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主要生物种间关系及食物网的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邓景耀 姜卫民 +1 位作者 杨纪明 李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根据1992年-1993年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大面定点底拖网试捕的渔获物,对渤海27种鱼类和10种虾蟹类的3801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与10年前渤海鱼类的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小黄鱼和白姑鱼等主要... 根据1992年-1993年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大面定点底拖网试捕的渔获物,对渤海27种鱼类和10种虾蟹类的3801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与10年前渤海鱼类的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小黄鱼和白姑鱼等主要捕食鱼类胃含物中鱼的比例较10年前明显增加,鱼类的食性类型无明显变化。渤海低级肉食性鱼类的营养级由1982-1983年的平均2.4上升为2.5,中、高级肉食性鱼类的营养级分别由原来的平均3.2和3.8降为2.8和3.3。渤海主要鱼类之间饵料重叠系数大于0.6的占15%。鱼为渤海多数中、高级肉食性鱼类的主要摄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 种间关系 食物网 营养级 重叠系数 渤海
下载PDF
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被引量:128
2
作者 邓景耀 金显仕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6-82,共7页
莱州湾是黄渤海渔业生物的主要产卵场、栖息地和渤海多种渔业的传统渔场。不同时期按季节进行的拖网试捕调查结果表明 :莱州湾渔业生物的资源量、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95 9、1982、1992~ 1993和 1998年的平均单位网... 莱州湾是黄渤海渔业生物的主要产卵场、栖息地和渤海多种渔业的传统渔场。不同时期按季节进行的拖网试捕调查结果表明 :莱州湾渔业生物的资源量、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95 9、1982、1992~ 1993和 1998年的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 2 5 8、117、77 5和 8 5kg/h ,渔业资源呈现持续衰退的趋势。80年代以来带鱼、小黄鱼等大型底层鱼类为黄鲫、■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 ,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黄渤海连续进行的大规模的中国对虾种苗放流导致其野生群体的遗传杂合度明显下降。在分析了主要渔业资源衰退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栖息地环境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群落结构 保护 渔业生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28
3
作者 邓景耀 金显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1983、1993和1999年冬季在渤海越冬场拖网试捕采集的渔获量资料 ,分析研究了渤海渔业生物地方种群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指数和优势种群的年间变化。资源量呈逐年大幅度减少之势 ,平均网获量分别为11 5kg/h、3 5kg/h和0 7kg/h ,平均网... 根据1983、1993和1999年冬季在渤海越冬场拖网试捕采集的渔获量资料 ,分析研究了渤海渔业生物地方种群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指数和优势种群的年间变化。资源量呈逐年大幅度减少之势 ,平均网获量分别为11 5kg/h、3 5kg/h和0 7kg/h ,平均网获尾数则为669尾/h、145尾/h和37尾/h ;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83~1993年的优势种群梅童和孔鳐等经济底层鱼类为安氏新银鱼所替代。捕捞过度是经济种群资源量剧减的主要原因 ,强化渔政管理 ,开展经济种群的种苗放流是保护、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越冬场 群落结构 优势种 渔业生物 渔政管理 资源量 动态特征
下载PDF
渤海对虾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景耀 韩光祖 叶昌臣 《水产学报》 CAS 1982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我们用各种方法估算了秋汛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的死亡值。总死亡系数的估算结果:用渔获尾数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0年平均旬死亡值,雌虾约0.25,雄虾约0.34;用y/f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2年旬平均死亡值,雌虾0.23,雄虾0.... 我们用各种方法估算了秋汛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的死亡值。总死亡系数的估算结果:用渔获尾数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0年平均旬死亡值,雌虾约0.25,雄虾约0.34;用y/f为相对资源量估计的12年旬平均死亡值,雌虾0.23,雄虾0.34;用世代分析(Pope 方法)估计的3年雌虾旬平均死亡值约0.30。交尾后部份雄虾死亡,我们找到了一个用性比资料估算雄虾交尾死亡的方法。估算结果,到10月末,雄虾交尾死亡系数约为0.65,并有陆续死亡现象,到12月初的累计死亡系数约1.05左右。我们在讨论了渤海秋汛对虾渔业的 F和f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当 f<1000,捕捞死亡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而变化;当f>1000,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对捕捞死亡已无多大影响,所以渤海秋汛对虾渔业平均每 10天的捕捞死亡系数不能大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对虾 死亡系数 捕捞死亡 捕捞努力量 秋汛期
下载PDF
渤海对虾补充量变动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景耀 庄志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补充量 渤海 原因分析 秋汛 动态特点
下载PDF
渤海湾对虾发生量与补充量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景耀 庄志猛 朱金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每年5月中旬和8月初,在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主要产卵场———渤海湾进行产卵场和栖息地调查,分别获取卵子/幼体和幼虾相对资源量,把卵子/幼体密度视为亲体数量(St)的一个相对数值,把幼虾相对资... 每年5月中旬和8月初,在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主要产卵场———渤海湾进行产卵场和栖息地调查,分别获取卵子/幼体和幼虾相对资源量,把卵子/幼体密度视为亲体数量(St)的一个相对数值,把幼虾相对资源量视为补充量(Rt)的一个相对数值,用Ricker模式(Rt=aSte-bSt)拟合资料,有:a=292243;b=0069;R2=047;P<0005。结果表明:对虾的发生量对其补充量的控制程度近50%。通过回归分析,确证了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栖息地的降雨量、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中国对虾 发生量 补充量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规格试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景耀 任胜民 朱金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规格试验邓景耀,任胜民,朱金声(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放流规格,捕食死亡率EXPERIMENTONRELEASINGSIZEOFCHINESESHRIMP¥DengJing... 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规格试验邓景耀,任胜民,朱金声(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放流规格,捕食死亡率EXPERIMENTONRELEASINGSIZEOFCHINESESHRIMP¥DengJingyao,RenShengmi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放流规格 捕食死亡率
