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
1
作者 邓智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评估其对新生儿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评估其对新生儿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实行传统复苏器治疗)与试验组(n=50,实行T组合复苏器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资料、氧合指标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院内转运与产房复苏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稳定性更好,血氧饱和度更高,心肺功能恢复更快,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院内转运与产房复苏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因此,在新生儿急救领域中,T组合复苏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救 转运 T组合复苏器
下载PDF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在治疗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邓智青 唐正贤 叶丽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在治疗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甲状腺素水平、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在治疗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甲状腺素水平、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保暖、静脉营养支持、早期微量喂养、抗感染、个体化补充铁剂或维生素D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补充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腺素(T_(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以及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血清FT_(3)、T_(3)、FT_(4)及T_(4)水平均升高,血清TSH水平降低,且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儿血清FT_(3)、T_(3)、FT_(4)及T_(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头围、骨龄落后率及DQ偏低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补充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短黄疸持续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预后良好,且能够改善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早产儿 左旋甲状腺素 预后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智青 邓琼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接受治疗、需进行UVC治疗的新生儿50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UVC置管,治疗组彩超引导下UVC置...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接受治疗、需进行UVC治疗的新生儿50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UVC置管,治疗组彩超引导下UVC置管。比较患儿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成功率和置管留置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比26.00%,P<0.05);治疗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比76%,P<0.05),而置管留置时间也高于对照组[(11.34±1.22)d比(9.37±1.34)d,P<0.05]。结论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UVC效果较好,患儿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次性成功置管率高,置管留置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 脐静脉置管术 新生儿
下载PDF
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智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7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采用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儿中,治疗有效9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91%;采用鼻塞... 目的研究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采用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儿中,治疗有效9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91%;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给氧方式对患儿治疗6 h后,患儿的低氧血症明显得到减轻,动脉血氧分压(Pa O2)(52±9)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治疗前的(62±10)mm Hg,动脉血二氧化化碳分压(Pa CO2)(80±11)mm Hg高于治疗前的(50±6)mm Hg,酸中毒现象也得到明显缓解,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基层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对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智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针对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 目的针对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智青 邓琼晖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134例早产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134例早产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比较两组患儿NEC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NEC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妈咪爱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胃动力,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期微量喂养 妈咪爱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钟向明 李敏洪 +1 位作者 邓智青 彭灿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8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水平,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5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78例轮状病毒阴性的腹泻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抽...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水平,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5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78例轮状病毒阴性的腹泻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取空腹血清检查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经治疗,腹泻症状消失后,将心肌酶三项均增高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血清心肌酶三项(AST、CK-MB、CK)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入院时,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30例,占55.6%;对照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13例,占16.7%。观察组心肌酶异常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较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更容易导致患儿心肌的损伤,经治疗后,心肌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并注意排除病毒性心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腹泻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膜组合工艺浓缩净化电厂湿法脱硫废水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泉 杨亚新 +5 位作者 李志军 兰建伟 邓智青 赵剑锋 江晶 彭足仁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6,共5页
