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冠气温差的温室黄瓜蒸散量模拟
1
作者 蒋建辉 闫浩芳 +4 位作者 张川 王国庆 张建云 梁少威 邓帅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40,共9页
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刻冠气温差(T c-T a)的温室黄瓜日蒸散量(ET c)估算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时刻T c-T a对估算ET c的准确性;同时,基于T c-T a构建了估算黄瓜不同生育期ET c的Jackson模型,并将模型估算结果与基于冠层阻力参数(r c)的Penm... 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刻冠气温差(T c-T a)的温室黄瓜日蒸散量(ET c)估算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时刻T c-T a对估算ET c的准确性;同时,基于T c-T a构建了估算黄瓜不同生育期ET c的Jackson模型,并将模型估算结果与基于冠层阻力参数(r c)的Penman-Monteith模型及蒸渗仪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14:00的T c-T a构建的Jackson模型,估算温室黄瓜ET c的精确度最高(R 2为0.937),误差最小(RMSE为0.722 mm/d);相比Penman-Monteith模型(R 2为0.964),基于T c-T a的Jackson经验模型对黄瓜ET c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关性更高(R 2为0.967),误差更小(RMSE为0.735 mm/d).研究结果可为温室ET c模拟以及节水灌溉智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气温差 冠层温度 温室黄瓜 蒸散量 Jackson模型
下载PDF
灌溉量与减氮配施有机肥模式对温室黄瓜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帅帅 闫浩芳 +4 位作者 张川 王国庆 张建云 梁少威 蒋建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设施农业中不同灌溉量与施肥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温室黄瓜设置充分(W1)与亏缺(W2)灌溉下不同... 为探究设施农业中不同灌溉量与施肥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温室黄瓜设置充分(W1)与亏缺(W2)灌溉下不同比例减氮(N1:275 kg/hm^(2)、N2:220 kg/hm^(2)、N3:165 kg/hm^(2))配施腐熟羊粪有机肥(O1:12 t/hm^(2)、O2:8 t/hm^(2))处理试验,分析充分与亏缺灌溉下不同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特性、黄瓜品质、产量、WUE及NP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条件下,减施氮肥和配施有机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O1N3处理较其他处理土壤容重平均降低5.8%,孔隙度平均增加7.7%,三相组成优化,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提高25.4%,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降低21.8%。同时,配施有机肥能提高温室黄瓜WUE和NPP,在相同灌溉和氮肥条件下,O1较O2水平黄瓜WUE和NPP分别平均提高14.5%和15.7%。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指标得出W1O2N2处理表现最佳,黄瓜可溶性葡萄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含量及产量较W1O1N1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肥料用量,保证生产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对于设施农业科学水肥管理及绿色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土壤 肥料 减氮 品质 产量 有机肥
下载PDF
化学计量比和放氢背压对LiBH_4+xMg_2NiH_4体系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帅帅 肖学章 +4 位作者 陈立新 韩乐园 李寿权 葛红卫 王启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30-203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x=0.25,0.5,0.75,1.0,1.25)和放氢背压(1×10-4和0.4 MPa)对LiBH4+xMg2NiH4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计量比(x)的增加,复合体系的放氢温度逐渐降低,放氢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放氢容量逐渐... 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x=0.25,0.5,0.75,1.0,1.25)和放氢背压(1×10-4和0.4 MPa)对LiBH4+xMg2NiH4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计量比(x)的增加,复合体系的放氢温度逐渐降低,放氢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放氢容量逐渐降低;其中,在1×10-4和0.4 MPa初始放氢背压下,LiBH4+0.75Mg2NiH4体系具有最佳放氢动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储氢容量.结果表明,放氢背压和化学计量比均会对高温下液相LiBH4与固态Mg2NiH4的润湿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复合体系的放氢路径和放氢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储氢性能 化学计量比 LiBH4 MG2NIH4
下载PDF
MgH_2粒径对2LiBH_4+MgH_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寇化秦 桑革 +3 位作者 陈立新 肖学章 邓帅帅 黄志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7-2352,共6页
研究了MgH2粒径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方式对50~100μm粒径的MgH2预球磨96 h,其粒径可减小到100~200 nm.结果表明,对MgH2进行预球磨可使2LiBH4+MgH2体系的两步放氢温度分别降低58和24℃,并可明显提高体... 研究了MgH2粒径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方式对50~100μm粒径的MgH2预球磨96 h,其粒径可减小到100~200 nm.结果表明,对MgH2进行预球磨可使2LiBH4+MgH2体系的两步放氢温度分别降低58和24℃,并可明显提高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XRD结果表明,MgH2粒径的减小有利于放氢过程中MgB2的生成,从而提高体系放氢产物的可逆吸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H4 MgH2 储氢 动力学 粒径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模型与Priestley-Taylor模型估算温室黄瓜蒸散量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爽 闫浩芳 +4 位作者 张川 李迷 邓帅帅 梁少威 蒋建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9-857,共9页
为估算温室黄瓜植株蒸腾(T_(r))与土面蒸发(E_(g)),基于2018年春夏茬和秋冬茬温室内实测微气象数据、黄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及根区土壤水分数据,对FAO-56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模型(Dual-K_(c))及Priestley-Taylor(P-T)模型中参数进行修正... 为估算温室黄瓜植株蒸腾(T_(r))与土面蒸发(E_(g)),基于2018年春夏茬和秋冬茬温室内实测微气象数据、黄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及根区土壤水分数据,对FAO-56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模型(Dual-K_(c))及Priestley-Taylor(P-T)模型中参数进行修正,应用修正后的Dual-K_(c)和P-T模型(M-PT)估算温室黄瓜蒸散量(ET_(c)),利用2019年春夏茬和秋冬茬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ual-K_(c)和M-PT模型估算的温室黄瓜ET_(c)和T_(r)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M-PT模型的估算误差高于Dual-K_(c)模型,Dual-K_(c)模型估算春夏茬与秋冬茬黄瓜ET_(c)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偏离率(Bias)和相关系数(R^(2))分别为0.36 mm/d,0.28 mm/d,-0.10和0.98(春夏茬)及0.28 mm/d,0.22 mm/d,-0.11和0.97(秋冬茬);M-PT模型的RMSE,MAE,Bias和R^(2)分别为0.48 mm/d,0.42 mm/d,-0.17和0.97(春夏茬)及0.41 mm/d,0.31 mm/d,-0.24和0.95(秋冬茬).尽管M-PT模型估算误差较Dual-K_(c)略高,但其结构简单、所需参数较少,在温室作物蒸散量估算中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蒸散量 双作物系数模型 Priestley-Taylor模型
下载PDF
苏南地区典型作物冠层阻力参数及潜热通量的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浩芳 周裕栋 +9 位作者 张建云 王国庆 张川 鱼建军 李迷 赵爽 邓帅帅 梁少威 蒋建辉 倪雨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107,共7页
