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托育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标准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林园 邹盛濠 张丽 《教育导刊》 2024年第2期86-96,共11页
我国托育服务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化程度不足,而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标准。基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托育行业规章制度和相关文献,从职业道德、专业理念... 我国托育服务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化程度不足,而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标准。基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托育行业规章制度和相关文献,从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四个维度对国际托育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标准进行分析,对我国托育政策制定、托育资源配置、托育专业建设、托育人员从业和托育机构发展方面均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从业人员 专业素质 行业标准
下载PDF
重新审视“好”父母:密集型育儿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2
作者 邓林园 唐逸文 +1 位作者 邹盛濠 李蓓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8,共12页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密集型育儿”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育儿范式和理想标准,但它并非“完美无缺”。本文以密集型育儿的态度与行为作为框架,对密集型育儿给儿童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进行了研究综述。已有实证证据表明,当密集型...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密集型育儿”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育儿范式和理想标准,但它并非“完美无缺”。本文以密集型育儿的态度与行为作为框架,对密集型育儿给儿童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进行了研究综述。已有实证证据表明,当密集型育儿达到一定水平时,父母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不仅不会带来更多增益,还可能在多个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且这些影响也会受到阶层、性别和文化的调节。密集型育儿给儿童和父母自身都带来了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以从中国本土化的视角对密集型育儿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型育儿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育期望 父母教育投资 父母教育参与 儿童青少年发展
下载PDF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机制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邓林园 唐逸文 +1 位作者 王婧怡 李蓓蕾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3,共15页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策略分析了20位城市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资料,构建了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的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教育焦虑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期望评估与...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策略分析了20位城市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资料,构建了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的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教育焦虑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期望评估与教育效能感)、环境因素(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同辈影响、学校环境、家庭氛围)、历时因素(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与行为反馈因素(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其中认知、环境与行为反馈因素对家长教育焦虑有直接影响,环境、历时与行为反馈因素会通过影响家长个体的认知因素影响其焦虑程度,而认知因素又调节了环境和行为反馈因素对教育焦虑的影响。因此,建议从改变家长认知、创设良好教育氛围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缓解家长过高的教育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小学生 家长教育焦虑 生成与维持机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手机使用与学业发展的关系
4
作者 李蓓蕾 林彤 邓林园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8期492-503,共12页
手机在数字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手机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证据,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复杂作用机制,并从使... 手机在数字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手机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证据,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复杂作用机制,并从使用场合和时间、使用内容与平台、自我管理能力与使用心态以及现实与虚拟结合这四个方面给出对应教育建议,探究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并提升其学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手机使用 学业发展 影响机制
下载PDF
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的“控制悖论”
5
作者 田宏杰 王婧怡 邓林园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6,共13页
学业自我设限是一种非适应性控制策略,是个体在学业竞争中不付出全部努力或声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使得能力发挥受限,以便在竞争失败时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或某种外部因素,而非能力不足,以保护自尊和自我价值免受质疑。本研究对小学四年... 学业自我设限是一种非适应性控制策略,是个体在学业竞争中不付出全部努力或声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使得能力发挥受限,以便在竞争失败时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或某种外部因素,而非能力不足,以保护自尊和自我价值免受质疑。本研究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247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父母教育焦虑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自我设限,父母教育焦虑既可以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也可以通过三种间接路径发挥作用:青少年学业焦虑的中介作用、父母心理控制的中介作用、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学业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的“控制悖论”:焦虑的父母越是加强对子女发展的控制,其子女越倾向于采用自我设限这种消极的控制策略让自身能力无法发挥,以在结果不可控时实现对自身能力评价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自我设限 教育焦虑 父母心理控制 学业焦虑
下载PDF
二孩家庭母亲养育压力与同胞关系质量的关系
6
作者 郭晓晴 邓林园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3期93-100,111,共9页
通过对40位二孩家庭的母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采用MAXQDA和SPSS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编码及相应分析,归纳出同胞关系的不同类型并提炼出家庭支持、母亲养育压力和同胞关系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二孩家庭中的消极同胞关系占比高于积... 通过对40位二孩家庭的母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采用MAXQDA和SPSS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编码及相应分析,归纳出同胞关系的不同类型并提炼出家庭支持、母亲养育压力和同胞关系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二孩家庭中的消极同胞关系占比高于积极同胞关系,其中,同胞竞争的占比最高;(2)二孩母亲的养育压力主要来源于养育时间分配的平衡以及同胞关系的平衡;(3)同胞关系和母亲养育压力相互影响,母亲感知到的家庭支持是缓解母亲养育压力的重要保护性资源,家庭支持越高,母亲的养育压力越小,且家庭支持可以调节同胞关系对母亲养育压力的影响。为此,研究建议母亲灵活应对同胞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家庭提升家庭支持为母亲赋能,社会建立支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家庭 同胞关系 养育压力 家庭支持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抑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林园 高诗晴 +1 位作者 王婧怡 李蓓蕾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本研究考察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冲突是否通过职业倦怠增加中小学教师抑郁水平,以及心理弹性是否调节该中介作用。1127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线上调查,完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学教师... 本研究考察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冲突是否通过职业倦怠增加中小学教师抑郁水平,以及心理弹性是否调节该中介作用。1127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线上调查,完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学教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发现:(1)大多教师疫情前后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的状况变化不大,少数教师疫情期间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状况变差或好转;(2)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三者均与心理弹性负相关;(3)控制额外变量后,职业倦怠是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在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状态更好、更差以及与疫情前后没有差别的教师中均成立;(4)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好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差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因此,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弹性可减少中小学教师抑郁,保持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职业倦怠 抑郁 心理弹性 中小学教师
