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老年恶性肿瘤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辛田田 杜玲玲 +1 位作者 张晓艳 贺外信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25-28,32,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老年恶性肿瘤合并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合并恶性肿瘤的老年ASPE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老年恶性肿瘤合并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合并恶性肿瘤的老年ASPE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病人均接受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川穹嗪注射液,2 m L/次,1次/d。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及凝血酶时间(TT)],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右心功能指标[右房内径、右室直径、三尖瓣反流差压、肺动脉压、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c Tn I)]水平;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4%(P<0. 05)。治疗后,观察组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合并恶性肿瘤的老年ASPE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钠 老年人 恶性肿瘤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方法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辛田田 黎友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人数众多,部分可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其诊断对早期预防结核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方法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虽然也有新的诊断标志物...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人数众多,部分可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其诊断对早期预防结核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方法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虽然也有新的诊断标志物不断涌现,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本文主要对几种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的方法和新的相关标志物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白及颗粒对家兔盐酸吸入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田田 杜玲玲 +1 位作者 张晓艳 贺外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2657-2660,共4页
目的探讨白及颗粒对家兔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及颗粒高剂量组(1.4 g/kg)、白及颗粒中剂量组(0.7 g/kg)、白及颗粒低剂量组(0.35 g/kg),每组8只。白及颗粒各剂量组分别给... 目的探讨白及颗粒对家兔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及颗粒高剂量组(1.4 g/kg)、白及颗粒中剂量组(0.7 g/kg)、白及颗粒低剂量组(0.35 g/kg),每组8只。白及颗粒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白及颗粒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30 d。灌胃结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进行盐酸吸入性肺损伤造模。造模结束5 h后,检测各组血气指标[pH值、p(O_2)及p(CO_2)],然后处死各组家兔,取左侧肺制备肺匀浆,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取右侧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空白组、白及颗粒各剂量组p(CO_2)和肺匀浆中IL-6、TNF-α、CR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O_2)、pH和肺匀浆中SOD、CAT、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白及颗粒高剂量组p(CO_2)和肺匀浆中IL-6、TNF-α、CRP含量均明显低于白及颗粒低剂量组,p(O_2)、pH和肺匀浆中SOD、CAT、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白及颗粒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切片显示白及颗粒各剂量组肺部损伤情况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白及颗粒对家兔盐酸吸入性肺损伤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颗粒 家兔 盐酸吸入性肺损伤 预防作用
下载PDF
陕西延安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及人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艳 曹云 +3 位作者 薛乐 张燊璐 常正江 辛田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人群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 733例门诊、住院、体检妇女宫颈组织进行HPV基因检测及分型。结果 4 733例筛查样本中,HPV阳...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人群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 733例门诊、住院、体检妇女宫颈组织进行HPV基因检测及分型。结果 4 733例筛查样本中,HPV阳性标本856例(18.09%)。排在前五位的HPV型别分别是HPV-16(3.8%)、HPV-58(2.3%)、HPV-52(2.0%)、HPV-53(1.5%)、HPV-51(1.2%)。各年龄组主要感染亚型是HPV-16,20岁及以下组以HPV-52为主。阳性标本中以单一亚型感染(82.47%)和4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42.86%)。结论延安地区总体以高危型HPV-16感染为主,HPV感染率和高危亚型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40岁以上妇女为HPV高危型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宫颈癌 人群分布 反向斑点杂交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相关指标与初始pH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魏亚强 辛田田 +4 位作者 张晓艳 贺外信 杨蓉 杜玲玲 王昊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相关指标与初始pH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 ICU收治的9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28 d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26),比...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相关指标与初始pH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 ICU收治的9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28 d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不同时间节点动脉血乳酸水平(Lac)及乳酸清除率(LCR),并利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节点LCR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再按照所有患者入 ICU首次动脉血pH值,分为pH≥7.15组和pH<7.15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PaO2、SaO2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0 h-Lac、3 h-Lac、6 h-Lac、24 h-Lac分别为(20.59±1.78)分、(8.80±1.03)分、(6.08±2.46) mmol/L、(5.24±2.16) mmol/L、(4.63±2.17) mmol/L、(4.18±2.01) 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4.99±2.52)分、(5.76±1.71)分、(4.93±1.77) mmol/L、(3.28±1.42) mmol/L、(1.91±0.95) mmol/L、(1.21±0.6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 3 h-LCR、6 h-LCR、24 h-LCR分别为(19.59±14.81)%、(22.18±23.59)%、(30.06±21.92)%,明显低于存活组的(34.51±10.39)%、(61.99±11.69)%、(75.84±8.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 3 h-LCR、6 h-LCR、24 h-LCR对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974、0.995,以24 h-LCR对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敏感性(P<0.05);pH≥7.15组和 pH<7.15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 23.19%和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不同时间节点的Lac及LCR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患者入院初始pH水平与预后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休克 乳酸 初始PH值 清除率 预后
