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1年广西某市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牧 黄运轩 +9 位作者 于德娥 徐世宾 彭兵 朱刚劲 徐月香 梁贤君 邓本本 刘家伟 叶力 梁冰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某市2016—2021年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用ELISA和RPR/TRUST检测梅毒感染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广西某市2016—2021年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用ELISA和RPR/TRUST检测梅毒感染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3564人,总体梅毒感染率为5.61%。2016年梅毒检出率为8.8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梅毒感染率为8.49%,低档性交易场所工作的FSWs梅毒感染率为11.75%,前一个工作地点位于外地的FSWs梅毒检出率为8.81%,HIV阳性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为13.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AOR=1.989,95%CI:1.276~3.102)的FSWs相比于年龄<35岁更有可能感染梅毒;相比于中/高档次的性交易场所,在低档次场所工作(AOR=3.477,95%CI:2.444~4.945)的FSWs更具有感染梅毒的风险(P<0.05)。结论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性交易场所的档次等因素有关。相关部门须加强对年龄大于35岁、低文化程度、低档次场所工作的FSWs人群的性病干预,降低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贵港市2007—2021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的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本本 黄运轩 +6 位作者 韦发双 覃春伟 徐月香 陈永锋 刘家伟 蒋俊俊 苏锦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分析2007—2021年贵港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人口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贵港市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21年贵港市MSM HIV/AIDS数据,以乡镇为单位,采用描... 目的:分析2007—2021年贵港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人口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贵港市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21年贵港市MSM HIV/AIDS数据,以乡镇为单位,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人口学特征和发病情况,采用ArcGIS10.7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07—2021年贵港市累计报告MSM艾滋病病例338例,新报告MSM病例数从1例增至43例,其构成比从0.16%增至5.26%,15年增长32.90倍,整体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02.874,P<0.001)。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贵港市MSM艾滋病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16,Z=2.096,P=0.036),并存在高值聚集(G=0.000 008,Z=4.196,P<0.01)。热点分析发现,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次在东北部乡镇或街道。结论:贵港市MSM AIDS流行呈上升趋势,并存在空间聚集性和热点区域,应对热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控,加强MSM的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同性性行为 艾滋病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贵港市覃塘区2年内阳转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生存状况分析
3
作者 徐月香 洪雯 +5 位作者 梁贤君 黄运轩 覃春伟 徐志良 邓本本 叶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分析贵港市覃塘区经过2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筛查后2年内阳转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贵港市覃塘区2013年1月至201... 目的:分析贵港市覃塘区经过2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筛查后2年内阳转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贵港市覃塘区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新报告的且最近2年内有过阴性检测记录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的死亡概率和生存率,分别计算治疗者和未治疗者的病死率。利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者的病死率为1.8/100人年,未治疗者的病死率为39.6/100人年。总体患者在随访后的第1、第3、第5年的死亡概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1.98%、6.54%、9.92%和88.02%、74.48%、63.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是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贵港市覃塘区2年内阳转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生存率较低,有必要在人群中加强宣传、扩大检测范围;早发现、早诊断、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寿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转 HIV 新发感染 生存分析
下载PDF
2005-2021年贵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韦薇 邓本本 +3 位作者 黄运轩 韦发双 陈永锋 郑萍佐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 了解2005—2021年贵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相关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贵港市累计报告丙肝15 77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目的 了解2005—2021年贵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相关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贵港市累计报告丙肝15 77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26/10万,2005—2021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53.68,P<0.001)。各月份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报告发病率以港北区最高(43.33/10万),平南县最低(8.74/10万)。发病数随年龄呈先降低、上升、再降低变化,30~<70岁年龄组占70.22%(11 076例)。男性9 466例,女性6 328例,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人群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均<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79.32%),病例以确诊病例为主(79.00%),但病例分类比例较低。2009—2021年吸毒人群哨点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1.38%,远高于其他人群哨点。结论 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港北区是防控的重点地区,男性、青壮年、老年人、吸毒人群、农民是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要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丙肝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下载PDF
贵港市非在治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未治疗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月香 覃凤翔 +5 位作者 梁贤君 黄运轩 覃春伟 徐志良 邓本本 梁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06-1812,共7页
