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瘤的免疫逃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连葆强 康德智 苏东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808-810,共3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免疫逃逸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FAS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胶质瘤的免疫逃逸研究进展
2
作者 连葆强 康德智 苏东辉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已研究多年,虽然临床总的结果令人鼓舞,但临床效果确切的尚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胶质瘤病人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阐明胶质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前题。本文复习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胶质瘤 免疫逃逸 免疫治疗
下载PDF
β-榄香烯体外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元相 康德智 +4 位作者 苏东辉 何理盛 连葆强 余良宏 林章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观察β-榄香烯作用下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细胞)生存情况;用FCM法检测C6细胞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电镜观察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榄香... 目的探讨β-榄香烯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观察β-榄香烯作用下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细胞)生存情况;用FCM法检测C6细胞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电镜观察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榄香烯组、丝裂霉素组、榄香烯+丝裂霉素组C6细胞的生存率均下降,生存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榄香烯组、榄香烯+热休克组C6细胞株胞膜上HSP70蛋白的表达率(63.88%、97.84%)均较对照组(平均4.72%)显著增高(P<0.05)。(3)FCM检测经β-榄香烯(0.2mg/ml)处理的C6细胞S期细胞比例上升(53.80%),G_2-M期的细胞数目下降(4.67%),有亚二倍体峰(23.37%),电镜发现凋亡小体。结论β-榄香烯能抑制C6细胞的增殖,可诱导C6细胞膜HSP70蛋白的表达。使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瘤效应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热休克蛋白70表达 诱导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剑舞 王晨阳 +2 位作者 薛毅辉 连葆强 郑树法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将9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8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23例、中残9例、重残6例... 目的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将9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8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23例、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4例、中残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5例;两组生存质量和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联合减压术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对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锦聪 林元相 +5 位作者 康德智 连葆强 余良宏 黄小芬 林章雅 郑树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术中皮层或深部电极脑电图(ECoG)对致痫灶定侧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癫痫为研究对象。术前行VEEG后行H-1MRS检查,获得NAA/(Cr+Cho)比值。术中行ECoG描记验证...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术中皮层或深部电极脑电图(ECoG)对致痫灶定侧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癫痫为研究对象。术前行VEEG后行H-1MRS检查,获得NAA/(Cr+Cho)比值。术中行ECoG描记验证。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将异常放电区域、伴海马硬化的术前H-MRS与同患者对侧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H-MRS与皮层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病理回报1115例均有皮质发育不良,海马硬化9例。切除病灶前行病灶周边ECoG描记,15例均发现异常放电。术中ECoG异常放电区域NAA/(Cr+Cho)平均比值为0.78±0.27,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94±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海马硬化者NAA/(Cr+Cho)平均比值为0.55±0.14,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7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H-MRS与VEEG一致率为86.67%。结论:1H-MRS可对海马硬化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度。H-MRS结合128导VEEG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质子磁共振波谱 视频脑电图 致痫灶 术中皮层脑电图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HSP70表达的诱导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元相 康德智 +2 位作者 苏东辉 何理盛 连葆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探索和建立 SD大鼠胶质瘤细胞 (C6 ) HSP70蛋白表达最佳诱导条件。 方法 用 MTT法观察不同热休克条件和 /或药物诱导下 C6细胞生存率 ;用 FCM法检测 C6细胞膜 HSP70蛋白的表达。 结果  (1) C6细胞在 4 2 ,4 3℃热休克 0~ 12 ... 目的 探索和建立 SD大鼠胶质瘤细胞 (C6 ) HSP70蛋白表达最佳诱导条件。 方法 用 MTT法观察不同热休克条件和 /或药物诱导下 C6细胞生存率 ;用 FCM法检测 C6细胞膜 HSP70蛋白的表达。 结果  (1) C6细胞在 4 2 ,4 3℃热休克 0~ 12 h的过程中 ,其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各种实验用药物 ,只要加上热休克 4 3℃ 2 h,对C6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较单种药物同浓度要明显。 (2 ) C6细胞经 4 3℃热休克 1,2 ,4 ,6 ,8,10 ,12 ,14 ,16 ,2 0 ,2 4 h后 ,其胞膜 HSP70蛋白表达率均较对照组 (平均 4 .72 % )显著增高 (P<0 .0 5 ) ,其中 12 h表达率 (89.15 % )为最高 ,榄香烯 +热休克组又较其他各组高。 结论 一定条件下的热休克及某些药物可诱导 C6细胞膜 HSP70蛋白的表达 ,其中单因素以 4 3℃热休克 12 h表达率为最高 ,多因素以榄香烯 +43℃热休克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70 神经胶质瘤 热休克反应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大鼠
