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庆芬 汪文录 李兆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脑脊液漏停止时...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125.64±13.08)mL低于对照组(273.55±13.29)mL,且脑脊液漏停止时间(2.13±0.21)d低于对照组(4.78±0.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8,P<0.05)。结论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加强护理,促使其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柱手术 脑脊液漏 护理体会
下载PDF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庆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 43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严... 目的探讨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 43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干预前患者SAS、SDS、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9±5.3)、(63.5±6.3)、(39.8±16.2)分,干预后分别为(27.7±3.2)、(27.5±3.3)、(31.7±16.3)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结论分析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临床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祸 脑部外伤 临床特点 个体化、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困难45例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庆芬 李兆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0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医院2011-12—2013-1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困难早期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功能恢复31例,明显改善10例,4例无改善。无1例因吸入性肺炎或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医院2011-12—2013-1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困难早期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功能恢复31例,明显改善10例,4例无改善。无1例因吸入性肺炎或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吞咽困难者早期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其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护理
下载PDF
损伤控制理论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庆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救治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救治及干预,观察组接受损伤...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救治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救治及干预,观察组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救治方案,比较2组格拉斯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术后,观察组GCS评分为(13.02±1.95)分较对照组(8.92±1.07)分高,观察组ISS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76±1.29)分、(13.92±1.36)分,较对照组(19.17±1.84)分、(19.89±2.04)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87±0.64)d、(7.80±1.17)d,短于对照组(8.04±0.86)d、(10.85±2.06)d,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44%,对照组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救治方案可快速纠正休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理机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 损伤控制理论 急救 预后
下载PDF
“世界咖啡屋”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及对护士积极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庆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世界咖啡屋”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及对护士积极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质量点评方法,由18名护士参与落实措施,同时由40例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由20名护... 目的探讨“世界咖啡屋”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及对护士积极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质量点评方法,由18名护士参与落实措施,同时由40例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由20名护士参与落实措施,2017年6—12月期间采用“世界咖啡屋”模式,同时由42例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积极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积极率90.00%,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护理质量评分为(90.96±8.91)分,操作护理质量评分为(93.75±9.06)分,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92.86±9.14)分,对照组[(69.78±6.96)、(71.59±7.34)、(73.79±7.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2±8.79)、(93.85±9.11)、(92.96±9.37)、(93.90±9.75)]分,均高于对照组[(70.35±6.85)、(73.28±7.16)、(75.65±8.07)、(74.87±7.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世界咖啡屋”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执行力,使其更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神经外科 世界咖啡屋 积极性
下载PDF
核因子NF-κB抑制剂PDTC对胶质瘤干细胞放疗增敏的效用研究
6
作者 邓庆芬 刘晓丽 周玉璞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0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治疗增敏的效用。方法 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胶质瘤干细胞,培养后,将细胞分成C组(加二甲基亚砜30μmol/L)、PDTC组(30μmol/L,加PDTC)、放疗组(...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治疗增敏的效用。方法 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胶质瘤干细胞,培养后,将细胞分成C组(加二甲基亚砜30μmol/L)、PDTC组(30μmol/L,加PDTC)、放疗组(8 Gy,加二甲基亚砜30μmol/L)和PDTC联合放疗组。采用Western blot比较各组放疗后36 h、48 h、72h胶质瘤干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X线照射后,胶质瘤干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DTC可下调NF-κB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C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胶质瘤干细胞凋亡率与C组比较,依次半圆(1.50±0.16)倍、(2.48±0.15)倍、(6.55±0.24)倍。结论 NF-κB通路在胶质瘤干细胞的放射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并可以作为对胶质瘤干细胞放疗增加敏感性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 胶质瘤干细胞 放疗 增敏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丹丹 邓庆芬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132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2例中,术后发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132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2例中,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1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插管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为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部位、下呼吸道是颅脑损伤病人去骨板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手术时间长、有插管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为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护理措施和管理对于有效防控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板减压术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鼻内镜清除颅底骨坏死37例临床护理
8
作者 邓庆芬 郭丹 冯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放疗致颅底骨坏死的鼻咽癌患者,经鼻内镜颅底骨坏死组织清洗术3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放疗致颅底骨坏死的鼻咽癌患者,经鼻内镜颅底骨坏死组织清洗术3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充分的护理评估和准备,术后加强鼻腔、鼻咽腔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做好患者的院外健康指导。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患者头痛、鼻臭及反复鼻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做好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坏死患者的护理,对保证患者治疗和早日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鼻内镜手术 颅底骨坏死 护理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9
作者 邓庆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3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232例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3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232例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心理反应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岩石滑坡地质力学调查及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徐邦栋 邓庆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研究成果系以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对岩体创立了一种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调查及分析方法,能在短期内查清山体的构造格局和坡体条块的具体分割与稳定性;对于岩石滑坡,可迅速确定其性质、条件与成因、破坏机制、空间形态、规模与危害... 本研究成果系以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对岩体创立了一种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调查及分析方法,能在短期内查清山体的构造格局和坡体条块的具体分割与稳定性;对于岩石滑坡,可迅速确定其性质、条件与成因、破坏机制、空间形态、规模与危害、当前的稳定程度与今后发展趋势等。本方法在查清病害各方面所需的时间短而且准确,可满足防治坡体变形的应急需求,故其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分析方法 铁路 岩石 滑坡
下载PDF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6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庆芬 李兆全 赵卫莉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61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载动脉闭塞术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均达到肝素化及理想的血压.无一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缺失,1例术中发生...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61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载动脉闭塞术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均达到肝素化及理想的血压.无一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缺失,1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死亡。结论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行载瘤闭塞术中,高效率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载瘤动脉瘤闭塞术 术中护理
原文传递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庆芬 周维坚 +1 位作者 刘晓丽 冯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晚期(颅脑外伤术后...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晚期(颅脑外伤术后3~6个月)颅骨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颅脑外伤术后1~3个月)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神经功能[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14.69±28.49)ml]少于对照组[(347.48±32.96)ml],P<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缺损侧MCA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3%,1/31)低于对照组(25.81%,8/31),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效果较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改善颅骨缺损部位MCA血流速度,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邓庆芬 周玉璞 冯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研...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一次性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血肿清除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术后再出血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结论与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相比,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更好,能提高一次性血肿清除率,优化围术期情况,并可降低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钻孔引流术 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
原文传递
团体益智类游戏联合吡拉西坦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晓丽 邵景香 +6 位作者 邓庆芬 胡亚琼 陈登宇 高敏 李亚莉 张春艳 孙倩倩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66-168,172,共4页
目的观察团体益智类游戏联合吡拉西坦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2019年11月之间收治的121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 目的观察团体益智类游戏联合吡拉西坦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2019年11月之间收治的121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益智类游戏,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和观察组患者依从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AD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OL-AD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益智类游戏联合吡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效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益智类游戏 吡拉西坦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