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迟敬文 王玉俏 +3 位作者 冯枫 刘轶凡 吴慧 刘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建立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临床推上颌磨牙远移,分析其位移趋势以及应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自愿者(男,25岁)上颌骨数据,利用Mimics等软件建立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三维模型,施加模拟隐形及固定矫治... 目的:建立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临床推上颌磨牙远移,分析其位移趋势以及应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自愿者(男,25岁)上颌骨数据,利用Mimics等软件建立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三维模型,施加模拟隐形及固定矫治器推上颌第二磨牙远移的载荷,比较其位移趋势及其牙周膜应力分布差异。结果:隐形组磨牙远移时位移的旋转中心位于根尖1/3处,固定组位移的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牙周膜最大应力值隐形组高于固定组,但隐形组应力分布均匀;支抗前牙位移隐形组小于固定组。结论: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推磨牙远移时均使磨牙产生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在对于支抗牙的控制方面隐形组优于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玉俏 迟敬文 +3 位作者 刘轶凡 冯枫 吴慧 刘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患者螺旋CT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患者螺旋CT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为低角、均角、高角3组,分别测量上颌左侧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基准线上方13、15、17 mm处的骨皮质密度,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低角组[(1331.65±185.70)HU]的骨密度最高,高角组[(1245.62±207.63)HU]最低;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的不同位点之间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骨密度的集中区域是,高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层面,均角组位于近、远中颊根之间,低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层面。结论: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的密度以及位点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成人选择微种植支抗钉的适宜部位,保证正畸治疗中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垂直骨面型 骨皮质密度 微种植钉支抗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托槽转矩对上颌前牙整体内收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邢斌 汪钰程 +4 位作者 冯枫 刘轶凡 迟敬文 王玉俏 刘文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托槽转矩角度不同在内收前牙过程中对前牙冠根的控制。方法选择一例正常牙合男性样本,采用三维软件Mimics、Geomagic、Solidworks对其CT数据进行重建,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包含矫治器的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微种植钉为支抗... 目的探讨托槽转矩角度不同在内收前牙过程中对前牙冠根的控制。方法选择一例正常牙合男性样本,采用三维软件Mimics、Geomagic、Solidworks对其CT数据进行重建,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包含矫治器的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微种植钉为支抗、1.47 N(150 g)的矫治力整体内收上前牙,参考Damon托槽数据分别对上颌六颗前牙施加三种不同角度的位移载荷以模拟托槽的高转矩、标准转矩及低转矩,加载后求解,计算得到前牙的矢状向初始位移及牙周膜第一主应力。结果在内收前牙过程中,托槽转矩角度不同前牙冠根矢状向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不同,对前牙的唇舌向移动方式控制不同。高转矩转矩托槽前牙移动方式为前牙唇倾;而低转矩托槽前牙发生舌侧倾斜趋势。结论通过托槽转矩角度的调整,可以在内收前牙过程中控制前牙唇舌向倾斜角度,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转矩 三维重建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