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逻辑、价值及路径探索
1
作者 辜靖雯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7期224-226,共3页
高校大思政课担负着为党育新人、为国育大才的重任,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育新人需要不断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其中。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历久弥新,是高校大思政课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 高校大思政课担负着为党育新人、为国育大才的重任,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育新人需要不断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其中。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历久弥新,是高校大思政课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生动内容。在“数智”时代,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技术的突破,对社会的生产发展、学生的学习成长、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由此,“科技+文化”“科技+思政”等数字技术赋能新模式,也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伟大建党精神 高校大思政课
下载PDF
中国的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主体的自我建构——以畲族为例
2
作者 辜靖雯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第7期110-115,共6页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的建构,是1990年以后,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差异是事实存在的。中国的少数民族并不是通过民族识别创造的,民族识别的重点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民族意愿上的国家的"确认&q...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的建构,是1990年以后,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差异是事实存在的。中国的少数民族并不是通过民族识别创造的,民族识别的重点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民族意愿上的国家的"确认"。而在少数民族的形成中,只考虑国家权力是对这一过程的简单化、片面化,少数民族作为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值得关注。现代畲族的形成正是一个动态的、多方互动的过程,包含了历史上"畲"与政府的互动、畲族的主体能动性、畲客关系、"畲化"的可能等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民族识别 主体能动性
下载PDF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以美育人”的路径探析
3
作者 辜靖雯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4期22-25,共4页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育人,能培养出具备精湛医术、良好医风和高尚医德的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卫生健康的大国良医。为此,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推动“美育+思政+专业”协同育人,突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育人,能培养出具备精湛医术、良好医风和高尚医德的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卫生健康的大国良医。为此,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推动“美育+思政+专业”协同育人,突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特色,呈现育人内容之美;注重校园“三风”环境和文化活动建设,营造育人环境之美;构建线上与线下融合、“一二三”课堂联动的多维立体平台,探索育人载体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类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以美育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