下载PDF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2 位作者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其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90
9
作者 邓林园 方晓义 +2 位作者 万晶晶 张锦涛 夏翠翠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武汉地区1183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程度及其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满足程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网络满足更高而现实满足更低,但两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以武汉地区1183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程度及其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满足程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网络满足更高而现实满足更低,但两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网络满足的相关高于与现实满足的相关,但非成瘾大学生不存在这种差异;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高但网络满足低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率最低,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低网络满足高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需求 现实满足 网络满足 网络成瘾
下载PDF
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被引量:87
10
作者 邓林园 方晓义 +2 位作者 伍明明 张锦涛 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11,共7页
本研究从北京、重庆和石家庄选取三所初中学校1038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青少年的家庭环境、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检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和"过程-个人-情境-时间"... 本研究从北京、重庆和石家庄选取三所初中学校1038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青少年的家庭环境、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检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和"过程-个人-情境-时间"模型提出的理论观点。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和亲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2)家庭环境中家庭亲密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显著预测作用,父子依恋中的父子信任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母子依恋中的母子疏离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3)家庭亲密度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母子疏离和父子信任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母子疏离和父子信任所起的中介作用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说明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支持了"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和"过程-个人-情境-时间"模型提出的相应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亲子依恋 网络成瘾 青少年
下载PDF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冲突评价和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邓林园 张锦涛 +3 位作者 方晓义 刘勤学 汤海艳 兰菁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4,共6页
本研究从北京、重庆和石家庄选取三所初中学校1038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探讨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冲突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管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父母... 本研究从北京、重庆和石家庄选取三所初中学校1038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探讨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冲突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管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父母冲突和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而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与其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冲突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青少年的冲突评价和情绪管理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直接作用更为明显。(3)相比青少年的冲突评价,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起着更为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冲突评价 情绪管理 网络成瘾 青少年
下载PDF
中国高中阶段家校合作的现状以及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0
12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1 位作者 赵鑫钰 方晓义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7,共10页
家庭和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共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服务,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话题。通过对中国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4个地区的4 606名高中教师进行调研,探讨我国家校合作的总体发展状况以及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 家庭和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共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服务,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话题。通过对中国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4个地区的4 606名高中教师进行调研,探讨我国家校合作的总体发展状况以及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我国高中阶段的家校合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88.5%的高中都设置了家委会或家长学校,教师与家长平均每学期的沟通次数为51.89次。(2)家校合作存在明显的地区、学校类型及教师类型差异。(3)总体来说,客观的家校沟通频次和主观的家校合作水平都与高中生各个方面(学业、生涯和个性)的发展成显著正相关。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家校合作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校沟通 高中生 学业发展 个性发展 生涯发展
下载PDF
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邓林园 武永新 +1 位作者 孔荣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161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影响。经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非网瘾青少年相比,网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更高,与父... 本研究通过对161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影响。经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非网瘾青少年相比,网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更高,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都更差;(2)行动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而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3)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认知冲动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父子沟通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行动冲动性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对于低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但对于高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正向但不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冲动性人格 亲子沟通 网络成瘾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共情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邓林园 李蓓蕾 +2 位作者 武永新 许睿 靳佩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1,共9页
