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冷冻保护剂在羊卵巢整体冻存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天奇 迟令龙 +5 位作者 赵淑芹 时庆 秦睿羲 孙艳艳 李栋 邓晓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应用自制梯度浓度混合-程控降温器官灌注仪,灌注羊完整卵巢,并行程序化冷冻,探讨冻融羊完整卵巢的效果并筛选最佳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将收集的28个羊完整卵巢,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A组)、海藻糖组(B组)、甘油组(C组),二甲基亚砜(D... 目的应用自制梯度浓度混合-程控降温器官灌注仪,灌注羊完整卵巢,并行程序化冷冻,探讨冻融羊完整卵巢的效果并筛选最佳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将收集的28个羊完整卵巢,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A组)、海藻糖组(B组)、甘油组(C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冻融后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及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的mRNA表达。结果 B组正常卵泡形态比率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及D组正常形态卵泡比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 3组冻存组基质细胞密度均低于A组,其中D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组中,B组TUNEL反应阳性的细胞数目显著少于C组及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多于新鲜组。A组及B组ba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B组CIRP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卵巢整体冻存后可较好保存组织学形态,海藻糖组的冷冻保护剂在组织结构保存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优于甘油组及DMSO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冷冻 海藻糖 甘油 二甲基亚砜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下载PDF
IFN-γ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小盾 刘东 +5 位作者 臧传宝 张海燕 明奕 迟令龙 沈柏均 李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5-61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利用细胞因子刺激细胞表面受体的方法改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用MS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激活后MSC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ELISA实验检测激活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利用细胞因子刺激细胞表面受体的方法改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用MS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激活后MSC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ELISA实验检测激活后MS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FN-γ可以增强脐带MSC的免疫抑制能力,IFN-γ激活后的MSC能更有效的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调MSC细胞内免疫抑制基因IDO1,COX2和HLA-G等的表达和可溶性免疫抑制蛋白HLA-G、KYN、IL-10、PGE2等的分泌,并在细胞共培养实验中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提高2-7倍。结论:IFN-γ可有效提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IFN-Γ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3
作者 张海燕 明奕 +3 位作者 刘小盾 臧传宝 迟令龙 李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88-3395,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N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其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首先分离CB-MNC,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34+细胞含量;然后利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联合乙... 目的:研究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N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其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首先分离CB-MNC,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34+细胞含量;然后利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联合乙醇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将CB-MNC通过尾静脉注射对肝硬化大鼠进行治疗,通过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染色证明其治疗效果;提取肝脏RNA,进行表达谱芯片杂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表明应用CCl4和乙醇造模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大鼠肝硬化模型制作成功.与对照组相比,CB-MNC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转肽酶(P<0.05),且肝脏形态好转,肝细胞坏死和脂肪病变减少.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脐血单个核细胞调节了蛋白异源三聚化、氧化去甲基化、焦点黏连、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细胞外受体相互作用、补体凝血和P450对外源物代谢等相关基因.结论:CCl4和乙醇混合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而CB-MNC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肝损伤.在CB-MNC治疗肝硬化逆转肝损伤的过程中,可能通过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下调焦点黏连、白细胞跨内皮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相关基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肝硬化 基因表达谱 细胞治疗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表达谱的变化
4
作者 张海燕 明奕 +3 位作者 刘小盾 臧传宝 迟令龙 李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9-524,共6页
目的 研究采用人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UC-MSC,然后鉴定其细胞表型以及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其次利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将U C-MS... 目的 研究采用人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UC-MSC,然后鉴定其细胞表型以及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其次利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将U C-MSC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进行治疗,利用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染色评价其治疗效果,最后提取肝脏RNA,进行表达谱芯片杂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 细胞表型检测和诱导分化实验证明培养得到的贴壁细胞表型符合间充质细胞特征.血清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利用四氯化碳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硬化模型,且U C-MSC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肝损伤.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脐带间充质细胞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下调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胶原合成等相关基因;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检测显示球蛋白改善明显,分别为(33.9±1.5) g/L比(27.7±0.6) g/L,P=0.045;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结论 在脐带MSC治疗肝硬化逆转肝损伤的过程中,可能通过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着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间质干细胞 基因芯片 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