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宏图作品
1
作者 邓宏图 《北方人》 2018年第11期65-65,共1页
原文传递
多重逻辑下乡村治理的“漂移”——以东北某村粮食补贴政策调整为例
2
作者 马太超 张春华 邓宏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构建了“行为主体—行动逻辑—治理绩效”(SLP)的统一分析框架,用以系统考察乡村治理全过程,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涉及行政村、村民小组...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构建了“行为主体—行动逻辑—治理绩效”(SLP)的统一分析框架,用以系统考察乡村治理全过程,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涉及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农户三类行为主体,分别主要对应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和经济逻辑三重行动逻辑。各行为主体面临的约束不同,行动逻辑及其组合也每每不同,由此引发的实际行动以及作为互动结果的乡村治理绩效便存在明显差异。基层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要充分考虑农户的现实情况,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衔接,促使多重逻辑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策漂移 社会逻辑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 被引量:39
3
作者 邓宏图 崔宝敏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41,共24页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的多元属性 土地产权的性质 合约选择 集体产权及其属性 效率主义的至上原则
下载PDF
过渡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1956-1996——“体制困局”与改革的内生性和过渡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过渡期 中国 过渡性 内生性 经济史 20世纪80年代初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论十大关系》 解释 逻辑起点 经济组织 1956年 1978年 真理标准 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 生产率 不可逆 转轨期
下载PDF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9,共7页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哺 间接反哺 内源创新 城乡协调 农业产业化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反哺农业 工业产业 历史与现实 农业产业升级
下载PDF
经理人市场:供求与交易关系研究——从交易的角度解析经理报酬(定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1,共8页
经理人是一种特质人力资本,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供求实际上是经理人和企业两个主体间的契约交易。由于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交易双方都存在隐蔽信息和隐蔽行为,这使得交易过程分成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事前交易和事后交易。前... 经理人是一种特质人力资本,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供求实际上是经理人和企业两个主体间的契约交易。由于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交易双方都存在隐蔽信息和隐蔽行为,这使得交易过程分成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事前交易和事后交易。前者是特质人力资本的供给者未被企业聘用前与企业的博弈过程;后者则是经理人被选聘进入企业后与股东(董事会)的博弈过程。由于选聘经理的事前交易是“即时的”,而经理努力(工作业绩)却是“未来的”,这种交易的时滞性会促使交易双方努力去探寻和构建一种经理报酬制度。经理报酬需要“预期性”,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即是连续交易和经理行为“预期性”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理人市场 经理报酬 供求关系 交易关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宏观效应与退出成本研究——一个基于历史与宪法视角的国企存在合理性的逻辑证明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宏图 李长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3,共9页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置于历史形成的既有的“宪法”的规范下才能寻找到“产权改革”的真正的“历史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寻利性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置于历史形成的既有的“宪法”的规范下才能寻找到“产权改革”的真正的“历史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寻利性的产权改革会面临合法性危机从而导致整个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国企改革的合法性意味着改革的始点必须公平,一旦满足了这个条件,产权交易的寻利过程会内生出各种所有制企业,则转轨后的经济就是“混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退出成本 合法性危机
下载PDF
农地产权、合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农地租约的历史逻辑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宏图 李德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7,共9页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正是农地产权的集体性质、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人-地比例关系、农地交易的商业化程度等诸因素决定了农地租约的不同形态。并比较了"马克思-恩格斯范式"与"杜润生-林毅夫命题"...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正是农地产权的集体性质、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人-地比例关系、农地交易的商业化程度等诸因素决定了农地租约的不同形态。并比较了"马克思-恩格斯范式"与"杜润生-林毅夫命题"所展现出来的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路径相吻合,联合产权的租约形式或者合作经济是应当而且必然被选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合作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范式 杜润生-林毅夫命题
下载PDF
企业家流动的博弈模型:经济含义与企业家能力配置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宏图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102,共9页
本文首先把企业家流动分为企业家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家流动的各因素 ,包括企业体制、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周期、社会政治经济的法治基础以及企业家的寻利动机等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影响企业家从一个... 本文首先把企业家流动分为企业家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家流动的各因素 ,包括企业体制、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周期、社会政治经济的法治基础以及企业家的寻利动机等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影响企业家从一个企业向其他企业流动就取决于该企业家在不同企业所能获得的预期收入的比较 ,即企业家总是从预期效用低的企业流向预期效用较高的企业 ;反过来 ,企业家流动能否真正实现 ,还取决于企业聘用某个企业家所能得到的预期利润和聘用另一个企业家所能得到的预期利润的比较。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 ,企业家流动和企业选聘企业家的交易才能实现“博弈均衡”。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了这一点。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结论却蕴含了极为重要的政策含义 :完善财产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家市场是企业家流动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 ,企业家流动会使经济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因为 ,从本质上说 ,没有企业家的正常流动 ,就没有真正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 ,对于处在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 ,是极富启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流动 博弈模型 经济含义 预期效用 企业预期利润 经济周期 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体制 企业家市场
下载PDF
市场经济基础──产权制度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宏图 张东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4,共6页
市场经济基础──产权制度初探邓宏图,张东宇产权与所有权是不同的概念。市场的最大功能是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性。在某种程度上,资源的配置过程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易过程。产权的初始确立是国有企业获得完整产权的关键,是市场的培育、... 市场经济基础──产权制度初探邓宏图,张东宇产权与所有权是不同的概念。市场的最大功能是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性。在某种程度上,资源的配置过程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易过程。产权的初始确立是国有企业获得完整产权的关键,是市场的培育、运作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国别、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基础 产权制度
下载PDF
组织、组织演进及制度变迁的经济解释——质疑“伪古典化”的“杨小凯范式”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宏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7,48,共6页