下载PDF
自发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树法 连葆强 +2 位作者 姚培森 戴琳孙 康德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82-187,206,共7页
目的总结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CS-DAVF中,眼球结膜充血20例(67%),其中5例(20%)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眼球突出16例(53%)... 目的总结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CS-DAVF中,眼球结膜充血20例(67%),其中5例(20%)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眼球突出16例(53%);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47%);头痛11例(37%);头晕2例(7%);6例(20%)出现耳鸣或颅内杂音。治疗上经岩下窦途径12例,其中完全栓塞10例(83%),次全栓塞1例(8%),不完全栓塞1例(8%);经面静脉途径成功完全栓塞2例;经动脉途径进行栓塞16例,完全栓塞率9例(56%),次全栓塞6例(38%),重残1例(6%)。结论以球结膜充血为主要表现的眼科疾患,要注意排查CS-DAVF的可能性;岩下窦途径治疗CS-DAVF为首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海绵窦 硬膜/血液供给 栓塞
下载PDF
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鼠脑胶质瘤细胞瘤苗的体内抗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章雅 康德智 +2 位作者 连葆强 林元相 苏东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热休克、β榄香烯、丝裂霉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制备不同高表达HSP70表达率的细胞瘤苗。各实验组注射不同HSP70蛋白表达率的瘤...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热休克、β榄香烯、丝裂霉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制备不同高表达HSP70表达率的细胞瘤苗。各实验组注射不同HSP70蛋白表达率的瘤苗进行免疫,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液;C6细胞皮下注射,观察皮下胶质瘤成瘤率及成瘤大鼠的生存期,分析HSP70蛋白表达率与抗瘤效应间的关系。结果经C6细胞瘤苗免疫大鼠较对照组皮下胶质瘤成瘤率下降,成瘤大鼠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平均生存期与瘤苗的HSP70表达率呈正相关,应用单克隆抗体封闭瘤苗的HSP70表达则此作用消失。结论应用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瘤苗明显延长载瘤大鼠生存期。瘤苗免疫大鼠的抗瘤作用是由HSP70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 70 神经胶质瘤 热休克反应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告
9
作者 戴琳孙 连葆强 +1 位作者 何理盛 康德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7-140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3d余",于2013年4月26日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d前突发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3d余",于2013年4月26日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d前突发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 支架
下载PDF
IFN-γ和热干预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MHC-Ⅰ类分子和HSP70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郑树法 康德智 +1 位作者 林元相 连葆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和热干预对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胞膜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3个干预组:IFN干预组(IFN-γ500U/ml诱导48h),热...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和热干预对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胞膜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3个干预组:IFN干预组(IFN-γ500U/ml诱导48h),热干预组(43℃热休克2h),联合干预组(IFN-γ500U/ml诱导48h+43℃热休克2h),分别行相应诱导干预。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干预因素处理后的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和HSP70表达情况。结果IFN干预组、热干预组、联合干预组U251细胞胞膜MHC-Ⅰ及HSP70表达率分别为(89.92±3.45)%和(5.11±1.89)%、(78.89±2.02)%和(42.18±3.85)%、(96.00±2.63)%和(53.61±4.24)%。结论双因素(IFN-γ500U/ml诱导48h+43℃热休克2h)联合干预是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和HSP70双高表达的最佳体外诱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干扰素Ⅱ型 热休克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热休克蛋白质70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戴琳孙 余良宏 +2 位作者 连葆强 何理盛 康德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562-563,共2页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行单纯抗凝、经颈动脉溶栓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18个月。术后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例行单纯...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行单纯抗凝、经颈动脉溶栓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18个月。术后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例行单纯抗凝治疗,3例行以抗凝治疗及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注射,4例行动脉内溶栓,8例在动脉内溶栓同时行静脉窦内超选插管溶栓治疗。出院时,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和颅内压恢复,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