下载PDF
渤海对虾亲体与补充量(SRR)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景耀 朱金声 任胜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26,共7页
80年代以来,渤海对虾的补充量,特别是亲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1983-1994年4月烟威外海对虾亲体资源量指数和渤海秋汛对虾渔获量,按Beverton-Holt和Ricker模式求得各项参数值,有R-1t=3.86&... 80年代以来,渤海对虾的补充量,特别是亲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1983-1994年4月烟威外海对虾亲体资源量指数和渤海秋汛对虾渔获量,按Beverton-Holt和Ricker模式求得各项参数值,有R-1t=3.86×10-3+1.17×10-2S-1tR2=0.74p<0.001Rt=90.05Ste-0.16217StR2=0.51p<0.01表明:当今渤海对虾亲体对补充量有决定影响,可是80年代亲体数量的平均值只有60年代和70年代的34.4%和44.2%;而进入90年代以来,亲体数量又较80代下降了20%。80年代中期渤海沿岸产卵场的环境条件因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养殖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个新的环境因素对对虾补充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渤海对虾亲体数量严重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补充量 亲体数量 生态环境 渤海
下载PDF
我国渔业资源增殖业的发展和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景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业 种苗 移殖 鱼类
下载PDF
对虾放流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邓景耀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放流增殖 研究
下载PDF
对虾渔业生物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景耀 《生命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191-194,197,共5页
当今世界上以近30种大型虾类为对象的对虾渔业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海洋渔业。受渔业利润和市场需求的驱动;过度捕捞导致多数种类面临着资源严重衰退的危险。本文概述了对虾属中各主要种群的渔业现状、繁殖、生长、死亡、补充、数量变动及... 当今世界上以近30种大型虾类为对象的对虾渔业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海洋渔业。受渔业利润和市场需求的驱动;过度捕捞导致多数种类面临着资源严重衰退的危险。本文概述了对虾属中各主要种群的渔业现状、繁殖、生长、死亡、补充、数量变动及其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和捕捞的相互关系,并简要介绍了当前世界上研究对虾种群资源评估的多种数理模式,提出了资源持续利用、管理的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渔业生物学 资源评估与管理
下载PDF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景耀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 2000年第6期21-22,共2页
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和近海渔业资源 ,实施现代渔业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海洋渔业 资源保护 渔业资源 渔业管理
下载PDF
中国对虾黄、渤海沿岸地理群的RAPD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刘萍 孔杰 +4 位作者 石拓 庄志猛 邓景耀 徐怀恕 韩玲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9-93,共5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技 术,对中国对虾的黄、渤海地理群的32个个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使用OPI系列 的20个 10 bp的寡核苷酸随机...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技 术,对中国对虾的黄、渤海地理群的32个个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使用OPI系列 的20个 10 bp的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每个个体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结果为:17 个引物获得了谱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产物,扩增片段的分子量在 2 000~200 bp之间, 共检测 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39个,占 36. 8 %;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941+ 0. 020 6,有 67个标记(占 63. 2%)在整个群体的 32个个体间表现稳定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黄海 渤海 种群 RAPD技术
下载PDF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的DNA多态性 被引量:45
14
作者 石拓 孔杰 +3 位作者 刘萍 韩玲玲 庄志猛 邓景耀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09-615,共7页
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 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量为180-2200bp。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93,群体的平均余合度为0.2176。表明该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使中国对虾的生存情况更加危险,同时其本身也可能是对虾对病害、恶劣环境等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资源衰退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证实:在检测种群遗传变异度大小方面,RAPD具有比同工酶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 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 DNA
下载PDF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57