对膜组合工艺中试设备处理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的回用水、浓缩水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对各系统的性能和膜污染情况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膜组合工艺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TDS的去除率大于99.3%,使产水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纳... 对膜组合工艺中试设备处理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的回用水、浓缩水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对各系统的性能和膜污染情况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膜组合工艺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TDS的去除率大于99.3%,使产水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纳滤膜和反渗透联用能够有效分离水中的二价盐和单价盐,使蒸发系统的处理量降低一半,得到纯度稳定高于99%的NaCl结晶盐。研究还发现,预处理过程中过量投加的絮凝剂会造成超滤膜通量的快速下降,超滤膜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各种颗粒性污染物,缓解纳滤膜和反渗透的污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蒸发结晶 脱硫废水 膜浓缩
下载PDF
早期不同喂养联合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早产儿生长与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健芳 邓琼晖 +1 位作者 邓智青 钟向明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喂养联合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早产儿生长与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的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四组,A组23例,实施早期母乳喂养加营养支持;B组32例,实施早期配方奶喂养加营养支持;C组20例,单纯实施母乳喂养;D...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喂养联合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早产儿生长与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的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四组,A组23例,实施早期母乳喂养加营养支持;B组32例,实施早期配方奶喂养加营养支持;C组20例,单纯实施母乳喂养;D组45例,单纯实施配方奶喂养。观察对比四组早产儿出院时营养与血生化指标[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尿素(Urea)]变化情况及住院期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与体重增长情况。结果:B组早产儿出院时营养指标、血生化变化情况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早产儿以上指标变化情况皆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早产儿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与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早产儿以上指标变化情况皆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早产儿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及不同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生长指标及代谢指标,促进其更快速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不同喂养方式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 早产儿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喂养早产儿不耐受及IgA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向明 张健芳 邓智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喂养早产儿不耐受及免疫球蛋白(Ig)A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喂养早产儿不耐受及免疫球蛋白(Ig)A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10 d的IgA水平均高于出生后24 h内,且观察组(17.54±1.12)mg/dl高于对照组的(13.37±1.18)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率分别为6.00%(3/50)、12.00%(6/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83,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采取母乳联合微生态制剂进行喂养,有利于提高早产儿机体免疫力的同时有助于降低其院内感染率及喂养不耐受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微生态制剂喂养 早产儿 不耐受 免疫球蛋白A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汛 邓智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早产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静脉喂养,观察组给予肠外营...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早产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静脉喂养,观察组给予肠外营养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消失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总蛋白、血糖、总胆红素以及尿素氮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呕吐和腹胀症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微量喂养 肠外营养 早产儿治疗
下载PDF
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琼晖 邓智青 张健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Ig)水平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47.6±...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Ig)水平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47.6±6.4)U/L、乳酸脱氢酶(LDH)为(383.5±56.8)U/L、肌酸激酶(CK)为(302.8±42.7)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32.6±5.4)U/L,对照组AST为(28.2±4.3)U/L、LDH为(153.7±34.2)U/L、CK为(138.7±25.4)U/L、CK-MB为(18.3±3.6)U/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 G为(7.8±0.8)g/L、Ig M为(1.9±0.4)g/L、Ig A为(0.5±0.1)g/L,对照组儿童Ig G为(13.6±1.8)g/L、Ig M为(2.6±0.5)g/L、Ig A为(1.3±0.2)g/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会有所升高,当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患儿的心肌损害,而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所降低,因此检测手足口病的血清心肌酶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酶 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早期肠内微量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健芳 邓智青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微量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早期肠内微量配方奶喂养,...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微量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早期肠内微量配方奶喂养,研究组患儿给予早期肠内微量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喂养耐受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喂养后,研究组患儿体重、头围及身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呕吐、腹胀及奶汁潴留喂养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院内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给予早期肠内微量母乳喂养可明显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提高喂养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微量母乳 配方奶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现状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敏 邓琼晖 邓智青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7期688-689,共2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现状及病因。方法选取2016年西南城区在园幼儿园大班3848名幼儿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儿童血液学指标及珠蛋白基因型等指标。结果本次入组研究的3848例儿童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偏...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现状及病因。方法选取2016年西南城区在园幼儿园大班3848名幼儿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儿童血液学指标及珠蛋白基因型等指标。结果本次入组研究的3848例儿童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偏低的孩子有330人,占8.5%。