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闲居读想录二题
1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皮黄忆语上世纪50年代初,我看过盐城京剧团的一次来苏演出,头牌坤角老生尹菊苹的打泡戏是"三斩一碰"(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碰碑)。海报一出,三天的戏票不到一天就全部售完,开场前的黑市票价竟翻了一倍,可见其在苏州京... 皮黄忆语上世纪50年代初,我看过盐城京剧团的一次来苏演出,头牌坤角老生尹菊苹的打泡戏是"三斩一碰"(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碰碑)。海报一出,三天的戏票不到一天就全部售完,开场前的黑市票价竟翻了一倍,可见其在苏州京戏迷心中的位置实非等闲。尹菊苹学的是刘(鸿声)派唱腔,以嗓音高亢挺拔、激昂流利见长。至今我还记得她那一句"叫焦赞"嘎调,一气上翻简直响遏行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酒 苏州人 京剧 民国时期 演出 本草纲目 酿酒 专业 上海 剧团
原文传递
画事二记
2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7年第6期71-73,共3页
沈宗维的《钟馗图》"一唱雄鸡天下白",1951年1月,吴县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消息传来.我意识到父亲的剥削生活必将受到历史的清算。果然,他不久就托人送来一捆旧书画,从信上一笔不苟的字迹看来,他的心态很平静。
关键词 钟馗 父亲 苏州 太平军 谋财害命 土匪 金银 柳亚子 紫罗兰 湖南人
原文传递
闲居读想录二题
3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拉杂话留园我家旧居在上塘街接官厅附近,去留园应该说不算太远。记得童年时,常由保姆背或搀着,经上津古桥,穿越大片外来出卖苦力人群聚居的棚户区到留园去玩耍。那里四时有名花陈列,还有猴、鹤、鸳鸯等动物展出,我最爱看的是孔雀开屏。
关键词 苏州 吴文化 名花 四时 对联 永善 湖石 百岁老人 地方 紫斑牡丹
原文传递
闲居读想录二题
4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闲话读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机关工作,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但还是忙里偷闲,向《新苏州报·闲话苏州》投稿。《闲话苏州》这个栏目,专登苏州的风俗民情,地方掌故,由陆文夫先生主编,一开始,就凸现了陆先生的编辑个性,用他自己的话... 闲话读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机关工作,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但还是忙里偷闲,向《新苏州报·闲话苏州》投稿。《闲话苏州》这个栏目,专登苏州的风俗民情,地方掌故,由陆文夫先生主编,一开始,就凸现了陆先生的编辑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专栏办得很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丘 读书方法 苏州 武则天 古文观止 白云 苏东坡 实践 五十年代 县志
原文传递
辨误
5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4年第2期51-51,共1页
闲居无所事,独坐乱翻书。在一本清人著作《订讹类编》中见到引《渔隐丛话》说,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金石录》作者赵明诚是景祐朝人称铁面御史赵抃的儿子。这样说来,李清照当然是赵抃的儿媳妇了。
关键词 李清照 北宋时期 赵明诚 类编 金石 御史 清人 人称 辨误 著作
原文传递
从五贤堂说到韦应物
6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4年第5期70-70,共1页
游虎丘,登上五十三参石级,在大雄宝殿东侧有一所五贤堂(旧称祠),竹树交柯,环境清幽。门额"旷代风流",由已故书法家祝嘉书写。步入殿堂,面对五位先贤的石刻画像,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堂中奉祀的是唐代先后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 游虎丘,登上五十三参石级,在大雄宝殿东侧有一所五贤堂(旧称祠),竹树交柯,环境清幽。门额"旷代风流",由已故书法家祝嘉书写。步入殿堂,面对五位先贤的石刻画像,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堂中奉祀的是唐代先后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宋代长洲令王禹偁、苏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刘禹锡 石刻画像 大雄宝殿 白居易 苏州 苏轼 虎丘塔 书法家 宋代
原文传递
蔡邕在苏州及其他
7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3年第3期75-75,共1页