下载PDF
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曹云 张晓艳 +2 位作者 曹德勇 张瑞 辛田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验室成本控制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IL公司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配套同批号试剂和质控品进行该项研究:常规做完质控后,立即将剩余质控品分装到2个E... 目的探讨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验室成本控制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IL公司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配套同批号试剂和质控品进行该项研究:常规做完质控后,立即将剩余质控品分装到2个EP管中并冻存于-40℃,24 h后通过室温放置30 min和37℃水浴快速两种方式复融,并随当日质控物一起进行检测,连续收集20组数据分析两种复融方式对凝血系列质控品质控参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室温复融组复融后测定的APTT,PT中值和高值,FIB中值,D-Dimer高值复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高值平均升高0.23 g/L(t=4.0269,P<0.05);TT中值平均缩短0.46 s(t=-3.813 8,P<0.05),TT高值平均缩短0.41s(t=-3.972 8,P<0.05);D-Dimer低值平均增加14.75 ng/ml FEU(t=2.281 6,P<0.05)。37℃水浴快速复融组复融后测定的APTT,PT,FIB,TT,D-Dimer两个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用凝血质控品短期冻融后只要遵循快速复融原则并及时检测,是可议作为二次质控物来应用,其他实验室可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质控物 复融 稳定性
下载PDF
D-二聚体年龄校正阈值与传统阈值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云 张晓艳 +2 位作者 曹德勇 张瑞 辛田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371-2373,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年龄校正阈值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年龄为50岁及以上的疑似PTE患者,首先采用修正日内瓦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概率评估,对于低风... 目的探讨D-二聚体年龄校正阈值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年龄为50岁及以上的疑似PTE患者,首先采用修正日内瓦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概率评估,对于低风险人群不再纳入研究对象;对于中、高风险患者全部进行了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随后采用D-二聚体年龄校正阈值与传统阈值两种判定标准进行判定,比较两种判定方法的诊断效能。通过ROC曲线寻找PTE最佳血浆D-二聚体阈值。结果入选的549例疑似PTE的患者中,经CTPA确诊的PTE患者共163例,阳性率为29.69%。按照传统阈值和年龄校正阈值两种标准判定:血浆D-二聚体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为83.44%、78.53%,特异度分别为17.88%、31.61%,漏诊率分别为16.56%、21.47%,误诊率分别为82.12%、68.39%,约登指数分别为0.013 2、0.101 4。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50~<60岁、60~<70岁、70~<80岁、≥8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相比传统阈值,上述各年龄段校正阈值诊断PTE的误诊率分别下降了4.00%、15.70%、21.36%、17.39%;特异度分别提升了约1.23、1.65、2.56、3.00倍。ROC曲线求得PTE最佳血浆D-二聚体阈值约为1 760ng/mL FEU。结论年龄校正阈值的诊断准确性高于传统阈值;通过ROC曲线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求得最佳阈值,临床医师可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D-二聚体 年龄校正 阈值
下载PDF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对完全切除性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外信 辛田田 杜玲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2275-2278,共4页
目的探究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对完全切除性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副反应。方法前瞻性分析收集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SCLC和LCNEC受试者共44例,给予依托泊苷(VP-16)100 mg/m^2,第1-3天;顺铂25 mg/m^2,第1-3天,21... 目的探究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对完全切除性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副反应。方法前瞻性分析收集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SCLC和LCNEC受试者共44例,给予依托泊苷(VP-16)100 mg/m^2,第1-3天;顺铂25 mg/m^2,第1-3天,21天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3个周期的化疗以后评估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有效率RR 61%,疾病控制率DCR为89%,其中LCNEC达92%,SCLC有83%(P>0.05)。3年生存率达到82%,3年内无进展生存期(RFS)7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LCNEC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略高于SCLC。结论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的化疗辅助方案对完全切除性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在可接受的毒性范围内,且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顺铂 小细胞肺癌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辅助化疗
下载PDF
芒果苷寒热药性及平抑肝阳功效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蒙玉梅 廖承谱 +3 位作者 辛田田 杜正彩 郝二伟 胡小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2-35,221,共5页
目的探究芒果苷的寒热属性及其平抑肝阳的功效,为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芒果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各组实验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8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宏观表征,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PLC法检测血浆中肾... 目的探究芒果苷的寒热属性及其平抑肝阳的功效,为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芒果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各组实验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8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宏观表征,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PLC法检测血浆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结果宏观表征结果表明芒果苷对SHR大鼠所表现出肝阳上亢的中医证候属性具有改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芒果苷各剂量组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P<0.01),HUVEC抑制率与芒果苷剂量浓度呈正相关;HPL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肾上腺素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结论芒果苷药性属寒凉,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可应用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寒热药性 平抑肝阳功效