目的:了解贵港市非在治人类免疫缺陷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未开展治疗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自行制定的《健康调查问卷》,对... 目的:了解贵港市非在治人类免疫缺陷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未开展治疗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自行制定的《健康调查问卷》,对贵港市1996年5月10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进行健康调查。结果:2012~2020年贵港市HIV/AIDS患者未治疗率呈波动现象,2020年的未治疗率为9.09%。1 315例非在治患者,以汉族中老年男性为主。未治疗的主要原因以社会因素居多(48.4%),其次为心理因素(35.1%)和生物因素(16.5%)。与因生物因素为主要未治疗原因的患者相比,年龄在30~49岁(以≥50岁为参照,OR=3.082,95%CI:1.962~4.841)、未婚(以已婚/同居为参照,OR=1.970,95%CI:1.128~3.411)的患者更可能因为社会因素影响而不治疗;现居住于桂平市(OR=2.896,95%CI:1.789~4.688)和平南县(OR=1.901,95%CI:1.094~3.302)(以居住于贵港市辖三区为参照)、疾病阶段处于HIV阶段(以AIDS阶段为参照,OR=1.833,95%CI:1.084~3.099)的患者更可能因为心理因素影响而不治疗。结论:贵港市HIV/AIDS患者未治疗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可根据未治疗人群的特征,构建提高患者治疗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干预模型,以全面提高贵港市治疗覆盖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非在治
下载PDF
贵港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覃雄林 朱刚劲 +6 位作者 徐志良 韦发双 覃春伟 徐月香 黄运轩 梁贤君 邓本本 《应用预防医学》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贵港市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充分协作的"三位一体"模式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几年防控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效果。结果贵... 目的了解贵港市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充分协作的"三位一体"模式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几年防控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效果。结果贵港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比例、固定性伴/配偶检测的比例、抗病毒治疗比例分别由2010年的72.54%、46.15%、75.00%提高到2014年的86.35%、92.13%、83.07%。吸毒人群、暗娼、男男同性恋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由2010年的16.56%、95.26%、76.00%提高到了2014年的90.56%、89.00%、95.05%。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较高水平,艾滋病检测人数逐年提高,阳性检出率呈平稳趋势。结论贵港市"三位一体"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显著,能促进宣传教育、艾滋病病人的随访管理及抗病毒治疗、高危人群的干预和扩大HI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综合防治措施 评价 效果
下载PDF
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覃彤雪 邓本本 +7 位作者 徐月香 梁贤君 陈荣凤 覃雄林 叶力 梁浩 黄运轩 蒋俊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876-1882,共7页
目的:研究2007—2020年贵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的... 目的:研究2007—2020年贵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和病毒学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分析免疫学失败和病毒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060例HIV/AIDS患者,其中1148例(28.3%)出现了免疫学失败,743例(18.3%)出现了病毒学失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651,95%CI:1.409~1.934)、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3个月(OR=1.284,95%CI:1.087~1.517)、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349个/μL(OR=3.623,95%CI:2.960~4.435)、350~500个/μL(OR=5.758,95%CI:4.245~7.810)、>500个/μL(OR=22.450,95%CI:13.370~37.695)是免疫学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3个月(OR=1.403,95%CI:1.172~1.680)、基线治疗方案选择3TC+AZT+EFV/NVP(OR=1.393,95%CI:1.119~1.735)、3TC+D4T+EFV/NVP(OR=1.523,95%CI:1.223~1.896)、含克力芝方案(OR=1.411,95%CI:1.008~3.321)是病毒学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待提高,免疫学和病毒学失败率影响因素较多,尤其要缩短确诊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提升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免疫学失败 病毒学失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贵港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知信行情况分析
8
作者 朱刚劲 覃雄林 +6 位作者 徐志良 韦发双 覃春伟 梁耀富 陈永锋 苏嘉慧 邓本本 《应用预防医学》 201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了解贵港市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人群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VCT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VCT门诊的求询者的现场调查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 目的了解贵港市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人群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VCT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VCT门诊的求询者的现场调查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心理状态及高危行为情况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306名求询者,男女比例为1.10:1,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占23.16%,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占36.93%,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主要是获取相关的宣传资料占41.2%,相关知识知晓率是90.20%,238名已婚有配偶的调查对象中有婚外性行为史的占42.86%,其中男性66.67%(68/102)明显高于女性33.33%(34/102),与配偶/固定性伴平时性生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占29.83%,有80.39%(246/306)调查者在求询前有恐惧、焦虑不安、心神不宁,无法专心工作甚至失眠等情况出现。结论 VCT门诊求询者对艾滋病的知、信、行态度不统一,今后开展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对待病人的态度、消除恐艾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贵港市2012—2015年不同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美良 韦发双 +9 位作者 李康 朱刚劲 徐志良 覃雄林 徐月香 梁贤君 黄运轩 邓本本 曾小云 覃春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87-791,共5页
目的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 目的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χ~2_(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艾滋病 梅毒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