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建墓棺床石刻乐伎弄佛曲说探证 被引量:7
1
作者 乃鹏 《四川文物》 1997年第3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龟兹乐 “胡部新声” 《霓裳羽衣》 王建 佛曲 床石 西方净土 乐伎 新唐书 器乐
下载PDF
“宾妓”——薛涛身份的准确定位 被引量:3
2
作者 乃鹏 《天府新论》 2004年第6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宾妓 薛涛 妓女 身份 定位
下载PDF
魏汉津及其雅乐乐律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魏汉津为北宋后期雅乐乐律的制订者,根据其雅乐乐律所制作的雅乐当时称之为《大晟乐》,又被以其名字命名为"魏汉津乐",具有极高的地位。其雅乐乐律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身为度",二是"中正律"。其雅乐乐... 魏汉津为北宋后期雅乐乐律的制订者,根据其雅乐乐律所制作的雅乐当时称之为《大晟乐》,又被以其名字命名为"魏汉津乐",具有极高的地位。其雅乐乐律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身为度",二是"中正律"。其雅乐乐律理论不仅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批判,也受到后人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汉津 雅乐 乐律 大晟乐 理论
下载PDF
谈王灼《碧鸡漫志》的审美标准——兼与颜飞林先生商榷 被引量:2
4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王灼于《碧鸡漫志》中提出了“中正”这一音乐思想。在王灼的心目中,“中正”二字其本意,实际上是谈乐律,而颜飞林却把这二字视为对词的审美标准,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其次,颜先生认为“雅”是王灼对词的审美标准之一,也并不无史料依据。... 王灼于《碧鸡漫志》中提出了“中正”这一音乐思想。在王灼的心目中,“中正”二字其本意,实际上是谈乐律,而颜飞林却把这二字视为对词的审美标准,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其次,颜先生认为“雅”是王灼对词的审美标准之一,也并不无史料依据。再次,补充了五点为颜先生所忽略了王灼对词的审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灼 《碧鸡漫志》 审美 中正
下载PDF
《荒书》校勘补 被引量:2
5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7-29,共3页
费密为蜀地新繁人,其所著《荒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历史上,《荒书》最早的刻本当为怡兰堂丛书本,此刻本是唐鸿学根据新繁严渭春所藏钞本付梓,刻成后又得新繁杨氏之钞本,遂据以雠对,复出校记35条。1985年2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费密为蜀地新繁人,其所著《荒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历史上,《荒书》最早的刻本当为怡兰堂丛书本,此刻本是唐鸿学根据新繁严渭春所藏钞本付梓,刻成后又得新繁杨氏之钞本,遂据以雠对,复出校记35条。1985年2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太和县御寇始末》一书,又以“外一中”的形式,把费密的《荒书》也一并出版。此书由谢伏琛标点,并作校注。然而此书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错讹。本校记以经唐鸿学校勘过的怡兰堂丛书本为底本,以《明史》、《平寇志》、《滟囊》、《明史纪事本末》、《圣武记》等有关著作为校本,另行出校35条,而谢伏琛已校者则不在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密 荒书 校补
下载PDF
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 被引量:1
6
作者 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石壕吏》一诗 ,向来被视为杜甫现实主义名篇之一 ,然而直至今日 ,诗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这两个人物的历史真实形象 ,却仍然无人揭示 ,并由此导致对此诗评价上的扭曲。本文认为 ,《石壕吏》中的老翁 ,乃一对国家社稷无责任心的逃避兵役者 ... 《石壕吏》一诗 ,向来被视为杜甫现实主义名篇之一 ,然而直至今日 ,诗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这两个人物的历史真实形象 ,却仍然无人揭示 ,并由此导致对此诗评价上的扭曲。本文认为 ,《石壕吏》中的老翁 ,乃一对国家社稷无责任心的逃避兵役者 ;石壕吏是一法律的执行者。杜甫此诗看似纯客观叙述 ,实际上是他既爱国又爱民的矛盾心理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壕吏》 杜甫 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傅正谷《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部分词语注释商榷
7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傅正谷先生《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一书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后较有影响 ,但该书对所选诗作中的一些词语的注释 ,多有不够准确之处 。
关键词 音乐舞蹈 词语注释 诗选 杂技 唐代 傅正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下载PDF
《〈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辨讹
8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石壕吏 老翁
