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盂蘭盆之意——自恣日的“飯鉢” 被引量:3
1
作者 辛島靜志 裘雲青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279-301,共23页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一直至3世紀,佛經是用口語流傳的。直至3世紀末,口傳佛典纔逐漸用梵文改寫。唐代玄應缺乏對於印度口語的理解,因此他對"盂蘭盆"的解釋極其牽强,毫無根據。"盂蘭"很有可能是來自梵文odana(米飯)的口語詞形olan(a)的音寫,這樣"盂蘭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飯的鉢",《盂蘭盆經》就意味着"飯鉢經"。筆者認爲《盂蘭盆經》不是僞經,而是3—4世紀竺法護或其他某個譯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漢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兰 盂兰盆 盂兰盆经 竺法护 玄应 自恣
下载PDF
《法華經》的文獻學研究———觀音的語義解釋 被引量:2
2
作者 辛島靜志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9年第3期199-229,共31页
观音菩萨,在中亚地区出土的5—6世纪《法华经》梵文残片中作Avalokitasvara(“见声者”),而在时间晚於此的梵文写本中作Avalokitesvara。通过对这一菩萨名汉译词的考察,我们发现其经历了从“阐音”、“见音声”、“光世音”、“观... 观音菩萨,在中亚地区出土的5—6世纪《法华经》梵文残片中作Avalokitasvara(“见声者”),而在时间晚於此的梵文写本中作Avalokitesvara。通过对这一菩萨名汉译词的考察,我们发现其经历了从“阐音”、“见音声”、“光世音”、“观世音”、“观音”等古汉译至“观世自在”、“观自在”等新汉译的变化。但是,Avalokitasvara的语义不甚明了。在犍陀罗语中,“svara”有“声,音”和“念”两种意思,因此,Avalokitasvara在犍陀罗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念者”。但随着svara“念”的意思日渐模糊,後人很可能就按照梵文svara的字面意思把Avalokitasvara解释为“见声者”。漠译《法华经·普门品》韵文部分即把Avalokitasvara这一菩萨名理解为前者,而散文部分则又理解成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观世音 观自在 法华经 犍陀罗语
下载PDF
《中阿含经》原语问题之考察
3
作者 辛岛静志 裘云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卷,No.26)的印度原本是由一位来自喀什米尔的僧人僧迦罗刹(Samgharaksa)吟诵,由另一位喀什米尔僧人瞿昙僧迦提婆(Gautama Samghadeva)于397—398年译为汉语的。对这部经中的音译词进行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卷,No.26)的印度原本是由一位来自喀什米尔的僧人僧迦罗刹(Samgharaksa)吟诵,由另一位喀什米尔僧人瞿昙僧迦提婆(Gautama Samghadeva)于397—398年译为汉语的。对这部经中的音译词进行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僧迦罗刹于四世纪末吟诵的印度原本即使仍包含很多犍陀罗语以及其他口语元素,但已在很大程度上梵语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阿含经》 犍陀罗语 印度古代口语 佛教语言
下载PDF
论《甘珠尔》的系统及其对藏译佛经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辛岛静志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7,共7页
瑞典斯德哥尔摩民俗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部新疆和田出土的《法华经》藏译本写本。该写本可能写于8世纪左右,早于《甘珠尔》中《法华经》的藏译本。笔者把这一古藏译《法华经》与各种《甘珠尔》进行对比时注意到,越是后代的版本越是&qu... 瑞典斯德哥尔摩民俗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部新疆和田出土的《法华经》藏译本写本。该写本可能写于8世纪左右,早于《甘珠尔》中《法华经》的藏译本。笔者把这一古藏译《法华经》与各种《甘珠尔》进行对比时注意到,越是后代的版本越是"修正"古老的读法,而这些古老的读法往往与梵文本一致。换而言之,后代的编纂者往往抛开原文,望文生义。所以对于文献学者来说,应尽可能利用早期的版本或写本。笔者认为中国藏学界及佛教学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搞清《甘珠尔》系统的问题,就能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进行更加准确、深入和系统的藏译佛经文献学研究。因此本文对《甘珠尔》的历史及各种写本、版本的系统谨做一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珠尔》 藏译佛经 版本学 佛教文献学