15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2 位作者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人工养殖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4个种群的同工酶遗传变异(英文)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伟继 孔杰 +2 位作者 包振民 邓景耀 庄志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黄渤海沿岸种群 (YP)、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KP)和 2个养殖种群 (CP1和CP2 )的同工酶遗传变异水平。每个种群随机选取 5 0尾中国对虾进行同工酶检测。在所分析的 12种同工酶...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黄渤海沿岸种群 (YP)、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KP)和 2个养殖种群 (CP1和CP2 )的同工酶遗传变异水平。每个种群随机选取 5 0尾中国对虾进行同工酶检测。在所分析的 12种同工酶编码的 2 0个基因位点中 ,有 4个是多态位点。 4个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 (P0 .99)分别为15 %、2 0 %、10 %和 2 0 %。种群平均杂合度 (观测值 ) (Ho)分别为 0 .0 14± 0 .0 0 7、0 .0 2 0± 0 .0 10、0 .0 10± 0 .0 0 7和0 .0 33± 0 .0 17。 4个种群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 (Ne)分别为 1.0 15± 0 .0 0 8、1.0 2 3± 0 .0 11、1.0 11± 0 .0 0 7和 1.0 42± 0 .0 2 2。杂合子平衡偏离指数 (D)分别为 +0 .0 37、- 0 .0 30、- 0 .0 98和 - 0 .0 30。 2个地理种群 (YP和KP)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I)和遗传距离 (Dnei)分别为 0 .99998和 0 .0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遗传多样性 同工酶 水平淀粉凝胶电泳 保护生物学
下载PDF
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5
17
作者 金显仕 邓景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72,共8页
通过1959~1999年间4次按季节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莱州湾渔业资源和优势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平均渔获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仅为1959、1982和1992~1993年的33%、73%和110%;虽然季节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 通过1959~1999年间4次按季节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莱州湾渔业资源和优势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平均渔获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仅为1959、1982和1992~1993年的33%、73%和110%;虽然季节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但鱼是鱼、黄鲫、斑鱼祭和赤鼻鱼是等小型中上层鱼类自80年代以来已替代了带鱼、小黄鱼成为优势种;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也随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样性自1959~1982年增加,然后呈下降趋势。外部的扰动特别是捕捞,在中等强度下会使鱼类多样性增加,但过高的捕捞强度又会使多样性下降。目前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简单,处于较不平衡状态,群落演替将继续,在外部扰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强恢复力的小型中上层种类资源能够很快恢复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演替 渔业资源 莱州湾
下载PDF
莱州湾日本对虾放流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金声 庄志猛 +4 位作者 邓景耀 张树珂 毕建强 邵桂卿 邱明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6-61,共6页
1996年5月26日在莱州湾水域放流平均体长为9.9mm的日本对虾仔虾855.8万尾,进行了跟踪回捕调查,生物学测定求得各项生长参数为:雌性:L∞=201.5mm;W∞=90.0g;k=0.017;t0=26d;t(... 1996年5月26日在莱州湾水域放流平均体长为9.9mm的日本对虾仔虾855.8万尾,进行了跟踪回捕调查,生物学测定求得各项生长参数为:雌性:L∞=201.5mm;W∞=90.0g;k=0.017;t0=26d;t(拐点)90d(7月28日)雄性:L∞=168.6mm;W∞=52.8g;k=0.017;t0=19d;t(拐点)83d(7月21日)放流群体于8月上旬开始交尾,在持续近两个月的交尾活动期间,雌体可以连续蜕皮并多次交尾;秋汛虾群集中分布在3-5m的放流水域,不作长距离移动。7月中旬开始捕捞,至9月莱州市共捕获放流对虾105.4万尾;9月中、下旬开始途经蓬莱沿海陆续游出,至11月蓬莱沿海捕获2~3万尾,整个秋汛回捕率估计为12.5%左右;至12月初莱州湾水温降至10℃以下时,放流群体才全部游离渤海。根据放流群体的生长特性,秋汛开捕时间应控制在8月中旬,放流群体的平均体长超过145mm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莱州湾 放流 移植 回捕率
下载PDF
中国对虾两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振辉 孔杰 +4 位作者 石拓 刘萍 孟宪红 庄志猛 邓景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40-443,共4页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 (HB)和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 (PK)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 .2 0个随机引物 (OPD系列 )在二个种群中都扩增出 148条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 5 4条和6 5条 ,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 36 .49...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 (HB)和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 (PK)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 .2 0个随机引物 (OPD系列 )在二个种群中都扩增出 148条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 5 4条和6 5条 ,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 36 .49%和 43.92 % ,种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 0 .1981和 0 .2 375 .实验表明 ,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要比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高 ,但二个种群都处于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 .由此显示 ,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须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 .图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技术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日本对虾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庄志猛 孔杰 +3 位作者 石拓 刘萍 邓景耀 戴继勋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 b...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 bp随机引物中的17个产生效果稳定的扩增结果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55个位点,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比例分别为85.14%和78.62%.用经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量化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214和0.201;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4.20%,遗传距离为0.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遗传多样性 RAPD 随机扩增多态DNA 野生种群 养殖群体 遗体相似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