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康妇炎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辛永洁 李晔 党秋萍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46-247,共2页
目的建立康妇炎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C_(18)柱(2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水-乙腈(2:86: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072~1.2432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 目的建立康妇炎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C_(18)柱(2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水-乙腈(2:86: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072~1.2432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n=6),RSD为2.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为康妇炎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康妇炎片 芍药苷
下载PDF
威灵仙及同属几种植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辛永洁 顾莹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19-519,共1页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一般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国药典》1995版规定其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及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在实际应用中,威灵仙的品种相当混乱。就毛莨科而言,其同属多种植物也做威灵仙用。因此,本...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一般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国药典》1995版规定其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及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在实际应用中,威灵仙的品种相当混乱。就毛莨科而言,其同属多种植物也做威灵仙用。因此,本文讨论威灵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包括铁线莲属其它几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铁线莲属 中药毒性
下载PDF
飞扬草毒性及用法用量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辛永洁 孙雯 +2 位作者 龙凯花 王春柳 程艳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1期2270-2271,共2页
目的:探讨飞扬草的临床应用及毒性。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临床实际经验回顾性分析飞扬草的临床应用。对飞扬草干品的水提物进行昆明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鲜飞扬草全株浆液有毒,但煎煮后或者干燥后内服无毒。结论:飞扬草作用范围广泛... 目的:探讨飞扬草的临床应用及毒性。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临床实际经验回顾性分析飞扬草的临床应用。对飞扬草干品的水提物进行昆明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鲜飞扬草全株浆液有毒,但煎煮后或者干燥后内服无毒。结论:飞扬草作用范围广泛,急性毒性反应对昆明种小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扬草 毒性 用法用量
下载PDF
调经益灵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永洁 杨智锋 闫便节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对调经益灵胶囊中的香附、人参、白芍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鉴别的方法,并做阴性对照。结果:对香附、人参的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无干扰;对白芍的鉴别,因用的是双阴性对照品,需要用其它方法进一步鉴别。
关键词 中成药/化学 香附/化学 人参/化学
下载PDF
失眠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辛永洁 杨秦雁 +4 位作者 王春 李彤晖 孙雯 龙凯花 程艳 《陕西中医》 2014年第9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研究失眠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总提取物和栀子苷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失眠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 目的:研究失眠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总提取物和栀子苷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失眠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标准 质量控制 工艺学 制药 失眠颗粒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失眠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6
作者 辛永洁 龙凯花 +2 位作者 王春柳 李彤晖 程艳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7期107-10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失眠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 目的:建立测定失眠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933-0.5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2.65%(n=6)。结论: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适用于失眠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颗粒 栀子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考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晔 孙雯 +4 位作者 蒋楠 李彤晖 龙凯花 辛永洁 孙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15-2617,共3页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服市售鸦胆子油口服乳剂和鸦胆子油自微乳颗粒剂,于不同时间点取血,HPLC法检测血浆中鸦胆子油的油酸、亚油酸,采用DAS 2.1.1版软件求算药动...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服市售鸦胆子油口服乳剂和鸦胆子油自微乳颗粒剂,于不同时间点取血,HPLC法检测血浆中鸦胆子油的油酸、亚油酸,采用DAS 2.1.1版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服市售鸦胆子油口服乳剂和鸦胆子油自微乳颗粒剂后油酸AUT为72.738、170.334(h·μg)/m L,亚油酸为41.393、140.759(h·μg)/m L。制剂中油酸、亚油酸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达到234.2%、340.1%。结论与市售鸦胆子油口服乳剂相比,鸦胆子自微乳化颗粒可明显提高油酸、亚油酸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 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体内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彤晖 马久太 +3 位作者 李晔 蒋楠 孙雯 辛永洁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VenusilXBP-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10∶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VenusilXBP-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10∶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156~1.17μg和0.3192~2.39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和r=0.999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5%、101.77%。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作为燥湿清热颗粒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含量 氧化苦参碱 含量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燥湿清热颗粒
下载PDF
鸦胆子油固体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晔 刘峰 +2 位作者 李彤晖 辛永洁 张晔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制备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建立了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影响YDO-SLN制备的主要因素,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论: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均匀,稳定性良好... 目的:制备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建立了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影响YDO-SLN制备的主要因素,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论:鸦胆子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均匀,稳定性良好,提高了用药的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化学 工艺学 药学 色谱法 色相 @鸦胆子油 @固体纳米粒
下载PDF
葛根素微乳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楠 孙雯 +2 位作者 李晔 李彤晖 辛永洁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制备葛根素微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扩散特性考察。方法以油酸聚乙醇甘油酯为油相,以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为表面活性剂,以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表面活性剂,水相逐步加入含药混合液,制备葛根素微乳,并对其形态、粒径大... 目的制备葛根素微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扩散特性考察。方法以油酸聚乙醇甘油酯为油相,以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为表面活性剂,以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表面活性剂,水相逐步加入含药混合液,制备葛根素微乳,并对其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稳定性等进行考察。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比较葛根素微乳和软膏中葛根素的透皮特性。结果葛根素微乳外观为透明溶液,粒度为30.1~56.3nm,pH 5.6左右,黏度1.2Pa.s,稳定性良好。葛根素微乳、软膏的12h的体外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2.28和0.75μg.cm-2.h-1。结论葛根素微乳的稳态渗透速率是软膏的3倍左右,微乳具有很好的促渗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微乳 体外透皮
下载PDF
