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草本水土保持植物的耐旱生理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伟彬 邓恢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4种草本植物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的植物膜脂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的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表现出随干旱胁迫加强而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表现...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4种草本植物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的植物膜脂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的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表现出随干旱胁迫加强而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表现出与质膜透性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其质量分数和透性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递增;超氧物歧化酶活性(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活性在干旱胁迫下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大.综合4种植物的指标表明,以类芦的抗旱性最强,百喜草、香根草其次,五节芒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草本植物 水土保持 耐旱生理 抗旱性
下载PDF
三种禾亚科植物在南方水蚀荒漠地区的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伟彬 邓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94,共4页
研究类芦、斑茅、芭芒三种禾亚科植物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朱溪河流域水蚀荒漠区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类芦生长最好,全年均有一定的生长,进入冬季,其生长量还占全年生长量的25.3%.与斑茅和芭芒相比,类芦地上部分叶鲜重分别高20.97%和70.5... 研究类芦、斑茅、芭芒三种禾亚科植物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朱溪河流域水蚀荒漠区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类芦生长最好,全年均有一定的生长,进入冬季,其生长量还占全年生长量的25.3%.与斑茅和芭芒相比,类芦地上部分叶鲜重分别高20.97%和70.51%,且根系分布最深,深度可达180 cm以上,各层根系分布均匀,但物候期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无明显差异.因此,类芦在该区域有很好的适应性,可应用于该区域的水蚀荒漠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 斑茅 芭芒 水蚀荒漠化 适应性
下载PDF
任豆混交林营建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树种、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密度进行任豆混交林试验。结果表明:3种因子对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树种>密度>比例;任豆×杉木混交林蓄积量与任豆×马尾松混交林、任豆×木荷混...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树种、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密度进行任豆混交林试验。结果表明:3种因子对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树种>密度>比例;任豆×杉木混交林蓄积量与任豆×马尾松混交林、任豆×木荷混交林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任豆×马尾松混交林与任豆×毛竹混交林差异不显著;3种任豆混交林的比例中最佳配置为6∶4。任豆×杉木不同混交模式生态评价分析表明,星状混交>行状混交>块状混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豆 混交林 混交比例 混交树种 混交方式 造林密度
下载PDF
强度水土流失区芒萁生长规律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邓恢 林沁文 +2 位作者 滕华卿 赵永建 邓元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通过对芒萁世代生活史以及芒萁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提出强度水土流失区采用栽植类芦。
关键词 芒萁 生活史 快速繁衍
下载PDF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52,共5页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阔叶树 混交林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马尾松间伐材材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恢 谢少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松间伐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与成熟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间伐材管胞显著较短、宽度窄、胞壁较薄,长宽比明显较大,纤维素含量略高而木素和浸提物含量较低.年轮较窄、晚材率大.生材含... 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松间伐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与成熟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间伐材管胞显著较短、宽度窄、胞壁较薄,长宽比明显较大,纤维素含量略高而木素和浸提物含量较低.年轮较窄、晚材率大.生材含水率低,干缩性小.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成熟材差异不显著,冲击韧性明显较大.同时对间伐材中应力木的超微构造和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材 应力木 材性 超微构造
下载PDF
岗松生长特性及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恢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6期64-65,共2页
岗松耐旱、耐瘠 ,根系发达 ,结实量大 ,自然更新能力强 ,是优良的水土保持乡土灌木树种。岗松结实期长 ,其种子的最佳采收期为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最合适的育苗播种期为 3月。
关键词 岗松 生长特性 播种育苗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花吊丝竹丰产培育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恢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花吊丝竹长期用作观赏竹类种植。用途广泛,作为笋用竹产业和园林绿化,在南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花吊丝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提出了种苗培育、山地造林、套种绿肥、抚育管理、病虫防治等丰产培育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 花吊丝竹 种苗繁育 丰产培育 防治技术
下载PDF
种植类芦后林地芒萁生长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邓恢 张梓萍 +1 位作者 赵永建 林红强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该分析材料系“福建水蚀荒漠化和矿山废弃物地区快速绿化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类芦是治理水土流失最优良的草种之一 ,种植类芦后促进了林地芒萁的大量繁衍 ,从而加快了林地植被恢复。该文通过芒萁孢子的萌发生长条件与芒萁... 该分析材料系“福建水蚀荒漠化和矿山废弃物地区快速绿化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类芦是治理水土流失最优良的草种之一 ,种植类芦后促进了林地芒萁的大量繁衍 ,从而加快了林地植被恢复。该文通过芒萁孢子的萌发生长条件与芒萁生物学特性分析、类芦与芒萁种间生长关系的分析等 ,揭示出强度水土流失区种植类芦后 ,能快速促进芒萁繁衍生长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 芒萁 生长关系分析
下载PDF
