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技术联合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曹秀利 赵庆华 +6 位作者 赵永生 王彬 蒲婷江 盖胜男 辛宪磊 刘志伟 任为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SAP患者采用HP联合CRRT的治疗效果。HP治疗时间每次4 h,疗程1~5天。收集患者一...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SAP患者采用HP联合CRRT的治疗效果。HP治疗时间每次4 h,疗程1~5天。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ICU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及循环支持情况。比较灌流治疗前、治疗后次日、疗程结束后生命体征、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脑利钠肽前体、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结局。结果共19例SAP患者接受了HP联合CRRT治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缺失治疗后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14例接受HP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57.1%),女性患者6例(42.9%),平均年龄48.1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6.5 kg/m^(2)。7例患者机械通气支持(50.0%),1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活性药物循环支持(71.4%),ICU平均住院时间36.4 d。治疗后1 d与治疗当日比较,白介素-6,脑利钠肽前体、总胆红素明显改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当日比较,体温、呼吸次数、脑利钠肽前体、谷丙转氨酶、乳酸、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1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在院期间死亡(7.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HP联合CRRT可以有效降低脑利钠肽前体、乳酸、改善氧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净化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辛宪磊 冯健 +3 位作者 陈永亮 刘志伟 李崇辉 李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32-634,6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中Chemerin、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胆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造模。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重症急...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中Chemerin、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胆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造模。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各组于术后12 h时间点处死动物,处死前抽血测血清淀粉酶、Chemerin、TNF-α、CRP水平,同时取处死大鼠的胰腺组织,测定胰腺/体重比值,行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SAP组血清Chemerin、CRP、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Chemerin、CRP、TNF-α水平改变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802、0.785,0.769,P<0.01)。结论 Chemerin可能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HEMERIN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辛宪磊 陈永亮 +5 位作者 黄志强 刘志伟 张煊 李鸾 王勋 冯健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手术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为38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上腹痛,CT检查发现胰腺多发占... 目的提高对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手术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为38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上腹痛,CT检查发现胰腺多发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2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极为罕见,手术切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Apelin、C-反应蛋白、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宪磊 冯健 +4 位作者 陈永亮 刘志伟 李崇辉 李鸾 彭旭升 《感染.炎症.修复》 2012年第4期228-23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中Apelin、C反应蛋白(CRP)、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胆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SAP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假手术组(仅进...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中Apelin、C反应蛋白(CRP)、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胆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SAP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假手术组(仅进行十二指肠穿刺,不注射药物)、SAP组(制备SAP模型)3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于术后12 h处死,处死前抽静脉血,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Apelin、CRP、TNF-α水平;取大鼠胰腺组织,测定胰腺/体重比值,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AP组血清Apel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淀粉酶、TNF-α、CRP水平及胰腺/体重比值较其余两组明显升高(P<0.01)。SAP组大鼠胰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腺泡大片坏死,小叶结构破坏严重;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没有明显病理学变化。血清Apelin水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CRP水平及血清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2、-0.746和-0.733,P<0.01)。结论:Apelin可能与SAP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作为早期预测SAP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APELIN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影响
5
作者 辛宪磊 陈永亮 +5 位作者 陈明易 李崇辉 李鸾 冯健 郭少华 张安红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组(B)、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肝动脉结扎组(C)、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组(B)、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肝动脉结扎组(C)、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D),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周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TUNEL染色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 A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B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见少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少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脱失;C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多量胞质空泡化改变,大量胆管上皮脱失,可见胆管壁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D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散在数个胆管上皮细胞空泡化,少部分上皮脱失,凋亡指数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情况下行肝动脉结扎会导致肝门部胆管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甚至胆管壁坏死,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肝动脉结扎 梗阻性黄疸 胆管 大鼠
下载PDF
