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75例结肠癌手术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逯晓波 李晓霞 +1 位作者 董光辉 喻卫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手术病例 结肠癌 辽宁省肿瘤医院 流行病学特征 大肠外科 癌患者
下载PDF
铅致新生大鼠脑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某些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逯晓波 陈葆春 +3 位作者 于丽华 李北利 刘秋芳 蔡原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发育期铅暴露所致神经毒性机制。方法 母鼠从怀孕始至仔鼠出生后 7d染铅致新生大鼠染铅模型 ,测定新生大鼠血、脑铅含量 ;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谷胱甘肽 (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另外应用原... 目的 探讨发育期铅暴露所致神经毒性机制。方法 母鼠从怀孕始至仔鼠出生后 7d染铅致新生大鼠染铅模型 ,测定新生大鼠血、脑铅含量 ;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谷胱甘肽 (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另外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脑组织海马区及其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结果 染铅使出生后 7d幼鼠脑LPO水平升高 ,GSH含量下降 ,SOD活性降低 ,且海马区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 (高剂量染铅组每计数 10 0个细胞中凋亡细胞数为 2 2 6 7± 4 0 3,而对照组为 17 44± 3 32 ,P <0 0 5。)结论 铅所致发育神经毒性可能与活性氧自由基 (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脑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发育神经毒性
下载PDF
铅对幼鼠脑海马区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逯晓波 郑丽舒 +3 位作者 吕相征 李北利 蔡原 陈葆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 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所致幼鼠染铅模型 ,测定出生后 7天、2 1天幼鼠血铅、脑铅含量 ;同时测定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血铅、脑铅测定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Bcl- 2、Fas蛋白... 目的 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所致幼鼠染铅模型 ,测定出生后 7天、2 1天幼鼠血铅、脑铅含量 ;同时测定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血铅、脑铅测定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Bcl- 2、Fas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果 对于出生后 7天幼鼠 ,染铅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脑组织Bcl- 2蛋白表达降低 ,而Fas蛋白表达升高 ;但对于出生后 2 1天幼鼠 ,则没有这种改变。结论 染铅可能通过改变发育期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数量改变 ,从而导致铅的发育神经毒性目的 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所致幼鼠染铅模型 ,测定出生后 7天、2 1天幼鼠血铅、脑铅含量 ;同时测定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血铅、脑铅测定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Bcl- 2、Fas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果 对于出生后 7天幼鼠 ,染铅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脑组织Bcl- 2蛋白表达降低 ,而Fas蛋白表达升高 ;但对于出生后 2 1天幼鼠 ,则没有这种改变。结论 染铅可能通过改变发育期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数量改变 ,从而导致铅的发育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神经毒性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FAS蛋白
下载PDF
ERCC1蛋白表达及对草酸铂细胞毒作用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逯晓波 安春丽 +1 位作者 Tahar Van Der Straaten 董光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目的建立表达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ERCC1)蛋白细胞系,评价ERCC1表达对草酸铂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由人肠癌肿瘤组织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ERCC1基因片段,Gateway定向克隆技术转染UV20细胞后,细胞抑制率测定(SRB)评价草酸铂的... 目的建立表达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ERCC1)蛋白细胞系,评价ERCC1表达对草酸铂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由人肠癌肿瘤组织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ERCC1基因片段,Gateway定向克隆技术转染UV20细胞后,细胞抑制率测定(SRB)评价草酸铂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获得转染成功的UV20-ERCC1细胞,West-ern blot证实ERCC1的表达,细胞抑制率测定(SRB)分析表明,ERCC1表达水平增加与草酸铂敏感性降低密切相关。结论Gateway可成功构建包含ERCC1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提供体外研究ERCC1基因功能平台。草酸铂细胞毒作用与ERCC1基因表达水平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GATEWAY技术 肿瘤耐药性 草酸铂
下载PDF
铅致幼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逯晓波 吕相征 +3 位作者 郑丽舒 李北利 刘秋芳 蔡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铅的发育神经毒性。方法 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仔鼠血、脑铅含量 ,取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染铅使出生后 7天幼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的细胞...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铅的发育神经毒性。方法 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仔鼠血、脑铅含量 ,取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染铅使出生后 7天幼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 ,但对出生后 2 1天幼鼠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铅可通过增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而表现出发育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海马 细胞凋亡 发育神经毒性 毒理学
下载PDF
青年结肠癌的多因素生存分析(附122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逯晓波 李晓霞 +2 位作者 蔡敬怡 李莉 刘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167-2169,共3页