下载PDF
高表达HSP70大鼠C6细胞瘤苗体外抗瘤时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12
作者 林元相 康德智 +5 位作者 苏东辉 何理盛 连葆强 余良宏 林章雅 徐如祥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0-303,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C6细胞瘤苗激活的SD大鼠脾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瘤机制。方法采用经诱导高表达HSP70的灭活C6细胞作瘤苗,体外刺激大鼠脾细胞进行肿瘤杀伤试验。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C6细胞瘤苗激活的SD大鼠脾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瘤机制。方法采用经诱导高表达HSP70的灭活C6细胞作瘤苗,体外刺激大鼠脾细胞进行肿瘤杀伤试验。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杀伤瘤细胞的变化。结果(1)经瘤苗刺激的大鼠脾细胞对C6细胞的杀伤率较直接用灭活C6细胞刺激的脾细胞或未受任何刺激的新鲜脾细胞显著增高。(2)行肿瘤杀伤试验时FCM检测到亚二倍体峰,电镜发现靶细胞受攻击后出现染色质浓聚于核膜边缘,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月形、半月形小体,或整个细胞核固缩成块状物,电子密度高,核膜、胞膜完整,或可见到凋亡小体,部分见髓鞘形成。有些效应细胞坏死。结论介导靶细胞凋亡可能是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疫苗 C6细胞 热休克蛋白70 凋亡
下载PDF
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体外抗瘤时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13
作者 郑树法 康德智 +1 位作者 林元相 连葆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发产生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500U/mL干扰素-γ(IFN-γ)诱导48h+热43℃休克2h诱导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发产生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500U/mL干扰素-γ(IFN-γ)诱导48h+热43℃休克2h诱导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双高表达,经丝裂霉素(MMC)灭活制成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为效应细胞(MHC-HSP-CTL),进行肿瘤特异性杀伤试验;MTT比色法检测其杀伤活性;透射电镜观察靶细胞受攻击后情况。结果MHC-HSP-CTL对野生型U251细胞特异性的杀瘤活性明显高于HSP70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HSP-CTL)、MHC-I类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MHC-CTL)以及野生型对照组(W-CTL)(P<0.05),透射电镜显示靶细胞受到攻击后出现不同程度凋亡样坏死和胀亡样坏死,胀亡样坏死细胞在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刺激的效应细胞组较多。结论介导细胞胀亡是高免疫原性即膜型HSP70和MHC-I类分子双高表达疫苗的U251细胞疫苗一种重要主动特异性抗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MHCⅠ类 干扰素Ⅱ型 热休克蛋白质70 神经胶质瘤 细胞系 肿瘤 癌症疫苗 免疫疗 显微镜检查 电子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王灯亮 康德智 +3 位作者 余良宏 林元相 连葆强 郑树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干预浓度分别0.2、1.0、2.0、4.0、8.0μmol/L5组,干预后培养24、48、72、96h,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辛伐他汀干预后人...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干预浓度分别0.2、1.0、2.0、4.0、8.0μmol/L5组,干预后培养24、48、72、96h,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辛伐他汀干预后人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人胶质瘤U251细胞活性,浓度到达1.0μ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并和时间、浓度呈正相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胶质瘤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胶质瘤细胞 增殖
下载PDF
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限制性取用
15
作者 康德智 连葆强 林元相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检测人脑胶质瘤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是否存在抗原受体基因的限制性取用及其类型 ,探讨其免疫学和临床意义。 方法 术中取人脑胶质瘤组织 ,分离 TIL,用 RT- PCR方法检测其 TCR Vα7和 TCR Vβ各基因片断的表达。 结果  13... 目的 检测人脑胶质瘤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是否存在抗原受体基因的限制性取用及其类型 ,探讨其免疫学和临床意义。 方法 术中取人脑胶质瘤组织 ,分离 TIL,用 RT- PCR方法检测其 TCR Vα7和 TCR Vβ各基因片断的表达。 结果  13例 TIL 中 ,TCR Vα和 TCR Vβ各基因片断的表达率以 Vα7(6 / 10 )、Vα12 (4/ 10 )、Vα13(3/ 10 )高于其他亚型 ,Vβ14 (6 / 10 )、Vβ13.1(3/ 10 )、Vβ8(3/ 10 )高于其他 Vβ亚型 ,其中以 Vα7、Vβ14的表达最高 ,且二者量同步表达。 结论 人脑胶质瘤 TIL 存在着抗原受体基因 Vα7、Vβ14的优势取用 ,表达这一 TCR亚型的 TIL 可能是局部抗肿瘤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受体 抗原 T细胞 基因
下载PDF
