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大片”论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逄格炜 王友鸿 何志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7,共3页
“大片”已成为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商业品牌。大卫.格里菲斯的创作实践写下了”美国大片”历史发展的第一页。《一个国家的诞生》可谓是第一部大片,《乱世佳人》则使大片变得有实有名。1970年代后半期电脑和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也开始进入”... “大片”已成为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商业品牌。大卫.格里菲斯的创作实践写下了”美国大片”历史发展的第一页。《一个国家的诞生》可谓是第一部大片,《乱世佳人》则使大片变得有实有名。1970年代后半期电脑和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也开始进入”美国大片”的制作实践。“美国大片”具有鲜明的商业特征,完整意义上的”美国大片”不但讲求高投入,大制作,高科技,大景观,而且热炒作,大宣传,谋求高票房,大收益。这是好莱坞电影公司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商业策略,它也必将为新的电影发展潮流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大片" 品牌 发展 特征
下载PDF
园林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评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 被引量:1
2
作者 逄格炜 唐传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81-81,86,共2页
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把园林艺术和电视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它的美学价主要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悠悠古蕴——《苏园六纪》的古雅之美;二、绵绵情思——《苏园六纪》的意境之美;三、栩栩如生——... 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把园林艺术和电视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它的美学价主要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悠悠古蕴——《苏园六纪》的古雅之美;二、绵绵情思——《苏园六纪》的意境之美;三、栩栩如生——《苏园六纪》的飞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园林艺术 飞动之美 苏园六纪
下载PDF
理解·宽容·建设性——关于2010年上半年几档相亲类电视节目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逄格炜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2,共3页
对于《非诚勿扰》等相亲类电视节目,我们不能为了美与善而无视真实,不能不顾好看地追求务实性,也不能怕传播错误信息就拒绝争议性信息。我们给予它们多一分理解、包容和建设性,少一分指责和粗暴干涉。
关键词 真实 观赏性 争议性 宽容
下载PDF
真实,还是谎言?——论电影《拆弹部队》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逄格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94,共2页
电影《拆弹部队》通过对美国兵与伊拉克人的视觉定位,使电影观众认同美国兵的视点;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艺术选择和加工,显现那些对美国兵有利的东西,遮蔽那些对美国兵不利的东西,从而重新书写了伊拉克战争,特别是其中伤亡、杀人的正义性... 电影《拆弹部队》通过对美国兵与伊拉克人的视觉定位,使电影观众认同美国兵的视点;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艺术选择和加工,显现那些对美国兵有利的东西,遮蔽那些对美国兵不利的东西,从而重新书写了伊拉克战争,特别是其中伤亡、杀人的正义性、战争中的角色扮演等问题。因此,电影《拆弹部队》用真实的材料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伊拉克战争的历史,客观上起到了开脱美国人在伊拉克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弹部队》 谎言 遮蔽
下载PDF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三次创作高潮 被引量:1
5
作者 逄格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80年代下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唱响的是社会政治主旋律,第二次创作高潮在艺术上全面开花,第三次创作高潮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 创作高潮 一口菜饼子
下载PDF
浅论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逄格炜 唐传成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9-92,共4页
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电视艺术活动,由此决定基本研究课题是电视艺术创作论、电视艺术接受论、电视艺术文本研究、电视艺术的源泉与影响问题。电视艺术学是电视研究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本身又包括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艺术批评、... 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电视艺术活动,由此决定基本研究课题是电视艺术创作论、电视艺术接受论、电视艺术文本研究、电视艺术的源泉与影响问题。电视艺术学是电视研究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本身又包括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艺术批评、电视艺术史、电视艺术理论史和电视艺术批评史等五个更小的下位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活动 电视研究 艺术学
下载PDF
电影电视是不是综合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逄格炜 《大舞台》 2010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电影电视既是综合艺术,又不是综合艺术。具体来说,从一般特征来看,电影电视有综合性,是综合艺术;从本质特征来看,电影电视是整一的,谈不上综合性。
关键词 电影电视 综合艺术 一般特征 本质特征
下载PDF
影视剧人物塑造中的道德呼唤与重建——刘慧芳与牛鲜花之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逄格炜 《东南传播》 2009年第5期161-162,共2页
刘慧芳是传统道德的化身,而牛鲜花集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于一身。不同的女性形象特征源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刘慧芳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肩负的是呼唤传统道德的责任,而牛鲜花出现在2000年代末,肩负的是重建新的道德的责任。
关键词 刘慧芳 牛鲜花 呼唤 重建
下载PDF
跨世纪的电视文化景观——中国反腐电视剧的崛起 被引量:1
9
作者 逄格炜 吴海宁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世纪之交的几年里,中国反腐电视剧迅速崛起,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本文在历史地梳理反腐电视剧轰动效应的基础上,从艺术文本的角度剖析了这一效应得以形成的内部原因。
关键词 文化景观 轰动效应 题材优势
下载PDF
中国谍战剧反面人物塑造的艺术进步 被引量:1
10
作者 逄格炜 《声屏世界》 2013年第6期39-40,共2页
