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乳腺癌组织中乳腺小黏蛋白和局部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微 张尘玉 +2 位作者 杨志强 迟新楠 岳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检测乳腺小黏蛋白(SBEM)及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2007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诊断为乳腺癌的石蜡标本6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BEM和FAK在TNB... 目的检测乳腺小黏蛋白(SBEM)及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2007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诊断为乳腺癌的石蜡标本6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BEM和FAK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两者相关性分析采用列联表独立性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后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SBEM在TNBC中阳性率为52.2%(35/67),FAK在TNBC中阳性率为68.7%(46/67)。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情况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月经状况、年龄、肿块直径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M与FAK之间有关联,Pearson列联系数r=0.438。SBEM阳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2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9个月;SBEM阴性组中位DFS为23.3个月,中位OS为35.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阳性组中位DFS为20.7个月,中位OS为25.4个月;FAK阴性组中位DFS为22.9个月,中位OS为3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TNB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5%,5年总生存率为13.4%。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SBEM和FAK与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SBEM和FAK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TNBC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两者在TNB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蛋白类 黏着斑激酶 无病生存
下载PDF
Kristen鼠肉瘤致癌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陈曲 王嵬 +1 位作者 何玉男 迟新楠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2期2304-2307,共4页
目的探讨Kristen鼠肉瘤致癌基因(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1、PD-L... 目的探讨Kristen鼠肉瘤致癌基因(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1、PD-L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KRAS基因表达情况。分析KRAS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PD-1、PD-L1表达的关系。结果88例NSCLC患者中,检测出12例患者出现KR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64%。腺癌患者NSCL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RAS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个月(95%CI:10.33~13.67),明显少于KRAS基因未突变患者的23个月(95%CI:21.94~2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RAS基因突变与未突变NSCLC组织中PD-1、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病理组织类型、预后有一定关系,与PD-1及其配体表达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sten鼠肉瘤致癌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凋亡促进及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迟新楠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观察与探究膀胱癌患者凋亡促进及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80例膀胱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清凋亡促进因子(Caspase-8及Bax)及凋亡抑制因子(s... 目的观察与探究膀胱癌患者凋亡促进及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80例膀胱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清凋亡促进因子(Caspase-8及Bax)及凋亡抑制因子(sFas及sFas-L),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疾病分期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并以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上述血清凋亡促进及抑制因子与膀胱癌疾病分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凋亡促进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凋亡抑制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疾病分期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凋亡促进因子与膀胱癌疾病分期呈负相关,血清凋亡抑制因子与膀胱癌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01)。结论膀胱癌患者凋亡促进及抑制因子的表达显著异常,且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凋亡促进因子 凋亡抑制因子 疾病分期
下载PDF
血清钙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4
作者 迟新楠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4期9-11,1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钙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12月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病例对照组,选取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 目的探究血清钙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12月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病例对照组,选取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个体的血清钙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相关性,绘制血清钙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ROC曲线,并初步探究不同结局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钙水平差异。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病例对照组和对照组,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与对照组(P<0.05);②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钙水平同CA12-5和CA19-9水平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r=-0.5460,r=-0.5539,P<0.05);③以血清Ca^(2+)水平≥2.32 mmol/L为截断点,绘制血清钙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ROC曲线,计算其AUC为0.7175(95%CI=0.5407~0.8943,P=0.0186);④随访18个月,子宫内膜癌死亡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清钙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呈现明显的异常低表达态,可考虑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分析的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钙 子宫内膜癌 表达水平 诊断价值 预后分析
下载PDF
染色质修饰蛋白4C在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迟新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染色质修饰蛋白4C(CHMP4C)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宫颈病变患者为病例对照组,选择同期50例体格检查... 目的:探究染色质修饰蛋白4C(CHMP4C)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宫颈病变患者为病例对照组,选择同期50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CHMP4C蛋白、癌胚抗原(CE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CHMP4C蛋白与子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CHMP4C蛋白与CEA、TNF-α水平的相关性;按照患者随访结局将80例子宫颈癌患者分为死亡组(n=21)和存活组(n=59),对比两组患者CHMP4C、TNF-α及CEA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的CHMP4C蛋白、CEA、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对照组,病例对照组的CHMP4C蛋白、CEA、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均对子宫颈癌组织中CHMP4C蛋白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P<0.05);死亡组CHMP4C蛋白、CEA、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CHMP4C蛋白表达与CEA、TNF-α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0.675 6、0.920 7,P<0.05)。结论:CHMP4C蛋白与子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子宫颈癌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MP4C 子宫颈癌 预后
下载PDF
舒尼替尼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H局部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张尘玉 张微 +3 位作者 李书平 杨志强 迟新楠 岳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26,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体外杀伤作用,以及对局部黏着斑激酶(FA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MHCC97-H肝癌细胞培养传代,空白对照组不加舒尼替尼,实验组加2.5、5、10和20μmol/L的舒尼替尼,分别作用24、48和72 h。...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体外杀伤作用,以及对局部黏着斑激酶(FA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MHCC97-H肝癌细胞培养传代,空白对照组不加舒尼替尼,实验组加2.5、5、10和20μmol/L的舒尼替尼,分别作用24、48和72 h。采用瑞氏吉姆萨法染色,观察用药前后MHCC97-H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FAK的蛋白表达。结果舒尼替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有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法染色200倍光镜下可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胞核碎裂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药物作用48 h时抑制率最明显,空白对照组,2.5、5、10和20μmol/L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0.433±0.115)%、(32.863±1.471)%、(49.240±2.256)%、(63.797±2.707)%和(58.887±3.409)%,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舒尼替尼作用48 h后,FAK蛋白的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尼替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有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能降低FAK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黏着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细胞凋亡 苹果酸盐 舒尼替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