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1
作者
邓同博
贾雪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截止,此时间段内合计纳入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完善患者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符合...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截止,此时间段内合计纳入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完善患者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手术标准后随机将其分为2组,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分别定义为LPFP组和PFNA组,LPFP组老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术治疗,PFNA组老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术后评价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评价并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手术时间,PFNA组(64.32±12.35)min少于LPFP组(80.48±11.42)min,P<0.05;对比术中出血PFNA组(159.78±23.26)ml少于LPFP组(442.58±37.34)ml,P<0.05;对比下地负重行走时间PFNA组(4.93±1.47)d早于LPFP组(8.67±1.65)d,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PFNA组发生1例(未发生46例),LPFP组发生7例(未发生40例),PFNA组发生率2.13%低于LPFP组14.89%,P<0.05。PFNA组术后3月Harris评分(82.63±7.64)分、术后6月Harris评分(91.53±6.17)分均高于LPFP组术后3月Harris评分(71.18±9.26)分、术后6月Harris评分(82.69±7.36)分,P<0.05;但PFNA组术后12月Harris评分(95.27±5.49)分与LPFP组术后12月Harris评分(91.82±6.63)分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 与LPFP相比,PFNA在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疗效相差无异,但是对比两种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明显为后者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PFNA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外侧韧带重建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治疗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前外侧韧带损伤的比较
2
作者
贾雪峰
吴青华
+8 位作者
邓同博
沈晓震
叶剑平
方贺
周荣昌
曹扬
陈有芬
杨骐宁
徐国红
《中国骨伤》
CAS
2024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外侧韧带重建术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术对合并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存在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外侧韧带重建术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术对合并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存在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损伤患者49例。其中29例接受ACL重建联合前外侧复合体修复为修复组,男23例,女6例;年龄20~37(27.5±4.8)岁;左侧13例,右侧1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20例接受ACL重建联合ALL重建术为重建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0~38(27.1±4.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轴移试验、KT 2000)、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辛辛那提体育活动量表(Cincinnati sports activity scale,CS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结果:49例均获得随访,修复组随访13~20(15.3±1.8)个月,重建组12~21(16.0±2.2)个月。两组患者术前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0级24例,1级5例;重建组中0级18例,1级2例,两组患者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T2000胫骨位移值分别为(9.39±0.77)mm(修复组)和(9.14±0.78)mm(重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KT 2000胫骨位移<3 mm有24例,3~5 mm有5例;重建组中<3 mm有18例,3~5 mm有2例;两组患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建组KT2000胫骨位移(1.30±0.86)mm小于修复组的(1.99±1.11)mm(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健侧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修复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范围要小于重建组(P<0.05)。两组术前膝关节Lysholm及C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Lysholm及CSAS评分均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而重建组Lysholm及CSAS评分要优于修复组(P<0.05);Tegner评分显示修复组16例恢复伤前活动水平,重建组17例恢复伤前水平,后者明显优于前者(P<0.05)。结论:相比前外侧复合体修复,ALL联合ACL重建治疗对合并高度轴移的ACL损伤患者能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这有利于减少ACL重建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
高度轴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邓同博
贾雪峰
+1 位作者
曹扬
周荣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和前外侧韧带(ALL)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ACL和ALL联合重建的4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再手术为应变量(非再手术=0,再手术=1),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和前外侧韧带(ALL)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ACL和ALL联合重建的4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再手术为应变量(非再手术=0,再手术=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再手术的风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7例(14.79%)再手术。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原因、性别、BMI、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均P<0.05),年龄、损伤侧、损伤至手术时间、外侧半月板治疗不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ACL和ALL重建后再手术率与既往报道单纯ACL重建后再手术率大致相当,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外侧韧带重建
再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1
作者
邓同博
贾雪峰
机构