原文传递
《道行般若经》和“异译”的对比研究——《道行般若经》与异译及梵本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辛島静志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1年第1期313-327,共15页
不少佛典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被翻译成汉语。重复翻译的主要原因是后代的译者对以往的翻译不甚满意,于是就对它做了部分修改或者乾脆重新翻译。不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初译往往难免直译,不大像汉语;也可能是因为后代人觉得古译、旧译的语言(... 不少佛典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被翻译成汉语。重复翻译的主要原因是后代的译者对以往的翻译不甚满意,于是就对它做了部分修改或者乾脆重新翻译。不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初译往往难免直译,不大像汉语;也可能是因为后代人觉得古译、旧译的语言(包括当时的口语表现)较古老不易懂;也可能是因为后代的译者发现了已往的汉译和他手裹的最新原典写本不一致。新译出现之后,往往取代旧译,旧译就逐渐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原典 手裹 般若经 译者 旧译 后代人 异译
原文传递
《撰集百缘经》的译出年代考证——出本充代博士的研究简介 被引量:3
6
作者 辛島靜志 《汉语史学报》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佛教经录及《大正大藏经》等大藏经中,把《撰集百缘经》(大正第4卷,No.200)记载为三国吴支谦的翻译。因此作为三国时代的语言材料经常被汉语史研究者引用。但是其词汇及形式并不那么古老。日本的佛教学专家早已认为,这部经典的译出应... 在佛教经录及《大正大藏经》等大藏经中,把《撰集百缘经》(大正第4卷,No.200)记载为三国吴支谦的翻译。因此作为三国时代的语言材料经常被汉语史研究者引用。但是其词汇及形式并不那么古老。日本的佛教学专家早已认为,这部经典的译出应该在五世纪以後。最近,出本充代博士详细地考证了,在六世纪初,它还没出现或者还没有为一般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撰集百缘经》 《贤愚经》 支谦 中古汉语
原文传递
《道行般若经》和“异译”的对比研究——《道行般若经》中的难词
7
作者 辛島静志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2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道行般若经》中出现不少值得注目的词汇、语法。有些难词,祗有和梵本及'异释'对照才能明确理解它的意思。笔者例举几例说明。(2.1)'赐'='尽'('全部'、'都')'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偶尔... 《道行般若经》中出现不少值得注目的词汇、语法。有些难词,祗有和梵本及'异释'对照才能明确理解它的意思。笔者例举几例说明。(2.1)'赐'='尽'('全部'、'都')'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偶尔表'穷尽'义。《汉语大词典》引《鶡冠子.天则》及《文选.潘岳〈西征赋〉》中的例子(第10册259页)。《文选》李善注引《方言》:'赐,尽也。'一文。'赐'表'穷尽'的用例在《道行般若经》中出现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梵本 笔者 般若经 天则 用例 文选 异译
原文传递
早期汉译佛教经典所依据的语言
8
作者 辛島靜志 徐文堪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7年第1期293-305,共13页
为数不少的现存梵语佛典,原来是以中世印度语流传,经历若干世纪持续不断的梵语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如果试图重构较早的和更加原始的佛教经典的面貌,不能局限于大多数始于十一世纪的现存梵语残卷,而应特别重视完成于公元二至六世... 为数不少的现存梵语佛典,原来是以中世印度语流传,经历若干世纪持续不断的梵语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如果试图重构较早的和更加原始的佛教经典的面貌,不能局限于大多数始于十一世纪的现存梵语残卷,而应特别重视完成于公元二至六世纪的汉译佛经。本文列举各个方面的具体例证,说明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汉梵比较,以探索早期汉译佛经所依据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印度语 佛教梵语 早期汉译佛经 汉梵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