目的:通过对122例青年结肠癌患者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结肠癌病例的病案资料,建立数据库,确定年龄≤40岁病例为青年结肠癌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从一般临床资料及术中病理特征两... 目的:通过对122例青年结肠癌患者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结肠癌病例的病案资料,建立数据库,确定年龄≤40岁病例为青年结肠癌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从一般临床资料及术中病理特征两方面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癌胚抗原阳性、重复癌的发生、腹膜种植、肝脏转移、Duck分期、肿瘤体积大小是影响青年结肠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结肠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预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结肠癌 生存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
下载PDF
DEHP短期重复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逯晓波 刘秋芳 +4 位作者 靳翠红 闫春晓 杜文聪 蔡静仪 毕建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亚急性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初断乳雄性Wistar大鼠用10mg/kg/d、100mg/kg/d、1000mg/kg/d DEHP连续灌胃染毒30天。动态观察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变化;Morris水... 目的:初步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亚急性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初断乳雄性Wistar大鼠用10mg/kg/d、100mg/kg/d、1000mg/kg/d DEHP连续灌胃染毒30天。动态观察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于2周及4周后动态测定神经行为学变化。染毒结束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全脑。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DTNB法检测GSH水平及GSH-PX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分析SOD活力。结果: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增加,大鼠体重增长受限;无论2周末或4周末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神经行为变化不明显;脂质过氧化水平及抗氧化酶活力亦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短期重复DEHP染毒初断乳大鼠尚未引起神经行为异常,未引起脑氧化损伤改变。对于DEHP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神经行为 脂质过氧化 短期重复暴露
下载PDF
草酸铂对CHO细胞系野生型AA8和突变型UV20的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逯晓波 蔡原 +1 位作者 刘秋芳 安春丽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0,191,共4页
目的探讨交叉互补集团1基因(ERCC1)蛋白在草酸铂毒性作用的影响,找寻草酸铂药物抵抗性的关键因子。方法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野生型AA8以及ERCC1表达缺失型UV20可以作为细胞对照模型。SRB细胞抑制率实验、改良彗星实验、Rad51免疫荧光实... 目的探讨交叉互补集团1基因(ERCC1)蛋白在草酸铂毒性作用的影响,找寻草酸铂药物抵抗性的关键因子。方法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野生型AA8以及ERCC1表达缺失型UV20可以作为细胞对照模型。SRB细胞抑制率实验、改良彗星实验、Rad51免疫荧光实验评价草酸铂染毒后不同时点的DNA损伤程度。结果AA8和UV20对草酸铂的敏感性不同,IC50相差近16倍。改良彗星实验和Rad51免疫荧光实验同时表明,AA8与UV20相比,具有修复草酸铂所致DNA损伤能力。结论ERCC1蛋白具有重要的核酸内切酶功能,对于修复草酸铂所致DACH-Pt-DNA加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补集团1基因 草酸铂 DNA损伤与修复 细胞模型
下载PDF
铅致幼鼠脑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逯晓波 李北利 +5 位作者 欧阳煜宏 汤艳清 靳翠红 刘秋芳 金亚平 蔡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铅致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及用维生素E(VitaminE ,VE)干预所致幼鼠模型 ,测定出生后第 7,2 1d幼鼠脑的脂质过氧化产物 (lipidperoxidativeproduct ,LPO)水平 ,谷胱甘肽 ... 目的 :探讨铅致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及用维生素E(VitaminE ,VE)干预所致幼鼠模型 ,测定出生后第 7,2 1d幼鼠脑的脂质过氧化产物 (lipidperoxidativeproduct ,LPO)水平 ,谷胱甘肽 (glutathione ,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活力。 结果 :无论出生后 7d还是 2 1d ,中、高剂量染铅组幼鼠脑组织LPO水平升高、SOD活力下降 (P <0 .0 5 ,P <0 .0 1) ;出生后 7d幼鼠高剂量染铅组GSH含量下降 (P <0 .0 5 ) ;出生后 2 1d中剂量染铅组CAT活力下降 (P <0 .0 5 ) ;且VE拮抗了这种脂质过氧化作用 (P <0 .0 5 )。结论 :铅可能通过增强脑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致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鼠 脂质过氧化 实验研究 发育神经毒性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测定大肠癌细胞系中ERCC1mRNA水平及草酸铂药物抵抗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逯晓波 王雪莲 +2 位作者 李晓霞 刘嵘 安春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草酸铂处理前后ERCC1 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肠癌细胞中ERCC1表达与草酸铂药物抵抗性的关联。方法以标准化肠癌细胞为研究模型,SRB细胞抑制率实验评价不同肠癌细胞对草酸铂的敏感性,实时定量PCR测定草酸铂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不... 目的分析草酸铂处理前后ERCC1 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肠癌细胞中ERCC1表达与草酸铂药物抵抗性的关联。方法以标准化肠癌细胞为研究模型,SRB细胞抑制率实验评价不同肠癌细胞对草酸铂的敏感性,实时定量PCR测定草酸铂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肠癌细胞对草酸铂的敏感性不同。草酸铂处理前后ERCC1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无论草酸铂处理前后,IC50与ERCC1 mRN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肠癌细胞对草酸铂的敏感性与肠癌细胞中固有的ERCC1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可能作为预测草酸铂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基因(ERCC1) 大肠癌细胞系 草酸铂 药物抵抗性
下载PDF
孕哺期染铅对幼鼠脑微量元素、SOD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逯晓波 蔡原 +2 位作者 金亚平 安利 李北利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孕哺期铅暴露所致仔代发育期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母鼠从妊娠起始至仔鼠出生后7d染铅,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及火焰法测定出生后7d仔鼠的血、脑铅及脑组织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孕哺期铅暴露所致仔代发育期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母鼠从妊娠起始至仔鼠出生后7d染铅,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及火焰法测定出生后7d仔鼠的血、脑铅及脑组织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外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脑海马区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的改变。结果染铅使仔鼠血铅、脑铅水平升高,脑微量元素铜有下降趋势,同时脑LPO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且海马区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尤其体现在高剂量染铅组。结论铅的发育神经毒性与中枢神经系统铜等微量元素的改变、抗氧化能力下降及由此所致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凋亡 神经发育毒性
