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锴 邱锦文 +3 位作者 郭碧霞 唐世斌 王翼 邓孔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41-3542,共2页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改良方法,评价规模化开展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自愿接受臂丛麻醉,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病人586例,全部采用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法,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神经阻...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改良方法,评价规模化开展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自愿接受臂丛麻醉,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病人586例,全部采用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法,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分级,气胸、锁骨下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5.06±0.65)min;麻醉后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达Ⅰ级528例,占90.1%;Ⅱ级58例,占9.9%;Ⅲ级0例;Ⅳ级0例。其中18例(3.1%)尺神经阻滞不全,30例(5.1%)肌皮神经阻滞不全,10例(1.7%)上臂内侧神经阻滞不全。气胸发生率为0,刺破锁骨下动脉的发生率为2.6%(15例),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结论: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可行的锁骨上臂丛麻醉改良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锁骨上路 扇形注药 臂丛阻滞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锴 肖辉辉 +3 位作者 刘细桂 杜龙 吴安民 邓孔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有无喉痉挛...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有无喉痉挛、呕吐、术中知晓、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结果与B组相比,A组诱导时依从性较好,诱导和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能较好的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氯胺酮 骶管阻滞
下载PDF
神经刺激定位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锴 邓孔立 +5 位作者 江莫星 黄雪松 吴安民 肖辉辉 刘细桂 杜龙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拟行上臂远端、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当刺激到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时分...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拟行上臂远端、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当刺激到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时分别予以阻滞;Ⅱ组采用异感定位。两组均采用垂直锁骨下入路,局麻药均为0.3%罗哌卡因。结果Ⅰ组对尺神经阻滞的有效率及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两组在实施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刺激仪行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精确,阻滞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神经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定位仪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