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谐频成像与螺旋CT对肝癌非手术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丁红 工藤正俊 +2 位作者 远田弘一 王文平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85-787,共3页
目的 评价比较超声造影双向脉冲谐频成像和螺旋CT在判断肝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经多种非手术治疗后的肝癌患者 72例共 82个肿瘤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结果。结果 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 目的 评价比较超声造影双向脉冲谐频成像和螺旋CT在判断肝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经多种非手术治疗后的肝癌患者 72例共 82个肿瘤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结果。结果 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和间歇成像可分别显示肝肿瘤的血管影像和血流灌注情况。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增强者 5 4.9% (4 5 /82 ) ,负性增强者 45 .1% (3 7/82 ) ;螺旋CT显示不完全治愈者 5 3 .7% (4 4 /82 ) ,完全治愈者 40 .2 % (3 3 /82 ) ,其余 6.1% (5 /82 )因碘油沉积而不能明确判断。结论 与螺旋CT相比 ,超声造影揭示治疗后的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 ;由于超声声像图较少受碘油沉积的影响以及其影像可直接引导进一步的穿刺局部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超声造影 谐频成像 肝肿瘤 螺旋CT 疗效
下载PDF
超声造影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丁红 王文平 +2 位作者 工藤正俊 远田弘一 徐智章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评价功率(俗称“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测肝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能力。方法 对未治疗的56例57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7个,胆管细胞性肝癌3个,转移性肝癌3个,肝血管瘤2个,肝局灶性结节... 目的 评价功率(俗称“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测肝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能力。方法 对未治疗的56例57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7个,胆管细胞性肝癌3个,转移性肝癌3个,肝血管瘤2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所有病人注射造影剂后于早期动脉相观察肿瘤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动态增强CT结果比较。结果 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肝肿瘤内造影增强80.7%(46/57)负性增强19.3%(11/57)。与动态增强CT相比,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6%、100%和84.2%。肿瘤的深度是影响谐频成像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肝肿瘤,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可以敏感而准确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估计肿瘤血供特点,有助于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谐频成像 肝肿瘤 功率多普勒 血流信号 诊断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表现
下载PDF
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双向脉冲谐频成像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红 王文平 +2 位作者 远田弘一 前川清 工藤正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时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未治疗的 73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共80个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下的编码双向脉冲...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时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未治疗的 73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共80个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下的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检查 ,并于造影后比较肿瘤内与肝实质的血流信号强度。结果 原发性肝癌中 93 .1% (5 4/5 8)在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上表现为造影增强 ,并可动态显示内部增生扭曲的肿瘤血管 ;77.6% (4 5 /5 8)在间歇成像上呈现造影增强 ,显示肿瘤的灌注血流。胆管细胞性肝癌中 10 0 % (3 /3 )在连续成像上呈现造影增强 ,显示的肿瘤血管较粗大 ;间歇成像则显示 66.7% (2 /3 )造影增强。转移性肝肿瘤表现为肿瘤周边部信号增强。肝血管瘤在间歇成像上显示肿瘤内的信号分布不均匀 ,呈现“棉絮”征。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则可显示其中央动脉及放射状分支供血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超声造影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可敏感地显示肝占位性病变内的血流信号 ,不同的占位性病变呈现不同的造影增强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性病变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双向脉冲谐频成像 肝肿瘤 CHA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