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明彬 万居易 方易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07-1008,1011,共3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30)和观察组(常规手术加乌司...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30)和观察组(常规手术加乌司他丁组,n=30),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均低于对照组,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酶谱及炎性状态,对于再灌注损伤的防控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心肌酶谱 炎性状态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在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方易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6-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3月-2015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135例,以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反流情况及手术前后二尖瓣不同组成结构的形态... 目的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3月-2015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135例,以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反流情况及手术前后二尖瓣不同组成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手术方案包括瓣环成形55例,瓣叶修复34例,腱索成形36例(其中多根腱索缩短4例、腱索移植2例),使用以上≥2种技术同时治疗10例,手术中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血管畸形。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再次二尖瓣形成术2例,其余患儿反流程度均得到较好纠正;术后二尖瓣舒张期最大流速、二尖瓣口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左右径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患儿心功能分级(NYH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外科治疗 儿童
下载PDF
胃肠减压在预防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恶性呕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明彬 周莉 +2 位作者 廖斌 易善永 李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606-1607,共2页
目的 :观察胃肠减压在防止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年龄在 2~ 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6 0例 ,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术后经鼻安置胃管 ,麻醉清醒、拔... 目的 :观察胃肠减压在防止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年龄在 2~ 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6 0例 ,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术后经鼻安置胃管 ,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前 ,先在负压下拔除胃管 ;对照组不安置胃肠减压 ,其余处理同治疗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拔除后 72 h之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平均呕吐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可以有效防止恶心、呕吐的发生 ,具有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减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3 位作者 易善永 詹福生 陈圣杰 李向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786-1788,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4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术晨、术后 1d、4 d、7d抽取外周血测...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4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术晨、术后 1d、4 d、7d抽取外周血测定 NK细胞活性、T辅助细胞 (CD4 + )、T抑制细胞 (CD8+ )、CD4 + / CD8+、免疫球蛋白。结果 :本组术后 1dNK细胞活性、CD4 + 、CD4 + / CD8+ 、Ig G、Ig 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 (P<0 .0 5 ) ,其中实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 (P<0 .0 5 )。实验组术后 NK细胞活性、CD4 +、CD4 + / CD8+、Ig G、Ig M水平术后恢复较对照组快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研究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手术期间 T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类
下载PDF
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早期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明彬 周莉 +2 位作者 廖斌 李新 詹福生 《华夏医学》 2004年第4期541-542,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治疗措施 ,以提高此类患儿术后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近年收集的 4 2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其中室间隔缺损 2 2例 ,房间隔缺损 1 0例 ,... 目的 :探讨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治疗措施 ,以提高此类患儿术后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近年收集的 4 2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其中室间隔缺损 2 2例 ,房间隔缺损 1 0例 ,肺静脉异位引流 6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4例 ;术毕有 2 6例置肺动脉测压管 ,术后监测肺动脉压、经皮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结果 :除 1例于术后 3h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外 ,其余均痊愈出院 ,治愈率 97.6 %。结论 :先心病容易导致肺动脉高压 ,甚至右心衰竭。术后早期镇静、止痛、适当过度通气以及延长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 ,均可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小儿
下载PDF
卵圆孔单向活瓣术对室缺伴重度肺高压患者术后早期ET-1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明彬 付勇 +2 位作者 廖斌 于风旭 方易冰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室缺肺高压患者行修补术,术中应用卵圆孔单向活瓣进行手术,探讨该手术方式对室缺肺高压患者术后早期ET-1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患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经行心脏彩超评估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目的:室缺肺高压患者行修补术,术中应用卵圆孔单向活瓣进行手术,探讨该手术方式对室缺肺高压患者术后早期ET-1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患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经行心脏彩超评估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按术中是否采用卵圆孔单向活瓣手术,将患者分为单向活瓣组(n=11)和常规手术组(n=7),术前、术后2 h、4h、8 h、16 h、24 h、术后3 d应用酶免法进行血清ET-1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向活瓣手术组血清ET-1比较,术前与术后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常规手术组血清ET-1比较,术前与术后24 h、术后3 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单向活瓣组和常规手术组各时点血清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1例术后死亡。结论: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患者行卵圆孔单向活瓣术,术后早期血清ET-1表达即明显降低,且较常规手术组改善早。该手术方法可能对缓解术后早期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活瓣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ET-1
下载PDF
膈疝诊治36例分析
7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1 位作者 戴天阳 李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724-1725,共2页
我院自1986-04~2002-04共收治膈疝36例,治愈33例,死亡3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8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60岁,最长病程达2 a余.其中外伤32例,术后并发膈疝2例,与外伤和手术无明显关系2例.
