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精神压力与心脏损伤的研究
1
作者 迟云鹏 张丽军 +9 位作者 鲁楠 李艳玮 杨澄周 蒙春夏 黄晓蓉 王森 潘若愚 李果 何东方 刘梅颜 《今日科苑》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为研究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精神压力与心脏损伤的关系,以155名北京市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样本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占比20.6%,抑郁占比35.9%,焦虑占比24.8%,失眠占比38.8%。在应对精神压力应激时,科技工作者血压、心... 为研究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精神压力与心脏损伤的关系,以155名北京市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样本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占比20.6%,抑郁占比35.9%,焦虑占比24.8%,失眠占比38.8%。在应对精神压力应激时,科技工作者血压、心率均较静息时明显升高,心率变异性指标中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RR间期标准差)下降、LF/HF(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低高频比值)升高,反映样本群体在精神压力应激时心脏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衡。通过远程心电监测,发现科技工作者在居家时存在异常心电活动,包括各类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改变(ST为心室肌除极过程,T为心室肌复极过程)等。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定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心脏心理的检测,必要时提供远程的心电监测,及时发现科技工作者的心脏心理问题,对有必要进行干预的人员,及早提供干预措施,以保障科技工作者的心脏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压力 心脏损伤 血压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高速槽道艇阻力及耐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迟云鹏 孟宪钦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31,2,共5页
阻力及耐波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槽道艇型具有横摇小、喷溅少、垂向加速度小等特点。本文给出了槽道艇的最适宜的重心纵向位置,在(38~40%)Lc范围内可得到较优的阻力,同时又避免出现海豚运动状态,可供研究设计参考。
关键词 槽道艇 喷溅 耐波性 垂向加速度
下载PDF
槽道水翼滑行艇阻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迟云鹏 王少新 +1 位作者 孟宪钦 赵智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66-470,共5页
在槽道滑行艇的槽道下方装上首、尾水翼以及配装上尾压浪板.试验结果表明:该艇起滑快,能迅速越过阻力峰区,同时对调节和改善纵倾、航态稳定、底部拍击、降低阻力性能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在整个滑行范围内平均比原槽道滑行艇阻力下... 在槽道滑行艇的槽道下方装上首、尾水翼以及配装上尾压浪板.试验结果表明:该艇起滑快,能迅速越过阻力峰区,同时对调节和改善纵倾、航态稳定、底部拍击、降低阻力性能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在整个滑行范围内平均比原槽道滑行艇阻力下降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艇 槽道水翼滑行艇 滑行艇 阻力性能试验
下载PDF
斑块组成对晚期药物支架贴壁不良影响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迟云鹏 郭成军 +4 位作者 吴小凡 杨娅 何东方 赵林 卢春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成对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1atestent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11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DES置入及基线和随访虚拟组织学血...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成对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1atestent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11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DES置入及基线和随访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分为LSM组11例和无LSM组65例。结果11例患者有16处(14.2%)病变,随访时发现LSM。不同D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组糖尿病(63.6%us29.2%,P〈0.05)、支架长度[(29.4±5.5)mmvs(26.2士6.0)mm,P〈0.051、坏死核心体积[(29.8士14.0)mm3 vs (21.4±9.5)mm3,P〈0.01]及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26.5±6.6)%VS(20.1土6.6)%,P〈0.01]均明显高于无LSM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OR=1.144,95%CI:1.052~1.243,P=0.002)和糖尿病(OR=3.829,95%CI:1.158~12.663,P=0.028)是L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变坏死核心成分和糖尿病与不稳定性心绞痛DEs置入术后LSM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超声检查 冠状血管造影术 糖尿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下载PDF
双体船阻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迟云鹏 孟宪钦 +1 位作者 王言英 朱仁传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5,2,共5页
本文根据12艘双体船船模变化其片体间距所得到的静水阻力试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估算双体船阻力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图谱。该图谱主要自变量控制空间为:
关键词 双体船 统计分析 阻力 数学模型
全文增补中
以服务促发展形成实验室工作的良性循环
6
作者 迟云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2-43,共2页
实验室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现代化程度和实验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在实施"2"工程"的今天,加速实验室建设、改善仪器设备、增强科研实力显得更为重要... 实验室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现代化程度和实验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在实施"2"工程"的今天,加速实验室建设、改善仪器设备、增强科研实力显得更为重要。几年来,我们根据专业实验室特点,努力探索使实验室工作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提高实验室水平的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以优质服务创声誉船模实验水池于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建立不久,在国内影响不大,又加上前几年造船业不景气,实验研究任务不多。为了打开局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工作 水池 良性循环 实验技术 实验任务 仪器设备 水下跟踪 海底跟踪 船模实验
下载PDF