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雯 辛永洁 +3 位作者 龙凯花 李彤晖 王春柳 李晔 《陕西中医》 2014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测定自制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215;250mm ,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74nm ;流速1.0mL · 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 目的:测定自制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215;250mm ,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74nm ;流速1.0mL · 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法测定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结果:丹皮酚在12.04~72.24μg ·m ^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值分别为0.41%和1.50%(n=6),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回收率为(95.28±1.19)%。3批次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为(87.48±3.35)%,平均载药率为(8.73%±0.3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标准 丹皮 化学 丹皮酚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天竺黄与合成天竺黄热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春柳 刘峰 +5 位作者 龙凯花 苏英英 李晔 杨东花 李彤晖 辛永洁 《陕西中医》 2014年第11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从热分析角度研究天然天竺黄与合成天竺黄异同。方法:采用差热分析法(DTA)和热重法(TG)对天然天竺黄及合成天竺黄进行分析。结果:合成天竺黄附加水失去温度较天然天竺黄低20℃以上;天然天竺黄在310℃~321℃之间存在明显的... 目的:从热分析角度研究天然天竺黄与合成天竺黄异同。方法:采用差热分析法(DTA)和热重法(TG)对天然天竺黄及合成天竺黄进行分析。结果:合成天竺黄附加水失去温度较天然天竺黄低20℃以上;天然天竺黄在310℃~321℃之间存在明显的挥发分而合成天竺黄在此区间曲线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天然天竺黄与合成天竺黄热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热分析法可作为一种快速评价天竺黄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黄 合成天竺黄 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杜仲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晔 刘峰 +1 位作者 李彤晖 辛永洁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对2005年中国药典中杜仲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简化实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杜仲的最佳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多因素筛选药物的简便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用体积分数50%... 目的对2005年中国药典中杜仲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简化实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杜仲的最佳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多因素筛选药物的简便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用体积分数50%的甲醇超声直接提取药材即可达到测定目的。结论杜仲药材可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40min,以乙腈-0.5%甲酸的水溶液(12∶88)作流动相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葛根素自微乳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艺婕 李彤晖 +3 位作者 吴茵 辛永洁 张晔 李晔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筛选葛根素自微乳的处方。方法通过药物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粒径大小和分布为指标,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的处方配比。测定葛根素自微乳释药系统的溶出度。结果确定的葛根素自微乳处方比例为葛根素∶油酸聚乙醇甘... 目的筛选葛根素自微乳的处方。方法通过药物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粒径大小和分布为指标,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的处方配比。测定葛根素自微乳释药系统的溶出度。结果确定的葛根素自微乳处方比例为葛根素∶油酸聚乙醇甘油酯(labrafil M 1944CS)∶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聚乙二醇400(PEG 400)=9.1%∶36.4%∶36.4%∶18.1%。结论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优化的葛根素自微乳处方,微乳粒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自微乳制剂 伪三元相图 溶出度
下载PDF
微乳法制备丹皮酚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雯 龙凯花 +3 位作者 李彤晖 辛永洁 廉志远 李晔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微乳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构建纳米脂质载体的初乳液进行筛选,经体外透皮试验确定处方。结果硬脂酸为固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油酸乙酯为液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LabrasoL... 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微乳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构建纳米脂质载体的初乳液进行筛选,经体外透皮试验确定处方。结果硬脂酸为固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油酸乙酯为液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LabrasoL为乳化剂,TranscutoL P为助乳化剂,Km=2∶1,含水量50%,采用注射器滴入法分散于0℃冷水中,可以快速制得载药量10%的丹皮酚纳米脂质载体。结论微乳法制备的丹皮酚纳米脂质载体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等)和复杂设备,适合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和小规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纳米脂质载体 微乳法
下载PDF
注射用土贝母苷甲肺靶向制剂的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晔 李彤晖 +2 位作者 吴茵 辛永洁 张晔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甲肺靶向微粒的体外释药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透析技术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规律。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土贝母苷甲原料药及原料药与载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简单混合物的体外释放均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土...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甲肺靶向微粒的体外释药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透析技术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规律。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土贝母苷甲原料药及原料药与载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简单混合物的体外释放均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土贝母苷甲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肺靶向微球的体外释放则均较符合Weibull方程,t1/2明显延长,缓释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分析 土贝母苷甲/化学 @土贝母苷甲肺靶向微粒
下载PDF
太白山草药医学述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怀林 辛永洁 郑琪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太白山 太白草药 中医学史
下载PDF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及协同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春柳 龙凯花 +3 位作者 杨洁 辛永洁 李彤晖 李晔 《陕西中医》 2015年第12期1688-1689,共2页
目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以相当于14.4g鸦胆子油/kg剂量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4d内小鼠毒性反应;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1g鸦胆子油/kg剂量对环磷酰胺(CTX)和氟尿嘧啶(5-Fu)抗S180... 目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以相当于14.4g鸦胆子油/kg剂量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4d内小鼠毒性反应;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1g鸦胆子油/kg剂量对环磷酰胺(CTX)和氟尿嘧啶(5-Fu)抗S180实体瘤的增效作用。结果: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未测出LD50,在约576倍人体剂量下,连续观察14d,未观察到小鼠急性毒性反应;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相当于1g鸦胆子油/kg剂量下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所考察剂量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具有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协同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鸦胆子
下载PDF
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艺婕 李彤辉 +3 位作者 吴茵 辛永洁 张晔 张欣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十年来有关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主要介绍了中药经皮给药的新剂型。结果:中药新剂型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广泛运用,为中药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结论:中药透皮给药制剂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 目的: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十年来有关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主要介绍了中药经皮给药的新剂型。结果:中药新剂型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广泛运用,为中药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结论:中药透皮给药制剂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剂型改进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远虑胶囊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冬 辛永洁 曹雅静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93-95,共3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收油量及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β一CD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4 h,提取12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1∶8,包结时间1.5 h,包结温度45℃。
关键词 远虑胶囊 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 Β-CD 包合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