类芦的发掘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恢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类芦是南方广为分布的乡土草种 ,在水蚀荒漠化地区采用以类芦为主栽草种的生物综合治理措施 ,半年即可覆盖地表 ,有效地控制住水土流失。利用类芦植株高大、茂密的特点 ,快速改变水蚀荒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 ,为芒萁的大量侵入与繁衍... 类芦是南方广为分布的乡土草种 ,在水蚀荒漠化地区采用以类芦为主栽草种的生物综合治理措施 ,半年即可覆盖地表 ,有效地控制住水土流失。利用类芦植株高大、茂密的特点 ,快速改变水蚀荒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 ,为芒萁的大量侵入与繁衍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提高治理效果。对类芦、香根草、百喜草等草种水分胁迫处理下的 1 5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表明类芦的抗旱性、抗旱生产力及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都比香根草、百喜草强。类芦快速绿化技术可广繁应用于高岭土矿、金矿、煤矸石山等各类矿山废弃物地区的植被恢复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类芦 快速绿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水土流失山地套种类芦后马尾松生长变化规律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1期178-179,181,共3页
在水土流失山地进行马尾松“小老头”林套种类芦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总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其中种植后前2年与对照的差异不大,3—6年差异开始显著体现,7年差异最大;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则表现出先增加后... 在水土流失山地进行马尾松“小老头”林套种类芦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总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其中种植后前2年与对照的差异不大,3—6年差异开始显著体现,7年差异最大;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种植6年后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最大;胸径总生长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材积平均年生长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套种类芦后马尾松的密度得到提高,林分密度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类芦 生长规律 水土流失山地
下载PDF
福建圭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小夏 殷帅文 +3 位作者 林木木 邓恢 丘春风 刘信忠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福建省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有17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36科79属,其中发现福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1个,即灰绿耳蕨(Polystichum eximium)。优势科是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5科占总种数的57.5%。优势属是... 福建省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有17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36科79属,其中发现福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1个,即灰绿耳蕨(Polystichum eximium)。优势科是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5科占总种数的57.5%。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短肠蕨属和毛蕨属,7属占总种数的36.2%。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和热带至亚热带分布为主,属以泛热带分布最多,种的地理分布则以中国—日本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种的相似性分析表明:本区系与罗卜岩和三清山的关系密切,而与鸡公山等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新工资发放之后……
13
作者 邓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工资发放 工资制度改革 机关工作人员 工资改革 平均主义 改革方案 机构改革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职务级别
下载PDF
水蚀荒漠地采用栽植器种植类芦技术探讨
14
作者 邓恢 《林业勘察设计》 2000年第1期96-98,共3页
类芦是极耐干旱、瘠薄,适宜水蚀荒漠地生长的先锋植物,采用栽植器种植类芦容器穴盘苗,可大大提高类芦造林成活率,节省种植成本,便于大面积推广,达到水蚀荒漠地快速绿化的目的。
关键词 类芦 容器育苗 容器穴盘苗 栽植器应用
下载PDF
朱砂根组织培养防褐化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长福 卢丽俐 +1 位作者 苏庆桂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探讨了朱砂根继代培养中抗氧化剂(维生素C、L-半胱氨酸、硫代硫酸钠)和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3 g.L-1,继代周期控制在30 d之内,平均褐化率可控制在18.89%,效果最理想;培养基... 探讨了朱砂根继代培养中抗氧化剂(维生素C、L-半胱氨酸、硫代硫酸钠)和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3 g.L-1,继代周期控制在30 d之内,平均褐化率可控制在18.89%,效果最理想;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 0.2 g.L-1也能有效控制褐化,但整体效果不如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继代培养 褐化控制
下载PDF
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栽植类芦、斑茅后林地植被演替规律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小明 赵永建 邓恢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
福建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釆用栽植类芦、斑茅的办法,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群落。
关键词 水土流失区 栽植类芦 植被演替
下载PDF
闽西油茶无性系早期生长和经济性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丽俐 简丽华 +1 位作者 蔡长福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6-9,56,共5页
在福建省龙岩市油茶优树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0个优树无性系和现有引种的9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油茶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平均值为1.77 m,地径平均值为5.05 cm,冠幅平均值为1.50 m,且不同油茶无性系对这3个生长指... 在福建省龙岩市油茶优树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0个优树无性系和现有引种的9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油茶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平均值为1.77 m,地径平均值为5.05 cm,冠幅平均值为1.50 m,且不同油茶无性系对这3个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产果量平均值为5.8 kg,鲜出籽率平均值为42.6%,干出籽率平均值为27.8%,种子含油率平均值为45.9%,果实炭疽病平均发病率为2.0%。其中红山1号、河田2号、上杭1号、武平2号、新罗2号和漳平2号等6个无性系表现优良,5年生的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均超过入选标准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闽西油茶良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生长性状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广东、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子代测定初析
18
作者 邓元德 邓恢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3,20,共4页
对马尾松基因库中50个广东、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的子代进行遗传测定 ,表明两广的马尾松优良家系前期树高生长量明显比龙岩当地优树的生长量大 ,仍然保持了明显的速生特性。因此 ,引进两广的马尾松优良家系营建种子园是可行的。
关键词 遗传 广东 广西 马尾松 优良家系 子代 测定 生长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