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惕对创新型人才的“捧杀”与“棒杀”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棋泉 柳永刚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8期I0003-I0003,共1页
"捧杀"是过分锦上添花,体现的是浮躁和功利;"棒杀"是缺乏雪中送炭,反映的是短视和肤浅。近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渴求与高度重视业已成为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共识,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学术风气 政策法规
下载PDF
警惕对创新型人才的“捧杀”与“棒杀”
2
作者 邓棋泉 柳永刚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8期I0001-I0001,共1页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渴求与高度重视,已成为共识。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两类不合时宜的现象,值得关注,需要警惕。第一类现象不妨称其为“捧杀”,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创新成果丰硕、贡献突出的领军和拔尖人才身上。...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渴求与高度重视,已成为共识。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两类不合时宜的现象,值得关注,需要警惕。第一类现象不妨称其为“捧杀”,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创新成果丰硕、贡献突出的领军和拔尖人才身上。当创新人才的光环笼罩他们时,方方面面给予的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媒体宣传铺天盖地,不但要参加本领域各种评审会、鉴定会.还要参加本职以外的座淡、采访、庆典等大量活动。一位笔者熟识的专家曾说,他担任各种顾问评委等头衔十余项,一年中大半时间在外出差开会。可想而知,每天面对的都是鲜花、掌声和笑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不合时宜 专业领域 拔尖人才 创新人才 媒体宣传 评审会
下载PDF
警惕对创新型人才的“捧杀”与“棒杀”
3
作者 邓棋泉 柳永刚 《中国社会工作》 2010年第27期27-27,共1页
近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渴求与高度重视业已成为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共识,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两类不合时宜的现象,值得关注,需要警惕。
关键词 词语 词汇 词义 “捧杀” “棒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