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建立
1
作者 连振刚 刘鹏飞 李祎 《骨科》 CAS 2024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探究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LDDD)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19例拟行腰椎融合术的LDDD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以7∶3比例分为建模组(223例)... 目的探究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LDDD)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19例拟行腰椎融合术的LDDD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以7∶3比例分为建模组(223例)与验证组(96例);建模组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SD分为ASD亚组和非ASD亚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DDD病人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建模组223例行腰椎融合术的LDDD病人中,有57例发生ASD(2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146,95%CI(1.163,14.782),P=0.028]、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OR=4.581,95%CI(1.409,14.891),P=0.011]、多节段融合[OR=7.825,95%CI(2.036,30.083),P=0.003]、融合程度不良[OR=4.077,95%CI(1.265,13.143),P=0.019]是病人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术前骨盆入射角[OR=0.831,95%CI(0.772,0.894),P<0.001]是病人术后发生ASD的保护因素。该模型在建模组中的AUC为0.965[95%CI(0.932,0.997)],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678);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971[95%CI(0.949,0.994)],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697)。结论年龄大、BMI高、融合节段多、融合程度不良是LDDD病人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术前骨盆入射角为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能直观预测LDDD病人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腰椎脂肪分数联合R2^(*)值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刘鹏飞 连振刚 李逵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脂肪分数(FF)和R2^(*)值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及双能X线(DXA)检查。分析FF、R2^(*)和骨密度(BMD)的相... 目的探讨腰椎脂肪分数(FF)和R2^(*)值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及双能X线(DXA)检查。分析FF、R2^(*)和骨密度(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F和R2^(*)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按照T值的不同分为三组,包括骨质正常组30例、骨质降低组41例、骨质疏松症组49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D、FF、R2^(*)无明显差异(P<0.05)。R2^(*)和BMD呈正相关(r=0.5339,P<0.05);FF和BMD呈负相关(r=-0.6470,P<0.05);FF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93(95%CI:0.837~0.949),截断值为56.0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0%、83.10%,约登指数为0.668。R2^(*)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43(95%CI:0.771~0.914),截断值为138.31Hz,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60%、81.70%,约登指数为0.613。二者联合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931(95%CI:0.889~0.97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60%、93.00%,约登指数为0.705。二者联合诊断效能优于二者单独使用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腰椎R2^(*)和FF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症,二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 R2^(*) 脂肪分数 骨质疏松症 诊断价值 骨密度
下载PDF
肿瘤耐药相关基因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李斌 李战鹏 +1 位作者 连振刚 刘亚云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探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06例骨肉瘤患者... 目的探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06例骨肉瘤患者,根据新辅助化疗结果分为化疗敏感组(74例)和化疗耐药组(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EN、TOPOⅡ、MDR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PTEN、TOPOⅡ、MDR1 mRNA表达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的评估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化疗耐药组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化疗敏感组(P<0.05),TOPOⅡ、MDR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化疗敏感组(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化疗耐药组PTEN表达量低于化疗敏感组,TOPOⅡ和MDR1表达量均高于化疗敏感组(均P<0.05)。RT-PCR法结果显示,化疗耐药组PTEN mRNA表达水平低于化疗敏感组[(0.34±0.07)比(2.87±0.69)],TOPOⅡ、MDR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敏感组[(3.22±0.77)比(0.86±0.21),(3.00±0.67)比(0.94±0.23)](均P<0.05)。结论PTEN、TOPOⅡ、MDR1联合检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耐药有较好的评估作用,这对于早期筛选出新辅助化疗耐药患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DNA拓扑异构酶Ⅱ 多药耐药基因1 新辅助化疗耐药
下载PDF
miR-143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4
作者 李斌 李战鹏 连振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96孔板培养小鼠骨肉瘤细胞系143B细胞,设立空白组、阴性组、阳性组、干预组。空白组不做特殊处... 目的:探究miR-14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96孔板培养小鼠骨肉瘤细胞系143B细胞,设立空白组、阴性组、阳性组、干预组。空白组不做特殊处理,阳性组加入50μg miR-143 mimic,阴性组加入等量mimic NC(miR-143 mimic的对照序列),干预组加入50μg miR-143 mimic及10μg MMP-13蛋白,继续培养3~6 h,最后吸出血清处理0.5 h。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测定各组miR-143和MMP-13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果:阳性组及干预组MMP-1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组低于干预组(P<0.05);空白组、阴性组、阳性组及干预组每个视野的侵袭细胞数均值分别为(1 000.01±44.77)、(959.25±46.32)、(245.04±4.33)、(634.06±33.78)个;阳性组及干预组划痕愈合率均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组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MMP-13是miR-143作用的一个靶点,可以通过抑制MMP-13表达降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43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8期982-984,共3页
