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月球着陆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逯运通 宋顺广 +1 位作者 王春洁 曾福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工况下的着陆动力学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着陆器着陆的缓冲性能分析结果,包括主支柱最大缓冲行程、左右辅助支柱最大缓冲行程、最大质心加速度响应;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着陆器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的着陆器缓冲试验提供了动力学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从能量角度对月球着陆器的着陆过程进行分析,弥补了缓冲试验难以进行能量分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器 刚柔耦合模型 动力学分析 缓冲试验
下载PDF
返回器着陆缓冲技术途径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逯运通 张旭辉 +3 位作者 李青 张正峰 黄俊 邢立坤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返回器在着陆或着水瞬间将受到一定的冲击载荷,为了保护宇航员及器上产品的安全,返回器需要具备着陆缓冲能力。文章对返回器当前主流的着陆缓冲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包括主结构着陆缓冲、海面溅落式缓冲、气囊式着陆缓冲、反推发动机... 返回器在着陆或着水瞬间将受到一定的冲击载荷,为了保护宇航员及器上产品的安全,返回器需要具备着陆缓冲能力。文章对返回器当前主流的着陆缓冲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包括主结构着陆缓冲、海面溅落式缓冲、气囊式着陆缓冲、反推发动机着陆缓冲等,并对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MPCV和CST-100等典型返回器的着陆缓冲设计及验证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着陆腿式着陆缓冲、反向重构式着陆缓冲、充气隔热罩着陆缓冲等返回器新型着陆缓冲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返回器的各种着陆缓冲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比较,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返回器着陆缓冲途径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器 着陆缓冲 着陆冲击 航天返回
下载PDF
一种深空粒子采样返回探测器构型设想 被引量:3
3
作者 逯运通 张正峰 +1 位作者 傅子敬 张旭辉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以太阳风粒子、深空尘埃等为目标的采样返回探测任务是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对"星尘号""起源号"两个典型采样返回探测器的构型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其主要构型特点。结合我国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 以太阳风粒子、深空尘埃等为目标的采样返回探测任务是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对"星尘号""起源号"两个典型采样返回探测器的构型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其主要构型特点。结合我国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深空粒子采样返回探测器构型的设想:总体构型由长方形主体和流线型返回器组成,主体构型适应于承载返回器和其他装器设备,返回器构型适应于样品收集和再入返回气动外形。设计方案采用了充气式采样器进行粒子收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折叠效率高、展开可靠、工程实施简单等特点,并采用了可重复收拢展开的太阳翼,能够适应收集不同类型深空粒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粒子探测 构型 采样返回
下载PDF
多舱段航天器振动基频分配速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青 逯运通 赵会光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多舱段航天器在研制阶段初期面临着如何分配各舱段基频以及确认基频分配方案是否满足运载火箭方要求的问题,但在这个阶段各舱段的设计尚未定型,建立航天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缺少必要的输入且时间成本较高,无法满足设计迭代和优化的需求。... 多舱段航天器在研制阶段初期面临着如何分配各舱段基频以及确认基频分配方案是否满足运载火箭方要求的问题,但在这个阶段各舱段的设计尚未定型,建立航天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缺少必要的输入且时间成本较高,无法满足设计迭代和优化的需求。文章采用多段杆模型模拟航天器的纵向振动特性,采用多段梁模型模拟航天器的横向振动特性,基于基频等效原则建立航天器舱段设计参数与梁杆模型参数的数学关系,分别推导多段杆和多段梁的振动频率方程,提出多舱段航天器振动基频分配速算方法。通过某月球探测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数据和力学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验证基频分配方案的正确性,并为开展设计优化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舱段航天器 振动特性 基频分配 梁杆模型 模态分析 力学试验
下载PDF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构型布局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逯运通 张正峰 +8 位作者 李海飞 刘欣 舒燕 田娜 李齐 王刚 郭璠 张萃 曹瑞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是我国首次深空再入返回的航天器,具有空间紧凑、耦合性强、质心要求高、精度要求高等技术难点.对返回器的构型布局总体设计及关键实现环节进行了描述,包括轻小型密闭舱体的构型布局设计、推力器的一体化布局、高精...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是我国首次深空再入返回的航天器,具有空间紧凑、耦合性强、质心要求高、精度要求高等技术难点.对返回器的构型布局总体设计及关键实现环节进行了描述,包括轻小型密闭舱体的构型布局设计、推力器的一体化布局、高精度质心配平设计与实现、关键单机布局与精度保持设计、基于双斜面的精测方法及验证等,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返回器的总装设计与系统集成,通过了地面与飞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地返回 高速再入 返回器 高精度 构型布局 总装设计
原文传递
探月工程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防热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5
6
作者 董彦芝 刘峰 +8 位作者 杨昌昊 张高 赵建设 罗晓光 欧东斌 梁馨 郭梅梅 马彬 逯运通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本文针对月地高速再入返回的高焓、二次大气层再入、高热流密度峰值与长加热时间耦合的气动加热环境特点,提出了飞行器防热系统设计方案,研制了七种新型碳硅复合烧蚀防热材料,建立了防热系统分析模型,并完成了地面试验验证.经对飞行试... 本文针对月地高速再入返回的高焓、二次大气层再入、高热流密度峰值与长加热时间耦合的气动加热环境特点,提出了飞行器防热系统设计方案,研制了七种新型碳硅复合烧蚀防热材料,建立了防热系统分析模型,并完成了地面试验验证.经对飞行试验数据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防热系统的实际性能与设计预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地返回 烧蚀 防热系统 设计 验证
原文传递
适应斜落着陆冲击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及验证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刚 董彦芝 +6 位作者 杨昌昊 刘峰 马彬 张萃 田鑫 张正峰 逯运通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2,共9页
针对探月工程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着陆结构轻量化要求和钝头体斜落着陆冲击特点,提出了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案,研究了受力形式,采取数值仿真手段和地面着陆冲击试验,获得了返回器着陆结构减重8.4%的效果,满足了着陆性能要求.
关键词 斜落 着陆冲击 轻量化 一体化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