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盐麦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费新茹 赵呈明 +7 位作者 郭红 李玲 马骏 远晓 王敏 陈俊宇 高春燕 李进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盐麦7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麦18为母本、镇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熟相好等特点。本文作者对盐麦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 盐麦7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麦18为母本、镇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熟相好等特点。本文作者对盐麦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麦7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糯稻新品种盐糯17不同栽插密度比较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骏 远晓 +4 位作者 徐海港 费新茹 陈元洲 郭红 张亚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探究水稻新品种盐糯17机械化栽插的最适密度,设置5个不同的栽插密度(2.22万、1.85万、1.59万、1.39万、1.24万穴/667 m^(2)),比较这5个栽插密度下盐糯17的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盐糯17的叶龄进程随着栽插密度... 为探究水稻新品种盐糯17机械化栽插的最适密度,设置5个不同的栽插密度(2.22万、1.85万、1.59万、1.39万、1.24万穴/667 m^(2)),比较这5个栽插密度下盐糯17的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盐糯17的叶龄进程随着栽插密度的提升而加快;单穴茎蘖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先增加,当栽插密度降低到1.59万穴/667 m^(2)时,不再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增加;茎蘖总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而降低。盐糯17的主要农艺性状中,株高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先增加,当栽插密度降低到1.59万穴/667 m^(2)时趋于稳定;全生育期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加长;有效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不同栽插密度下穗粒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低密度处理下大小穗差异情况较多。盐糯17在栽插密度为1.59万穴/667 m^(2)时,千粒质量最高;在栽插密度为1.59万~1.85万穴/667 m^(2)时,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糯17 栽插密度 叶龄 茎蘖动态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优质丰产抗倒水稻新品种盐糯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建权 高春燕 +4 位作者 郭红 李进永 远晓 李玲 周雯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盐糯20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粒重高、结实率高、产量高、灌浆速度快、糯性强、中抗稻瘟病、茎秆较粗抗倒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 盐糯20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粒重高、结实率高、产量高、灌浆速度快、糯性强、中抗稻瘟病、茎秆较粗抗倒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盐糯2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盐城地区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骏 远晓 +3 位作者 费新茹 徐海港 郭红 李进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探索盐城地区小麦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32个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基本苗、穗长、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实际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对产量有负向作用,生育期越长越不利于小麦高产;产量三要素... 为探索盐城地区小麦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32个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基本苗、穗长、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实际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对产量有负向作用,生育期越长越不利于小麦高产;产量三要素间互相制约,难以同步提升;株高、穗粒数、有效穗是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产量均为正向作用,其中株高为实际产量的主要决策变量,有效穗为实际产量的主要限制变量,通过控制有效穗创建株高适宜、穗粒数较大的小麦群体获得高产最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通径分析 盐城
下载PDF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盐两优1号的选育及其制种技术
5
作者 陈元洲 张亚 +5 位作者 邵风康 马骏 徐海港 远晓 高春燕 李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7期280-282,共3页
盐两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42S为母本、盐恢0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笔者介绍了盐两优1号的组合来源、选育过程、特征... 盐两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42S为母本、盐恢0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笔者介绍了盐两优1号的组合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 盐两优1号 选育 制种
下载PDF
不同播期播量对扬麦23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玲 马骏 +4 位作者 远晓 高春燕 赵呈明 费新茹 李进永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2期30-32,共3页