肝段显色技术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继业 刘志伟 +2 位作者 辛宪磊 任为正 蔡守旺 《腹部外科》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肝段显色技术联合应用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9例采用肝段显色技术进行解剖性肝段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以持久美蓝染色法为主结合超... 目的探讨肝段显色技术联合应用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9例采用肝段显色技术进行解剖性肝段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以持久美蓝染色法为主结合超声引导下肝段门脉穿刺染色以及Glisson蒂横断技术来施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手术。结果肝段显色成功率为100%。19例病人均行解剖性肝段切除,包括S5 2例,S6 2例,S7 2例,S8 3例,S4b 1例,S8v 2例,S8d 2例,S5+S8v 2例,S5+S8d 2例,S6+S5d 1例。手术时间为(178±48) min,术中出血量为(256±106)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 d,无病例术中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段显色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肝段显色成功率,同时在肝实质离断过程中对切面选择具有引导作用,其可有效降低手术技术难度,可重复性高,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 显色 肝细胞癌 解剖性肝切除
下载PDF
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联合右半肝血流阻断行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
7
作者 王鹏飞 刘志伟 +7 位作者 蔡守旺 曾建平 焦华波 王大东 杨世忠 杜俊东 冯健 辛宪磊 《腹部外科》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右半肝阻断技术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在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37例解剖性肝脏右后叶切除术中应用持续右半肝及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辅助肝切除。右后叶肝肿瘤行右后叶切除时,采取持续右半... 目的评价右半肝阻断技术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在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37例解剖性肝脏右后叶切除术中应用持续右半肝及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辅助肝切除。右后叶肝肿瘤行右后叶切除时,采取持续右半肝阻断技术并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经下腔静脉右侧放置2根提肝带,离断肝实质的过程中通过牵拉提肝带辅助肝切除。结果全组共37例肝右后叶肿瘤病人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术中均成功分离出右半肝肝蒂和右后叶肝蒂,游离右肝后均成功放置绕肝提拉带,断肝时行右半肝持续肝门阻断,术中无胆管损伤、肝短静脉、肝右静脉撕裂和大出血等相关操作并发症。肝实质离断时间17~28min,阻断时间约20~30min,术中出血量60~330ml。术后第1天丙氨酸转氨酶(ALT)183~352U/L,生化指标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右半肝持续阻断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有助于减少右后叶肝切除术中出血量以及改善手术野,缩短肝实质离断时间,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肝蒂阻断 陈氏绕肝双悬吊法 右后叶肝切除 肝肿瘤
下载PDF
门静脉动脉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永亮 辛宪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2期6-10,共5页
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 PVA)是一种为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缺失动脉血后引起肝功能不全及缺血性胆管病,将动脉血导入门静脉的一种手术方法。供血动脉可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胃... 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 PVA)是一种为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缺失动脉血后引起肝功能不全及缺血性胆管病,将动脉血导入门静脉的一种手术方法。供血动脉可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等,应用肝总动脉及肝固有动脉较多,受血静脉一般为门静脉。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完全的门静脉动脉化和部分门静脉动脉化(arterio-portal shunt,APS),完全的门静脉动脉化及最初的PVA,是由Cohn等[1]于1952年在治疗门静脉高压行门腔分流手术时,为预防门腔分流术后肝脏供血大量减少而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而提出的;部分门静脉动脉化(APS)是Suzuki等[2]于1999年在治疗中晚期肝胆恶性肿瘤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时,当肝动脉受侵需切除或术中收到损伤无法修复,应用APS 的方法重建肝脏血流而提出的。目前国内外多数文献对门静脉动脉化和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未严格的区分开来。近年来国内外较多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基础研究,并将其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肝门部复杂外伤和其他肝胆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从众多的文献报道来看,多数学者认为PVA可改善肝功能、促进肝再生、预防肝功能不全及缺血性胆管的发生等多种临床意义。但有学者认为该术式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等不良反应。本文拟从门静脉动脉化对肝功能的影响、对胆管的影响、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以及门静脉动脉化后门静脉高压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手术方式 大鼠肝脏 PVA 肝移植 肝胆 移植术(医学) 肝动脉重建 肝门部胆管癌
下载PDF
工民建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辛宪磊 《门窗》 2019年第19期21-21,共1页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急需解决。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节能环保和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针对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展开研究,完成对环保建设的助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节能施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现代建筑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0
作者 辛宪磊 《门窗》 2019年第17期220-220,共1页
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建筑的水平提升和建筑技术的能力提升。建筑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有着极大的影响,完成建筑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并对应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完善建筑技术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 建筑技术 管理问题 技术对策
下载PDF
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残余感染的体会 被引量:8
11
作者 辛宪磊 蔡守旺 +6 位作者 刘志伟 何蕾 冯健 王鹏飞 唐茂盛 卢实春 董家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开腹术后残余感染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微创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15例SAP开腹治疗术后残余感染患者的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开腹术后残余感染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微创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15例SAP开腹治疗术后残余感染患者的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2 - 71岁,平均42岁.