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12、24小时血清指标影响
1
作者 唐永军 张勖 +2 位作者 姚丽丹 迪力木拉提·依斯热依力 热依汗古丽·沙塔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86-89,共4页
测试在颅脑损伤患者中丙泊酚对血清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颅脑损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到2023年1月,总共为80例,乱数表法均分成对照、观察组,异氟醚麻醉视为对照组,丙泊酚维持麻醉视为观察组,最后将两种方法麻醉效果作比... 测试在颅脑损伤患者中丙泊酚对血清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颅脑损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到2023年1月,总共为80例,乱数表法均分成对照、观察组,异氟醚麻醉视为对照组,丙泊酚维持麻醉视为观察组,最后将两种方法麻醉效果作比较。结果 在手术中、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手术中、手术结束时颅内压更低,P<0.05。在损伤后12h、损伤后24h,观察组NSE、S100B蛋白更低,SOD更高,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更短,P<0.05。结论 在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中,丙泊酚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明显降低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颅内压,同时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麻醉 丙泊酚 血清指标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 颅内压
下载PDF
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GCS评分
2
作者 唐永军 迪力木拉提·依斯热依力 +2 位作者 张勖 热依汗古丽·沙塔尔 姚丽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分析。方法 此次取样的数量为70例,且他们都已确定患有重度颅脑损伤,入院时间2019年10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 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分析。方法 此次取样的数量为70例,且他们都已确定患有重度颅脑损伤,入院时间2019年10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止血、神经营养药物、抗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基于常规结合亚低温治疗(实验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GCS评分。结果 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2、IL-10水平更高,IL-6水平更低,P<0.05;治疗第1天二者的GCS评分相当,P>0.05;第3、7天实验组GCS评分更高,P<0.05;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以采取增加亚低温治疗,能缓解患者损伤之后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亚低温治疗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GCS评分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永军 姚丽丹 +2 位作者 张煜华 张红玉 迪力木拉提·依斯热依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凝血功能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凝血功能异常组(n=60)及正常组(n=20),...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凝血功能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凝血功能异常组(n=60)及正常组(n=20),分析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临床特征、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64)及死亡组(n=16)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组比较,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呼吸、脉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水平相对较长,PLT指标水平相对较高(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的脓毒症患者相比较,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急性生理功能评分(SOFA)评分更高,住ICU时间均相对较长(P<0.05),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较(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均未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影响(P>0.05),PT、PCT、APTT、CRP、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死亡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将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予以赋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CT、PT、APTT、CRP、SOFA、APACHEⅡ评分为自变量,结果显示,PCT、PT、CRP、SOFA、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会对临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显示,PT、PCT、CRP、SOFA及APACHEⅡ评分均会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检验上述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脓毒症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异常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