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晨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0,共3页
随着农民工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这给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三农"问题提出了新... 随着农民工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这给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庞大群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探讨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原因,尝试提出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权益保护
下载PDF
论儒家道德伦理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安彩英 邓晨夕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文化的主流,其主要内容包括德性原则、伦理原则和修养原则三大方面,其基本特色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本位。科学合理地继承儒家道德伦理中的积极因素,对培养高尚的现代人格具有重要的... 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文化的主流,其主要内容包括德性原则、伦理原则和修养原则三大方面,其基本特色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本位。科学合理地继承儒家道德伦理中的积极因素,对培养高尚的现代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伦理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东京梦华录》中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研究
3
作者 邓晨夕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儒学、佛教、道教发展到北宋,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教、道教也积极向儒学靠拢,由此形成'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特征。历经发展的儒、释、道三种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糅合并倾向于... 儒学、佛教、道教发展到北宋,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教、道教也积极向儒学靠拢,由此形成'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特征。历经发展的儒、释、道三种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糅合并倾向于世俗化,对北宋社会民俗风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道教 三教合流 《东京梦华录》
下载PDF
加入WTO后河南省高等法学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4
作者 邓晨夕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43-145,共3页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承诺要对教育市场逐步开放.将我省法学教育置于入世背景之下,首先分析入世后河南省高等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次分析我省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河南省高等法学专业实施素质教...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承诺要对教育市场逐步开放.将我省法学教育置于入世背景之下,首先分析入世后河南省高等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次分析我省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河南省高等法学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高等法学教育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儒学礼乐教育背景下的法治与德治
5
作者 邓晨夕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11,共4页
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儒学最关注现实问题,以礼乐教育为主导,尊道贵德,积极引礼入法,主张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力量调和社会秩序,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礼乐教育在德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以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精神,这... 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儒学最关注现实问题,以礼乐教育为主导,尊道贵德,积极引礼入法,主张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力量调和社会秩序,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礼乐教育在德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以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传统法治,使得法治伦理化。基于此,发扬"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双重的人文关怀精神,借鉴以"礼乐"育德的合乎人性的做法,加强道德的正向引导作用和法律的坚强后盾力量,就能充分发挥法治与德治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互促共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礼乐教育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