关键词 膈疝 诊断 治疗 病因分析
下载PDF
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40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3 位作者 易善永 詹福生 陈圣杰 李新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2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6~2004.2月,完成了40例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6~12mo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6~2004.2月,完成了40例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6~12mo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功能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术后无早期死亡,术后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大。结论: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瓣下结构 心脏瓣膜转换术
下载PDF
自体肋骨移植修复原发性胸骨肿瘤术后缺损5例
9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1 位作者 李新 詹福生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5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骨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自体肋骨移植在修复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4~2003.10月共收治原发性胸骨肿瘤6例,均行胸骨肿瘤切除和同期修复;其中5例采用自体肋骨移植,结合胸肌肌瓣修复切...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骨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自体肋骨移植在修复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4~2003.10月共收治原发性胸骨肿瘤6例,均行胸骨肿瘤切除和同期修复;其中5例采用自体肋骨移植,结合胸肌肌瓣修复切除后缺损。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有1例发生纵隔积液,随访6mo~5a,无1例复发。结论:原发性胸骨肿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自体肋骨移植,结合带蒂胸肌肌瓣在修复胸骨缺损中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肋骨 移植 原发性胸骨肿瘤 修复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98例分析
10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1 位作者 李新 詹福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318-1319,共2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外科学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对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和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斌 邓力 +4 位作者 王峰 李秀群 项舟 邓明彬 杨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6周的黑山羊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 SC s,进行培养、传代,以第3代细胞行5-B rdU标记并与S IS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制备M SC s-S IS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将其缝合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植入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博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81±4.91、37.06±4.75 m l和59.20%±5.41%和44.56%±4.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72.55±8.13、83.31±8.61 m l和29.75±5.98、46.25±6.68 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E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4.85±6.35 cm/s和43.14±4.81cm/s(P<0.01);A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2.33±6.65 cm/s和56.91±6.34 cm/s(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左室腔扩张明显,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梗死区呈瘤样扩张,局部室壁反常运动;实验组左室腔明显小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强,心尖梗死区扩张不明显。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见实验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间明显侧支循环建立。结论M SC s-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侧支循环建立,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小肠黏膜下层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侧支循环 黑山羊
下载PDF
人颈动脉分叉模型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风旭 邓明彬 +3 位作者 陈槐卿 石应康 廖斌 李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36-2338,共3页
目的实现不同流速下人颈动脉分叉模型中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实验应用的人颈动脉分叉模型,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应用的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应用FLUENT6.0软件分别计算不同流速下颈动脉分叉模型内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 目的实现不同流速下人颈动脉分叉模型中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实验应用的人颈动脉分叉模型,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应用的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应用FLUENT6.0软件分别计算不同流速下颈动脉分叉模型内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结果在人颈动脉分叉模型内的颈总动脉区域,无论流速如何改变,其切应力分布大致均匀。颈内动脉窦(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inus,ICAS)的外侧壁存在明显的低切应力区域,并且随着流速的增加,低切应力区域的范围明显减小。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分叉 剪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外源磷酸肌酸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圣杰 廖斌 +2 位作者 易善永 邓明彬 詹福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磷酸肌酸 (CP)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例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 ,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 ,CP组在ST .Thomas′s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 (每 10 0 0ml中加入 2 5 g磷酸肌酸钠 )。观察两... 目的 :探讨外源磷酸肌酸 (CP)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例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 ,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 ,CP组在ST .Thomas′s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 (每 10 0 0ml中加入 2 5 g磷酸肌酸钠 )。观察两组心肌电生理指标 ,正性肌力药用量 ,分别于转流前、开放循环后 30min、术后 6、12、2 4h、采取桡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取右心耳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 6h ,CP组cTnI为 (1 0 4± 0 5 9) μg/L ;CK MB为 (2 6 5 8± 3 2 1)U/L ,升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3 6 7± 0 6 2 ) μg/L ;(4 9 0 6± 11 2 9)U/L(P <0 0 1)。CP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 ,损伤较对照组小。 结论 :CP作为有效的停搏液成分 ,对婴幼儿未成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黄芪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峰 廖斌 +3 位作者 詹福生 邓明彬 李新 施东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灌注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试验组在转机前于预充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20ml。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多... 目的探讨黄芪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灌注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试验组在转机前于预充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20ml。