以盐城市主推品种扬麦23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播期(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11月15日、11月20日),播期推迟1 d播种量增加0.5 kg/667 m^(2),比较扬麦23不同播期播量的生育期和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播种到出苗时间... 以盐城市主推品种扬麦23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播期(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11月15日、11月20日),播期推迟1 d播种量增加0.5 kg/667 m^(2),比较扬麦23不同播期播量的生育期和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播种到出苗时间加长,最短7 d,最长19 d,播期对最终成熟期影响不大,10月31日、11月20日2个播期最终成熟期相差3 d左右;随着播期推迟,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最终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1月10日与11月15日2个播期最终产量由488.7 kg/667 m^(2)极显著下降至455.4 kg/667 m^(2)。生产上扬麦23在盐城地区适宜在10月31日—11月10日完成播种,宜控制基本苗在18万~20万株/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23 播期 播量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盐城市机插优质食味粳稻适应性筛选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费新茹 远晓 +6 位作者 许业 李玲 赵呈明 马骏 高春燕 郭红 李进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149-153,共5页
选用近2年刚通过审定或即将通过审定的15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考察丰产性、综合抗性及稻米品质等特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机插秧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农粳1402、南粳9036、南粳910... 选用近2年刚通过审定或即将通过审定的15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考察丰产性、综合抗性及稻米品质等特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机插秧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农粳1402、南粳9036、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较优,适宜在盐城地区机插秧栽培模式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机插秧 适应性筛选 盐城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盐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费新茹 赵呈明 +5 位作者 远晓 李玲 马骏 许业 郭红 李进永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4期36-39,45,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小麦新品种盐麦2号的特征特性和利用价值,根据2018—2020年江苏省淮南地区(淮河以南)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结果,运用产量比较、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分析方法对盐麦2... 为进一步了解小麦新品种盐麦2号的特征特性和利用价值,根据2018—2020年江苏省淮南地区(淮河以南)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结果,运用产量比较、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分析方法对盐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麦2号连续3年参试的实际产量均高于500 kg/667 m~2,在不同年度间实际产量的变异系数为2.19%,数值较小,连续3年的回归系数均略大于且很接近于1,说明盐麦2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适中,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麦2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盐城地区水稻主要品种真实性田间鉴定试验
9
作者 远晓 杨传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为鉴定盐城地区种子经营市场上水稻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避免市场上出现品种混杂、品种更换等现象,受盐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委托,对提供的31个水稻品种开展田间真实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纯度均合格,符合种子市场要求.
关键词 水稻 主要品种 纯度 田间鉴定
下载PDF
苏北盐城地区不同小麦品种优异综合性状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远晓 费新茹 杨传邦 《基层农技推广》 2022年第8期11-15,共5页
为筛选出综合抗性强、产量高,适合江苏省盐城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以金丰麦2号、盐麦1号、镇麦10号、镇麦13、镇麦15120、扬麦23、扬麦29、扬辐麦11号、农麦88、农麦126、宁麦资166、宁麦资16500、扬14-122、皖新麦05012、中研麦070... 为筛选出综合抗性强、产量高,适合江苏省盐城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以金丰麦2号、盐麦1号、镇麦10号、镇麦13、镇麦15120、扬麦23、扬麦29、扬辐麦11号、农麦88、农麦126、宁麦资166、宁麦资16500、扬14-122、皖新麦05012、中研麦0709、苏研麦017、襄麦75、扬13-122、扬麦28、瑞华麦596为试验材料,设20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0.1亩,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基本苗均在15万株/亩以上;盐麦1号全生育期最短,为207 d,中研麦0709全生育期最长,为212 d;皖新麦05012、金丰麦2号株高较高,出现倒伏;各小麦品种均未发生锈病、赤霉病,但镇麦10号、镇麦13、扬麦23、扬14-122、中研麦0709、苏研麦017、襄麦75白粉病中等程度发生,其中襄麦75还发生了中等程度的冻害;各个小麦品种间籽粒饱满度差异不明显,但是穗长和饱粒数有差异,皖新麦05012穗长最长,盐麦1号的每穗饱粒数最多;盐麦1号、扬麦28、镇麦10号、扬13-122实际产量比其他小麦品种更高。盐麦1号、扬麦28、镇麦10号、扬13-122在盐城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推广种植,但镇麦10号应当加强白粉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筛选 综合抗性 产量构成因素 实际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测墒补灌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杨传邦 远晓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文章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3种土壤水分测量仪器测墒补灌方式,以烘干法处理为对照,于拔节期和开花期进行测墒补灌,分别补灌至0~40cm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和75%,研究3种不同测墒补灌方式与烘干法相比对小麦的旗叶光合速率和... 文章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3种土壤水分测量仪器测墒补灌方式,以烘干法处理为对照,于拔节期和开花期进行测墒补灌,分别补灌至0~40cm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和75%,研究3种不同测墒补灌方式与烘干法相比对小麦的旗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DR土壤测墒方式与烘干法最为接近,有利于提高小麦灌浆中期旗叶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粒重,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方式 冬小麦 光合速率 产量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