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吡喹酮对血吸虫糖原、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连惟能 黄美玉 +2 位作者 魏承慈 徐肇玥 徐麦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5-16,共2页
感染血吸虫病的家兔1次口服呲喹酮30~40mg/kg后24h取虫,作组织化学观察时,虫体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亦明显受抑制,但其酸性磷酸酶的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吡喹酮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化学观察 组织化学方法 强阳性反应 日本血吸虫尾蚴 上皮层 虫体 肌层
下载PDF
低剂量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连惟能 黄美玉 +2 位作者 魏承慈 徐肇玥 徐麦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2-13,15,共3页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兔1次口服30~40mg/kg低剂量吡喹酮后24h取虫,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物对虫体的口、腹吸盘结构无影响,但可使其皮层发生褶嵴肿胀、溃破、糜烂和剥落等严重损害。各治疗组皮层损害程度,雌虫较雄虫严重,尤以40mg/kg...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兔1次口服30~40mg/kg低剂量吡喹酮后24h取虫,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物对虫体的口、腹吸盘结构无影响,但可使其皮层发生褶嵴肿胀、溃破、糜烂和剥落等严重损害。各治疗组皮层损害程度,雌虫较雄虫严重,尤以40mg/kg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治疗 日本血吸虫 扫描电镜 慢性血吸虫病 腹吸盘 口吸盘 皮棘 虫体 作用机理 免疫机制
下载PDF
蜚蠊对人致敏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连惟能 奚兆永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48-252,共5页
蜚蠊对人的致敏问题,特别是它与过敏性哮喘的关系引人瞩目。本文系从蜚蠊对人致敏的发现,主要的变态反应检测结果报告、蜚蠊变应原分析、检测方法等四方面研究概况及今后研究展望作此综合评述。
关键词 蜚蠊目 致敏
下载PDF
寄生原虫体外培养技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连惟能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9,共4页
寄生原虫体外培养技术在实验研究中应用广泛,现就其对虫体的超微结构、生化代谢、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免疫机制、药物筛选与作用机制,及其抗药性等研究各举实例阐明。
关键词 原虫 体外培养 实验
下载PDF
三带喙库蚊幼虫水解酶与印度雕蚀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素兰 连惟能 +1 位作者 孙建华 汪政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本文对经印度雕蚀菌Coelomomycesindica感染的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thynchus4龄幼虫的离体水解酶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感染后蚊幼虫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 本文对经印度雕蚀菌Coelomomycesindica感染的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thynchus4龄幼虫的离体水解酶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感染后蚊幼虫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均较未感染的正常4龄蚊幼虫为低,其中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明显下降,从而影响了酶对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蚊 三带喙库蚊 印度雕蚀菌 水解酶 昆虫真菌
下载PDF
印度雕蚀菌感染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建华 汪政仪 +1 位作者 连惟能 刘素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印度雕蚀菌感染的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糖原、蛋白质、核酸(DNA、RNA)进行显微摄影及组成定量的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的幼蚊组织中糖原、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均明显地较正常的幼蚊为少,灰度定量测定也表明两组幼蚊...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印度雕蚀菌感染的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糖原、蛋白质、核酸(DNA、RNA)进行显微摄影及组成定量的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的幼蚊组织中糖原、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均明显地较正常的幼蚊为少,灰度定量测定也表明两组幼蚊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提示该菌感染对幼蚊上述生化成分有明显的影响,可能是其对幼蚊致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雕蚀菌 三带喙库蚊 组织化学
下载PDF
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国宏 连惟能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96-199,共4页
本文依据溶组织内阿米巴体外培养的发展历史演变,分别对有菌培养、单种培养与无菌培养等三个重要变革阶段所用的主要培养基、操作技术及其意义加以综述,并提出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 阿米巴 培养技术
下载PDF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晓瑛 翁剑蓉 +4 位作者 何玉良 杨小丽 程训佳 连惟能 顾晶晶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83-285,共3页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口腔毛滴虫 调查 上海
下载PDF
左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淑君 徐麟鹤 +3 位作者 连惟能 俞永富 吴正泉 王恒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1次灌胃给药左旋吡喹酮75mg/kg或消旋吡喹酮150mg/kg,经10min、30min和1、24、48h分别收集成虫,作透射电镜观察。左旋吡喹酮组给药10min后,外皮层基质出现水肿、空泡、分泌体减少。给药1h后,环肌断裂、溶解。给药48h... 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1次灌胃给药左旋吡喹酮75mg/kg或消旋吡喹酮150mg/kg,经10min、30min和1、24、48h分别收集成虫,作透射电镜观察。左旋吡喹酮组给药10min后,外皮层基质出现水肿、空泡、分泌体减少。给药1h后,环肌断裂、溶解。给药48h纵肌肿胀;皮层细胞体出现损害,核膜消失,核仁模糊;有时可见皮层结构散失,皮层细胞体显露。结果表明,左旋吡喹酮组的病损程度较消旋吡喹酮组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吡喹酮 日本血吸虫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实验性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涌 连惟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应用肝内接种法建立实验性肝阿米巴病金黄仓鼠模型。观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形态,其大体标本可分为孤立型、多结节型和破溃型3种脓肿类型。光镜观察变质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可分别显示早、晚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本文探讨了肝阿... 应用肝内接种法建立实验性肝阿米巴病金黄仓鼠模型。观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形态,其大体标本可分为孤立型、多结节型和破溃型3种脓肿类型。光镜观察变质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可分别显示早、晚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本文探讨了肝阿米巴病的发展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阿米巴病 病理组织学 金黄仓鼠
下载PDF
左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尾蚴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彼加 连惟能 王才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45-146,共2页
