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梅苷对辐射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
1
作者 邓君竹 吴建明 +3 位作者 易泰安 李跃跃 胡海洋 邹文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目的:研究杨梅苷对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和X射线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杨梅苷干预K562细胞后,利用镜下拍照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吉姆萨染色观察多倍体形成情况;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纤维型肌动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杨梅苷对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和X射线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杨梅苷干预K562细胞后,利用镜下拍照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吉姆萨染色观察多倍体形成情况;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纤维型肌动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表面抗原CD41^(+)/CD42b^(+)的表达,从而验证杨梅苷促进巨核细胞分化的活性。采用4Gy X射线辐射昆明小鼠建立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杨梅苷5、10 mg/kg组、阳性药rhTPO 3 000 U/kg组,给药第4、7、11 d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象。给药第11 d, 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细胞CD41^(+)/CD61^(+)表达水平。杨梅苷干预K562细胞后,蛋白印迹法检测MEK和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杨梅苷10、20、40μmol/L组可显著促进K562细胞体积增大,多倍体细胞数目增多,纤维型肌动蛋白荧光强度增强,CD41^(+)/CD42b^(+)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杨梅苷5、10 mg/kg组可显著加速X射线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血小板浓度的恢复(P<0.05或P<0.01),增强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脾细胞CD41^(+)/CD61^(+)的表达(P<0.01);杨梅苷10、20、40μmol/L组明显上调K562细胞MEK和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杨梅苷可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分化,促进X射线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血小板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苷 血小板减少症 巨核细胞分化 细胞外调节激酶 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用3种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纤维化效益风险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袁楚桥 邓君竹 +4 位作者 黄倩倩 王涛 李薇 蒋淼 邹文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49-2459,共11页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联用扶正化瘀胶囊(Fuzheng Huayu Capsules,FHC)、复方鳖甲软肝片(Fufang Biejia Ruangan Tablets,BRT)及安络化纤丸(Anluo Huaxian Pills,AH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效益与风险,指导临...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联用扶正化瘀胶囊(Fuzheng Huayu Capsules,FHC)、复方鳖甲软肝片(Fufang Biejia Ruangan Tablets,BRT)及安络化纤丸(Anluo Huaxian Pills,AH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效益与风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确定效益风险指标,建立价值树。检索筛选随机对照试验(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与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qRCTs)。通过Meta分析生成合并值,并根据摆动权重法为各指标进行赋权,采用Hiview 3软件计算恩替卡韦联用中药的效益值、风险值和效益风险总值,利用蒙特卡洛模拟优化研究结果。应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稳定性。结果恩替卡韦联用FHC、BRT、AHP的效益值分别为32、27、31,风险值分别为70、56、63,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51、41、47,恩替卡韦联用FHC作为最优用药方案与BRT、AHP联用方案的差异分别为10[95%CI(3,154)],4[95%CI(-121,137)],差异大于0的概率为98.37%和54.35%。结论恩替卡韦联用3种中药治疗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其中,联用FHC临床应用优先级最高。因此,恩替卡韦联用FHC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扶正化瘀胶囊 复方鳖甲软肝片 安络化纤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多准则决策分析 效益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平 吴建明 +2 位作者 邓君竹 胡海洋 邹文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自由饮用2.5%的DSS水溶液8 d后,通过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造模情况;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分析筛选核心关键信号通路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探究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潜在改变的影响;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炎症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剧;分析转录组测序结果,富集到NF-κB、TNF等关键信号通路,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F-κB(p65)、IL-6、TNF-α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果与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富性均明显降低,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毛螺科等被耗竭,而埃希氏-志贺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菌大量富集(P<0.05或P<0.01);有害细菌的富集与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益菌的变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DSS可能是通过激活TLR/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诱导小鼠患病,且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RNA测序 16S rRNA测序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