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锁阳和肉苁蓉寄生方式的区别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金元
陈学林
郭楠楠
马文兵
达清璟
张亥贤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2-1317,1343,共7页
-
基金
中央财政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锁阳和肉苁蓉都是中医药里重要的补益类药材,但由于过度采挖和采挖方式不当,目前它们的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肉苁蓉和锁阳分别是我国濒危和易危珍稀植物,研究二者寄生方式的特点与区别不仅可以促进锁阳和肉苁蓉的人工栽培,从而使野生药材得到一定的保护,而且对了解寄生植物在荒漠地区等极端严酷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该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常规石蜡切片法,对锁阳和肉苁蓉分别在各自寄主植物上的寄生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锁阳的营养繁殖体在寄主植物根部呈串状分布,与寄主植物的连接方式属于非末端寄生;锁阳的吸器侵入寄主根系韧皮部和木质部的一部分区域,但是韧皮部和木质部大部分区域未被锁阳吸器占据,即有部分营养物质被锁阳"截取"。(2)肉苁蓉在其肉质茎基部长出新的芽体,与寄主植物的连接方式属于末端寄生;肉苁蓉的吸器侵入寄主根韧皮部和木质部全部区域。因此,锁阳寄生后,被寄生的寄主根依然能够向前生长,具有正常的功能;肉苁蓉寄生后,寄生点的寄主根失去根系的正常功能,成为一个为肉苁蓉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输送通道(Transport channel)"。
-
关键词
寄生植物
锁阳
肉苁蓉
寄生方式
-
Keywords
parasitic plant
Cynomorium songaricum
Cistanche deserticola
parasitic form
-
分类号
Q948.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外源水杨酸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达清璟
陈学林
马文兵
张亥贤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5-840,共6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以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处理,研究了S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质量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0℃条件下,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在15~25℃条件下,萌发效果比较显著(P<0.05),其中20℃萌发效果极为显著(P<0.01);0.1~1.0 mmol·L^(-1)SA浸种预处理明显促进了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其萌发指数、发芽势、萌发率在0.1~0.7 mmol·L^(-1)SA范围内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0.7 mmol·L^(-1)SA处理效果极为显著(P<0.01);(3)SA浸种后总状绿绒蒿种子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呈相似趋势,用0.7mmol·L^(-1)SA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达到最高。通过SA浸种可以提高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率;并且SA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对其萌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关键词
总状绿绒蒿
种子
水杨酸
温度
萌发
生理特性
-
Keywords
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
seed
salicylic acid
temperature
germin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Q949.748.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甘肃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马文兵
陈学林
刘立
达清璟
张亥贤
刘振恒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玛曲县草原工作站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
基金
中央财政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报道了甘肃省分布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水茫草属(Limosella Linn.)1个新记录属,以及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蓼科(Polygon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百合科(Liliaceae)5个新记录种——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 Linn.)、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 Finet et Gagnep.)、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 Y.S.Lian et al.ex Swenson&Bartish)、青海黄精(Polygontum qinghaiense Z.L.Wu et Y.C.Yang)。其中,峨眉含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关键词
新记录
甘肃省
保护植物
被子植物
-
Keywords
new records
Gansu Province
protected plants
angiosperms
-
分类号
Q94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总状绿绒蒿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达清璟
陈学林
张庆雯
管雄娟
张亥贤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0-805,共6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目的:探究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方法。方法:通过对总状绿绒蒿种子透水性和浸提物活性的测定以及采用流水、600 mg/L GA、100 mg/L IAA、150 mg/L PEG、800 g/mL KH_2PO_4和0.7 mmol/L SA浸种进行发芽试验,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和破除方法。结果:总状绿绒蒿种子吸水与一般种子吸水规律相符,说明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机械阻碍;600 mg/L GA和0.7 mmol/L S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率(P<0.01),说明生理休眠是种子萌发率低的因素之一。总状绿绒蒿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醇浸提液处理组,说明总状绿绒蒿种子中所含抑制物主要为水溶性成分;种子水浸提液在浓度为0.04~0.20 g/mL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均对小麦、白菜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表明种子内源性抑物质是影响其休眠的另一因素。不同处理均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其中0.7 mmol/L SA浸泡24 h黑暗培养下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或P<0.01)。结论:总状绿绒蒿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休眠。
-
关键词
总状绿绒蒿
种子
内源性抑制物
抑制作用
-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粗茎秦艽种子粗提物与破眠方法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亥贤
陈学林
达清璟
马文兵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0-907,共8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为了探究影响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种子休眠的因素,破除休眠,寻找其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以干燥的粗茎秦艽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吸水率及粗提物的活性,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高锰酸钾(KMnO_4)、聚乙二醇(PEG6000)和过氧化氢(H_2O_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粗茎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粗茎秦艽种皮对种子吸水没有明显阻碍作用;不同浓度的种子粗提物对白菜、小麦的萌发和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粗提物对粗茎秦艽种子自身的萌发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粗提物浓度达到0.1 g/mL时,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高锰酸钾处理可提高粗茎秦艽种子的萌发率,浓度为1.5%时效果较显著(P<0.05),而过氧化氢处理对粗茎秦艽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如前者,此外,用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和300 mg/L的聚乙二醇预处理也可显著打破粗茎秦艽种子休眠(P<0.01)。研究结果表明粗茎秦艽种子的内源抑制物是影响其休眠的因素之一;种皮的机械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子萌发;粗茎秦艽种子具有综合性休眠特性。高锰酸钾预处理、赤霉素浸种和聚乙二醇引发均可打破种子休眠、缩短种子出芽时间,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
-
关键词
粗茎秦艽
休眠
种子
萌发
-
Keywords
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
Dormancy
Seed
Germination
-
分类号
Q945.3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达清璟
陈学林
管熊娟
张庆雯
张亥贤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2018年第4期51-56,共6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通过对多刺绿绒蒿种子透水性和浸提物活性的测定及流水、600mg/L GA、100mg/L IAA、150mg/L PEG、800 g/mL GA和0.5 mmol/L SA浸泡后进行发芽实验,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和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种子吸水符合一般种子吸水规律,说明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阻碍作用;GA和S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多刺绿绒蒿种子的发芽率(P<0.01),说明生理休眠是种子萌发的因素之一。多刺绿绒蒿水提物对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醇提液处理组,说明多刺绿绒蒿种子中所含抑制物主要为水溶性成分;种子水提物在浓度为0.04~0.20 g/mL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均对小麦、白菜和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以及流水浸泡可以提高多刺绿绒蒿种子发芽率,表明种子内源抑物是影响其休眠的另一因素。不同处理均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600 g/mL GA浸泡24h黑暗培养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多刺绿绒蒿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休眠特性。
-
关键词
多刺绿绒蒿种子
休眠
萌发
内源抑制物
-
分类号
Q-33
[生物学]
-
-
题名槲寄生的一个新寄主植物
- 7
-
-
作者
任路明
陈学林
茹刚
达清璟
满自红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2018年第9期1-2,共2页
-
基金
中央财政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
文摘
通过野外采集标本、查阅文献资料及标本鉴定,发现槲寄生的一个新寄主植物——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pekinensis),扩大了槲寄生的寄主范围,为槲寄生人工栽培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
关键词
槲寄生
北京丁香
新寄主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