下载PDF
草酸铂耐药性与ERCC1基因表达相关性
12
作者 逯晓波 安春丽 +1 位作者 喻卫红 孟庆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草酸铂 ERCC1 进展期大肠癌 个体化治疗方案 耐药性 化疗敏感性 原代细胞培养 半数致死浓度 有效治疗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可变剪接及非编码RNA调控网络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及预后生物学标志的意义
13
作者 逯晓波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01-305,309,共6页
环境致癌因子攻击DNA等生物大分子造成DNA原始损伤,成为细胞癌变的起始动力。但机体存在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DNA修复基因作为首类环境应答基因,其遗传多态性一直是恶性肿瘤易感及预后生物标志研究的... 环境致癌因子攻击DNA等生物大分子造成DNA原始损伤,成为细胞癌变的起始动力。但机体存在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DNA修复基因作为首类环境应答基因,其遗传多态性一直是恶性肿瘤易感及预后生物标志研究的热点。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基于碱基序列改变的单核昔酸多态性及单体型显然不足以全面反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态性,而表观遗传学RNA调控领域的研究进展却拓宽了相应的研究思路。DNA修复基因可变剪接及非编码RNA调控网络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及预后生物学标志的研究及意义备受关注。本研究对体现蛋白质多样性及疾病表达复杂性的可变剪接及包括microRNA、lncRNA、circRNA在内的非编码RNA调控网络调控DNA修复基因的作用及其在环境致癌因子所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 环境致癌因子 遗传多态性 可变剪接 非编码RNA调控网络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雪莲 逯晓波 +2 位作者 安春丽 姜晶 尹香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E6基因为靶点,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基因组中恶性转化基因E6、E7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细胞培养液阴... 目的: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E6基因为靶点,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基因组中恶性转化基因E6、E7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无关序列siRNA对照组(无关序列对照组)及转染HPV18 E6-siRNA实验组(siRNA实验组)。设计并合成HPV18 E6-siRNA及无关序列siRNA,转染Hela细胞后,RT-PCR检测转染后48、120 h细胞内HPV18E6、E7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48 h细胞内HPV18 E7和P53蛋白的变化。结果:siRNA转染Hela细胞的效率约为85%。siRNA转染后48 h,实验组细胞内HPV18E6、E7mRNA及E7蛋白含量降低,其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3.33%、36.78%及33.84%;实验组细胞内P53蛋白含量增加,其含量为阴性对照组的2.194倍。siRNA转染后120 h,实验组细胞HPV18E6、E7mRNA含量恢复为阴性对照组的90.91%、101.60%。结论:HPV18 E6-siRNA体外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HPV18E6、E7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肿瘤抑制因子P53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宫颈癌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E6基因 E7基因 P53
下载PDF
肺癌患者耶氏肺孢子菌的隐性感染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雪莲 孙晓红 +1 位作者 逯晓波 安春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检查肺癌患者的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P.jiroveci)的隐性感染情况,为癌症患者的化疗、肺孢子菌肺炎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50份未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的肺癌旁肺组织标本及其相关信息,采用Giemsa、GMS病原学染... 目的检查肺癌患者的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P.jiroveci)的隐性感染情况,为癌症患者的化疗、肺孢子菌肺炎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50份未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的肺癌旁肺组织标本及其相关信息,采用Giemsa、GMS病原学染色法和PCR扩增技术检测该组患者P.jiroverci的自然隐性感染率。并对感染者的年龄及性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Giemsa、GMS、PCR三种方法检测到P.jiroveci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Giemsa法2%;GMS法10%;PCR法为16%。X2检验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组患者的P.jiroveci隐性感染情况无性别及年龄相关性。结论肺癌患者携带P.jroveci病原体,感染率为16%,提示这类患者存在发生肺孢子菌肺炎和成为传染源的潜在危险。对比本实验采用的三种检测方法,以PCR技术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耶氏肺孢子菌(P.jiroveci) 隐性感染
下载PDF
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敬华 蔡原 +2 位作者 逯晓波 靳翠红 巫生文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在卫生毒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评价PBL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 目的在卫生毒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评价PBL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个班级随机确定为PBL方式组和传统方式组。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研究PBL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影响。结果 PBL方式组课程考试分数、优秀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方式组。PBL方式组对"拓宽视野、强化知识记忆、增加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独立思索能力、提升语意表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研究能力、提升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协作交流能力"方面的认可率也显著高于传统方式组。