慢性失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明霞 李巧元 +3 位作者 张瑜 迟云鹏 郭成军 张拥波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63例,其中合并慢性失眠者276例(观察组)、未合并慢性失眠者487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63例,其中合并慢性失眠者276例(观察组)、未合并慢性失眠者487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情况及吸烟史,疾病相关资料包括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变支数[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左主干(LM)/三支病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失眠与冠心病LM/三支病变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有吸烟史比例以及LM/三支病变比例比较P均<0.05;两组年龄,合并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比例,冠心病类型以及单支、双支病变比例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有吸烟史和慢性失眠是冠心病LM/三支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性别和合并高脂血症、脑血管病与冠心病LM/三支病变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慢性失眠是冠心病LM/三支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冠心病 病变程度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与那屈肝素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宋莉 颜红兵 +5 位作者 刘臣 周鹏 赵汉军 刘然 迟云鹏 李文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日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接受较高剂量普通肝素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比较磺达肝癸钠与那屈肝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98例NSTE—ACS患者在早期PCI的上游随机接受磺达肝癸钠(磺达肝... 日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接受较高剂量普通肝素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比较磺达肝癸钠与那屈肝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98例NSTE—ACS患者在早期PCI的上游随机接受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组146例)或那屈肝素(那屈肝素组152例)。两组PCI期间接受普通肝素的剂量为7000~10000U(120—140U/kg),合用替罗非班时为5000-7000U(85~100U/kg)。主要安全性终点为住院期间严重和轻微出血以及PCI术后48h内的严重穿刺部位并发症。主要疗效终点为住院期间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主要安全性终点发生率低于那屈肝素组(5.5%vs7.2%,风险比:0.63,95%可信区间:0.30~1.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两组问严重出血发生率相似(2.7%vs2.6%,P=0.96)。磺达肝癸钠组轻微H1血发生率低于那屈肝素组(2.7%vs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磺达肝癸钠组主要疗效终点发生率低于那屈肝素组(2.7%vs4.6%,风险比:0.68,95%可信区间:0.21~2.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在PCI期间接受较高剂量普通肝素的NSTE—ACS患者,围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与那屈肝素的安全性和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磺达肝癸钠 那屈肝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身与局部血浆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汉军 颜红兵 +7 位作者 李文铮 刘臣 陈艺 周鹏 赵博 迟云鹏 王韶屏 宋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联合抽吸导管局部(罪犯血管)取样,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时全身(主动脉根部)与局部血浆组织蛋白酶抑制素(LL-37)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履行知情同意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男性患者122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性... 目的:联合抽吸导管局部(罪犯血管)取样,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时全身(主动脉根部)与局部血浆组织蛋白酶抑制素(LL-37)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履行知情同意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男性患者122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无CAD)组31例、稳定CAD组44例、STEMI组47例。STEMI组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血栓抽吸。全身血样经造影导管取自主动脉根部,局部血样(STEMI组)经抽吸导管取自罪犯血管。STEMI组的最后6例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和发病第1、3、5天采集外周静脉血。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LL-37水平。结果:STEMI组全身血浆LL-37水平较无CAD组、稳定CA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9)。STEMI组局部血浆LL-37水平高于全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时间点取样观察STEMI组6例患者全身血浆LL-37水平变化:发病第1天、第3天、第5天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即刻均升高(P=0.000~0.002)。结论:STEMI患者全身血浆LL-37水平下降并在发病1天后升高,而STEMI时闭塞罪犯血管局部血浆LL-37水平高于其全身,提示LL-37可能在STEMI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组织蛋白酶抑制素 炎症
下载PDF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师聪红 迟云鹏 +5 位作者 张宝红 王娟 付敏 田斌 王雅坤 王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为观察组,并...