原发性耳鸣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甲强龙不同给药途径分为耳后组(42例,耳后注射甲强龙40 mg/次,1次/2 d,连续治疗4周)与鼓室组(48例,鼓室注射甲强龙40 mg/次,1次/2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及残疾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响度,评估临床疗效,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THI评分、耳鸣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THI评分和耳鸣响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耳鸣残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轻微残疾和轻度残疾均增多,中、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均减少,其中两组治疗后1级占比均明显升高,3级占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组眩晕、局部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耳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与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慢性原发性耳鸣均可改善耳鸣严重程度及残疾程度,降低耳鸣响度,疗效相当,但耳后注射相关不良反应较少,整体安全性优于鼓室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耳鸣 甲强龙 耳后注射 鼓室注射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