东汉的蔡邕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书法家,熹平四年(175),蔡邕厘正六经后,就由他和堂溪典等几位善书者用隶书写了一遍,刻于太学门外,这就是有名的"熹平石经"。碑立,前去观摩者,日有车乘千余辆,街巷为塞。蔡邕又是个音乐家,有一次他... 东汉的蔡邕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书法家,熹平四年(175),蔡邕厘正六经后,就由他和堂溪典等几位善书者用隶书写了一遍,刻于太学门外,这就是有名的"熹平石经"。碑立,前去观摩者,日有车乘千余辆,街巷为塞。蔡邕又是个音乐家,有一次他的朋友请客,他应邀而去。刚走到门口,室内传出了琴声,蔡邕驻足细听。起初,琴声轻快流畅,不久转为阴沉肃杀。蔡邕大惊,正欲返身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熹平石经 苏州 琴声 书法家 隶书 音乐家 六经 善书 东汉
原文传递
与君闲聊蚁足书
8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3年第5期62-62,共1页
在书法发展史上,一般说来,有篆隶草正(楷)四种书体。楷书中特大号名摩崖擘窠,至小者日簪花蝇头。但还有一种更小的,直画点撇纤细如蚁足,故称蚁足书,亦称细字、细书(细黍)。书法领域中的擘窠书与蚁足书最为难写。因为擘窠大字必须书法家... 在书法发展史上,一般说来,有篆隶草正(楷)四种书体。楷书中特大号名摩崖擘窠,至小者日簪花蝇头。但还有一种更小的,直画点撇纤细如蚁足,故称蚁足书,亦称细字、细书(细黍)。书法领域中的擘窠书与蚁足书最为难写。因为擘窠大字必须书法家劲骨天纵,气度开张,而蚁足书以极纤细故,无从着力,又须波磔点画,圭角自然,照以放大镜,风神洒落,锋势具备,真是谈何容易。并佳皆妙者,首推后汉时一位姓师名宜官的人,他精于八法,"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书法发展 特大号 放大镜 纤细 楷书 蝇头 摩崖 篆隶 后汉
原文传递
采访忆昔
9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3年第2期75-76,共2页
新闻界前辈、老报人徐铸成说过:"生平最得意事,也像最失意、最倒霉、最意外的遭遇一样,一辈子不会轻易忘怀的。"人到老年,大多如此。我在半个世纪前梦境般的采访经历中,目睹的有些丑闻、闹剧,至今记忆犹新。1948年,我在《苏... 新闻界前辈、老报人徐铸成说过:"生平最得意事,也像最失意、最倒霉、最意外的遭遇一样,一辈子不会轻易忘怀的。"人到老年,大多如此。我在半个世纪前梦境般的采访经历中,目睹的有些丑闻、闹剧,至今记忆犹新。1948年,我在《苏报》任记者,分工负责对本城及现属吴中区的横泾、浦庄、石塘、渡村等乡镇的新闻采访。平时坐坐老式茶馆,泡上一壶乌龙茶,在报贩手中租来几份当天的各种报纸看看,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访 乌龙茶 徐铸成 分工负责 国民党 记者 新闻界 半个世纪 苏州 生平
原文传递
梨园忆语
10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3年第1期66-66,共1页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六、七岁时,常由父亲带着到戏馆里看戏。回家后,母亲问:"今天你看的什么戏?"我说:"不知道,只看见红面孔和白面孔打架。"引得大家都笑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了对京剧艺术的欣赏水平,尤其对老...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六、七岁时,常由父亲带着到戏馆里看戏。回家后,母亲问:"今天你看的什么戏?"我说:"不知道,只看见红面孔和白面孔打架。"引得大家都笑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了对京剧艺术的欣赏水平,尤其对老旦的唱腔情有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旦 京剧艺术 年龄增长 唱腔 欣赏 面孔 演员 母亲 大段 父亲
原文传递
放生池畔
11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3年第4期74-74,共1页
"广仁放生园池"读者也许不太熟悉。其实,就是戒幢律寺的西花园。人们习惯统称为"西园"而不及寺名。园中小山流泉(人工),树木葱茏,有湖心亭、九曲桥,波平如镜,游鱼跳跃;有的鱼横空直撞,有如一鹤冲天,更有在空间作36... "广仁放生园池"读者也许不太熟悉。其实,就是戒幢律寺的西花园。人们习惯统称为"西园"而不及寺名。园中小山流泉(人工),树木葱茏,有湖心亭、九曲桥,波平如镜,游鱼跳跃;有的鱼横空直撞,有如一鹤冲天,更有在空间作360度旋转的优美姿态,活泼泼地一派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园 曲桥 人工 绿毛龟 旋转 朱元璋 树木 跳跃 游鱼 习惯
原文传递
村名钩沉
12
作者 邓兆铭 《苏州杂志》 2002年第4期68-69,共2页
苏州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石桥,一所老宅,甚至一砖片瓦,都有它亮丽的来历和多彩的内涵。不过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有的地名虽然至今仍在使用,而它的出典,已不尽为人知了。散落在农村的尤其如此。吴中区渡村镇,有两个自然村,名上堡和下堡,... 苏州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石桥,一所老宅,甚至一砖片瓦,都有它亮丽的来历和多彩的内涵。不过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有的地名虽然至今仍在使用,而它的出典,已不尽为人知了。散落在农村的尤其如此。吴中区渡村镇,有两个自然村,名上堡和下堡,它的过去,就很值得一提。地以堡名,常见于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西太湖 村镇 街巷 明代 自然村 冲刷 砖片 地名 农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