下载PDF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发端四句注释再商榷
9
作者 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学者对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发端四句的注释不一,其中以萧涤非、廖仲安二先生的注释影响最大。本文在指出萧、廖注释不妥的同时,作出不同于萧、廖的全新的解释。
关键词 杜甫 诗作 注释 再商榷
下载PDF
读杜诗琐谈
10
作者 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 2008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针对与杜甫有关的四个问题重加认识。一、杜甫是弃官而非罢官华州司功参军,时间是在乾元元年腊月。二、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鱼会戏赠长歌》中的"姜"字,实为"秦"字之误。三、杜甫的"三吏"、"三... 本文针对与杜甫有关的四个问题重加认识。一、杜甫是弃官而非罢官华州司功参军,时间是在乾元元年腊月。二、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鱼会戏赠长歌》中的"姜"字,实为"秦"字之误。三、杜甫的"三吏"、"三别"六首诗非全作于乾元二年,其中《潼关吏》《垂老别》二诗,应作于乾元元年腊月杜甫由华州至洛阳途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行迹 写作时间
下载PDF
“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臆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乃鹏 《音乐探索》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隋书·音乐上》言及梁三朝设乐,第四十四为“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简称“寺子伎”)。从今人对此伎的标声迥异可以看出,相当多的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在内,并未能真正弄懂此伎之真意。本文认为梁时周... 《隋书·音乐上》言及梁三朝设乐,第四十四为“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简称“寺子伎”)。从今人对此伎的标声迥异可以看出,相当多的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在内,并未能真正弄懂此伎之真意。本文认为梁时周舍之《上云乐》诗,即是一首咏“寺子伎”之作,故是诗应是解开“寺子伎”之谜的一把钥匙。本文在分析周舍《上云乐》诗的基础上,对“寺子伎”的难点进行突破,认为所谓“寺子”即狮子,“胡舞”是指由扮成文康老胡从者的那部分演员表演的一种集体舞蹈。从训诂学和“寺子伎”的表演看,“登”应解释为立即,即刻;“连”应解释为连接。之所以要“登连”《上云乐》,实为梁武帝所作之《上云乐》,原本为独立存在的一组歌曲,现将梁武帝之《上云乐》同“文鹿师子”伎合在一起演出,是梁三朝时一种临时变通的演出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子伎 标点 礼乐 歌舞伎
下载PDF
唐“梨园”考辨 被引量:4
12
作者 乃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4-38,共5页
“梨园”并非玄宗首创,唐玄宗时的梨园即蓬莱宫侧的左右教坊。梨园不仅教习法曲、器乐,而且教习新声歌舞、俳优杂戏等。
关键词 梨园 唐玄宗时期 沿革 职能
下载PDF
“无心子”及其重编《金雀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28-33,44,共7页
《金雀记》是一出轻喜剧,作者为“无心子”,《金雀记》第三十出下场诗末句云“无心子燕市重编”,是《金雀记》的作者应为无心子无疑。 无心子除编有《金雀记》外,又作有《千祥记》。清·笠阁渔翁《笠阁批评旧戏目》于《千祥记》下记... 《金雀记》是一出轻喜剧,作者为“无心子”,《金雀记》第三十出下场诗末句云“无心子燕市重编”,是《金雀记》的作者应为无心子无疑。 无心子除编有《金雀记》外,又作有《千祥记》。清·笠阁渔翁《笠阁批评旧戏目》于《千祥记》下记云:“无心子作。”《千祥记》写汉代贾谊之父贾凤鸣八十娶妾生子的故事,其内容纯属凭空结撰。今能见到的无心子的剧作仅此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 主要特征 重编 类型化 《世说新语》 艺术典型 矛盾冲突 故事情节 封建伦理道德 家庭伦理道德
下载PDF
王建生平事迹考(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5-21,共7页
王建是中唐时期一位重要作家,然学术界对其研究却十分不够,特别是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更是如此。对于王建生平,大都以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王建传》为依据,如《全唐诗》王建小传、《词林纪事》王建小传、中华本《王建诗集》序言... 王建是中唐时期一位重要作家,然学术界对其研究却十分不够,特别是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更是如此。对于王建生平,大都以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王建传》为依据,如《全唐诗》王建小传、《词林纪事》王建小传、中华本《王建诗集》序言、徐澄宇《张王乐府》导言等大体上都宗辛氏之说。今之学者卞孝萱先生、谭优学先生,对王建生平诸多问题发隐补遗,作了辨析,纠正了《唐才子传》不少错误,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值得探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拟就以下八个问题略陈管见,余者俟后再加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事迹 《唐才子传》 张王乐府 谭优学 辛文房 《全唐诗》 中唐时期 秘书郎 校书郎 进士第
下载PDF
关于韦庄《章台夜思》诗之“章台”注 被引量:1
