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后偶合急性腮腺炎1例
1
作者 郑辉才 邢崇浩 邓武兴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4期3911-3913,共3页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氢化物,由吡啶、金属钠、硫酸二甲酯反应而成,PQ口服后吸收率为5%~15%,进入机体后迅速分布至重要组织器官,在肺部停留时间最长且浓度最高,其次是肌肉组织,2 d后PQ大部...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氢化物,由吡啶、金属钠、硫酸二甲酯反应而成,PQ口服后吸收率为5%~15%,进入机体后迅速分布至重要组织器官,在肺部停留时间最长且浓度最高,其次是肌肉组织,2 d后PQ大部分都以原形经肾脏排出[1],由于中毒机制不明确,目前缺乏特效的解毒剂及有效的治疗措施,中毒后病死率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枯草/中毒 急性病 腮腺炎
下载PDF
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云 林森 +2 位作者 宫保强 刘畅 邓武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三亚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4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三亚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4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CBP,研究组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25~1.0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临床疗效、治疗后改良Marshall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IB、D-二聚体、TT及血清PCT、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IB(g/L):3.64±0.65比6.25±0.92,D-二聚体(μg/L):304.22±64.12比403.15±92.51,TT(s):15.32±2.82比20.12±3.62,PCT(ng/L):4.06±0.84比9.26±1.23,hs-CRP(mg/L):6.35±0.71比12.43±5.56,TNF-α(g/L):24.31±3.22比41.27±4.43,均P<0.05〕,PLT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0^(9)/L:25.46±4.73比14.24±1.44,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54/57)比71.93%(41/57),P<0.05〕,治疗后改良Marshall评分(分:5.18±1.06比12.47±3.84)、APACHEⅡ评分(分:6.34±1.22比13.28±4.07)和病死率〔26.32%(15/57)比42.11%(24/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7.27±2.04比13.17±3.05,P<0.05).结论亚胺培南联合CBP治疗脓毒症致ARDS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降低体内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Th1、Th2、sTREM-1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月玲 林森 +5 位作者 邓武兴 邱玉霞 杨云 吉家聪 关万涛 宫保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4-2637,共4页
目的探讨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Th1、Th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 TREM)-1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Th1、Th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 TREM)-1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美芬。比较两组治疗效果、Th1、Th2、s TREM-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0%vs 72.55%,χ~2=5.243,P=0.022)。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H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P=0.001,P=0.000)。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h1明显升高,Th2明显降低,s TREM-1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0,P=0.000,P=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8)。结论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反应,调节外周血Th1、Th2、s TREM-1表达,对老年AECOPD临床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可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纳美芬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云 林森 +2 位作者 邓武兴 关万涛 宫保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9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30例,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共存情况、心功能变化、撤机成功率、ICU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WBC、血清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O2/FiO2均明显升高,而PaCO2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CU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撤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乌司他丁 亚胺培南 疗效
下载PDF
清胰解毒大黄汤通过MAPK通路治疗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云 宫保强 +2 位作者 关万涛 邓武兴 林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清胰解毒大黄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治疗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5),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抑制剂组。腹腔注射雨蛙肽溶液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干预组使用清胰解毒... 目的:探讨清胰解毒大黄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治疗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5),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抑制剂组。腹腔注射雨蛙肽溶液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干预组使用清胰解毒大黄汤灌胃,抑制剂组腹腔注射SB202190。检测各组胰腺湿干比和HE染色结果。ELISA用于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p38MAPK、sICAM-1及TNF-α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胰腺湿干比和血清淀粉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和抑制剂组的胰腺湿干比和血清淀粉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质液泡减少,出现明显的炎症浸润减轻和薄壁组织坏死;干预组和抑制剂组的炎症浸润和损伤均减轻。模型组小鼠血清sICAM-1和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和抑制剂组的血清sICAM-1和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的小鼠胰腺组织p38MAPK、sICAM-1及TNF-α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和抑制剂组p38MAPK、sICAM-1及TNF-α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清胰解毒大黄汤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下调sICAM-1和TNF-α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大黄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早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干预在腹源性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月玲 林森 +3 位作者 邓武兴 邱玉霞 杨云 宫保强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干预在腹源性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腹源性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RRT治... 目的:探究早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干预在腹源性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腹源性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因子水平[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mHLA-D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生理状况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行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r及BUN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HLA-DR及CD4^(+)/CD8^(+)免疫因子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源性脓毒症患者早期CRRT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源性脓毒症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免疫因子 炎性反应因子 肾功能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miR-22-3p和miR-324-5p水平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月玲 关万涛 +2 位作者 邓武兴 邱玉霞 吉家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5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检测miR-22-3p、miR-324-5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SAP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在SAP相关性急性肺损伤(AL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目的检测miR-22-3p、miR-324-5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SAP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在SAP相关性急性肺损伤(AL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ALI分为合并ALI组(n=49)和未合并ALI组(n=37)。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受试者外周血miR-22-3p、miR-324-5p水平,并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和对SAP诊断校能,观察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者、未合并ALI、合并ALI的SAP患者外周血miR-22-3p水平逐渐升高、miR-324-5p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外周血miR-22-3p、miR-324-5p水平诊断SAP疾病的AUC分别为:0.729、0.683,灵敏度分别为:57.41%、50.89%,特异度分别为:83.70%、78.61%。miR-22-3p、miR-324-5p表达与SAP患者CT分级、胸水情况、APACHEⅡ评分和是否并发ALI疾病有关(P<0.05)。miR-22-3p、miR-324-5p水平诊断SAP合并ALI疾病的AUC分别为:0.791、0.748,灵敏度分别为:63.82%、58.90%,特异度分别为:83.91%、81.7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R-22-3p、miR-324-5p水平、CT分级是影响SAP患者ALI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22-3p在SAP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miR-324-5p低表达,且在合并ALI患者和未合并ALI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检测外周血miR-22-3p、miR-324-5p水平对SAP合并ALI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miR-22-3p miR-324-5p 急性肺损伤 诊断
下载PDF
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邢芳华 王荣坤 +2 位作者 邢舒旺 邓武兴 陈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4期2763-2767,共5页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临床疗效,为婴儿CMV肝炎的抗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CMV肝炎婴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5例。...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临床疗效,为婴儿CMV肝炎的抗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CMV肝炎婴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退黄、保肝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黄疸消退情况、肝功能变化、血CMV-IgM和尿CMV-DNA转阴情况、肝和脾B超变化、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CMV-IgM和尿CMV-DNA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肝、脾明显减小,且治疗组减小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血CMV-IgM转阴率、尿CMV-DNA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CMV肝炎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恢复肝脏功能,肝、脾回缩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巨细胞病毒 肝炎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疗效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邢芳华 邓武兴 +1 位作者 邢舒旺 杨丽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每次10 mg·kg-1,bi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每次10 mg·kg-1,bi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每次0.125 g,bid,静脉滴注。2组患儿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7和IL-23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33例/37例)和62.16%(23例/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NF-α分别为(27.69±2.47)和(34.32±2.88)ng·L^(-1),IL-8分别为(1.11±0.04)和(1.98±0.14)ng·L^(-1),IL-17分别为(30.99±2.88)和(44.08±4.16)ng·L^(-1),IL-23分别为(35.02±3.91)和(47.79±5.57)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关节和神经肌肉疼痛、腹泻和恶心,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眩晕和头痛。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1%和1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血清中TNF-α、IL-8、IL-17和IL-23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注射剂 利巴韦林注射液 病毒性肺炎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