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为观察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2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较2组及观察组术前、术后3~7d、术后1个月反映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收缩期S峰(sa)、舒张期E峰(E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E)与Ea的比值(E/Ea)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和舒张晚期速度(A)的比值(E/A)、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7d各项指标较术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Sa较术前显著增加,而E/Ea较术前、术后3~7d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有效评价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判定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法国 郭成军 +3 位作者 郝蓬 迟云鹏 何东方 赵林 《中国医药》 2014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脂正常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102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脂正常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102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次,每晚1次,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4、6个月的血脂、LVEF、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2、4、6个月总胆固醇分别为(4.61±0.41)、(3.87±0.54)、(3.69±0.61)、(3.52±0.51)mmol/L,三酰甘油分别为(1.51±0.38)、(1.38±0.36)、(1.21±0.42)、(1.18±0.44)mm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90±0.41)、(1.88±0.39)、(1.70±0.37)、(1.61±0.4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19±0.40)、(1.35±0.33)、(1.37±0.29)、(1.40±0.31)mmol/L;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4、6个月总胆固醇分别为(4.52±0.39)、(4.32±0.44)、(4.21±0.46)、(4.14±0.38)mmo]/L,三酰甘油分别为(1.58±0.41)、(1.38±0.40)、(1.20±0.43)、(1.19±0.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79±0.51)、(2.74±0.37)、(2.72±0.41)、(2.69±0.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30±0.33)、(1.31±0.30)、(1.38±0.35)、(1.40±0.33)mmol/L。治疗2个月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6个月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2个月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2、4、6个月LVEF分别为(36±5)%、(40±11)%、(45±11)%、(52±7)%,对照组分别为(32±10)%、(35±9)%、(38±7)%、(43±7)%。研究组治疗2、4、6个月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6个月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6个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治疗2、4、6个月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45±28)、(416±36)、(503±40)、(571±40)in,对照组分别为(342±27)、(387±36)、(412±39)、(452±42)m,研究组治疗2、4、6个月6rmin步行距离远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同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血脂正常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仝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增加6min步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瑞舒伐他汀 疗效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宋莉 颜红兵 +6 位作者 王健 赵汉军 李庆祥 吴铮 迟云鹏 李世英 徐方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应用、并发症发生率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单中心注册研究。连续入选2004年10月至2008年7月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28病房置入IABP的所有AMI患者。结果806例AMI患者中,共有...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应用、并发症发生率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单中心注册研究。连续入选2004年10月至2008年7月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28病房置入IABP的所有AMI患者。结果806例AMI患者中,共有121例(15.0%)置入IABP。最常见指征为高危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PCI术中和术后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66.9%)和心源性休克(26.4%)。IABP置入成功率为98.3%,平均使用时间为34±16h。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93.4%在出院前施行了冠脉血管重建。总住院死亡率为13.2%(其中心源性休克患者34.4%),住院死亡率因置入IABP指征不同和施行冠脉血管重建与否存在很大差异。结论IABP可成功应用于AMI的多种高危状况并提供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严重并发症罕见,联合冠脉血管重建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肌梗死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应用DiverCE抽吸导管的有效性:TAPAFAMI试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颜红兵 朱小玲 +7 位作者 艾辉 李南 高海 王健 李响 叶明 迟云鹏 张晓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效果。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评估发病<12h、TIMI血流0~1级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有效性。主...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效果。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评估发病<12h、TIMI血流0~1级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有效性。主要终点是PCI后1h内ST段回落程度。结果16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DiverCE组与常规PCI组的年龄(55.3±13.0岁比56.1±14.0岁)、男性(88%比87%)、糖尿病(30%比28%)、既往冠心病(24%比23%)、症状发作到直接PCI时间(348±175min比350±181min)和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10%比9%)等基线资料均匹配。DiverCE组术后1h内ST段回落率(59%比38%)、即刻TIMI3级血流(96%比80%)、心肌呈色3级血流(70%比46%)和慢血流或无复流率(7%比17%)明显优于常规PCI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54±0.11比0.52±0.13)有改善趋势,死亡(4%比4%)、再次心肌梗死(2%比1%)、靶血管重建(1%比1%)和卒中(1%比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PCI比较,在前壁STEMI患者施行支架术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可以降低远端栓塞、促进ST段回落并改善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支架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抽吸