金华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文摘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截止,此时间段内合计纳入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完善患者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手术标准后随机将其分为2组,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分别定义为LPFP组和PFNA组,LPFP组老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术治疗,PFNA组老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术后评价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评价并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手术时间,PFNA组(64.32±12.35)min少于LPFP组(80.48±11.42)min,P<0.05;对比术中出血PFNA组(159.78±23.26)ml少于LPFP组(442.58±37.34)ml,P<0.05;对比下地负重行走时间PFNA组(4.93±1.47)d早于LPFP组(8.67±1.65)d,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PFNA组发生1例(未发生46例),LPFP组发生7例(未发生40例),PFNA组发生率2.13%低于LPFP组14.89%,P<0.05。PFNA组术后3月Harris评分(82.63±7.64)分、术后6月Harris评分(91.53±6.17)分均高于LPFP组术后3月Harris评分(71.18±9.26)分、术后6月Harris评分(82.69±7.36)分,P<0.05;但PFNA组术后12月Harris评分(95.27±5.49)分与LPFP组术后12月Harris评分(91.82±6.63)分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 与LPFP相比,PFNA在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疗效相差无异,但是对比两种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明显为后者更优。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PFNA
疗效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外侧韧带重建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治疗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前外侧韧带损伤的比较
2
作者
贾雪峰
吴青华
邓同博
沈晓震
叶剑平
方贺
周荣昌
曹扬
陈有芬
杨骐宁
徐国红
机构
金华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24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基金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社发类重点(计划编号:2020-3-055)。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外侧韧带重建术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术对合并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存在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损伤患者49例。其中29例接受ACL重建联合前外侧复合体修复为修复组,男23例,女6例;年龄20~37(27.5±4.8)岁;左侧13例,右侧1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20例接受ACL重建联合ALL重建术为重建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0~38(27.1±4.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轴移试验、KT 2000)、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辛辛那提体育活动量表(Cincinnati sports activity scale,CS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结果:49例均获得随访,修复组随访13~20(15.3±1.8)个月,重建组12~21(16.0±2.2)个月。两组患者术前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0级24例,1级5例;重建组中0级18例,1级2例,两组患者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T2000胫骨位移值分别为(9.39±0.77)mm(修复组)和(9.14±0.78)mm(重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KT 2000胫骨位移<3 mm有24例,3~5 mm有5例;重建组中<3 mm有18例,3~5 mm有2例;两组患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建组KT2000胫骨位移(1.30±0.86)mm小于修复组的(1.99±1.11)mm(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健侧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修复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范围要小于重建组(P<0.05)。两组术前膝关节Lysholm及C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Lysholm及CSAS评分均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而重建组Lysholm及CSAS评分要优于修复组(P<0.05);Tegner评分显示修复组16例恢复伤前活动水平,重建组17例恢复伤前水平,后者明显优于前者(P<0.05)。结论:相比前外侧复合体修复,ALL联合ACL重建治疗对合并高度轴移的ACL损伤患者能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这有利于减少ACL重建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
前外侧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
高度轴移
Keywords
Anterior lateral ligamen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High-grade pivot shift
分类号
R686.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邓同博
贾雪峰
曹扬
周荣昌
机构
金华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412-1415,共4页
基金
社发类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20-3-055)。
文摘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和前外侧韧带(ALL)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ACL和ALL联合重建的4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再手术为应变量(非再手术=0,再手术=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再手术的风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7例(14.79%)再手术。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原因、性别、BMI、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均P<0.05),年龄、损伤侧、损伤至手术时间、外侧半月板治疗不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ACL和ALL重建后再手术率与既往报道单纯ACL重建后再手术率大致相当,内侧半月板治疗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外侧韧带重建
再手术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邓同博
贾雪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前外侧韧带重建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治疗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前外侧韧带损伤的比较
贾雪峰
吴青华
邓同博
沈晓震
叶剑平
方贺
周荣昌
曹扬
陈有芬
杨骐宁
徐国红
《中国骨伤》
CAS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联合重建术后的再手术率及其影响因素
邓同博
贾雪峰
曹扬
周荣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