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多时点采血检测心肌酶CK-MB、cTnI的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中、术后各时点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的用量及心肌收缩能力(dp/dtmax)恢复情况;观察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等心肌电生理指标;电镜观察手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收缩能力(dp/dtmax)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开放后6h、12h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91.6±20.4)U/L和(52.7±17.3)U/L,(148.7±24.2)U/L和(94.3±16.3)U/L;开放后6h、12h血清cTnI水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4.973±1.431)ng/ml和(2.622±1.024)ng/ml,(5.054±1.419)ng/ml和(1.908±0.984)ng/ml,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或P<0.01)。试验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黄芪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脏瓣膜假体置入术 心肌再灌注 预处理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体外人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风旭 廖斌 +3 位作者 石应康 邓明彬 李新 谭善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体外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方法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在体测量颈动脉各部分的直径,借鉴音叉样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的几何构造,对其从几何尺寸进行改良建立体外模型并利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对... 目的建立一个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体外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方法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在体测量颈动脉各部分的直径,借鉴音叉样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的几何构造,对其从几何尺寸进行改良建立体外模型并利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对模型内流场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模型内流场特点和分布与体内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结论我们建立的体外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贴近实际,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分又模型 粒子成像测速 流场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小军 易善永 +3 位作者 廖斌 邓明彬 陈圣杰 王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IPC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内,用气压止血带绑于右上臂上部,给于300mmHg的压力,阻断右上肢血流,持...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IPC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内,用气压止血带绑于右上臂上部,给于300mmHg的压力,阻断右上肢血流,持续3min,开放2min后,再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对照组不给缺血预处理。记录两组临床指标及心肌电生理指标;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即刻、开放后3h、6h、12h、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开放后辅助循环时间IP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需重复除颤率明显高于IPC组(P均<0.01);主动脉开放后12h心肌酶CK-MB及cTnI对照组明显高于IPC组,分别为[(141.9±21.2)U/L∶(98.9±17.3)U/L,(5.157±1.207)ng/ml∶(2.113±0.984)ng/ml,P<0.05,<0.01]。IPC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肢体IPC可减少心肌酶漏出,降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肢体 心脏瓣膜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易善永 廖斌 +3 位作者 乔衍礼 詹福生 邓明彬 陈圣杰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5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行为干预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骨哆开保守治疗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新 万居易 +4 位作者 付勇 杨帆 于风旭 邓明彬 廖斌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骨哆开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7月~2010年12月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病例中发生胸骨哆开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 5例胸骨哆开病例明确诊断后,立即手术治疗后痊愈,...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骨哆开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7月~2010年12月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病例中发生胸骨哆开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 5例胸骨哆开病例明确诊断后,立即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成人于明确诊断后第2天大出血死亡,其余14例经胸带加压包扎固定,剑突下引流,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加强抗感染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的14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经诊断需要立即处理,与传统的再次开胸手术相比保守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胸骨哆开 保守治疗
下载PDF
CDFI检测肾血流PSV、EDV改变与CPB术后AKI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明星 刘慧 +4 位作者 付勇 陈晓梅 于风旭 邓明彬 李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84-78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临床无创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为研究手段,探讨肾血流PSV、EDV改变与体外循环(CPB)手术肾功能损害的可能关系。方法:对14例心脏病在实施CPB心脏直视手术前、术后1 h、2 h、4 h、8 h、16 h、24 h,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目的:本研究运用临床无创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为研究手段,探讨肾血流PSV、EDV改变与体外循环(CPB)手术肾功能损害的可能关系。方法:对14例心脏病在实施CPB心脏直视手术前、术后1 h、2 h、4 h、8 h、16 h、24 h,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监测各时点肾主动脉、肾段动脉PSV、EDV,并同时检测肾功能尿素氮(Urea)、尿酸(UA)、肌酐(Crea),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 h肾主动脉、肾段动脉PSV与术前比较增高,术后4 h、16 h、24 h肾主动脉、肾段动脉PSV与术后1 h比较减低。术后2 h肾主动脉EDV与术前比较增高,术后4 h、8 h、16 h、24 h肾主动脉EDV与术后2 h比较减低,术后4 h肾段动脉EDV与术后1 h比较减低;肾血流EDV与肾功能指标Urea、UA、Crea呈负相关。结论:CPB术后肾主动脉、肾段动脉EDV与Urea、UA、Crea存在负相关,肾主动脉、肾段动脉EDV可作为评估CPB术后AKI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肾功能衰竭 急性 体外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经右胸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6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勇 邓明彬 +2 位作者 刘慧 于风旭 廖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037-2038,共2页
目的经右胸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16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的继发孔型ASD不合并需心外手术的其... 目的经右胸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16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的继发孔型ASD不合并需心外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右胸小切口经右心房置入导管国产封堵器治疗,术中TEE监测,术后即刻、3~5 d及1、3、6、12个月进行TTE、心电图随访。结果 16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均成功封堵,1例封堵器术中脱落,立即扩大右心房切口,取出封堵伞,再次封堵后成功。术后随访复查TEE、心电图及体检,无残余分流及影响瓣膜功能,无腔、肺静脉狭窄,无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经右胸小切口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术中封堵失败可立即行外科干预,中转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