为探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共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山东和重庆抽取76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共情各维度(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 为探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共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山东和重庆抽取76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共情各维度(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和家庭环境各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2)家庭环境、共情和自我效能感均与初中生的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家庭适应性和认知共情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助人行为,累计解释率达26%;(4)初中生家庭环境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还能通过共情和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间接效应共有三条路径,分别为家庭环境→共情→助人行为,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家庭环境→共情→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助人行为 共情 自我效能感 初中生
下载PDF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冲突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邓林园 赵鑫钰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离婚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1)离婚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变迁——从"...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离婚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1)离婚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变迁——从"严重影响说"到"有限影响说";(2)离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大量研究都证实父母冲突是比离婚本身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离婚前父母冲突会调节离婚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离婚后的父母冲突与父母共同养育会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3)现有研究对实践工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 父母冲突 儿童青少年 心理发展
下载PDF
父母冲突、亲子三角关系与青少年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91,共9页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探讨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北京、重庆、石家庄三所中学中选取110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探讨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北京、重庆、石家庄三所中学中选取110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应对方式的作用,以及亲子三角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多于消极应对方式;(2)父母冲突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冲突解决越差,青少年就会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少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且卷入亲子三角关系的程度也更高;(3)亲子三角关系各维度中,亲职化程度越高,青少年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越多,而替罪羊和跨代同盟的程度越高,青少年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则越多;(4)亲职化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替罪羊、跨代同盟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消极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应对方式 亲子三角关系 青少年
下载PDF
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城市与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邓林园 李蓓蕾 +1 位作者 靳佩佩 许睿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8,共8页
为了探讨父母陪伴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及此关系是否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间存在差异,对北京市436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母亲陪伴水平显著高于父亲;(2)城市儿童的父母陪伴水平... 为了探讨父母陪伴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及此关系是否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间存在差异,对北京市436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母亲陪伴水平显著高于父亲;(2)城市儿童的父母陪伴水平与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3)父母陪伴各维度均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养育陪伴和学习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父亲;(4)无论是城市还是流动儿童,父亲、母亲陪伴均可显著预测儿童自我价值感,两组儿童的父母陪伴对自我价值感的总体作用无差异,只是城市儿童的母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父亲,而流动儿童的父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高于城市儿童较多。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发展密切相关,母亲陪伴的作用总体高于父亲,且这种作用在城市儿童身上更加突出,父亲陪伴对于流动儿童可能比城市儿童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陪伴 自我价值感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
下载PDF
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邓林园 方晓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43,共10页
尼古丁依赖是香烟成瘾的主要原因,其特征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该文主要从动物模型和人类脑功能成像两个方面来综述已有关于尼古丁依赖... 尼古丁依赖是香烟成瘾的主要原因,其特征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该文主要从动物模型和人类脑功能成像两个方面来综述已有关于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发现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尼古丁依赖中的重要神经生物学基础。然而,目前对于尼古丁依赖的研究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出发,较少研究其动态过程;并且尼古丁依赖与其他药物依赖之间的差异也缺乏直接的证据,因此这些都将成为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依赖 多巴胺(DA) 中脑边缘系统 腹侧被盖区(VTA) 脑成像
下载PDF
初中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0
19
作者 邓林园 马博辉 武永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为了探讨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所初中学校的857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总体而言,男生的父子依恋水平... 为了探讨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所初中学校的857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总体而言,男生的父子依恋水平、集体自尊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更高,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和消极情绪更高;(2)男女生表现出不同的年级发展特点,女生在亲子依恋、集体自尊和消极情绪,男生在集体自尊上表现出明显的初二现象;(3)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水平越高,初中生的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程度也越强;(4)母子依恋、同伴依恋、个体自尊和父子依恋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并依次负向预测初中生的消极情绪;同伴依恋、个体自尊、母子依恋和集体自尊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积极情绪;(5)亲子、同伴依恋不仅能直接影响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而且通过两种途径(依恋→集体自尊→主观幸福感;依恋→集体自尊→个体自尊→主观幸福感)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主观幸福感 依恋 自尊
下载PDF
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邓林园 方晓义 +1 位作者 李一飞 万晶晶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6年第4期305-311,共7页
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以及自己的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客观监控水平越高,青少年... 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以及自己的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客观监控水平越高,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少;而主观监控水平的作用却与此相反;(2)父母客观监控水平高而主观监控水平低的青少年表现的问题行为最少;(3)沟通和控制可以起到积极的监控作用,而搜寻的作用相对较弱,并且父亲使用搜寻手段还会增加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母亲搜寻手段的使用也只是对男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父母监控 问题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