下载PDF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靶血管超长病变应用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临床与随访结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姝娟 颜红兵 +8 位作者 王健 李世英 李庆祥 赵汉军 郑斌 宋莉 迟云鹏 吴铮 张小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超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01至2007-12间连续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97例,资料均前瞻性录入数据库。筛选靶血管超...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超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01至2007-12间连续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97例,资料均前瞻性录入数据库。筛选靶血管超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2枚或2枚以上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进行分析。终点分析指标: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重建)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内发现31例患者共计31处长病变置入2枚或以上支架。每位患者平均病变长度(47.2±10.3)mm,平均置入2.1枚支架,平均支架长度(53.2±10.5)mm,均获得手术成功。所有患者均完成临床随访,74.2%的患者完成6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7%,主要归因于靶病变重建,没有发生心因性死亡和致死性心肌梗死。结论:直接PCI过程中串联置入西罗莫司支架治疗靶血管长病变未产生不良后果,临床效果良好。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西罗莫司 支架 长病变
下载PDF
院前心电图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姝娟 颜红兵 +7 位作者 王健 李世英 赵汉军 李庆祥 宋莉 郑斌 迟云鹏 吴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心电图对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 目的探讨院前心电图对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进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院前心电图将患者分为2组:心电图组和无心电图组。主要分析指标: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次要分析指标: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研究期间共入选147例患者,其中有院前心电图者92例(62.6%),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为(92±17)min;无院前心电图者55例(37.4%),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为(110±33)min,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心电图组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的患者显著多于无院前心电图组,分别为42%和23%(P<0.01)。有院前心电图者中以抢救车就诊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心电图者,2组分别为95%和3%(P<0.01)。2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院前心电图可以显著缩短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时间,但目前院前心电图完成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心电图 心肌梗死 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身与局部血浆α防御素1-3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汉军 颜红兵 +6 位作者 李文铮 刘臣 陈艺 周鹏 迟云鹏 王韶屏 宋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全身与局部血浆α防御素1-3(DEFA1-3)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对象均为男性,冠状动脉正常[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组31例、稳定型CAD组44例、STEMI组47例。全身血样经造影导管取自主动...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全身与局部血浆α防御素1-3(DEFA1-3)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对象均为男性,冠状动脉正常[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组31例、稳定型CAD组44例、STEMI组47例。全身血样经造影导管取自主动脉根部,局部血样(STEMI组)经抽吸导管取自罪犯血管。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DEFA1-3水平。结果全身血浆DEFA1-3水平STEMI组>稳定型CAD组>无CAD组(均P<0.05)。局部与全身血浆DEFA1-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DEFA1-3诊断STEMI的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36.3μg/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和66.7%,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95%CI:0.624~0.811,P=0.000)。结论 STEMI时患者全身血浆DEFA1-3水平升高,有可能作为新型炎性标志物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风险或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α防御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东方 郭成军 +7 位作者 李果 赵林 迟云鹏 方冬平 卢春山 刘梅颜 郝篷 张英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S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单中心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517例,检出SCAD13例,借用冠状动脉夹层分型系统对病变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SCAD的发生率、影像特... 目的回顾分析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S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单中心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517例,检出SCAD13例,借用冠状动脉夹层分型系统对病变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SCAD的发生率、影像特点及随访临床事件。结果13例SCAD患者中,2例(2/13,15.4%)发生2处夹层,共存在15处夹层。12例(92.3%)发生临床事件,包括心肌梗死10例(76.9%)与心绞痛2例(15.4%)。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夹层9处(9/15,60%),前降支6处(6/15,40%),左回旋支未见夹层。A型病变1处(6.7%),B型2处(13.3%),D型8处(53.3%),E型2处(13.3%),F型1处(6.7%),壁间血肿1处(6.7%)。4例5处保守治疗,9例10处病变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9处病变PCI治疗成功,1处未成功改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D型夹层患者药物治疗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夹层无明显变化,无心绞痛发作;l例D型夹层患者药物治疗3个月,仍有心绞痛,给予PCI治疗;1例A型夹层患者PCI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夹层复发,无再狭窄。