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骨科急诊处理经验分享(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忠 张帆 +4 位作者 吴巍 高放 邓杝 鲍兴 李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合并新冠肺炎的骨科急诊患者的合理化接诊、处置流程和规范化的防护措施。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接诊2例合并新冠肺炎的骨科急诊创伤患者:1例重型新冠肺炎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轻型新冠肺...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合并新冠肺炎的骨科急诊患者的合理化接诊、处置流程和规范化的防护措施。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接诊2例合并新冠肺炎的骨科急诊创伤患者:1例重型新冠肺炎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轻型新冠肺炎合并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从入院急诊开始,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均采取全程规范化防护措施,并将患者的新冠肺炎病情程度和骨科创伤特点有机结合、综合分析,并经院内多学科讨论后,制定出人性化、规范化的接诊、处置和防护措施:第1例患者为新冠肺炎重型,为手术的禁忌证,故采取保守治疗,即"患肢牵引制动+止痛+抗骨质疏松";第2例患者为新冠肺炎轻型,且为开放性骨折、关节脱位,必须急诊手术,即在全程防护下行"关节复位、清创缝合术+石膏外固定"。结果第1例患者治疗2周后,症状减轻,肺部炎性病灶已有部分吸收,最近一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现持续患肢皮牵引并拟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第2例患者已在全麻下行"关节复位、清创缝合术+石膏外固定",伤口愈合良好,持续石膏外固定,现2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肺部炎性病灶已完全吸收,新冠肺炎也已治愈。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诊治合并新冠肺炎的骨科急诊患者时,应将患者的新冠肺炎病情程度和骨科创伤特点有机结合、综合分析,以防控疫情扩散为第一原则,并经院内多学科讨论后,制定出人性化、规范化的接诊、处置流程和防护措施;有效地避免新冠肺炎院内交叉感染和聚集性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肺炎 急诊 骨科 治疗
下载PDF
经Wiltse入路行腰椎翻修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杝 徐勇 +3 位作者 吴巍 熊伟 方忠 李锋 《骨科》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行腰椎翻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腰椎翻修手术病人59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入路组2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行腰椎翻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腰椎翻修手术病人59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入路组2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5.5个月。Wiltse入路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51±0.36)h、(372.58±90.81)ml、(226.07±116.73)ml、(7.68±1.83)d;传统入路组分别为(4.20±0.82)h、(392.50±142.38)ml、(296.92±106.01)ml、(8.29±2.17)d;Wiltse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小于传统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9例病人术后1个月、1年随访时的腰椎VAS评分、ODI、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Wiltse入路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显著优于传统入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入路相比,Wiltse入路行腰椎翻修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软组织损伤小、腰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Wiltse入路 微创 翻修手术 椎旁入路
下载PDF
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糜宝国 关邯峰 +8 位作者 刘常宇 雷琢玮 宋超 刘慧勇 邓杝 熊伟 廖晖 方忠 李锋 《骨科》 CAS 201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梯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及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0.1、0.25和0.5μmol/L)处理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通过4’,6-联眯-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梯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及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0.1、0.25和0.5μmol/L)处理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通过4’,6-联眯-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染色和微丝绿色荧光探针(F-actin-Trakcer Green)染色后观察F-actin环的形成即破骨细胞轮廓;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Q-PCR实验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K)和脊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m 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地西他滨抑制核因子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F-actin环,降低了破骨细胞的TRAP酶活性,抑制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同时也下调了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K和MMP-9的m RNA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上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地西他滨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和骨吸收能力,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RNA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