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1
作者 邓桂 李宁 梁届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01-103,共3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等,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采取推板切除减压,存在减压不固定、术中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继...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等,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采取推板切除减压,存在减压不固定、术中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继发神经系统症状或背部疼痛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肌酸磷酸激酶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足踝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桂 杜远立 +1 位作者 张坤 金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51-52,I0007,I0008,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行创面清创+VSD术,二期行皮瓣转位创面修复+VSD术。结果本组患者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行创面清创+VSD术,二期行皮瓣转位创面修复+VSD术。结果本组患者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清创及伤口换药后自行愈合。1例皮瓣感染再次清创+VSD冲洗治疗后好转。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到足踝部皮瓣手术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引流,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桂 杜远立 +2 位作者 李宁 王华 吴琼亚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2期3860-3862,共3页
目的研究围术期使用甲泼尼龙(MP)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各15只,MP组:暴露脊髓后,用改良Allen's法打击致伤脊髓,随后关闭切口;模型对照组:改良Allen's法进... 目的研究围术期使用甲泼尼龙(MP)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各15只,MP组:暴露脊髓后,用改良Allen's法打击致伤脊髓,随后关闭切口;模型对照组:改良Allen's法进行同等势能打击脊髓后关闭切口;空白对照组:暴露脊髓后,不行脊髓打击,直接关闭切口。术后连续7 d使用青霉素40×104U肌内注射,每日2次,术后饲养4周。于术前1 h,术后12、24、48、72 h分别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NSE。术后7、14、28 d分别取3只动物处死,取损伤段脊髓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形态改变及神经元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SE。术后2 h及7、14、28 d分别行改良的Tarlov评分,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MP组和模型对照组血清NSE在急性脊髓损伤后4 h出现明显增高,12 h达到高峰,48 h降至正常(P<0.05)。②MP组与模型对照组术前1 h、术后2 h、术后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MP组Tarlov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MP可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兔血清中NSE浓度,减少损伤脊髓神经元中NSE的释放,从而保护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甲泼尼龙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桂 杜远立 +1 位作者 张坤 金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115-115,177,共2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期进行清创+VSD,Ⅱ期外踝上皮瓣修复术+VSD。结果本组患者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5例皮瓣及伤口...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期进行清创+VSD,Ⅱ期外踝上皮瓣修复术+VSD。结果本组患者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5例皮瓣及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过清创及伤口换药2周后自行愈合。随访4~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一种良好方法。VSD能够提供良好的术后引流,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上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甲泼尼龙在胸髓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桂 杜远立 王华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在胸髓损伤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41例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进行脊髓保护;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在胸髓损伤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41例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进行脊髓保护;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1年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记录应用甲泼尼龙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个月和1年时,治疗组JOA评分分别为(8.00±1.30)、(9.29±1.42)、(11.24±2.02)分,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能有效保护脊髓,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脊髓损伤 胸椎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宁 邓桂 +2 位作者 王华 黄鹤 武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42-544,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和Inter—TAN两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PFNA内固定(21例)与InterTAN内固定(17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和Inter—TAN两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PFNA内固定(21例)与InterTAN内固定(17例)两种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PFNA组和InterTAN组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及髋内翻;手术时间PFNA组为(43.8±10.5)min,InterTAN组为(55.9±1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PFNA组为(205.9±99.3)ml,InterTAN组为(278.5±116.1)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PFNA组为81.4±7.1,InterTAN组为83.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操作相对于InterTAN较简单;PFNA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TAN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宁 邓桂 +2 位作者 王华 黄鹤 武斌 《骨科》 CAS 2013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和短期康复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无差异。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病例,选择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按...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和短期康复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无差异。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病例,选择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按照拆线后康复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系统康复组(术后由专科医生指导康复,疗程45 d以上)和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书面康复指导,自行康复治疗)。两组康复治疗内容包括术前指导、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步态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于手术治疗前1 d,手术后第14天及第45天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以及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术后第14天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HSS评分和RO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5天时,系统康复组HSS评分和ROM改善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地改善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术后经系统康复训练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康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下关节突切除椎管有限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宁 李霞 +1 位作者 邓桂 梁届东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2期3899-3901,共3页