患者发病至开腹手术时间:1 -7 d 12例,15 -21 d 1例,22-28 d 1例,127 d 1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先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再行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持续腹腔内冲洗的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11例接受肾镜治疗1次,2例2次,1例3次,1例4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6.2 d(10-223 d);术后1例患者出现结肠瘘予以双套管冲洗治愈;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行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出血,后行剖腹探查止血;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予以置管引流;1例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3例患者死亡,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织清除术创伤小,避免再次开腹分离粘连、寻找坏死灶所带来的并发症,可能是治疗SAP术后残余感染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开腹术后残余感染 肾镜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症的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马焕先 何蕾 +4 位作者 蔡守旺 辛宪磊 史海达 周林 史宪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脓毒症病原菌菌谱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的63例有明确病原菌感染依据的SAP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22~ 73岁,平均(5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脓毒症病原菌菌谱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的63例有明确病原菌感染依据的SAP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22~ 73岁,平均(52±11)岁.送检标本来源包括:(1)胰腺、胰周坏死组织及腹腔引流液;(2)胆汁;(3)血液或深静脉导管;(4)痰液、气管导管及胸腔引流液;(5)尿液.对阳性送检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44株,分别来自腹腔(36.0%)、血液(14.0%)、中心静脉导管(11.8%)、坏死组织(9.1%)及痰液(8.1%).革兰阴性菌154株(63.1%),革兰阳性菌68株(27.9%),真菌22株(9.0%);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15.2%),铜绿假单胞菌(10.7%),肺炎克雷伯菌(9.8%),鲍曼不动杆菌(8.2%),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5.3%).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株分别占84.6% (33/39)和70.8%(17/24),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分别为12.8%和25.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分别为28.2%和29.2%;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和75.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分别为42.3%和70.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达100%,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率<40.0%;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敏感性,仅有l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真菌感染全部为念珠菌属,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SAP继发脓毒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包含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阳性菌和包含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非发酵菌,其感染率和耐药率均居较高水平.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感染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脓毒症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术前梗阻性黄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健 黄志强 +7 位作者 陈永亮 董家鸿 陈明易 王燕生 刘志伟 肖敏 李鸾 辛宪磊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黄疸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术前胆管引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至2010年12月10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9例,女性366例;年龄4-81岁,平均(54±1... 目的探讨术前黄疸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术前胆管引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至2010年12月10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9例,女性366例;年龄4-81岁,平均(54±12)岁。1025例患者中恶性病变869例,良性或交界性病变156例。行经典Whipple手术746例,保留幽fJ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9例。根据黄疸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术前减黄与否进行分组,对比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X^2。检验。结果术前不同黄疸严重程度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差异(X^2=11.06,P=0.03);而术后临床胰漏、腹腔感染、胆漏、胃排窄延迟、切口感染的风险及病死率并无差异。术前黄疸持续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术前胆管引流不能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病死率,反而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X^2=9.84,P=0.00)。胆管引流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前黄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除出血并发症以外的其余并发症及病死率门:无影响。术前胆管引流并不能使患者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获益,不应作为常规操作,但对于一般状况差兀法立即实施手术治疗的重度黄疸患者,术前胆管引流仍足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黄疸 阻塞性 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死f_率
原文传递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严力 陈永亮 +5 位作者 张文智 黄晓强 陈明易 李盈 辛宪磊 冯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了解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4月至2013年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 目的了解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4月至2013年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组(70例)和恶性肿瘤组(28例)。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CT影像学特征,以及与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多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71.4%,70/98),51.0%(50/98)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多为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黄疸仅见于恶性肿瘤患者。良性或交界性肿瘤多位于胰体尾部,多伴分隔和薄囊壁;恶性肿瘤多位于胰头颈部,且多伴实性成分和厚囊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有无临床症状、有无黄疸、有无体重明显下降、肿瘤部位、边界、囊壁厚度、有无实性成分、有无主胰管扩张与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厚壁和伴实性成分是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OR分别为31.417和34.976,均P〈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有无临床症状、有无黄疸、有无体重下降、肿瘤部位、边界、有无主胰管扩张、囊壁厚度和有无实性成分为诊断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其中厚壁和伴实性成分为恶性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黏液性囊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凯 陈永亮 +8 位作者 陈明易 张文智 王彦斌 纪文斌 王宏光 辛宪磊 冯建 李盈 严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男8例,女6例;年龄2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男8例,女6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5.9岁。肿瘤位于肝右叶4例,肝左叶4例,双叶均有6例。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腹痛或腹胀。影像学检查很难与肝细胞癌区分,诊断需经病理学证实及排除肝外原发灶。所有患者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以及术后长期随访均未发现肝外原发灶。14例患者中,接受单纯手术切除3例,接受肝肿瘤切除+射频消融2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TACE)6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例,仅行腹腔探查1例,行化疗1例。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至随访结束,生存7例,死于肝衰竭或肿瘤复发7例。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肿瘤,诊断需经病理证实,推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相对较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的患者可选择TACE、射频消融、化疗、肝移植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膜后入路视频辅助下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胰腺感染性坏死的体会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健 刘志伟 +9 位作者 蔡守旺 焦华波 杜俊东 辛宪磊 陈继业 王鹏飞 何蕾 卢实春 肖越勇 王茂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4-847,共4页