其余患者电话随访6~12个月无临床事件。结论SCAD可以按照NHLB1分型。A、B、E型及壁间血肿采取PCI治疗相对容易。D型夹层占比例最高。D、F型治疗难度最大。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可以根据病变的类型、长度,选择性地采取PCI治疗,保守治疗是否可以自愈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 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胜 郭成军 +7 位作者 何东方 汪国忠 赵林 张晓江 卢春山 迟云鹏 方冬平 杨邦国 《中国医药》 2017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患者匹配1例同期、同一病变类型...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患者匹配1例同期、同一病变类型、年龄相近的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组成对照组。于术后3、9、12个月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患者心绞痛发作及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至术后3、9、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和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绞痛:14.1%(9/64)比21.9%(14/64),P=0.250;15.6%(10/64)比23.4%(15/64),P=0.265;15.6%(10/64)比26.6%(17/64),P=0.129;MACE:4.7%(3/64)比3.1%(2/64),P=0.648;7.8%(5/64)比9.4%(6/64),P=0.752;10.9%(7/64)比12.5%(8/64),P:0.783]。观察组有3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仅服用1种抗血小板药物;有1例患者在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完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至术后12个月时,该4例患者均未出现MACE。结论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满意,可作为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心绞痛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紫杉醇洗脱球囊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林 王志胜 +6 位作者 何东方 迟云鹏 方东平 郝蓬 卢春山 戴文龙 郭成军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664-667,共4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洗脱球囊(PEB)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治疗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择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61例小血管病变(直径≤2.5 mm)患... 目的比较紫杉醇洗脱球囊(PEB)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治疗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择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61例小血管病变(直径≤2.5 mm)患者。根据实际介入操作情况分为PEB组(67例)和EES组(194例);根据病变长度分为局灶型病变(≤10 mm)和非局灶型病变(>10 mm)。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12个月时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次要研究终点为12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TLR、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等。结果 PEB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明显短于EES组[(4.6±1.1)个月比(11.7±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时,PEB组和EES组TLR和MACE发生率比较[9.0%(6/67)比10.8%(21/194)、10.4%(7/67)比12.3%(24/1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局灶型病变患者中,PEB组TLR和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EES组[4.2%(1/24)比14.3%(8/56)、4.2%(1/24)比16.1%(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非局灶型病变患者中,PEB组TLR和MACE发生率略高于EES组[11.6%(5/43)比9.4%(13/138)、14.0%(6/43)比10.9%(15/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B治疗局灶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优于EES,并且能明显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 紫杉醇洗脱球囊 依维莫司洗脱支架
下载PDF
Stingray球囊辅助下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林 王刚 +9 位作者 胡春阳 金泽宁 柳景华 王志坚 卢春山 迟云鹏 何东方 赵玉英 郭成军 汝磊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9期511-516,共6页
目的比较直接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ADR)和补救性ADR治疗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成功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80医院使用Stingray球囊辅助ADR治疗的CTO患者。根据... 目的比较直接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ADR)和补救性ADR治疗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成功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80医院使用Stingray球囊辅助ADR治疗的CTO患者。根据ADR使用的时机分为直接ADR组和补救性AD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特点、操作过程、手术成功率及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总计入选243例ADR治疗的CTO病变患者,其中直接ADR组127例,补救性ADR组116例。直接ADR组ADR手术成功率高于补救性ADR组(89.0%比77.6%,P=0.017),直接ADR组手术时间[89(42,190)min比145(72,213)min]、曝光时间[35(22,164)min比76(38,175)min]、导丝通过CTO病变的时间[32(15,153)min比75(34,165)min]明显短于补救性ADR组;辐射剂量[1.6(0.4,6.9)Gy比3.4(0.8,13.9)Gy]、对比剂用量[175(85,535)ml比255(115,760)ml]明显低于补救性A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直接ADR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略低于补救性AD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比5.2%,P=0.428)。结论Stingray球囊辅助下ADR开通CTO病变安全高效。与补救性ADR比,直接ADR提高了ADR的成功率和手术效率,在适宜ADR介入治疗的CTO病变中,建议使用直接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Stingray球囊 正向夹层再进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