从1959年的《我的一家》算起,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已经历五十多年。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谍战电视剧不但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而且在技术条件、艺术水准、美学追求、文化内涵、生产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反面人物... 从1959年的《我的一家》算起,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已经历五十多年。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谍战电视剧不但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而且在技术条件、艺术水准、美学追求、文化内涵、生产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演变入手,管窥中国谍战电视剧的艺术进步。类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进步 中国 人物塑造 《我的一家》 人物形象塑造 1959年 电视剧 技术条件
下载PDF
论电视剧里的台词与潜台词 被引量:1
11
作者 逄格炜 贾俊峰 《声屏世界》 2018年第11期34-35,共2页
在电视剧里,潜台词不等于台词。台词以语言形式存在,而潜台词本身不以语言形式存在;台词是有形的,故而是有限的,而潜台词是无形的,故而是玩味不尽的;潜台词比台词重要得多;潜台词比台词更真实可信。因此,在写电视剧对白的时候,要努力写... 在电视剧里,潜台词不等于台词。台词以语言形式存在,而潜台词本身不以语言形式存在;台词是有形的,故而是有限的,而潜台词是无形的,故而是玩味不尽的;潜台词比台词重要得多;潜台词比台词更真实可信。因此,在写电视剧对白的时候,要努力写出潜台词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台词 潜台词 真实
下载PDF
论反腐电视剧中的担当意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逄格炜 刘宗林 《东南传播》 2008年第8期126-127,共2页
中国反腐电视剧中有一种担当意识。这种意识见诸正面反腐英雄人物形象、源于创作者本人、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关键词 反腐电视剧 担当意识 反腐英雄
下载PDF
论电视剧对白段落间的关联性
13
作者 逄格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4-106,共3页
一部电视剧由许多对白段落构成。各个对白段落按一定的顺序以特定方式镶嵌在情节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对白段落都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对白段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为明显地体现在相邻两个对白段落之间。为了揭示电... 一部电视剧由许多对白段落构成。各个对白段落按一定的顺序以特定方式镶嵌在情节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对白段落都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对白段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为明显地体现在相邻两个对白段落之间。为了揭示电视剧对白段落间的关联性,在本节里笔者将直击相邻两个对白段落之间的关系,辐射不相邻的对白段落之间的关系。一、历时关系一般来说,在单线叙事的电视剧(或电视剧片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方式 因果关系 互文关系 后新时期 空镜子 共时 陕西会馆 翟志刚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下载PDF
中国电影批评30年流变
14
作者 逄格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4,共2页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主要出现了电影文学批评、电影形式主义批评、电影专业批评和电影文化批评四种批评方法和类型。电影文学批评关注的是电影的文学素质,电影形式主义批评关注的是电影的形式特点,电影专业批评关注的是电影语言本...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主要出现了电影文学批评、电影形式主义批评、电影专业批评和电影文化批评四种批评方法和类型。电影文学批评关注的是电影的文学素质,电影形式主义批评关注的是电影的形式特点,电影专业批评关注的是电影语言本身和创作技巧,而电影文化批评关注的是电影的意义及其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批评 电影文学批评 电影文化批评 意义
下载PDF
《中国达人秀》的消费主义批判
15
作者 逄格炜 何志钧 《现代视听》 2012年第1期74-77,共4页
从本质上讲,《中国达人秀》是消费主义的,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仪式、故事、梦想、情感等元素的消费上。因为这些元素都被编入了作为文化产业的电视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创作者、播出方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视率的手段,所以无可避免地带上了铜臭气。
关键词 中国达人秀 仪式 故事 梦想 情感
下载PDF
编剧教学不能顾此失彼——在编剧教学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16
作者 逄格炜 《大舞台》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前编剧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内轻课外、重教书轻育人等偏失,这是不对的。编剧教学应该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既重课内又重课外、既重教书又重育人。
关键词 编剧教学 技能 课外 育人
下载PDF
试论电影《硬汉》的辩证法
17
作者 逄格炜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5期24-25,共2页
电影《硬汉》的好是辨证的:老三不是一个正常人,但他的精神品质比正常人还正常;电影《硬汉》是虚构的,但它在艺术上是真实的;老三,以及整部电影《硬汉》寄予了创作者的理想,又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关键词 辩证 虚构 理想
下载PDF
情境喜剧的体式与创新
18
作者 逄格炜 于珈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本文首先总结了情境喜剧的体式特点:场景相对简单、情境是特定的和以对话见长,然后,针对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提出在坚持基本体式的基础上情境喜剧如何推陈出新的问题。
关键词 情境喜剧 场景 情境
下载PDF
体味苦难 追求快乐——电影《和你在一起》
19
作者 逄格炜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名导小传: 陈凯歌,中国知名导演。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5年以一部《黄土地》蜚声海内外,被《亚洲周刊》评为“过去25年亚洲最好的电影”。在此之后,他又出色地执导了《边走边唱》、《孩子王》、《霸王别... 名导小传: 陈凯歌,中国知名导演。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5年以一部《黄土地》蜚声海内外,被《亚洲周刊》评为“过去25年亚洲最好的电影”。在此之后,他又出色地执导了《边走边唱》、《孩子王》、《霸王别姬》等影片。这些电影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胆地艺术探索深受电影专家和普通观众的好评。近期由他着力打造、倾情推出的《和你在一起》,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小提琴 电影 传统教学法 参加选拔赛 独特的艺术风格 《霸王别姬》 《黄土地》 电视文学 艺术探索
下载PDF
独树一帜 自成风流——王海鸰电视剧作风格初探
20
作者 逄格炜 《声屏世界》 2013年第2期38-39,共2页
王海鸰电视剧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作为电视剧作家,王海鸰的创作起步于1992年的《爱你没商量》。那时是王朔带着写,王海鸰还谈不上自己的风格。1997年,王海鸰推出了自己的独立之作——《妈妈今晚去远航》。虽然这部电视剧只有上下两集,影... 王海鸰电视剧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作为电视剧作家,王海鸰的创作起步于1992年的《爱你没商量》。那时是王朔带着写,王海鸰还谈不上自己的风格。1997年,王海鸰推出了自己的独立之作——《妈妈今晚去远航》。虽然这部电视剧只有上下两集,影响力也不大,但却开启了王海鸰个人创作风格的探索之路。1999年的《牵手》、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王海鸰 电视剧 剧作家 《中国式离婚》 风流 《牵手》 影响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