在48例完成全部检查项目的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中检出28例地中海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症患儿,占58.33%。其中单纯α-地中海贫血患儿23例,占比为82.14%;单纯β-地中海贫血患儿4例,占比为14.29%;αβ-复合型地贫患儿1例,占比为3.57%。地中海贫血阳性儿童的MCV为54.92~62.72FL、MCH为17.92~20.32 pg、MCHC为295~341 g/L。结论本地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地中海贫血所致,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偏低的儿童其患地中海贫血几率较高,儿童体检时血液指标的异常情况因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地中海贫血 佛山市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力勤 邓玉婵 +2 位作者 谢俊杰 邓智青 莫起团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93-494,共2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儿童MP感染后的慢性咳嗽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儿童MP感染后的慢性咳嗽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祛痰、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口服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100%vs 57%,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8±2.1)d vs(12.5±2.4)d,P<0.05];观察组停止治疗后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 vs 14,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匹多莫德 儿童 肺炎支原体 慢性咳嗽
下载PDF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法对早产儿吸乳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敏 邓智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6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吸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非营养吸吮法;观察组在非营养吸吮法基础上实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喂养良...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吸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非营养吸吮法;观察组在非营养吸吮法基础上实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喂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口胃管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联合非营养吸吮,可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改善吸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早产儿 非营养吸吮 吸乳困难 经口喂养 口腔运动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向明 郭微 +3 位作者 梁敬文 邓智青 唐正贤 张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2期2184-218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评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呼吸评分选择呼吸支持的策略及是否使用肺表面...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评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呼吸评分选择呼吸支持的策略及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根据“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防治专家共识”防治NRDS。比较两组患儿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早产儿208例,其中观察组105例,出现NRDS 40例;对照组103例,出现NRDS 35例;两组患儿NRDS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评分法操作简单,能客观地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危重程度,有助于指导基层的医生对NRDS患儿呼吸支持的策略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适合在基层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评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原文传递
四种新生儿常见病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钟向明 李敏洪 +2 位作者 陈汛 邓智青 骆志红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感染、病理性黄疸及窒息4种新生儿常见病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入院日龄〈7天,至少有早产、窒息、病理性黄疸、感染一种因素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 目的探讨早产、感染、病理性黄疸及窒息4种新生儿常见病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入院日龄〈7天,至少有早产、窒息、病理性黄疸、感染一种因素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日龄5~7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5~7天时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游离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观察组患儿病情稳定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不同病因与对照组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以及观察组病情稳定后与出生5~7天时的甲状腺功能。结果观察组220例,对照组34例。生后5~7天,观察组及各病因组FT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T4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重症组FT4、FT3低于轻症组,小胎龄早产组和危重黄疸组FT3分别低于大胎龄早产组和中度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后血清FT3高于出生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及TSH与出生5~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FT3、FT4及T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5~7天FT3受胎龄、病理性黄疸、感染及窒息等因素影响较明显(P〈0.05),受分娩方式和性别影响较小(P〉0.05)。结论早产、感染、病理性黄疸和窒息对新生儿早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暂时性FT3降低,严重感染时,还可能引起暂时性FT4降低,但病情稳定后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试验 婴儿 早产 感染性疾病 黄疸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100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琼晖 张健芳 邓智青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近两年婴幼儿、儿童住院病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患儿中100例婴幼儿、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近两年婴幼儿、儿童住院病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患儿中100例婴幼儿、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儿的首发病症结果以及病原体血清抗体Ig M的检测结果。结果1男性患儿性患病率为59.00%,女性41.00%,男性率略高女性。2患儿首发病症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为多见(尚未收治过1例登革热的患儿),病程中伴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3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的病原体较多,以病毒、支原体较为常见;临床治疗以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原发病,以及以鲨肝醇和维生素B4口服治疗白细胞减少。4治疗后患儿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4~7 d后,有80例(80.00%)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2周~1岁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最低值(2.35±0.5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最低值(0.65±0.29)×109/L,与>1岁患儿治疗后WBC最低值(2.41±0.62)×109/L、ANC最低值(0.70±0.35)×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常继发于各类感染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病原体较多,临床治疗无特异性。对于是否给予药物治疗,患儿会恢复正常需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明确药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发热 病原体 儿童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