眶颅鼻窦贯通伤合并异物残留二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元相 康德智 +5 位作者 林功标 郑绍斌 郑树法 连葆强 余良宏 林章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眶颅贯通伤临床少见,眶颅贯通伤合并木质或竹片异物存留则更为罕见,若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1]。自2005年以来,由我院神经外科联合耳鼻咽喉科、眼科成功手术治疗眶颅鼻窦贯通伤并异物残留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眶颅贯通伤 异物残留 鼻窦 耳鼻咽喉科 异物存留 延误诊治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高表达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瘤苗的体外抗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德智 林元相 +2 位作者 苏东辉 何理盛 连葆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外的主动免疫抗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瘤机理。方法用灭活经诱导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作瘤苗,体外刺激SD大鼠脾细胞,进行肿瘤杀伤试验。用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FCM及...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外的主动免疫抗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瘤机理。方法用灭活经诱导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作瘤苗,体外刺激SD大鼠脾细胞,进行肿瘤杀伤试验。用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FCM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杀伤瘤细胞的变化。结果1.经C6细胞瘤苗刺激的大鼠脾细胞较直接用灭活C6细胞刺激的大鼠脾细胞或新鲜大鼠脾细胞对C6细胞的杀伤率显著增高,其中经C6瘤苗刺激6 d后的大鼠脾细胞的杀伤率最高,它对热休克型和野生型C6细胞的杀伤率分别达99.25 %和63.10 %(E ∶T=20∶1)。这种杀伤活性可被鼠HSP70单抗所阻断。2.杀伤试验时,FCM检测到亚二倍体峰,电镜发现靶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结论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瘤苗,在体外有显著的免疫原性,可激活大鼠脾细胞对同源C6细胞产生有效的杀伤。通过使靶细胞凋亡可能是这种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杀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疫苗 C6细胞 HSP70 主动特异性免疫
原文传递
介入开通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探讨(附四例报道)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琳孙 连葆强 +2 位作者 何理盛 林章雅 康德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总结介入开通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行颈内动脉介入开通术治疗的4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 目的总结介入开通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行颈内动脉介入开通术治疗的4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出院时复查颅脑CT血管成像(CTA)示开通的颈内动脉皆通畅。1例术中出现医源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周后成功闭塞瘘口,颈内动脉通畅。2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示颈内动脉通畅,2例电话随访诉说无异常表现。结论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行介入开通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介入开通 支架成形术
原文传递
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的体外抗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德智 郑树法 +1 位作者 林元相 连葆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808,共1页
热休蛋白70(HSP70)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是参与内源性抗原提呈的两类重要分子。本研究旨在观察模型HSP70及MHC—Ⅰ类分子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导的抗瘤作用。
关键词 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体外抗瘤作用 瘤细胞疫苗 免疫原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复合体 HSP70 类分子
原文传递
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体外诱导Th-1漂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章雅 康德智 +2 位作者 郑树法 林元相 连葆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即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双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GBMU251)细胞疫苗在体外诱导Th-1漂移现象。方法GBMU251分别以500U/mL IFN-γ诱导48h、43℃热休克2h、...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即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双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GBMU251)细胞疫苗在体外诱导Th-1漂移现象。方法GBMU251分别以500U/mL IFN-γ诱导48h、43℃热休克2h、500U/mLIFN—γ诱导48h+43℃热休克2h诱导其MHC-I类分子、膜型HSP70高表达,随后经丝裂霉素(MMc)灭活制成细胞疫苗。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为效应细胞,进行肿瘤特异性杀伤试验:FCM检测疫苗刺激前后PBMCs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ELISA法检测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IFN-γ、1L-2的分泌情况。结果体外刺激后,HSP70和MHC-I类分子双高表达的U251细胞疫苗CD4^+、CD8^+比例相对于MHC—I类分子单高表达或HSP70分子单高表达细胞疫苗组明显增加,体外IFN-γ,和IL-2分泌量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免疫原性即HSP70和MHC-I类分子双高表达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导产生Th-1漂移现象,推测足其体外抗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251细胞 MHC—I HSP70 免疫治疗 Th-1细胞 Th-2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