枉文通过探讨组织理论的三个关键词:组织、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旨在揭示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尽管有精巧的分析工具和精美的表述,但由于它们抛却了历史的逻辑起点问题,因此不能恰当地... 枉文通过探讨组织理论的三个关键词:组织、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旨在揭示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尽管有精巧的分析工具和精美的表述,但由于它们抛却了历史的逻辑起点问题,因此不能恰当地揭示组织演进的真正奥秘。结论就是,要重新回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历史逻辑起点对于组织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理论 组织 组织演进 制度变迁 历史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三论”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中国转轨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宏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30,共11页
马克思“三论”即价值论、拜物教理论及历史演进论构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内容。价值论的本质是一整套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所有制结构条件下双方或多方缔结的合约结构,制度变迁则是合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于一体的合约选择与合约替... 马克思“三论”即价值论、拜物教理论及历史演进论构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内容。价值论的本质是一整套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所有制结构条件下双方或多方缔结的合约结构,制度变迁则是合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于一体的合约选择与合约替代。拜物教理论从资本逻辑、利益集团和社会意识形态偏好等角度考察了异化或物化对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关键影响。马克思的历史演进论则从历史视角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动力结构和演化机制。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三论”中汲取有益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把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创造性转换,以便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逻辑自洽的理论解释和有效而又科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三论” 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转型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宏图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23-27,共5页
美国与日本的案例证明:新经济结构的改变是要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渗入更多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甚至用知识和人的首创性来逐步取代资本和劳动。知识经济将加剧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并势必造成对旧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政治制度的冲击。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经济增长 制度创新 经济结构
下载PDF
组织、合约、激励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基于公社制与承包制的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宏图 齐秀琳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4期107-115,共9页
以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公社时期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并在仔细辨析以往解释的逻辑及局限的基础上,深入个体激励层面,从组织和合约的角度,能够探究不同制度下农村公共品供给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理论模型和史料... 以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公社时期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并在仔细辨析以往解释的逻辑及局限的基础上,深入个体激励层面,从组织和合约的角度,能够探究不同制度下农村公共品供给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理论模型和史料均显示,一个能强制规定并执行合约的"第三方"与一个恰当的合约设计是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合约 激励 农村公共品供给
下载PDF
改革策略与公众信念的一致性——一个“转型原理”的基本阐释
15
作者 邓宏图 梁秀山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7,共8页
历史或历史逻辑起点对制度演化轨迹的影响,是通过塑造参与改革过程的社会公众(参与人)的信念而实现的,参与人(公众)信念部分但十分关键地决定着改革走向,因此,确保改革策略与公众信念的一致性是成功转轨的关键,这个“一致性”的说法就... 历史或历史逻辑起点对制度演化轨迹的影响,是通过塑造参与改革过程的社会公众(参与人)的信念而实现的,参与人(公众)信念部分但十分关键地决定着改革走向,因此,确保改革策略与公众信念的一致性是成功转轨的关键,这个“一致性”的说法就是“以民为本”。进一步,要保证所有领域的改革获得彼此协调性并取得最终成功,就应使与不同领域改革策略相一致的参与人信念彼此间出现最大公约数。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历史,它只是针对历史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调整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逻辑起点 过渡性制度安排 贝叶斯修正
下载PDF
组织演进与效率原则:文化类型与意识形态的决定性要素的相关阐释
16
作者 邓宏图 王雪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8,共5页
组织演进意味着合约选择与合约替代。理论上,总是效率占优的组织(合约结构)替代效率相对劣的组织(合约结构)。决定组织演进、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因素是多元的,不仅是寻利的逻辑结构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动机在起作用,人的社会偏好或意识... 组织演进意味着合约选择与合约替代。理论上,总是效率占优的组织(合约结构)替代效率相对劣的组织(合约结构)。决定组织演进、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因素是多元的,不仅是寻利的逻辑结构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动机在起作用,人的社会偏好或意识形态偏好同样在起决定性作用。单靠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解释不了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而应代之以新的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或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理性 效率原则 组织演化
下载PDF
第三次失业周期形成的原因探索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邓宏图 邓美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1-14,22,共5页
始于1993年的我国第三次失业周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政企不分所带来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国有小企业、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发展民营企业、规范... 始于1993年的我国第三次失业周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政企不分所带来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国有小企业、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发展民营企业、规范政府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周期 结构性失业 政企合一 社会保障 中国
下载PDF
产权与企业制度
18
作者 邓宏图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5期22-25,共4页
产权与企业制度邓宏图一、产权理论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最终要归结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在只有一个人或资源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产权问题。可以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 产权与企业制度邓宏图一、产权理论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最终要归结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在只有一个人或资源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产权问题。可以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人们使用资源的适当规则。市场是所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中国
下载PDF
全力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加快巴彦生态宜居中等城市建设步伐
19
作者 邓宏图 《活力》 2012年第16期9-9,13,共2页
巴彦是哈尔滨市的近郊县,处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围绕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后一个时期,巴彦以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兴... 巴彦是哈尔滨市的近郊县,处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围绕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后一个时期,巴彦以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宜居城镇”等生态经济.把巴彦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基础雄厚、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历史名城亮丽宜居、先进文化日益繁荣、和谐社会幸福平安的生态宜居中等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宜居 城市建设 惠民 哈尔滨市 中等城市 新型工业 绿色农业
下载PDF
全面推进“兴工、强农、扩城、惠民”的发展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好发展大发展快发展
20
作者 邓宏图 《活力》 2011年第21期9-10,共2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县域经济 大发展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 惠民 改善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