目的 总结腹膜后入路视频辅助下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胰腺感染性坏死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视频辅助下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的12例胰腺感... 目的 总结腹膜后入路视频辅助下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胰腺感染性坏死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视频辅助下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的12例胰腺感染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3~ 55岁,平均(43±8)岁;所有患者均有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并发症——胰腺感染性坏死,其中2例为早期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后感染,10例为自发感染.小切口治疗策略通常为三步法:CT引导下的PCD、腰部小切口切开视频辅助下的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冲洗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视频辅助下小切口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10例术前行PCD,PCD治疗时间为发病后8~86 d(平均24 d).视频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PCD治疗后的3~29 d(平均18d)施行.4例接受1次清除术,3例接受2次,3例接受3次,1例接受4次手术,1例接受9次手术.术后发生结肠瘘3例,腹腔出血5例,胰瘘2例,糖尿病1例;死亡3例.结论 视频辅助下小切口技术清除胰腺感染性坏死组织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外科干预时机应尽可能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视频辅助下小切口 肾镜 胰腺感染性坏死
原文传递
经皮经胃置管引流在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肾镜清创引流术后胰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鹏飞 黄华杰 +4 位作者 刘志伟 辛宪磊 陈玉辉 陈继业 蔡守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索经皮经胃置管引流(TG-PCD)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包裹性坏死经皮肾镜清创术后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采用TG-PCD技术治疗的7例SAP合并包裹性坏死患者临床... 目的探索经皮经胃置管引流(TG-PCD)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包裹性坏死经皮肾镜清创术后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采用TG-PCD技术治疗的7例SAP合并包裹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治愈,术后2例患者未发生胰腺术后胰瘘(POPF),另5例患者存在POPF,将TG-PCD紧贴皮肤剪断残端推入胃腔实现胰瘘内引流,随访至今3例患者引流管在位,另2例患者引流管自行排出,无并发症。结论TG-PCD可以有效治疗SAP患者合并包裹性坏死肾镜清创引流术后出现的PO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包裹性坏死 经皮经胃置管引流 经皮肾镜清创术
原文传递
以氧合指数和腹压为指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明月 何蕾 +7 位作者 刘志伟 辛宪磊 马焕先 苏茂生 王鹤 梁静华 赵永生 蔡守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以氧合指数和腹压为指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液体治疗策略。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ICU医生以氧合指数及腹压为主要研究终点制定治疗液体治疗计划并予以实施。... 目的探讨以氧合指数和腹压为指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液体治疗策略。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ICU医生以氧合指数及腹压为主要研究终点制定治疗液体治疗计划并予以实施。根据患者液体平衡情况分为液体正平衡组与负平衡组,比较两组治疗72h后的效果及预后。结果纳入的40例患者中,液体正平衡组24例患者。治疗72h后,平均液体平衡量为(5191.8±1596.5)ml,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96.5±60.0)比(220.3±59.0),P〈0.01]。腹内压亦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2.2)比(10.6±2.2),P〉0.05]。负平衡组16例,治疗72h后,液体平衡量为(-3762.2±3550.6)m1。治疗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309.4±42.7)比(198.5±47.6),P〈0.01],腹内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1.2±1.6)比(14.5±2.2),P〈0.01]。72.9%的患者达到液体治疗目标,其中液体正平衡组19例,液体负平衡组1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达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62,P〉0.05)。结论以氧合指数及腹压为治疗终点可有效指导SAP的液体治疗。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氧合指数 腹腔高压
原文传递
外伤性胰腺炎: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的治疗单中心6例报道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健 蔡守旺 +9 位作者 刘志伟 何蕾 陈继业 辛宪磊 王鹏飞 肖越勇 周飞虎 卢实春 董家鸿 黄志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评价腹膜后入路肾镜微创治疗外伤性胰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外伤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除1例患者术后11 d出现腹腔出血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肾镜治疗手术创伤小,疗效好,... 目的评价腹膜后入路肾镜微创治疗外伤性胰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外伤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除1例患者术后11 d出现腹腔出血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肾镜治疗手术创伤小,疗效好,避免再次开腹手术,是外伤性胰腺炎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胰腺炎 肾镜治疗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鹏飞 刘志伟 +5 位作者 蔡守旺 何蕾 辛宪磊 任为正 冯建 卢实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0-562,共3页
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迅速恶化,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第二个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微创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IPN取得了良好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 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迅速恶化,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第二个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微创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IPN取得了良好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无论采用哪种微创手术,有效治疗的前提均是通过术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建立便捷的操作通道。PCD穿刺点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引流效果,更关乎后续微创清除感染坏死组织的效率。近年来,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已得到较多应用,可使外科医生术前直观地辨认病灶形态及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例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PCD定位的IPN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技术在微创治疗IPN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感染性胰腺坏死 三维可视化技术 引流治疗 应用 坏死组织清除术 急性胰腺炎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