体外实验观察了左旋吡喹酮(L-PZQ)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尾蚴的作用,并用消旋吡喹酮(dL-PZQ)作比较。结果:左旋毗喹酮(0.2μg/ml)与倍量消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的毛蚴和尾蚴均有明显的杀虫作用,毛蚴对该药更为敏感,但L-PZQ与dL-PZQ在所用... 体外实验观察了左旋吡喹酮(L-PZQ)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尾蚴的作用,并用消旋吡喹酮(dL-PZQ)作比较。结果:左旋毗喹酮(0.2μg/ml)与倍量消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的毛蚴和尾蚴均有明显的杀虫作用,毛蚴对该药更为敏感,但L-PZQ与dL-PZQ在所用剂量下两药作用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对该药的杀虫机制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日本血吸虫 毛蚴 尾蚴 体外实验
下载PDF
实验性肝阿米巴病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涌 连惟能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107-110,T002,共5页
应用肝内接种法建立实验性肝阿米巴病金黄仓鼠模型,以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结合观察仓鼠肝阿米巴病的肝组织中糖原、蛋白质、核酸、胶原和网状纤维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理。
关键词 阿米巴病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血吸虫表膜抗原的生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志红 连惟能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41-244,共4页
血吸虫抗原能诱发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近几年来,在虫体表膜保护性抗原的生化研究及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表膜结构与标志;(2)表膜受体与粘附;(3)表膜抗原性质;(4)抗原基因克隆与疫苗。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表膜抗原 生物化学
下载PDF
pH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彼加 连惟能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用细胞电泳技术,对两株溶组织内阿米巴在pH梯度中的细胞电泳及伪足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pH值变大,电泳速度加快,伪足出现率也增多,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阿米巴的伪足运动可能与其质膜的电荷变化有关。
关键词 变形虫 溶组织 P^H 细胞电泳
下载PDF
2, 6-二脒基蒽醌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阿米巴作用
15
作者 李广云 沈德福 +3 位作者 张秀平 黄美玉 连惟能 王才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1,共3页
2,6-二脒基蒽醌类化合物是以取代酰胺与氧氯化磷生成复合物,再与2,6-二氨基蒽醌反应而制得。经体外抗阿米巴筛选,发现4个化合物有效,其中以Ⅱ_1和Ⅱ_5活性最强,5μg/ml时可达到全部抑制。
关键词 蒽醌 合成 阿米巴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Sj60-90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研究
16
作者 蔡志红 连惟能 傅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中制备Sj60-90KD抗原,免疫C_(57)BL/6小鼠,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体外增生反应检测细胞免疫水平及其减虫率测定等评价其保护性免疫效果。结果表明,Sj60-90KD抗原免疫小鼠虽能产生较高水平... 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中制备Sj60-90KD抗原,免疫C_(57)BL/6小鼠,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体外增生反应检测细胞免疫水平及其减虫率测定等评价其保护性免疫效果。结果表明,Sj60-90KD抗原免疫小鼠虽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但未见明显保护效果,对小鼠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似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 免疫
下载PDF
左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的扫描电镜观察
17
作者 周淑君 徐麟鹤 +1 位作者 连惟能 毛明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8,T001,共5页
感染血吸虫小鼠用左旋吡喹酮75mg/kg、吡喹酮150mg/kg灌胃给药,经不同时间收集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虫体出现皮层肿胀、褶嵴融合、糜烂、剥脱及白细胞粘附等病变。结果提示,用药初期,葡萄糖的吸收障碍可能是影响虫体的主要因素。在后期... 感染血吸虫小鼠用左旋吡喹酮75mg/kg、吡喹酮150mg/kg灌胃给药,经不同时间收集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虫体出现皮层肿胀、褶嵴融合、糜烂、剥脱及白细胞粘附等病变。结果提示,用药初期,葡萄糖的吸收障碍可能是影响虫体的主要因素。在后期,抗原暴露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可能在左旋吡喹酮杀虫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吡喹酮 皮层损害 血吸虫病
下载PDF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18
作者 王宏 连惟能 杨俊华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0-63,共4页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危害极大,本文对其传播途径、致病作用、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和病理学诊断方法加以综述。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先天性
下载PDF
弓形虫病免疫学研究近展
19
作者 沈霜红 连惟能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4-156,共3页
当前弓形虫病免疫研究的热点在细胞免疫,较为突出的有:1.淋巴因子γ-IFN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增强和IL-2对NK细胞的活化。2.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以激活T杀伤细胞,(?)发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巨(?)细胞、NK细胞在抗弓形虫感染... 当前弓形虫病免疫研究的热点在细胞免疫,较为突出的有:1.淋巴因子γ-IFN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增强和IL-2对NK细胞的活化。2.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以激活T杀伤细胞,(?)发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巨(?)细胞、NK细胞在抗弓形虫感染中所起的作用.3.T_H和T_S细胞在弓形虫病免疫中的调节作用。4.抗弓形虫感染的活体疫苗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免疫学
下载PDF
甲硝唑酯体外抗阴道毛滴虫和阿米巴的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玉良 陶贤梅 +1 位作者 关立华 连惟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4,共3页
用本校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试制的甲硝唑酯对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作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阴道毛滴虫的致死浓度为2.6μg/ml,与甲硝唑的致死浓度2.0μg/ml相近;该药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死浓... 用本校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试制的甲硝唑酯对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作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阴道毛滴虫的致死浓度为2.6μg/ml,与甲硝唑的致死浓度2.0μg/ml相近;该药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死浓度为40.0μg/ml,与甲硝唑相同。提示该药具有抗此两种原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酯 阴道毛滴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