目的观察单(双)侧下关节突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运用单(双)侧下关节突切除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术后1年随访,比较JOA评分变化... 目的观察单(双)侧下关节突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运用单(双)侧下关节突切除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术后1年随访,比较JOA评分变化。结果术前平均(4.203±0.021)分,术后1年平均(12.701±0.01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P=0.035);优19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单(双)侧下关节突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脊柱的后柱结构(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提高了脊髓的骨性覆盖面积,减少了硬膜外的瘢痕粘连,消除了由于小关节突增生导致的腰痛,是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 关节突 内固定
下载PDF
姜黄素对顺铂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飞 杜远立 +2 位作者 王华 邓桂 乐锦波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0期3180-3182,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顺铂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和顺铂不同浓度组合时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随着姜黄素和...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顺铂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和顺铂不同浓度组合时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随着姜黄素和顺铂的药物浓度逐渐升高,单药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上升趋势(P<0.05)。两药联合作用后细胞明显变形、发泡,细胞凋亡数进一步增加,细胞排列更加紊乱,大量细胞脱落悬浮于培养液中。结论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顺铂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不一样,可以是拮抗、相加或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顺铂 人成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远立 章世平 +4 位作者 邓桂 向选平 周才胜 王华 刘新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18例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随访1~5年,2例失访,按美国学会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18例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随访1~5年,2例失访,按美国学会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1%。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头骨折是一种有效、实用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股骨头骨折 可吸收螺钉 疗效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华 杜远立 +2 位作者 向选平 陈波 邓桂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MP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MP组在术中和术后1、2、3d应用MP,对照组仅行手术...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MP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MP组在术中和术后1、2、3d应用MP,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分别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2周、1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分别为(9.53±2.38)分、(11.21±3.15)分、(12.27±2.27)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MP,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优于未用MP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颈椎病/外科学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桂 费福建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确诊后治疗的1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67例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 目的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确诊后治疗的1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67例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结果 B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与张力带固定方式相比,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所需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情况,明显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螺钉 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骨瓣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在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矫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咏德 蔡贤华 +6 位作者 梁杰 周才胜 李宁 陈波 邓桂 伍伟飞 姚紫洲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瓣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截骨植骨复位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7例青壮年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30~55岁,平均40.2岁;骨折分型:Col... 目的探讨骨瓣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截骨植骨复位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7例青壮年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30~55岁,平均40.2岁;骨折分型:Colles骨折8例,Smith骨折5例,Bar-ton骨折4例;左侧7例,右侧10例。桡骨背侧开放截骨矫形、旋前方肌尺骨骨瓣植骨、剩余尺骨小头部分或全部切除及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患侧前臂旋前、旋后、背伸、掌屈、桡偏、尺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oney评分。结果17例患者术后获12~37个月(平均21.4个月)随访。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皮缘坏死、骨板断裂、螺钉松动。术后x线片复查示桡骨远端截骨植骨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背伸角、掌屈角、掌倾角、尺偏角、VAS评分及Cooney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瓣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是一种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矫形要求的手术方式,既能纠正畸形又能改善功能,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截骨术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华 杜远立 +1 位作者 向选平 邓桂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监测4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1... 目的通过监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监测4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1~67岁,平均43.8岁。脊髓损伤部位:颈髓损伤7例,胸髓损伤13例,腰髓损伤21例。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血清NSE水平与正常血清标本NSE进行比较,并与脊髓损伤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血清NSE与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像学指标(MRI和CT)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血清标本NSE为(7.16±1.77)μg/L。