15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9-20,共2页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问世以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其中尤以陈婉俊的补注本更为风行:然陈婉俊的补注,虽被四藤吟社主人誉为“考覆精严”也难免有注释乖误之处。比如对卷五韦庄《章台夜思》诗之“章台”即误注为:“《汉书·...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问世以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其中尤以陈婉俊的补注本更为风行:然陈婉俊的补注,虽被四藤吟社主人誉为“考覆精严”也难免有注释乖误之处。比如对卷五韦庄《章台夜思》诗之“章台”即误注为:“《汉书·张敞传》:走马章台街,以便面拊马,注:章台,在长安中。”今之《唐诗三百首》几种新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台夜思 韦庄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走马章台 吟社 注本 补注 张敞传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下载PDF
读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杂记 被引量:1
16
作者 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 2001年第4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元稹 杜甫 中唐 诗歌 杜诗 诗人 杂记 唐诗 尊崇 学者
下载PDF
驳“唐代串演戏剧与梨园无涉”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任半塘先生《唐戏弄》第八章《杂考》之《梨园考》谓“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一说,加以辩驳,指出:玄宗时之所谓“梨园”,实由武德初即已存在的隶属于太常寺之梨园新院解体而成,即蓬莱宫侧之左右教坊。此教... 针对任半塘先生《唐戏弄》第八章《杂考》之《梨园考》谓“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一说,加以辩驳,指出:玄宗时之所谓“梨园”,实由武德初即已存在的隶属于太常寺之梨园新院解体而成,即蓬莱宫侧之左右教坊。此教坊亦习散乐,而唐代宫廷戏剧表演正隶属于散乐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串演戏剧 梨园
下载PDF
亦谈“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诗的兴盛”——与葛晓音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8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1-37,共7页
论文针对葛晓音先生《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诗的兴盛》一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展开争鸣,一是清乐的定义及清乐的范围,二是盛唐清乐是否衰落,三是盛唐时古乐府诗的兴盛是否以当时所谓崇尚雅正的思潮为背景。
关键词 清乐 古乐府诗 商榷
下载PDF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梨园二伎坊"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3期65-69,共5页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梨园二伎坊"考迟乃鹏《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为杜甫名篇之一。该诗不仅以绘写公孙大娘舞姿入神而为人称道,更重要者,诗歌运用欲抑先扬手法,吐露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沧桑巨变的...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梨园二伎坊"考迟乃鹏《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为杜甫名篇之一。该诗不仅以绘写公孙大娘舞姿入神而为人称道,更重要者,诗歌运用欲抑先扬手法,吐露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沧桑巨变的慨叹情怀。此诚如王嗣所云:此诗见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教坊 《教坊记》 太常寺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杜甫 太乐署 宜春 俗乐 剑器 新唐书
下载PDF
略论毛主席诗词的含蓄美
20
作者 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42-45,共4页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极为出类拔萃的诗人。毛主席具有极为深厚的古典诗词艺术修养,而于词这一形式尤然。其审美表趣继承了我国进步健康的审美传统,而又有新的发展,在含蓄美这一点上又显得特别突...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极为出类拔萃的诗人。毛主席具有极为深厚的古典诗词艺术修养,而于词这一形式尤然。其审美表趣继承了我国进步健康的审美传统,而又有新的发展,在含蓄美这一点上又显得特别突出。我国古代美学十分强调含蓄。所谓含蓄,是指从作品的表意角度来看,并不和盘托出,而是含意深远,隐然可见,妙在不依靠外在的披露,而靠对内在的体味。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沈祥龙所谓“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论词随笔》)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二十四诗品》 沈祥龙 论词随笔 古典诗词 审美传统 不著一字 古代美学 禽言 诗词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