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3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梦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3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0例,根据痴呆类型的不同分为老年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组及混合性痴呆组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盐酸多奈哌齐(...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3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0例,根据痴呆类型的不同分为老年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组及混合性痴呆组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结果老年性痴呆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混合性痴呆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老年痴呆,对老年性痴呆及部分混合性痴呆患者记忆、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但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无明显作用,临床需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此实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混合性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梦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究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PD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均予以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目的探究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PD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均予以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认知量表(Mo 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4.5±2.6)、(22.3±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4±2.8)、(18.6±2.7)分(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6%、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痴呆患者予以盐酸美金刚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帕金森痴呆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梦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比...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取FMA量表及MWS(最大步行速度)对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 01);治疗后,2组FMA评分、MWS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1)。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较优,可改善其预后,促进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偏瘫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梦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6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单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单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小剂量(每次5 mg)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前后2组患者均通过ADAS-Cog、ADL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并统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66.7%(P<0.05);同时,观察组ADAS-Cog评分(11.2±2.4)分、ADL评分(36.3±4.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6.7±3.1)分、(22.3±3.7)分(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相比盐酸美金刚单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盐酸美金刚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梦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0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AI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AI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试验组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比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hs-CRP及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治疗AIS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抗生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梦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不同用药途径分为A组(鞘内注射治疗,50例)、B组(静脉... 目的:探讨抗生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不同用药途径分为A组(鞘内注射治疗,50例)、B组(静脉滴注治疗,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A组98.00%(49/50)较B组80.00%(40/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4,P=0.004);A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5、3.119,P=0.000、0.002)。结论:相较于静脉滴注抗生素,鞘内给药可提升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调节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 鞘内注射 静脉滴注 疗效
下载PDF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LDL-C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梦琳 贺德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33-35,19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达标管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对患者行"开始、调整、维持"3个阶段综合管理...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达标管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对患者行"开始、调整、维持"3个阶段综合管理,随访患者管理后第1年及第2年的LDC-C值的监测数值和监测频率,并对百分比和均数进行对比。结果:经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呈上升趋势,管前后指标达标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管理后第1年和第2年LDL-C监测频率由20.6%分别上升至74.5%和9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随访1年后的LDL-C值明显降低,2年后LDL-C值进一步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年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患者的LDL-C值呈下降趋势,而患者LDL-C值的监测频率呈上升趋势,管理后第2年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 2型糖尿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梦琳 贺德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溶栓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溶栓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4.5~6 h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33例,4.5 h以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5.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4.55%和51.61%,两组患者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但是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合理放宽时间窗,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梦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36-36,38,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卒中行溶栓治疗后出血患者30例归为观察组,将30例同期治疗未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统计所有患者性别、年龄、蛋白尿、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体重指数等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急性...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卒中行溶栓治疗后出血患者30例归为观察组,将30例同期治疗未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统计所有患者性别、年龄、蛋白尿、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体重指数等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溶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蛋白尿、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22分为急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要根据急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预防溶栓治疗后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
下载PDF
肾动脉消融去神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德梅 邓梦琳 陈伟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820-3822,共3页
高血压是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目前高血压的总体治疗效果仍不容乐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现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 高血压是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目前高血压的总体治疗效果仍不容乐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现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交感神经与RAAS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动脉 去神经治疗 生物医学研究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邓梦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2期198-198,共1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情况以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观...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情况以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O%,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剐为5.O%、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相比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疗效
下载PDF
1例以发热、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
12
作者 陈元冬 邓梦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4期632-632,F0003,共2页
关键词 间断发热 结核性脑膜炎 低钠血症 左氧氟沙星针剂 抗炎治疗 CT检查 入院前 右下肺 乏力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60例分析
13
作者 陈元冬 邓梦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5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低血糖反应 老年糖尿病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