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朱熹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译)
-
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4期42-62,共2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比较视域中的宋明儒学诠释路径研究”(21FZXB023)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明末清初以来海内外宋明儒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转型研究”(21ZD001)
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楠本正继学术思想研究”(41300005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世界观、人生观上,朱子学中的理是生成世界的主宰根本因,而气则是作为其材料的东西。理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两个层面:所以然之理生气,依靠气而成为人之性;所当然之理是本于此性的自然法则及为人之道。性本身是内在的,所以被称为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在内在于气的范围受到限制,谓之气质之性。理与气、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存在一与多、共性与个性的差别。朱子学中的仁是以家、国为本的爱,具有重视忠君的倾向。与庄子以君臣为外在道义的思想相反,朱熹将君臣与父子关系同视为内在天性,从而巩固了家国同构的社会体系。在功夫论上,朱子学中的居敬和穷理相辅相成,两端而一本。在居敬中有穷理的功夫,在穷理中有居敬的功夫。通过以格物为手段的穷理所得到的物格知至的境界,成为对内在道理的自觉。在教育方法上,朱熹主张在以锻炼为主的小学基本教育基础上,实施以知识为主的大学教育,同时强调以敬(道德锻炼)贯穿小学与大学之始终。
-
关键词
朱子学
世界观
人生观
功夫论
教育观
-
Keywords
Zhu Zi’s theory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Kung Fu theory
Educational view
-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程颐哲学思想探微
- 2
-
-
作者
连凡(译)
-
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国际儒学论丛》
2023年第2期20-61,290,共4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比较视域中的宋明儒学诠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FZX013)
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楠本正继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41300005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本体论上,程颐确立作为体的理与作为用的象,在区分变易之理与其现象的同时,强调体用的一源、显微的无间,并且贯穿形上与形下、伦理与政治。在心性论上,程颐受张载思想的影响,认为心统性情分体用,强调性即理的性气二元论。在功夫论上,由周敦颐的主静经程颢的主敬发展至程颐的主敬穷理,即程颐以穷理作为致知的方法,与涵养心性的居敬相表里。其关键在于以事物之理的穷通为契机达到内在于人心之理的穷通,达到除去内外的范围而以理作为全体显现其自身。在知行观上,程颐以体验知为真知,强调真知必能行,认为人是从其性本善处出发,循理而行者,不能勉强留意做。在道德境界上,程颐以仁作为先天存在,从内在来说道德,努力谋求其自律。
-
关键词
程颐
体用
功夫
知行
仁
-
Keywords
Cheng Yi
Ontology and Function
Kung Fu
Knowledge and Action
Benevolence
-
分类号
B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程颢哲学思想探微
- 3
-
-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译)
-
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日本九州大学
-
出处
《国际儒学论丛》
2020年第1期215-239,共25页
-
基金
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楠本正继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41300005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项目编号:16JJD7200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程颢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视整体性和浑一性的特征。在本体论上,程颢有将道器、形上形下、诚神、性气、心性、性情、敬义等贯通起来融为一体的一元论倾向,而程颐、朱熹则有依据体用、本末关系加以严格区分的二元论倾向。在工夫论上,程颢提倡通过体认天命流行之本体(仁体),然后以诚敬工夫来存养栽培仁体,从而自然达到内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用做外在的防检穷索工夫。这种从形上贯通至形下的路数为湖湘学派及陆王学派所继承,而与程颐、朱熹强调居敬与穷理并行、下学而上达的工夫路数不同。程颢的本体性(道德本体)与实在性(生命活动)相即的立场上承周敦颐的有无合一论,下开程颐的体用一源、朱熹的全体大用立场,体现了宋学的根本精神。
-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天理
本来性
现实性
-
分类号
B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論朱熹的社倉法與禮制研究
- 4
-
-
作者
楠本正繼
連凡(译)
-
机构
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
出处
《宋代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36,共36页
-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比較視域中的宋明儒學詮釋路徑研究”(21FZX013)
中央基本業務费資助項目“楠本正繼學術思想研究”(413000057)
-
文摘
朱熹一方面吸收佛道思想以確立本體的絶對性和超越性,同時揚弃其出世的消極傾向;一方面吸收功利思想施用于社會具體問題的方面,同時揚弃其刻薄墮落的傾向,從而將宗教與倫理、道德與功利體用圓融地結合起來,建立了全體大用的思想體系。全體大用思想中的本體以仁之理爲代表,作用以愛之情爲代表,一方面在實際政治經濟的層面成爲來源于朱子的社倉法等荒政設施的繼承,一方面在學術層面成爲來源于《儀禮經傳通解》的龐大禮制(民俗、習慣、制度等)的研究,兩者都是基于仁之理,并以實現同胞之愛爲目標,體現了人格與思想的高度統一。以《大學章句》爲教本的全體大用思想通貫宋元明清實現了很大的發展,組織了廣泛的政治技術及其道德的教育思想。
-
关键词
朱熹
社倉法
禮制研究
《儀禮經傳通解》
全體大用
-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