结论 PBL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卫生毒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强化知识记忆、增加学习兴趣,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卫生毒理学 预防医学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草酸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与ERCC1、ERCC2/XPD基因多态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尚辉 范婷 +1 位作者 肖莎 逯晓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DNA修复基因ERCC1、ERCC2单核苷酸多态与草酸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 Med、维普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全面检索2000-2010年间发表的关于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铂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关系的... 目的评价DNA修复基因ERCC1、ERCC2单核苷酸多态与草酸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 Med、维普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全面检索2000-2010年间发表的关于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铂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关系的队列研究,按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信息,应用Revman 4.2软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Peto法)或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RR值及95%可信区间,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估计。结果本研究纳入国内外8篇合格文献,其中ERCC1 118位点5篇(包括了534例患者),C/C的总反应率为79.19﹪(175/221),C/T和T/T的总反应率为67.73﹪(212/313);异质性检验显示,χ2=5.32,P=0.2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合并RR值为1.24,95﹪CI(1.11,1.38)。XPD/ERCC2 751位点3篇(包括了261例患者),C/C的总反应率为57.53﹪(42/73),C/A和A/A的总反应率为64.89﹪(122/188);异质性检验显示,χ2=11.52,P=0.00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RR值为0.93,95﹪CI(0.43,1.97)。将入选文献的研究对象按人群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RCC1 11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仅见于亚洲人群。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中ERCC1 118位密码子基因型C/C化疗敏感性优于C/T或T/T基因型,尤其在亚洲人群中,这种敏感性尤为突出。而ERCC2 751位密码子C/C基因型化疗敏感性与C/A或A/A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ERCC2 草酸铂 进展期结直肠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ERCC2/XPD基因缺失对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莎 刘秋芳 +4 位作者 徐韬钧 关阳阳 靳翠红 李丹丹 逯晓波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2/Xeroderma pigmentosum D,ERCC2/XPD)在苯并[a]芘所诱导的细胞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野生型AA8和ERCC2表达...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2/Xeroderma pigmentosum D,ERCC2/XPD)在苯并[a]芘所诱导的细胞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野生型AA8和ERCC2表达缺失型UV5作为细胞对照模型,MTT法比较两种细胞经苯并[a]芘处理后细胞抑制率的差别;彗星试验和Rad51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苯并[a]芘处理及修复24h后细胞DNA损伤修复的情况。结果:与野生型AA8细胞相比,UV5细胞对苯并[a]芘所致损伤更加敏感,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彗星试验和Rad51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UV5细胞由于缺失ERCC2/XPD基因,修复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能力降低(P<0.05)。结论:ERCC2/XPD蛋白在核苷酸切除修复中发挥解旋作用,对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修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 苯并[A]芘 核苷酸切除修复 AA8 UV5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教学中的践行与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翠红 李莹 +4 位作者 巫生文 杨敬华 张国培 肖明扬 逯晓波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与统一难度测试题普查2016级与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用满意度调查、成绩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等综合评价线上线下混合...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与统一难度测试题普查2016级与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用满意度调查、成绩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等综合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总体成绩与线下教学模式相当(P>0.05),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增强。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毒理学教学中有益的教育改革方向,但具体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城市新贫困人群生命质量多元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嵘 刘扬 +5 位作者 付华鹏 于佳明 欧凤荣 高倩 董光辉 逯晓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1-962,共2页
目的对城市下岗人群生命质量进行多元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沈阳市某社区103名下岗失业贫困人群(新贫困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与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进行多元分析比较,评价其生命质量。结果城市下岗者、贫困... 目的对城市下岗人群生命质量进行多元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沈阳市某社区103名下岗失业贫困人群(新贫困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与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进行多元分析比较,评价其生命质量。结果城市下岗者、贫困者及非贫困者人群的生命质量从8个维度综合来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人群生命质量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度的C值分别为0·35,0·04和1·00。结论城市新贫困人群的生命质量接近于贫困人群,但远远低于非贫困人群,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城市新贫困人群的生命质量向更加恶劣的趋势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贫困人群 生命质量 多变量方差分析 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