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师保国 邓小晴 刘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文章以55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而在初中阶段两类儿童幸福感无显著差异。... 文章以55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而在初中阶段两类儿童幸福感无显著差异。(2)相比于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有较少的歧视知觉;女生歧视知觉显著低于男生;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低于初中阶段。(3)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幸福感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学校类型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学校 流动儿童 幸福感 歧视知觉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话语选择(权)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小晴 易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英语作为国际对话交际语言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在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争取国际间相互了解的工作中都离不开英语这一工具。对于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方言、汉语普通话、英语三种语言和文化交织碰...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英语作为国际对话交际语言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在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争取国际间相互了解的工作中都离不开英语这一工具。对于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方言、汉语普通话、英语三种语言和文化交织碰撞在一起,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话语与身份的辩证关系说明话语选择受其身份的影响,而身份也会影响并牵制话语选择。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习者应正确定位三种不同文化的身份观来促进英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学习 话语权
下载PDF
谈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小晴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正逐渐为高校的英语教师们所重视。本文针对我国长期大学英语教学的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相互渗透关系,再...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正逐渐为高校的英语教师们所重视。本文针对我国长期大学英语教学的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相互渗透关系,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充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多方位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方法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
4
作者 邓小晴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本文针对我国长期大学英语教学的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与语用能力关系的分析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必须相结合的重要性,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 交际能力 方法
下载PDF
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5
作者 邓小晴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1年第4期47-48,共2页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强势文化占据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把自身的意识形态贴上了世界性价值的标签,强制性地灌输给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使得一些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并增强本民族的文化意识,文章从文化身份...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强势文化占据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把自身的意识形态贴上了世界性价值的标签,强制性地灌输给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使得一些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并增强本民族的文化意识,文章从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选择以及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来阐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主体意识 措施
下载PDF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自尊:社会支持与流动时间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小晴 师保国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8-54,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3名流动儿童为对象考察了其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流动时间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歧视知觉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低于初中生;(2)在社会支持方面,公立学校...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3名流动儿童为对象考察了其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流动时间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歧视知觉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低于初中生;(2)在社会支持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3)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二者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时间对二者关系起调节作用,即对于流动时间达3.5-10.5年的儿童,歧视知觉对自尊的负向预测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自尊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促进效应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8
7
作者 师保国 罗劲 +1 位作者 邓小晴 徐海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多元文化经验指的是个体在与他种文化的成员或元素进行沟通接触时,所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个体拥有越来越多的体验到不同文化的机会,并由此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分析了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经验指的是个体在与他种文化的成员或元素进行沟通接触时,所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个体拥有越来越多的体验到不同文化的机会,并由此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分析了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促进效应,并对其心理认知机制进行了阐析。在当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个体及团体的创新素养,能够为学校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经验 多元文化教育 创造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