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以支娄迦谶及支谦的译经对比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辛嶋静志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25-237,共13页
东汉支娄迦识译《道行般若经》有吴支谦、前秦竺佛念、后秦鸠摩罗什等所译的"异译"。支娄迦识不精通传统文言,因此在翻译佛经时,无意中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及俗语词汇;支谦出生在中国,精通汉语文言,在很大程度上把支娄迦识译经...
东汉支娄迦识译《道行般若经》有吴支谦、前秦竺佛念、后秦鸠摩罗什等所译的"异译"。支娄迦识不精通传统文言,因此在翻译佛经时,无意中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及俗语词汇;支谦出生在中国,精通汉语文言,在很大程度上把支娄迦识译经进行了中国化;竺佛念基本上袭用《道行般若经》的读法,仅更换了一些难词及较老的用语。如果我们著眼于支谦、竺佛念等译者是如何对支娄迦识译进行的修改,那么我们就能够追溯从东汉到晋代语言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汉语
支娄迦谶
支谦
道行般若经
慈
原文传递
《列子》與《般若經》
2
作者
辛嶋静志
裘雲青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5-14,共10页
《列子·仲尼篇》善射者矢矢相屬章抄襲了無叉羅、竺叔蘭291年譯《放光般若經》"箭箭相拄,不令前墮"的譬喻,因此該章的撰寫應在291年之後;張湛没有僞造《列子》;《列子》的撰寫者可能是張湛的祖父張嶷或父親張曠。
关键词
《列子》
《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
《列子序》
張湛
張嶷
張曠
原文传递
變,變相及變文之義
3
作者
辛嶋静志
裘雲青(译)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259-275,共17页
對於以"變""變文"爲題的18件敦煌卷子②,有許多學者做過研究,探討"變""變文"的意義③,但迄今仍未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儘管如一些學者業已指出的那様,"變""變文"確與"...
對於以"變""變文"爲題的18件敦煌卷子②,有許多學者做過研究,探討"變""變文"的意義③,但迄今仍未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儘管如一些學者業已指出的那様,"變""變文"確與"畫"有關④,但對它們的定義依舊不清,一些當代出版的與"畫"並無絲毫關係的敦煌文書也被稱作"變文"。此外,對於"變"是如何與"畫"發生聯繫的也未爲人所知。因此我們應做的首先是對比漢譯佛典中的"變"和與其對應的其他語言的用例,明確"變"在漢譯中的意思,之後再看非漢譯文獻中的例子,然後明確"變相",最後是"變文"和"轉變"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變
變相
變文
敦煌文獻
漢譯佛典語言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以支娄迦谶及支谦的译经对比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辛嶋静志
机构
创价大学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
出处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25-237,共13页
文摘
东汉支娄迦识译《道行般若经》有吴支谦、前秦竺佛念、后秦鸠摩罗什等所译的"异译"。支娄迦识不精通传统文言,因此在翻译佛经时,无意中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及俗语词汇;支谦出生在中国,精通汉语文言,在很大程度上把支娄迦识译经进行了中国化;竺佛念基本上袭用《道行般若经》的读法,仅更换了一些难词及较老的用语。如果我们著眼于支谦、竺佛念等译者是如何对支娄迦识译进行的修改,那么我们就能够追溯从东汉到晋代语言的变迁。
关键词
佛教汉语
支娄迦谶
支谦
道行般若经
慈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列子》與《般若經》
2
作者
辛嶋静志
裘雲青
出处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5-14,共10页
文摘
《列子·仲尼篇》善射者矢矢相屬章抄襲了無叉羅、竺叔蘭291年譯《放光般若經》"箭箭相拄,不令前墮"的譬喻,因此該章的撰寫應在291年之後;張湛没有僞造《列子》;《列子》的撰寫者可能是張湛的祖父張嶷或父親張曠。
关键词
《列子》
《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
《列子序》
張湛
張嶷
張曠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變,變相及變文之義
3
作者
辛嶋静志
裘雲青(译)
机构
創價大學國際佛教高等研究所
不详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259-275,共17页
文摘
對於以"變""變文"爲題的18件敦煌卷子②,有許多學者做過研究,探討"變""變文"的意義③,但迄今仍未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儘管如一些學者業已指出的那様,"變""變文"確與"畫"有關④,但對它們的定義依舊不清,一些當代出版的與"畫"並無絲毫關係的敦煌文書也被稱作"變文"。此外,對於"變"是如何與"畫"發生聯繫的也未爲人所知。因此我們應做的首先是對比漢譯佛典中的"變"和與其對應的其他語言的用例,明確"變"在漢譯中的意思,之後再看非漢譯文獻中的例子,然後明確"變相",最後是"變文"和"轉變"的意思。
关键词
變
變相
變文
敦煌文獻
漢譯佛典語言
Keywords
bian(變)
bianxiang(變相)
bianwen(變文)
Dunhuang manuscript
language of Chinese Buddhist text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以支娄迦谶及支谦的译经对比为中心
辛嶋静志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
1
原文传递
2
《列子》與《般若經》
辛嶋静志
裘雲青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4
0
原文传递
3
變,變相及變文之義
辛嶋静志
裘雲青(译)
《汉语史学报》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