准确测算和模拟农田潜热通量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对苏南地区夏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内潜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采用Katerji-Perrier(KP)和Todorovic(TD)两种方法来确定Penman-Monteith(P-M)模型中冠层阻... 准确测算和模拟农田潜热通量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对苏南地区夏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内潜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采用Katerji-Perrier(KP)和Todorovic(TD)两种方法来确定Penman-Monteith(P-M)模型中冠层阻力参数,探究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的估算误差及成因。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内主要气象因子呈现相似变化趋势,净辐射日均值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对冬小麦潜热通量模拟均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模拟R2不小于0.84,纳什系数不小于0.86,但KP模型精度稍高于TD模型。KP模型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潜热通量均有高估,而TD模型高估了夏玉米潜热通量,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KP和TD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误差的主要因素,且饱和水汽压差越大绝对误差越大。研究为当地农业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模型 蒸散 冬小麦 夏玉米 潜热通量 冠层阻力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316H奥氏体不锈钢550~650℃360~165 MPa持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帅帅 尹嵬 张威 《特殊钢》 2022年第3期95-98,共4页
研究了316H奥氏体不锈钢28 mm板晶粒尺寸对550~650℃360~165 MPa持久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断裂机理。在温度550℃、应力360 MPa和335 MPa条件下,小晶粒尺寸(44.5μm)钢板的持久断裂时间仅为大晶粒尺寸(89.6μm)钢板的48.92%和51.98%,持久... 研究了316H奥氏体不锈钢28 mm板晶粒尺寸对550~650℃360~165 MPa持久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断裂机理。在温度550℃、应力360 MPa和335 MPa条件下,小晶粒尺寸(44.5μm)钢板的持久断裂时间仅为大晶粒尺寸(89.6μm)钢板的48.92%和51.98%,持久断裂由晶界处楔形裂纹引起,晶粒尺寸对持久性能影响较大,较高的应力会使得晶粒尺寸对持久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加大;而在温度650℃,应力165 MPa条件下,44.5μm小晶粒钢板的持久断裂时间达到89.6μm大晶粒钢板的91.35%,持久断裂则由晶界空洞的形成长大相互连接引起,晶粒尺寸对持久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H奥氏体不锈钢 持久性能 晶粒尺寸
下载PDF
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的演化及其抗菌性能
8
作者 莫金强 冯光宏 +2 位作者 徐梅 张威 邓帅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添加适量的Cu制备了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借助XRD、OM和TE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两种含Cu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富Cu相随退火温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304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不规则奥氏体构成,而430Cu... 添加适量的Cu制备了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借助XRD、OM和TE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两种含Cu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富Cu相随退火温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304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不规则奥氏体构成,而430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均由多边形铁素体构成,局部存在异常长大的晶粒。在304Cu抗菌不锈钢中的富铜相呈圆形,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富铜相数量增加,尺寸增大,但退火温度超过850℃后,长大速率变缓。而在430Cu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的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退火温度达900℃时,形状由球形或椭球形变为杆状。经过850℃退火处理的两种试验钢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延缓与之接触的豆制品、大米饭腐败进程,还能在自身周围形成抑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抗菌不锈钢 奥氏体 铁素体 富铜相 抗菌性能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帅帅 刘盛旺 +1 位作者 赵志强 樊官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749-1755,共7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力衰竭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终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新的心力衰竭亚型的出现,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心...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力衰竭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终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新的心力衰竭亚型的出现,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心血管结局研究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展现了此类药物巨大的研究价值。从临床试验结果、心脏功能改善和作用机制分析3个方面综述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试验结果 心脏功能改善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全球中华鲎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俊华 吴宙 +5 位作者 冯炳斌 邓帅帅 甄文全 廖永岩 颉晓勇 Kit Yue Kwan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1-629,共9页
鲎是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世界现存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河口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同时其血液被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中华鲎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仅局限于日本濑户内海向南延伸... 鲎是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世界现存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河口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同时其血液被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中华鲎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仅局限于日本濑户内海向南延伸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的太平洋西岸海域,其中在中国东岸和日本南部海域的历史产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鲎种群数量出现了显著减少,2019年中华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正式更新为濒危(EN),明确了中华鲎资源呈现全球性衰退的状态,究其原因可归纳为鲎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在开展鲎资源保护的实践工作中,作者深刻反思当前鲎资源保护在海洋保护区划定、增殖放流及科普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加快完善种群基线数据,制定标准化种群和生境基线监测指南,构建科学放流体系等,以期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中华鲎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种群趋势 海洋保护地 增殖放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