目的对比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旨在寻找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2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17... 目的对比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旨在寻找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2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17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各时间点患者隐性失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时Harris评分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隐性失血量及失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的特点,且隐性失血量低于人工关节转换术,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髓内钉 关节置换 高龄 不稳定型 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围术期隐性失血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防旋髓内钉和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IFF)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高龄(≥70岁)IFF 11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防旋髓内钉组74例和髋关节置换组41例,观... 目的观察比较防旋髓内钉和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IFF)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高龄(≥70岁)IFF 11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防旋髓内钉组74例和髋关节置换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情况及术后1、2、3、5 d隐性失血量。结果防旋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63.3 min,其中16例术中或术后输血;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71.5 min,其中28例术中或术后输血。防旋髓内钉组术中显性失血量、围术期实际失血总量及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均少于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及5 d防旋髓内钉组隐性失血量均少于髋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较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IFF围术期隐性失血少,且隐性失血多集中在术后2~3 d,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围术期隐性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高龄 失血 手术 防旋髓内钉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活血通脉胶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金岭 连振刚 +3 位作者 宋伟 王建华 吴永东 李占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胶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采用硬膜外...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胶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抗凝、抗感染、功能锻炼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通脉胶囊1粒/次,2次/d,连续治疗2周;于术前和用药后1、7、14 d分别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生化仪测定血红蛋白(HGB)含量;记录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各炎症因子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用药后1 d达高峰,用药后7、14 d逐渐降低,各时间点比,P<0.05,其中IL-10用药后1 d 2组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治疗组CRP、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HGB呈先降后升趋势,用药后1 d降至最低,用药后7、14 d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P<0.05,其中治疗组HGB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胶囊可明显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隐性失血引起的HGB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脉胶囊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金岭 连振刚 +3 位作者 宋伟 王建华 吴永东 李占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研究组于扩髓前给予TXA 500mg入生理盐水250m L静脉滴注,开髓后予TXA 500mg入生理盐水20m L髓腔内注射,对照组相同方法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后12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1次·d-1,至术后2周;计算两组术前隐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测定术后第1、第3天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浓度(D-D),记录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3天HGB、HCT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D-D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FIB、PT及术后第1天HCT、第3天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1.7±6.2)min,对照组为(32.2±5.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2±0.3)d短于对照组的(9.7±0.4)d(P<0.05)。结论采用静脉联合局部运用TXA可明显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固定术 手术失血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隐性失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腰痹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刘鹏飞 连振刚 +1 位作者 李逵蒙 李战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 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5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的9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午餐、晚餐后口服地奥司明片,... 目的 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5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的9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午餐、晚餐后口服地奥司明片,1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腰痹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ODI评分较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IL-1α、MMP-3、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痹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可提高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通胶囊 地奥司明片 腰椎管狭窄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白细胞介素-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股骨髓腔注射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振刚 李金岭 +2 位作者 李战鹏 刘鹏飞 李斌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究股骨髓腔注射氨甲环酸(TX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在扩髓前静脉滴注TXA,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究股骨髓腔注射氨甲环酸(TX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在扩髓前静脉滴注TXA,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开髓后髓腔内注射TXA。比较两组手术中的输血量、输血率;隐性、显性及围术期总失血量;术前及术后5 d凝血指标;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两组均随访2~6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中输血量、输血率、术后24 h引流量、隐性、显性及围术期总失血量[(0.31±0.09)U、11.11%、(198±101)ml、(528±157)ml、(375±103)ml、(892±232)ml]均少于对照组[(0.49±0.13)U、29.63%、(495±123)ml、(843±237)ml、(469±144)ml、(1309±372)ml](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5 d AP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APTT水平[(32.64±5.96)s]低于对照组[(37.52±6.17)s](P<0.05);术后5 d对照组的PT水平[(12.87±2.32)s]较术前升高[(15.49±2.82)s],且观察组[(12.87±2.32)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的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股骨髓腔注射TXA可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股骨髓腔注射
原文传递
风景这边独好——前郭县人武部发展建设历程回眸
12
作者 连振刚 孟凡玉 +1 位作者 孙健 孙枫淞 《东北后备军》 2009年第10期4-5,共2页
共和国60华诞,身处白山黑水武装战线上的广大官兵们,理应献上一首赞美的歌。正是因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才使得国防后备力量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本篇通讯记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人武部的发展史,透过他们60年的经历,见证了人... 共和国60华诞,身处白山黑水武装战线上的广大官兵们,理应献上一首赞美的歌。正是因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才使得国防后备力量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本篇通讯记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人武部的发展史,透过他们60年的经历,见证了人民武装事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武部 前郭县 风景 国防后备力量 人民武装 历史进程 共和国 发展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