下载PDF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辛田田 廖承谱 +3 位作者 蒙玉梅 胡小勤 温如燕 兰太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血、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芒果苷对高血压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以及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为芒果苷在抗炎免疫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以40只雄性自发性...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血、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芒果苷对高血压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以及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为芒果苷在抗炎免疫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以4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苯那普利组、芒果苷低剂量给药组、芒果苷中剂量给药组、芒果苷高剂量给药组,以8只Wistar Kyoto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8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和肾脏CD4+、CD8+细胞数量百分比;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TNF-α和肾匀浆液中IL-4、IFN-γ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各剂量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芒果苷中、高剂量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组织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L-6、TNF-α和肾组织IL-4的含量(P<0.05或P<0.01)。芒果苷中、高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升大鼠血清IL-10和肾组织IFN-γ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结果表明高血压伴随着炎症反应,芒果苷具有明显的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高血压的症状及靶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芒果苷 T淋巴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芒果苷抗炎药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辛田田 胡小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芒果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芒果苷对不同系统炎症性疾病的影响,包括了芒果苷对呼吸系统炎症、关节炎、妇科炎症、心血管炎症、肝脏炎症、肾脏炎症等都有很好的药效。该文对其在不同系统的抗炎... 芒果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芒果苷对不同系统炎症性疾病的影响,包括了芒果苷对呼吸系统炎症、关节炎、妇科炎症、心血管炎症、肝脏炎症、肾脏炎症等都有很好的药效。该文对其在不同系统的抗炎作用进行综述,从而为芒果苷的进一步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抗炎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司来帕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12
作者 梁玲丽 廖昌能 +2 位作者 银倍侨 辛田田 周伟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52-58,共7页
目的 挖掘分析司来帕格上市后潜在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司来帕格自2015年12月21日上市至2023年11月9日接收的ADE报告,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去重和标准化。采... 目的 挖掘分析司来帕格上市后潜在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司来帕格自2015年12月21日上市至2023年11月9日接收的ADE报告,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去重和标准化。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ADE信号挖掘。结果 共检索到以司来帕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10 007例。经ROR法和BCPNN法进行检测筛选,获得325个首选术语(PT)信号,累及19个系统器官分类,ADE报告频次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最多(17.24%),其次是胃肠系统疾病(13.62%)、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10.86%)、神经系统疾病(10.17%)、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9.30%)、各类检查(6.61%)、感染及侵染类疾病(5.23%)等。与药品说明书进行比对发现,司来帕格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PT有301种,如呼吸困难、肺动脉压力升高、疲劳、心力衰竭等,临床需给予高度关注。结论 对司来帕格真实世界的ADE进行挖掘,提示临床需慎重评估司来帕格ADE危险因素,加强用药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来帕格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 信号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关血管形态学及MCP-1/CCR-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承谱 曾学文 +3 位作者 辛田田 蒙玉梅 黄大利 胡小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形态学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芒果苷对SHR相关血管炎性因子表达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的影响。方法:SHR 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苯那普利组(...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形态学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芒果苷对SHR相关血管炎性因子表达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的影响。方法:SHR 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苯那普利组(10 mg·kg-1)与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另选同周龄8只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后,每两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颈动脉、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形态学,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MCP-1,CCR-2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胸主动脉MCP-1,CCR-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炎症细胞明显增多,收缩压显著高于WKY组血压(P <0. 01),胸主动脉中MCP-1,CCR-2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以及芒果苷高剂量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内皮边缘有改善、纤维组织浸润明显好转,收缩压显著降低(P <0. 01),苯那普利及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胸主动脉中MCP-1,CC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存在一定的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芒果苷通过抑制SHR血管中MCP-1/CCR-2通路表达,从而对血管产生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相关血管 形态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