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分别为(7.77±1.77)、(15.04±10.37)、(22.77±8.58)、(20.55±8.39)、(7.48±2.11)μg/L,第2、3、5天血清NSE值与正常对照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与急性脊髓损伤程度均呈相关(P〈0.05)。伤后第2、3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MRI评分,伤后第2、3、5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CT评分。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血清NSE的检测可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清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俯卧位联合仰卧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咏德 严超 +3 位作者 伍伟飞 熊家伟 邓桂 韩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8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联合俯卧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2-01—2017-04诊治的72例三踝骨折,19例取仰卧位手术(A组),21例取健侧卧位联合仰卧位手术(B组),32例取俯卧位联合仰卧位手术(C组)。外踝骨折采用解... 目的探讨仰卧位联合俯卧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2-01—2017-04诊治的72例三踝骨折,19例取仰卧位手术(A组),21例取健侧卧位联合仰卧位手术(B组),32例取俯卧位联合仰卧位手术(C组)。外踝骨折采用解剖或重建钢板固定,内踝骨折采用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 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6~24)个月。3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手术时间较A组与B组短,B组手术时间较A组短。3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与B组少,B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但3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采用仰卧位、健侧卧位联合仰卧位、仰卧位联合俯卧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在仰卧位联合俯卧位下复位固定三踝骨折更直观,手术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仰卧位 俯卧位
原文传递
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宁 郑仕杰 +3 位作者 李霞 邓桂 梁届东 杨琳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评估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腕舟骨骨折患者,舟骨结节部骨折4例,腰部骨折15例,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手握力及用力后... 目的评估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腕舟骨骨折患者,舟骨结节部骨折4例,腰部骨折15例,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手握力及用力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5~18个月,平均11个月,19例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Cooney评分法评估疗效,优16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4.7%(18/19)。结论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器联合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内固定稳固牢靠,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硬,恢复时间较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舟骨 骨折 HERBERT螺钉
原文传递
HLA-A2表达沉默的MSCs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宁 郑仕杰 +3 位作者 秦书俭 李霞 邓桂 梁届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824-827,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人白细胞抗原-A2(HLA-A2)基因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HLA-A2沉默后的MSCs经体外诱导成骨后,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培养,形成MSCs/HA复合体,并植入骨缺损中。将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为2组:HL... 目的探讨沉默人白细胞抗原-A2(HLA-A2)基因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HLA-A2沉默后的MSCs经体外诱导成骨后,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培养,形成MSCs/HA复合体,并植入骨缺损中。将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为2组:HLA-A2沉默后的MSCs/HA复合体修复桡骨缺损为实验组(n=12),自体MSCs/HA复合体修复桡骨缺损为对照组(n=12)。于术后2、4、8周比较两组饮食与伤口的愈合情况、X线检测、HE染色结果,综合评价HLA-A2沉默后的MSCs/HA复合体对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无明显渗出、红肿,愈合好;X线结果显示,2、4周骨缺损处有纤维骨痂形成,8周骨缺损处密度增高,骨痂形成;两组细胞钙结节数量、X线评分、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A2沉默后的MSCs免疫原性低,不影响其成骨能力及骨缺损的愈合,为同种异体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表达沉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宁 邓桂 +1 位作者 梁届东 黄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脊柱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法,B组采取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观察两组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 目的观察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脊柱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法,B组采取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观察两组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情况,是否需要追加治疗。结果 B组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处理成功率高于A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能够减少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并且无需追加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引流时间 间断夹闭引流管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马华 孟琳 +3 位作者 李新志 赵奎 王华 邓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4-1515,共2页
目的总结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2年2月-2008年6月,对19例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患者行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A组),并... 目的总结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2年2月-2008年6月,对19例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患者行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A组),并与同期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的23例(B组)进行比较。A组男13例,女6例;年龄24~63岁,平均43.6岁。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骨不连4例,夹板固定后骨不连3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骨不连12例。骨折至发生骨不连时间为6~16个月,平均9个月。B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9~71岁,平均47岁。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骨不连5例,夹板固定后骨不连7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骨不连11例。骨折时至发生骨不连的时间为7~18个月,平均9.5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A组于术后3~6个月骨不连达骨性愈合,平均4.5个月。B组术后8~12个月7例再次发生骨不连,行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术后4~6个月达骨性愈合;余患者均于术后4~7个月达骨性愈合,平均5.5个月。两组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尚可。结论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髓内钉内固定及植骨是一种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 骨不连 肱骨中下段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