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氏夫人抗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
作者 辛姝贤 王俊喆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瓦氏夫人抗倭事迹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好、传播好、传承好瓦氏夫人抗倭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瓦氏夫人抗倭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 瓦氏夫人抗倭事迹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好、传播好、传承好瓦氏夫人抗倭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瓦氏夫人抗倭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传播瓦氏夫人抗倭事迹的过程中,可梳理瓦氏夫人事迹的流传与发展,挖掘好抗倭事迹、讲好瓦氏夫人抗倭故事、建好瓦氏夫人抗倭文化公园。同时,要大力推动瓦氏夫人抗倭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红色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夫人抗倭 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乡村到都市:互联网时代“网红”农产品的消费文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辛姝贤 郑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8-75,共8页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帮助农产品从乡村走向都市。与传统电商平台主流的工业品下行不同,“网红”、直播、社交平台等助力农产品上行。互联网应用促使线上消费盛行,“网红”农产品应运而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帮助农产品从乡村走向都市。与传统电商平台主流的工业品下行不同,“网红”、直播、社交平台等助力农产品上行。互联网应用促使线上消费盛行,“网红”农产品应运而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网红”以一种新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为农产品营销带来了积极效应。“网红”农产品将乡村经济与都市消费文化联结起来,是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的节点和接口。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研究“网红”农产品及其消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都市消费者基于人格信任、系统信任和算法信任逐渐认同“网红”农产品,消除了乡村农产品与都市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鸿沟。“网红”农产品消费具有城乡文化融合、社会关系实践与文化符号展示、满足情感和精神需求等功能,同时具有个性化消费、符号性消费及商品“文化化”的特征。在“网红”农产品消费浪潮中,消费者更加关注农产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为消费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进路。此外,都市青年在“网红”农产品消费过程中还通过“注意力场”的争夺,最终完成社会区隔与代际区隔,获得网络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红”农产品 消费文化
下载PDF
“保护蔚蓝”
3
作者 辛姝贤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设计说明:该作品的创作主题是倡导保护海洋。整个作品呈倒三角的形式构图,视点逐渐向中央汇聚。画面上半部分是正在排放核污水的工厂,强调了核污染的源头。下半部分是海洋中堆积的核废料桶散发出的污染物,凸显了核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设计说明:该作品的创作主题是倡导保护海洋。整个作品呈倒三角的形式构图,视点逐渐向中央汇聚。画面上半部分是正在排放核污水的工厂,强调了核污染的源头。下半部分是海洋中堆积的核废料桶散发出的污染物,凸显了核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海底核反应堆的亮色与海洋周围的暗色形成鲜明对比。礁石上躺着本应竖起的警示牌,象征着警告未被听取,环境问题未被重视。这幅作品旨在唤起大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污染 自然生态系统 设计说明 警示牌 创作主题 倒三角 海洋生物 核反应堆
下载PDF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军 王俊喆 辛姝贤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7,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就必须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探究其历史逻辑。中国自古以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就必须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探究其历史逻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塑造的统一体。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牢固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广西在政治上的共同历史记忆、经济上的互补与共存、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共享、教育上的平等互助等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客观促进了中原地区文化与广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逻辑 民族团结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章松 辛姝贤 《传承》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两弹一星”工程是举国体制的重大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志气与情怀,其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 “两弹一星”工程是举国体制的重大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志气与情怀,其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朽的精神丰碑,同时也是中国科学技术自主发展的特有精神标识,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领悟其当代价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需要拓展载体平台、深化宣传教育、完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代 传承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